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6|回复: 1

[学佛文档]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正行胜利—得大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就不会堕落了。
我们听闻了六波罗蜜,了解它的义理非这样做不可,那个叫做胜解,殊胜的理解。在殊胜的理解当中产生了一种信仰,产生了一种力量,很自然的就会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我们继续修这六个学分的话,我们的悲心、福德、菩提心就慢慢的增长,就不要去考虑说我怎么堕落了。
我们来检讨一下子,佛为什么说这个六个法门,不多说第七法门、第八个法门呢?它有道理的。第一个是讲布施,而且布施为什么放在持戒的前面,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因为适应众生的这种根性。如果你说我们一信佛学佛就要持戒,这个不能做、那这个不能做,众生一听就不想了。如果告诉他说,「你布施,来世会大富大贵,来生会很好,你的生活衣食丰裕」,众生听起来好啊!我要修道嘛,我先去做一些善事。
拿钱去布施、救济贫穷,这个对众生来讲,他觉得这个比较好做。你说一下子要他持戒,生活很严谨,众生一听就不想信佛,不想学佛。所以佛菩萨讲六度的时候先讲布施。布施可以得大福报,甚至布施可以生天,布施可以得到衣食丰足,结善缘;这个是布施摆在第一个的理由。
但是众生会布施就好了吗?佛陀说最重要的要保住人身,得到人身。人的身体是比什么都好的,人的身是一宝器。那怎么去保住这个身体呢?就是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然后五戒十善,这个是让众生能够保住人身。众生听到这个很重要,不是一定要出家,所以就持这个五戒了。
但是能够布施、能够持戒,可是众生老是会跟我们捣蛋,我们好心有的时候还会被人家误解,以为我们有什么企图,我们想做善事却有许多障碍,所以必须修忍辱。忍辱不是说阿Q,什么事情就是躲避不见,眼不见为净,不是这个意思。
佛法里面讲的忍辱,是说能够解决问题、化解问题,问题来了能够双赢,能够用智慧来解决,不起冲突,这个才是真正的忍辱。我们一般人讲的忍辱是,别人骂我们,我们躲起来,我们也不要争辩;这是错了。该说话的时候,和颜悦色的解释清楚,让对方了解不要误解。
所以解决问题才是忍辱;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一味的只是这么躲躲藏藏,这不叫忍辱,这是折磨自己。因为你有一个被侮辱的我,有一个侮辱我的人,这个能所不忘。所以忍气吞声最后是生病了;一生病以后,这一个报复心就产生了,冤结心产生了;这个不叫忍辱。
我们布施、持戒、忍辱还不够,还要精进,所以精进摆在禅定的面前。我们之所以懒懒散散,就是这个心很乱;这心一乱就没有办法做事了。但是我们要修禅定就必须持续不断的,每天固定的时刻、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专心的去修禅定的功夫。有禅定的功夫,就知道众生根器千差万别,该说什么法门清清楚楚;如果没有禅定的话,就不能分辨众生的根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如果我们做了布施,做一件布施就有一件布施的功德存在,做一件算一件,除非你去享受了,这个福报就没有了。所以布施并不会说我今天不布施,昨天的功德就没有了。但是禅定就不同了。假如我们修禅定,修了十天八天、一年两年,突然间我们懒了不修,过去所修的禅定功夫整个都退光光。
这个是讲到禅定之前必须有精进,有了精进禅定才修的成。修禅定的目的不是为了神通,是为了什么?智慧。因为在定心当中去观察身心的无常无我,才能引发无我的智慧。
佛陀讲六波罗蜜有他的次第,也是提升我们生命的六种必修的学分,这六种扩充起来的就是无量无边的六度万行。我们信佛学佛的人能够听闻六波罗蜜,这是很大的福气。
第三个宝藏「以无碍心视说法者」。娑婆世界众生是耳根最聪利了,所以佛菩萨来摄化众生,佛菩萨的道理直接就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让我们理解,是以音声来做佛事。
「娑婆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就是说这个娑婆世界众生的耳根特别的利。我们来可以比较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如果是隔一个墙、隔一张纸就看不到对方了。可是我们在睡觉的时候,隔壁有人有出声音,我们睡不着觉,声音影响我们比较大。
耳根跟眼睛比较起来的话,一个是有一千二百功的,一个是八百功的,也就是说声音是最直接让我们了解义理的一个方法。所以我们平时有一句话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善知识开示道理一个小时下来,比我们自己读书十个小时,甚至我们读几年都不了解,一席话下来我们能够把这些疑惑都解决的。
所以这个娑婆世界是以音声作佛事。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说种种众生可以理解的法来摄化众生。
「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当中,除了「内明」以外,还有「因明」,是一种辩论逻辑;还有「声明」,就是通达种种的语言;然后有「医方明」、「工巧明」。菩萨就必须通达种种的医学、科技、逻辑、辩论、医药、内明。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修道者,必须通种种的语言才能去表达这种思想观念,让众生来分享、认识了解佛陀的智慧以及修行的方法。
我们按照佛陀所开示的戒定慧、六波罗蜜去修学,我们就能够「以无碍心来视说法者」,就是佛菩萨对我们所说的法,我们都能够随顺而没有成见、没有隔碍、没有异想,这样才能够随顺师意,才能够如理的思惟大乘法义,成就大乘思所成慧。
讲到智慧,有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闻、思、修。我们自己能够看经典,这是闻慧;听别人演讲,这是闻慧。听懂别人演讲还不够,要进一步的去思惟,就变成思所成慧了。思所成慧成就的时候,必定会严持净戒。闻慧成就的时候,是信成就;思慧成就的时候,是戒成就。信智一如——所相信的可以用智慧来证明。
修所成慧呢?就是断烦恼。我们一般人读了许多的佛经,了解许多的道理,可是烦恼还是烦恼,因为这是闻所成慧,如果更近一步的话是思所成慧。经过如理思惟,然后严持净戒,戒成就了,我们说闻慧、思慧成就了。如果能够把烦恼断除了,我们说这个是修慧成就了。
所以闻思修,我们依佛法的戒定慧去闻思修,对身心世界的无常无我殊胜的理解,自然跟说法者就没有什么隔碍。说法者所说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身心世界的无常无我、信空如幻而又因果业报不失。这样子就是能够成就大乘佛法所说的思所成慧。这是第三个宝藏:「以无碍心视说法者」。
第四个宝藏「乐远离行,心无懈怠」。「乐」我们念成「一ㄠヽ」。我们之所以听经闻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乐远离行、心无懈怠。
我们众生就像苍蝇贪着那些食物,有一点腥膻的东西,一大堆苍蝇就聚集在一起。社会上也是如此,有一点名利大家就聚集在一起,你抢我夺的。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了解到人生不是仅仅衣食的温饱,如果是单单衣食温饱,那跟动物没有什么差别。
我们人还会去想到生命观、价值观,人生的意义价值是什么,所以不会去贪求这个名利。毕竟我们一生当中吃的穿的用的,的确是非常有限。不要去替别人保管这么多,这一生当中吃不到、用不到、穿不到的东西,然后不择手段的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造了许许多多的业力。
所以修学菩萨道的人叫做修远离行——远离五尘六欲。远离这种五尘六欲,而不是说我们不吃不喝不睡,不是这样子的。因为五尘六欲是长养我们的色身,维持生命的条件,没有衣食住行生命会死亡。所以同样的吃,同样的这么过日子,一个圣者吃只是维持生命,而去做些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凡夫吃是为了什么呢?最主要是为了享受,为了维持生命又能够继续的享受。
所以同样的吃、同样的过日子,有些人是为了吃、为了过日子而吃,有些人是为了工作,而维持生命的一个条件而已,这想法是不同的。
有一次有人去问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你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你要不要吃饭?你要不要大小便啊?」苏格拉底说:「有啊!我每天一样吃,也是要大小便啊!」那人说:「那你活着跟我们没什么差别!」
苏格拉底说:「有啊!我活着不是为了吃,您活着是为了吃。您活着是为了吃更多,享受更多;我吃是为了能够活着,去做一些思考、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一个是吃是为了活;一个是活是为了吃;大不相同。
菩萨来修学这些善法,不是为了有福报,能够享受更多的五尘六欲,不是。他听闻佛菩萨的道理,就是能够远离这些耗掉我们生命能量的,放弃追求我们一生一世享受不到的这些名利,放弃它,所以就叫做远离行,远离这些种种境界的束缚。
而我们世间的人所追求的,就是许许多多的五尘六欲,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所以一辈子都是做妄念的奴隶。妄想欲望的奴隶就叫做欲奴。
所以修道并不是说我们不吃不喝不睡,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温饱还是要有;如果不能温饱的话那就死亡了。但是我们又不能把整个生命,为了追求温饱及更好的享受,而去盲目的去追寻,那个真的是很不值得的。我们维持了温饱,能够去思考利益众生的种种的工作。同样的活,层次是不同的。
菩萨因为生生世世发这个大悲愿,所以听闻佛法而能够远离五尘六欲的这种束缚,心能够解脱自在,不会跟烦恼作伴,这个叫真正的远离。







普贤菩萨名,诸佛第一子,我善根回向,愿悉与彼同。
身口意清净,自在庄严刹,逮成等正觉,皆悉同普贤。
如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行,我所有善根,回向亦如是。
三世诸如来,所叹回向道,我回向善根,成满普贤行。
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
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严净普贤行,满足文殊愿,尽未来际劫,究竟菩萨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