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914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主教的修女请我到他们那个地方去讲《玫瑰经》,我去讲了两次,很有意义。我们尊重他们的宗教,我们崇敬他们所供奉的神明,我们尊敬他们的传教师、他们的信徒,变成一家人、好朋友,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误会隔阂当然就化解了。
所以有一次我们替回教筹款,举办一个健行,好像全程有七公里。主办单位请到新加坡外交部副部长参与,这位副部长是印度人,他也是印度教。我跟他两个人带头,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天,所以路虽然很长,一点都没有觉得。我们谈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他告诉我,宗教与宗教之间,法师要密切往来,常常往来,有助於社会安定,地区的和平。那一次的筹款成绩相当不错,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个就是不同宗教之间,要往来,要尊敬,更重要的是彼此教义上的交流,他们所依据的经典,我们所依据的经典。我们初交往的时候,方式是求同存异;我们经典跟他们有相同的地方特别提出来,不同的地方暂时放下。实在讲不是不同,不同的地方那是高深的一部分,我们的境界还没有到。我们把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那个从前不同的地方,现在一看也同了。所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教学真的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只要你细心去体会,所以这是不同宗教之往来。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兼显说法」,这一句非常重要。
下面有六首偈是一段,这个比较长六首偈是第八段,赞颂「依菩萨身住」。在长行里面只说到菩萨身,偈颂里头除菩萨身之外,还有佛身,那就是长行里面第九句,「或依一切菩萨身住」。菩萨身,菩萨没有一定的身相,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这个道理我们要晓得。我们在这个里面去看,读《华严》,前面我们看得太多了。《普门品》里面讲三十二应,《华严经》里面讲五十三参,这些都是把它归类,每一个大类里面,真的是无量无边身,有有情身,有无情身。
这些事实,我们只要看看古时候中国佛教里面修行的人,他们有些在高僧大德座下,言谈当中开悟的;有些在山林树下,观察自然现象而开悟的;有人看山色,有人听水声。从这些地方开悟的,他不是偶然的,是佛菩萨示现,冥显加持。冥是加持你自己没有感觉到,显是明显,你自己感觉到佛在加持。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我们看第九首,它一共有六首偈,我们一首一首来念:
【或依宝树平均住,香焰云中亦复然,或有依诸大水中,有住坚固金刚海。】
我们先看这一首,这一首里面讲到的树、讲到的水。树,菩萨示现的,水也是菩萨示现的。我们要问是不是所有的树都是菩萨示现的,所有的水都是菩萨的?可以这样说,也不可以这样说。我这个答覆你听了未必满意,但是我这个答覆是正确的。问题在哪里?在你有没有感!你有感,所有的树都是菩萨示现的,所有的水也是菩萨示现的。你没有这个念头,那就不是。
这岂不是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一个总原则,境随心转。如果我一心向佛,一心向道,那统统都是的。我根本不喜欢佛,我根本不喜欢佛法,那就统统都不是。这样说你就明白了。所以一心向佛,他看这个树,他开悟了。别人看树,天天都在看,怎么不开悟?他看就开悟了。他也常常看,也没有开悟,这一天突然开悟了。这里头是什么原因?你知不知道?
苏东坡游庐山不是一次,很多次,为什么只有一次他突然灵感来了,写了一首诗,「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他怎么一下入这个境界?我们一般人叫灵感,佛法叫感应,刹那之间触动了你的灵机,契入这个境界。苏东坡是个文人、学者,他触动的灵机发挥在文章上。参禅学道的人不一样,他的灵感是悟入佛的境界。佛菩萨威神加持,佛菩萨威神加持也都有时节因缘。加持什么人?加持真正用功的人。像我们不用功的人,佛菩萨想加加不上,我们天天看山色,天天听流水的声音,不开悟。为什么?不用功。要怎样用功?用功没有别的,看破放下而已矣!一定要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无量无边,你能放下一分,你就有一分悟处,你要继续不断的去干。
凡夫为什么没有办法悟入?今天放下了,明天又增长,这就是所谓进进退退,进得少退得多,怎么会成功?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永远精进而不退转,成佛一生的时间就有余,哪里要什么三大阿僧只劫、无量劫,不需要!佛在经上为什么讲凡夫成佛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他进得少退得多。退转太可怕了!为什么会退转?禁不起外面的诱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的诱惑,这个诱惑的力量太大太大了。你接触到,你能不动心?功夫就在这个地方看。要真正做到不动心,若无其事,这个时候你就能觉察得到诸佛菩萨围绕著在你身边。
经上讲的诸佛护念,你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全是佛菩萨境界。这是什么?依佛身住,依菩萨身住!依佛身自己就像个佛,依菩萨身自己就像菩萨。哪个人、哪一桩事、哪一个物不是佛菩萨应化的?於是对佛菩萨才真正生起感恩戴德,知恩报恩。世间人为什么不晓得报恩?不知。他要知道,报恩的心才能生起来。这个东西固然要有人教,但是教是有限度的,你要不能体会,你要不能奉行,菩提道上一分一寸,你都进不了,只有往后退,不会往前进。这个是世人学佛学道的难处。
这一首偈里面『宝树』,在我们的境界里头,树木是草本、木本的,不是宝树,我们在佛经上看到的极乐世界是宝树,华藏世界是宝树。你要明理,你就晓得草本、木本跟七宝是一不是二。为什么?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没有例外的,境随心转。这个话我只说到此地,点到为止,你慢慢去参去。后面这三个字『平均住』,平是平等,均是均匀,这个里面说明没有贪爱,常生欢喜心。
所以世尊当年在世,率领他的这些学生,这是一个相当有规模的僧团,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世尊教学生晚上住在这棵树下,明天换一个树,不要老在这个树下,老在这个树下,你对它产生了感情。这个树荫凉好,你起了贪心,那你就被它诱惑了,所以树下只准一宿。树下一宿,第二天一定换别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