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9|回复: 0

[其它话题] 净修捷要报恩谈(香港佛陀教育协会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勢至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二十五
一心觀禮,無量壽如來會上,座列上首,德為眾尊,華嚴經主,萬行莊嚴,化身金剛薩埵,永為密教初祖,不捨因地,遍收玄妙,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大願大行,普賢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二十六
一心觀禮,法王長子,七佛之師,勝妙吉祥,無垢大聖,願共眾生同生極樂,繫心一佛,專稱名號,即於念中,得見彌陀,一行三昧,大智宏深,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二十七
一心觀禮,靈山會上,親承佛誨,授與大乘無量壽經,囑以弘揚淨土法門,現在兜率內院,當來三會龍華,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福德無邊,彌勒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二十八
一心觀禮,無量壽如來會上,舍利弗等諸大尊者,及賢護等十六正士,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諸大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二十九
一心觀禮,從上以來,蓮宗諸祖,暨弘宗演教,皈向淨土,諸大
善知識,以及本身皈依、授戒、傳法、灌頂,諸位大師。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三十
一心觀禮,盡虛空遍法界,常住三寶,十方護法菩薩,金剛、梵、天、龍、神,聖賢等眾。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三十一
一心代為生生世世及現在生中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冤親等眾,頂禮三寶,求哀懺悔,普代法界眾生,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同生淨土,同圓種智。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三十二
  無量壽佛讚       
無量壽佛甘露王 威德願力難量       
洪名虔稱消災障 化火宅為清涼       
菩提心中接佛光 福慧善根自長       
一向專念莫徬徨 勤薰戒定香       
信願行三是資糧 苦海得慈航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千聲或萬聲)
  惟願       
天下和順 日月清明 風雨以時 災厲不起       
國豐民安 兵戈無用 崇德興仁 務修禮讓       
國無盜賊 民無怨枉 強不凌弱 各得其所       
並願以印行功德 迴向法界一切有情       
所有六道四生 宿世冤親 現世業債 咸憑法力 悉得解脫       
現在者增福延壽 已故者往生淨土  同出苦輪 共登覺岸


淨修捷要報恩談
——黃念祖老居士一九九〇年七月講於北京黃府
《淨修捷要》是先師夏蓮居老居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著作。一個真實的、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所寫的東西、所講出來的東西,不同於一般人哪。所以在研究正文之前,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序」。《淨修捷要》一開始這一篇,就知道是「序」。(《淨修捷要》)也叫做《五念簡課》。佛教,這個「天親菩薩」呀,是「五念法門」哪,這個《淨修捷要》裡頭也就是天親菩薩的「五念法門」,所以就稱為「五念法門」的一個簡單的功課(《五念簡課》),就有兩個名字。所以現在,我來向大家匯報這個內容,這也是第三次了。總之,圓瑛法師啊,講《楞嚴經》講了一百多次。他每講一次都有新的體會、新的進步,佛法就是如此。那麼我這個第三次也比前兩次一比呀,因為它這個老本子,這個裡頭也有一些記錄。這一比之下呢,覺得老的裡頭,上一次談得很不足,認識很不夠啊。就感佛之恩哪,所以現在我們今天談的名稱,就是《淨修捷要報恩談》 。這些談話是因為知道有恩哪,感恩哪、報恩哪,這麼來談的 。這個「序」裡頭,我們不全部把這個「序」統統的介紹完,我們側(重)它這個重要的部分。
「淨宗一法,易行難信,非探教海,莫窺津涯。」
這一上來它就說:「淨宗一法,易行難信,非探教海,莫窺津涯。」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呀,是「難信」哪,所以雖然是「易行」,也是「難信」哪。佛的教法稱為「教海」呀,如汪洋大海,不知邊際。你不是親自到「教海」裡面,親自去探討,(就)要入大海呀,不是在這個岸邊上待一待的。你不是深探教海的人,你就不知道佛法。不知道怎麼能夠可以「入」啊、可以「度」啊,怎麼樣可以……它的邊兒有多廣大呀,「無邊」哪,這種就不知道了。
「雖華嚴以十願為歸,天親以五念為門,而末法淺學,未易遽入也。」
雖然《華嚴經》「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指明了大家的「歸宿」,你要學教,到最高峰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最後就「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嘛。所以净公上人一直到處講經,到處講經,到後來講到《華嚴經》,講到這個地方,他就歸淨土了 。這個最高的經典是《華嚴經》,但是《華嚴經》最後就是「十大願王」都勸眾生一起往生極樂世界呀。所以就是說,現在净公上人就是一個例子,就是從這個「十大願王」也把他導歸極樂了(念公講至此處,不禁開懷一笑),指導的啊,他就是這樣。教海裡面,他(净公上人)也說這個「教海算沙」很難得出來呀。你光是研究教,「教海算沙」,大教海中去算有多少沙子,你是算不清楚的,不知道「歸宿」啊。
雖然《華嚴經》是這樣了,有給指明了「歸宿」,天親菩薩也以這個「五念」作為法門。「五念」就是:「一是禮拜,二是讚歎,三是發願,四是觀察,五是迴向」。所以,全是能修這「五念」的必定往生啊,這是「五念」。天親菩薩以這個「五念」作為「門」哪,一個指了「歸宿」,一個指了這個「門」哪。有「門」就「有門可入」,把「門」告訴了大家了。可是「末法淺學」,現在到了「末法」了,佛滅度已經是兩千多年了,按真正的那個佛曆來計算,算是三千年了。現在大家所通說的是二千幾百年哪,那是按印度的那個「貝葉經文」那個「點兒」數出來的。它集結一次,一年集結一次點個點兒,數「點兒」數出二千五百多個。但是印度淪為殖民地 ,外國統治,經過很多、很多戰亂,你打,吞了我,我吞了你,是不是每年都能點點兒?不一定;這個點的點兒的那一部分是不是有損失?也不一定。所以它這個(看起來)好像是很證據確鑿,實在是有很大的問號 。但是中國這三千多年怎麼來呢?從漢朝佛法就來了,我們把那個當時的年代一折合,折合佛出生的時候,是咱們周朝什麼什麼年,什麼什麼年。中國用這個「天干地支、甲子丙丁」這麼排下來,永遠沒有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6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