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43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2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叫像法;有信解,没有行证,修也没人修,这叫末法;讲的人没有了,叫灭法。
我们很幸运,我们今天生在释迦牟尼佛末法期间当中,我们是遇到正法,末法当中的正法。我们天天在一起学习经教、分享经教,这是有讲、有听。但是听经,要真正能听得懂。听不懂的是大多数,听得懂的人不多。能听懂、不能听懂,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信。所以我们学习,最近差不多两个星期都是在讲信,信真难!你有一分信心,你听懂一分;你有十分信心,你听懂十分。信心跟恭敬心是同时发出来的,印光大师所说的诚敬,那就是真正的信心。祖师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讲经的时候曾经举过例子,我说神秀大师对五祖忍和尚有百分信心,他得百分利益;可是惠能大师对五祖,他有万分信心,他得万分利益,所以衣钵传给他,没传给神秀。信心难!信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真正觉悟了,用觉悟的心来闻法、来读诵,怎么没有悟处?当然有悟处。可是我们心里头有疑,有疑,他什么?他心妄念多、杂念多,他想的事情很多,这就把信心破坏了、把真诚心破坏了。什么叫真诚心?这个地方举《金刚经》所说的无相智慧,那是真诚心。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这是真诚心现出来了,这就是无相智慧。名词说得好多,是一桩事情,就是涅槃的意思,就是寂灭的意思,就是圆寂的意思。你把这许多名词合起来一起看,大概就可以了解。
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最得力的就是老法师给我两桩事情,一个是指示我契入如来境界要什么,要看破、放下;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没有第二个法子。因为我初学,什么都不懂,他老人家方便说。以后我们学了大乘才晓得,看破是观,放下是止,就是止观。教下里面全修止观,他要跟我讲止观,我不懂,要跟我解释,我也会听糊涂了。你看,他多巧妙,「看得破,放得下」,这个我听起来好懂。然后告诉我一个真妄的标准,这个很重要,他告诉我,佛法知难行易。这是哲学的名词。知难,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知难;行易,一念回心,凡夫就成佛。惠能大师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没开悟的时候,凡夫。五祖半夜三更召见,跟他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彻悟了,他就成佛了。凡夫成佛,一念之间。他为什么会成佛?放下了。执著放下了,就是阿罗汉;分别放下了,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无明放下了,他就成佛。所以他成佛,那个什么地位?最低的地位是圆教初住。他悟到什么个境界,这我们不知道,我们相信他决定不止圆教初住。这行易,行不难。
念佛往生,莹珂法师,宋朝的,是《净土圣贤录》的榜样。破戒比丘,不守清规,造作罪业的,自己晓得必定堕无间地狱。想到无间地狱,他就害怕了。同学告诉他念佛往生就可以不堕地狱,他只要不堕地狱,他真干,三天三夜,不眠不休,具足真正诚敬。我们相信他具足是圆满的诚敬心,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佛告诉他,他还有十年阳寿,跟他讲,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佛的话决定不是假话,可是莹珂,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去。佛就告诉他,好,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三天之后,真往生了。为什么等三天?我们很明显的理解,让莹珂把这个事情向大家宣布,让大家知道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三天之后,他要求大家帮他助念,送他往生。这寺庙的人都来念佛送他往生,念不到一刻钟;古时候的一刻跟现在的一刻不一样,现在一刻是十五分钟,古时候一刻大概三十分钟;他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来接我,我跟阿弥陀佛去了,就走了。你看,没有生病。这个事情,被记载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都有他的名字,都有这个故事,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要把往生放在第一。做为一个知识分子,各人使命不一样。莹珂是造作罪业,怕堕地狱,求著赶快往生。知识分子来学佛,看到今天佛法这个样子,我们就一心一意求往生,这世间不管了,佛会不会来接引你往生?我要是佛的话,我不会接引你往生。什么原因?你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净宗是大乘,不是小乘。没有能力、没有影响力,可以接他往生,就是说他跟这个世间没有缘分。与这个世间还有缘分,你还能带几个人走,你还能影响这个佛法,让世间人看到你的行谊,对佛法生起信心...(●[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著是著相。请看经文: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这像哪一类人?梁武帝是个最好的代表。我们看注解,「佛答慈氏」,后半段弥勒菩萨当机,告诉弥勒菩萨。「此界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净土」,他说,「共有三种」,三种人,三种原因。第一,「贪著世乐,求人天果」。认为世间很乐,在这个世间有很高的地位,做大官,有权势,有大的财富,有随从的群众,一呼百应。贪图这个果报,不想到极乐世界,认为极乐世界太渺茫、太远了,天上近,这是第一种。第二种,「世智辩聪,邪心炽盛」,仗著自己的聪明才智,喜欢辩论。邪心,不善的念头,贡高我慢的念头、轻视别人的念头,甚至於挖苦别人的念头,好胜,戏弄别人的念头。有的时候像是开玩笑,殊不知这里头,如果对方要是记恨,麻烦大了,将来在六道里头,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无意当中开个玩笑,得罪人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记恨。这个记恨在心,永远磨灭不掉,将来遇到缘,他要害你。他害你,比你害他不知道要重多少倍。你受他的害,你对他的怨恨加深,这就结仇了。这个仇是生生世世解不开的,非常可怕。
第三者,是『取相分别,情执深重』。这倒是个学佛的人,他著相,也就是分别执著放不下,情执很深。我们看唐太宗那光碟,发现到这个人情执特别深,这是说夫妻的感情,在世间法来讲,值得赞叹的,那是世间模范的夫妻,真正的爱心。他这种情执障碍他出不了轮回,障碍他,你看他护法学佛,他是虔诚佛弟子,护持正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