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53|回复: 2

重颂五百弟子授记品,法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J2.重颂(分二)
K1.颂记憍陈如及五百 K2.颂总授一切声闻记
今K1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祇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于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后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在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因为悲心切切,恐怕众生不明白,所以用偈颂再重复说一说这个义理。
憍陈如比丘,当见无量佛:最初解这位憍陈如比丘,他于来世应该见到无量无数那么多的佛,承事供养,过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觉:过无量劫之后,他就成佛了。他成佛之后,常放大光明,具足诸神通:常放光明智慧,也圆满具足一切的神通。名闻遍十方,一切之所敬:这一位佛的名字,十方众生都闻到,是十方众生所恭敬的;常说无上道,故号为普明:常常演说无上的妙道,所以他的名号就叫普明如来。
其国土清净,菩萨皆勇猛:普明如来的国土非常清净,所有的菩萨都非常勇猛精进,咸升妙楼阁,游诸十方国:他们都到最微妙的楼阁,楼阁的门户重重无尽,所以是妙楼阁;他们能到十方诸佛国土去游玩,作游戏三昧,以无上供具,奉献于诸佛:用无上的供具,或者宝珠、宫殿,或者种种七宝,来供养诸佛。作是供养已,心怀大欢喜:作完这种供养,心生大欢喜,须臾还本国,有如是神力:很快就回到本有的国土里,他们因为有以上所说这种种的神力。
佛寿六万劫,正法住倍寿,像法复倍是:这位佛的寿命,有六万大劫那么长;正法住世,有十二万劫那么长;像法住世,也有二十四万大劫那么长。法灭天人忧:这位佛,在法灭之后,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都生忧愁了。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这五百阿罗汉,一个挨着一个,都应该成佛了;这五百个罗汉和憍陈如尊者,都是名为普明如来。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他们互相辗转而授记,等我入涅槃之后,某某个比丘,就应该成佛了;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他所化的世间,就像我现在这娑婆世界说的一样,国土之严净,及诸神通力:国土那种庄严清净,以及一切神通的力量。菩萨声闻众,正法及像法,寿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说:菩萨和声闻众等,正法住世及像法住世,或者寿命多长、劫有多少,就如同前面我给普明如来授记时所说的一样。

K2.颂总授一切声闻记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迦叶,你已经知道我所说的这个道理了,你是众中一个长老,你应该知道我为这五百个得到自在神通的阿罗汉授记;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以及其余的这些个声闻众,这就是包括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也就好像这五百个罗汉次第当成佛一样,也都叫普明如来。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现在没有在这个法会的,你应该替我来告诉他,说他也有机会成佛,我现在都给他们授记了,你不要忘了!

I3.领解(分二)
J1.长行 J2.重颂J1(分二)
K1.经家叙喜 K2.自陈领解
今K1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已:在这时候,这五百阿罗汉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得到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欢喜踊跃:他们所希望的,就是想要得到授记;现在已经满足了,所以就欢喜得跳起来。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这时候,他们从自己的座位站起来,来到佛的前面,五体投地,向佛来顶礼。悔过自责:自己在佛前悔过。
我们人若能知道悔过,就是圣贤的行为;若是不知道悔过,就是最愚痴人的行为。你看这些阿罗汉,现在于佛前都知道悔过了。悔,是悔其前愆,以前所做的错了,自己责罚自己。为什么悔过自责呢?因为他们以前得少为足──就是自己没有得到究竟的涅槃,他以为得到究竟的涅槃了;所以悔过自责,认为自己是错误了。

K2.自陈领解(分二)
L1.法说  L2.喻说
今L1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世出世之尊!我们这些阿罗汉,常常作这种的想念,自已以为自己得到究竟了,证阿罗汉果,就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了,也不需要成佛,也不需要度众生,就是在这个地方,一天到晚就是得到自在了。自在,就是他安安乐乐的,什么也不管了,也不求成佛道、不求度众生,这做自了汉,以为已经得到究竟灭度了。今乃知之,如无智者:现在我们才知道自己是没有智慧的愚痴人。
所以者何:所以然的情形是什么样呢?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我们所应该得的,是佛的智慧;而我们不求佛的智慧,以为自己就是满足了!这真是大错而特错。我们自己以小果阿罗汉这种的智慧,就作为圆满了,作为是究竟灭度了。

L2.喻说(分二)
M1.立喻 M2.法合 M1(分二)
N1.醉酒不觉喻 N2.亲友觉悟喻
今N1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世尊!现在我举一个譬喻,好像有一个人到亲友家,醉酒而卧。这个人,就譬喻着自己;亲友家,就是到佛的家里;醉,是昏迷、愚痴痴,就醉了;酒,就表示被这色、声、香、味、触五欲所迷了!被“五欲的酒”和“愚痴的醉”醉住了,就躺下了。躺下而卧,这就是表示得少为足,在这个地方得到自在了。
是时,亲友官事当行:这时候,佛因为在此地众生度完了,要到其他的世界去度众生。这“亲友”就是佛;官事当行,就是譬喻此地缘尽了,应该到其他世界去教化众生。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这时候,佛以无价宝珠系在他的衣里。无价宝珠,就是实相的本体,就是本有的佛性;系其衣里,就是以实相的妙理来教化众生。与之而去:与之,就是用大乘法来教化他,就去了。
其人醉卧,都不觉知:可是这个人没有大的智慧,还在愚痴和五欲的醉梦之中;在那儿躺着,自己也不知道接受大乘佛法了。起已游行,到于他国:那么得稍微醒一点,又想要求佛法,于是到各处去游行,就是去求小乘法。为衣食故:为正道衣和助道食,勤力求索,甚大艰难:为求小乘法很辛苦,得各处去求;这种的艰难,是太不容易了。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少有所得,就是得少为足;在这小乘里,得到一点小境界,就以为够了。这是说他们得到二乘的涅槃阿罗汉果,就以为已经圆满了。

N2.亲友觉悟喻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正在这二乘人得阿罗汉道,就得少为足;这个时候,又遇到佛了!佛就这样说了,咄哉丈夫:这也就是“咄哉男子”;咄,是惊叹词;惊叹,英文叫 surprise。丈夫,就是大丈夫,也就是个男子。佛惊叹说,何为衣食乃至如是:你这个男子、你这个丈夫!你为什么为这个衣食──就是指正道衣、助道食──为着修道,你怎么穷得这样子?就是因为你们得少为足,虽然证得四果阿罗汉,就说已经“上无佛道可成,下无众生可度”;这个世界就剩他一个人了,再什么也没有了,只知道做一个自了汉就算了。
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在以前,我想令你们得到大乘的果位、圆满菩提,令你们得到五欲自恣;就好像这个也是色、声、香、味、触似的,都圆满了。五欲,就表示得到五根、五力,什么都圆满了。
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以前在大通佛时,我就教化你们大乘的佛法。我以大乘的佛乘来教化你们;我以大乘种子教化你们,这犹如得到无价宝珠。今故现在,而汝不知:现在这无价宝珠还仍然在呢!你们没有把它丢了,你们这些阿罗汉自己还不知道呢!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你们把大乘法忘了,为了求小乘教,很辛苦的。你们为修道,好像人维持生活似的这么拼命,你们太愚痴了!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你现在可用这无价的宝珠,修大乘法,你就能得到你所应得的果位,常常就得到如意了,不会这么贫穷。

M2.法合(分二)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2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M2.颂法合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槃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乃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我等亦如是:我们现在闻到这个大乘的佛法,也就像这穷人得到那衣里之珠。世尊于长夜,常愍见教化,令种无上愿:世尊在这黑暗的长夜里,常常地慈悲愍念我们,来教化我们二乘人,令我们发无上的菩提心、发无上的菩提愿、修无上的菩提行。可是,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我们以前非常的愚痴,做了很多的错事,,但是自己还不知道是错了。现在得到这个宝珠、得到大乘的佛法、得到这个法宝,我们知道以前真是太笨了、太蠢了!现在才知道这完全是不对了。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我们以前得到有余涅槃那种不生不灭的境界,自己就觉得知足了,认为够了,我这么多就可以了!也不找其他的大乘佛法了;证阿罗汉果,以为就是究竟了生死。
今佛觉悟我,言非实灭度:现在佛告诉我,令我得到觉悟,说这个不是究竟的灭度,这是在中道一个化城上,不是真的。得佛无上慧,尔乃为真灭:若得到佛无上的智慧,那才是究竟;尔,就是尔时。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地得到究竟的灭度、究竟的涅槃了。
我今从佛闻,授记庄严事:我现在从佛这儿,听见这种大乘的法,并且给我们这一些个人又授成佛之记,有这种国土的庄严,这种不平凡、这种殊胜的事情;乃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辗转先给须菩提、舍利弗等授记,以后又给憍陈如、大迦叶,现在又给我们大家都授记,我们身心都充满了欢喜。因为心欢喜,所以身也就有一种欢喜的表现,这叫身心遍欢喜;心也欢喜了,身上也觉得很欢喜的,甚至于有什么病痛,欢喜得把这个病痛都忘了!因为求法要有种种的忍耐心,你想要开悟,就要不怕苦、不怕难,不怕一切的什么问题;你有忍耐了,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方才有一个人就发了大乘菩提心,他说:“这个大乘法真是好!得到这种神通妙用,五欲自恣!我从今天,一定也要发大菩提心,要得到五欲自恣的这种境界;欢喜什么就有什么,这是太好了!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这种的境界。”你错了!你要是为得这种的境界而发心,那不久的将来就会堕地狱,因为你这个发心,发得错了!你是为了求这五欲自恣而发心,这简直是错中错!那么怎么样子呢?
怎么样子也不怎么样子,你就不要为了求“五欲”而发菩提心,你要为“无欲”而发菩提心。无欲,不要那个五欲;你修大乘法,怎么还可以有这五欲执着呢?
方才我说这种的道理,这都是一种比喻,你不要以为愿意睡几万年,这最妙了!世界最好吃的东西,我可以得到,这真是好!完全错了!大乘根性的菩萨,他就是能得到也不要这些东西;不过在经典上,这是形容他这种快乐自在,他这种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子。可是他也不会稀罕这些个五欲的问题;不稀罕,就是不会欢喜。为什么?他若欢喜这种境界,这就有所执着了!他是一切无着,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是再为了这个五欲而发菩提心,那就是魔王的心;魔王都放不下五欲,觉得财也是好的、色也是好的、名也是好的,吃的东西也是好的、睡觉也是好的,所以这就是魔王他所有的。
现在有一个──我觉得有一个半人,不是一个;这“一个半”人,都要为了这五欲而发菩提心了;所以我要讲清楚,你不要将来到地狱里头去,像那个魔王似的,到了地狱才知道觉悟,那就晚了!所以你发,要发“无欲”的菩提心,没有这种执着、没有这种欲念,这才是真正发菩提心的;只改一个字,这个“五”字,改为“无”字,就对了!你要是把这个“无”弄清楚了,要无这个五欲,那你将来一定成佛的,不会下地狱。所以你们听经要听清楚了,不要一听五欲这么好,就发了菩提心了,这简直是颠倒众生相。
**▲Top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

 楼主| 发表于 2021-3-3 21: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5 1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