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690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4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立法上是可以做到的,对不对?
曾副院长:刚刚师父提到礼义廉耻,太重要了,礼义廉耻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一个根基。所以一个政治人物,他是人民选出来的,他应该一切要以人为本,只有公利,没有私利。但是目前台湾社会官商勾结的、工程舞弊的时有所闻,还有一些违法乱纪的也常常发生。所以站在立法、修法机构的立法院,也常常在这方面,所谓现在社会上给我们观为「阳光法案」的一部分,我们也一再的在推动,所谓不法所得,应该把它在法制规范。但是我倒认为,政治人物如果从几个层面,或许他不愿贪、不敢贪、不必贪、不想贪。什么叫做不愿贪?如果刚刚师父提到的,从礼义廉耻这个地方去做道德规范,政治人物就不愿贪;如果说从法律层次,就像所说的,有一些不法所得也在贪污刑法里头把它明定,他就不敢贪;还有一部分,从管理的制度把它完善一点,他就不能贪,制度面管理非常完善,你哪能贪!要贪也贪不到。还有国家也必须一些薪俸制度,一个最起码的薪俸让这些政治人物、公职人员,包括公务人员,能够足以养廉,他就不必贪。所以我觉得礼义廉耻挂帅,然后法治面也随之把它完备,我觉得政治人物应该可以做的,在对对抗贪腐方面,应该有所周延跟成就。
主持人:副院长这个补充,我想就等於我们把宗教跟政治两个不同的思惟,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地方都可以架构起来,政治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制度能够完善,这边加上道德的约束,其实差不多就相辅相成了。
净公上人:对。
主持人:师父,这边还有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中国的老祖宗一直到现在西方民主政治,其实都一直很困扰的。孔子在面对著人家问他为政之道的时候,他说过很多种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有一个答案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个道理单单如果就民主政治的角度来说,它有一面是对的,人民希望的东西你要做给他,人民讨厌的东西你就回避他。可是我们晓得,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民所要的东西有时候也不一定有利於国家的长期发展。所以政治人物有时候要敢跟民意说no,跟短期的民意说no,而有一个长期的为国家发展扎根的努力。所以政经就变成一个很难为的地方,有时候我要跟民众说no,但有时候我又要民之所好好之。师父觉得,您从您的角度,宗教的高度来看的话,可以给政治领袖什么样的建议?怎么样才能够跟民众、什么时候才跟民众say no?什么时候跟民众说好、说yes?待会我也想听听副院长,怎么样的政治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净公上人:人民之好恶与国家领导人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国家领导人,在中国自古以来,他的使命是三个字,「君亲师」,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所以民之所好,就像一个家长一样,你的子女所好,你做父母要负责任,你要教他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现前暂时的,什么是永恒的、千年万世的。你要是能把这个东西都分析清楚、都教好,人民他就有智慧,他就有选择,他就不是一般像现在所谓是眼前的名利。古人他不讲这个东西,不提这个东西。如果从仁义上讲,那个好是好的,那是人民都希望的。譬如说我们提倡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是中国道德的标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个好,这是正确的,政府必须要把他领导在这条大道上,要领导他,要帮助他。如果是与这个相反、相违背的,那是自私自利。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难!今天社会一切向钱看,这个变成社会价值观了。在从前,「名利」,读书人他根本就羞於开口说这么两个字,不肯说的,所以说那个时候的价值观不一样。
所以民之所好好之,要有很高度的智慧,你才能够拣别。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是一定要教导老百姓,要知道长远的利益、全面的利益,不能说我个人的利益。我有得吃,还有很多人没得吃,怎么办?要培养他的爱心,要培养他的同情心、培养他的怜悯心,常常想到这个世间还有许多没得穿的、没得吃的,我们要如何去帮助他、照顾他,那情形就不一样,绝不为自己的利。我在台湾,我最佩服的,我见到一个做官的,周邦道,他是我的老师,抗战期间我在国立第三中学念书,他是我的校长,他在台湾做过一任官,考选部的政务次长。你看,国家不是配给他一辆车吗?不是公务,他坐巴士;公家给他装电话,不是公事,打电话到外面去打公用电话,这样的官到哪里去找去?
主持人:这真的是严以律己。
净公上人:你说他会贪污吗?所以他的儿子说,我们老头子怪!儿子跟我是同学。
主持人:相较於别人的这种观点,他爸爸太奇怪了。
净公上人:他说我们家装个电话,这是公家送的,为什么不能用?为什么限制这么严格?他说外面打过来可以,你不能打出去,外头打是他出钱。他说我们第一,车子开出去要汽油,这是国家的,要替国家省一点;打电话,打出去的电话费要国家付。念念都为国家著想,他不为他自己著想。所以我说我们这个老校长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的同学都把他当爸爸看待。
主持人:所以我们还是不能够轻忽典范的影响力,有人做「典型在夙昔」,都有典范的时候,后面就有一定的影响。副院长,您怎么看?我想,随著您的视野愈来愈高,其实一定会发现到民之所好,有时候还不一定要好之;但是民之所恶,有时候你还不一定要恶之,有时候人民现在看不到它的好处,但是你要勇敢的去做。十年,就像蒋经国当年说的话,说「现在不做,将来就后悔」,那个时候民众也许觉得高速公路不需要做,当时我还记得还有一些民意代表说,高速公路开出来后都是给有钱人坐的,当时蒋经国就说一句,「现在不做,将来一定会后悔」。所以我想请教您,您怎么看待民之所恶、民之所好这个问题?
曾副院长:没错,这句话不只是代表民意的依归。
净公上人:对。
曾副院长:不过,我说台湾是民主了,但是法治还要加强。今天我们在民心所向的时候,你就能得到选票、得到公职,服务人民。但是等他当选之后,我们发觉到有变成两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