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9|回复: 10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解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1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解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集锦

        1        02-031-0002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别人就问他,你既然不要了,为什么不拿去做慈善事业?也很好,也能帮助不少人!他留了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这句话非常重要!人人心里都无事,天下太平。天下为什么搞得这么乱?就是每个人都要管一桩事,就管乱了,不晓得无事是佛菩萨。佛菩萨即使讲经说法度化众生,也是无事。

  我们在经典里面看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从来不跟人讲话的,没话好说。佛讲经说法,都是别人向他请教,提出问题来问,佛再给他解答,无问自说太少了。我们读到的《佛说阿弥陀经》,那是无问自说的,这种情形太少了。所以我们要懂得无事,无事,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里面有一个念头,这五个都没有了。真诚很不好懂,一般人都以为自己的心,我们学佛了,我的心很真很诚,其实他不知道,他错了。什么是真心?什么是诚心?在前清,曾国藩先生,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他在读书笔记里面,给真诚下了一个定义,他这个定义下得很好,跟佛经所说的非常接近。他说什么叫做诚?「一念不生是谓诚」。由此可知,心里头动个妄念就不诚、就不真,心里有个念头,诸位想想,哪里算清净?哪里算平等?哪里算慈悲?全都没有,这个意思懂得的人不多。由此可知,一心是我们的本心、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真心,一心就是 ……

                       
        2        02-031-0009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量』,叫法门无量誓愿学,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善恶的标准,绝对的标准都是性德,与性德相应的是善,与性德相违背的就是恶。性德是什么?性是真如本性,德是它的德能、德用,本性的德能、本性的德用。我们为了便利初学的同修,依照经训把它归纳为十句,这个十句就是性德。第一个真诚,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在日常生活当中,是不是用的真心、诚心?外国人非常重视诚实,我们是不是用真诚心?佛在《无量寿经》的经题上给我们说了三句,清净是性德,平等是性德,觉是性德,我们把每一句都用两个字,所以觉上加上正,正觉,慈悲是性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是诸佛如来的性德,也是我们自己真心本性的性德。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以这五种心来对人、对事、对物,那么你的心是佛心,你是菩萨心;如果与这个相违背,那你是凡夫,你绝对不是佛菩萨。与这个相应,善,得善法;与这个相违背就是烦恼,不真诚是烦恼,不清净是烦恼,乃至到不慈悲都是烦恼。烦恼要断,善法要修,这是说用心!

  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讲到行为,行门上我们也有五句,「看破」、「放下」,这两句是世尊二十二年所讲般若的总归结,般若经到最后就是归结到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之后,你的生活就自在了 ……

                       
        3        02-031-0010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功德,功德法跟烦恼法是一不是二。所起的作用,我们感受不同,就是迷、悟不一样,悟了,感受是功德,迷了,感受是烦恼。这正是所谓烦恼即菩提,菩提跟烦恼是一不是二。这是性具的,就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我们佛门也叫做性德,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德能。可是现在迷了,迷了要想性德再起作用就要靠修,所以一定要有修德,修德来开发性德。那个修必须与性德的原理原则相应,性德才能够起作用,如果我们所修的,跟性德原理原则相违背,就永远不能使性德现前。这在前面我们提的纲领,也跟诸位说过了。

  性德是什么样子?从内在里面来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起心动念与这五条相应不相应?如果不相应,不相应就是违背,我们的性德永远不能现前。如果与这五条相应,只要努力去修学,性德就能够现前,这是在内心。表现在外面,在生活里、在工作里、在处事待人接物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这是性德。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符不符合这四个条件?果然符合,你是在真修行,你在真做。果然符合,给诸位说这就叫念佛。佛是什么?佛是真心,就是前面所讲的,那九句都是佛之心、佛之行,你真念佛。念佛不一定要嘴巴里天天挂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天天念阿弥陀佛,这个心起心动念跟那个完全 ……

                       
        4        02-031-0030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么,我学到了没有?

  我们现在讲净宗修证的这些理事,归纳为十句,这些年来我们极力在提倡。这十句是总纲领,掌握总纲领就好办了,念念莫忘、时时刻刻提起。真诚,真诚是基础,如果不是真干,没有诚意,那什么都不要谈。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面跟我们讲了多少次,要真干!清净、平等、正觉是《无量寿经》的经题,佛在《无量寿经》教我们修什么?清净心、平等心、觉心。从清净平等觉里面生起来就是大慈大悲,慈悲心自然生起来。所以这五句是我们存心,我们存这个心,这是我们的方向、目标。我们在生活里头学什么、修什么?就是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我们本著原则,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我们提出这四个原则。看破,不要再执著,放下,不再造罪业,你在生活、工作里头一定得大自在。给诸位说,看破、放下之后,你的智慧就现前。放下什么?妄想分别执著。看破什么?万法皆空,因果不空,这你看破了,一切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这时你得大自在,你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都随缘。随缘而不攀缘,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才能得到这一生当中,幸福、快乐、美满。后面最后一条,「念佛」,念佛是什么?将来我更幸福、更快乐、更美满。前面这四条是现前的利益, ……

                       
        5        02-031-0073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七十三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档名:02-031-0073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一十二面,倒数第二行,从末后的一句看起:

  【四者,於忍辱中生决定心。】

  《弥勒发问经》里面讲的十种心,这也是求生净土的重要条件。前面三条我们读过了,这个第四条,『於忍辱中生决定心』。忍辱范围包括的很广,在大乘菩萨法里面是个很重要的科目,我们在《金刚经》上可以看到。《金刚经》是大乘菩萨法,菩萨法里面修学的纲领就是六波罗蜜,经里面,在六波罗蜜里面特别提到布施与忍辱,讲得最多。布施是修福,忍辱是能够保持,如果没有忍辱,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忍辱,佛经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天然灾害的忍受。这些在近代,我们在资讯里面所听到的,相当频繁,比过去几年有增无减。当然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生活、修学都要有极大的耐心,要能够忍受。

  第二类是人为的加害。人为加害,实在讲,也有很复杂的业因。那个人为什么找我麻烦,不找别人麻烦?凡是遇到这些事情,自己一定要认真反省。我这一世当中没有得罪他,他来找我麻烦,必定是过去生中的过节。不学佛的人往往不了解这个道理,於是他不甘心、他不服气,这里面就产生怨恨、报复,这个事情真的就 ……

                       
        6        02-034-0014 大乘无量寿经
   
……的因缘,只要你肯修,最后的成就是真实的。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招牌、门面、包装就不能不重要,我们要很重视这一桩事情;重视,认真把自己修好。所以佛讲经先把果呈现出来,自己修好了,这是果报,这是让你看,你看了以后,你自然就动心,你也想修学了。所以,我们个人是一切人的好样子,样样都好,容貌好、身体好、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好,这就是招牌,这就能够摄受一切众生。

  你要想度一切众生、要想教化一切众生、要想弘法利生,你自己不把这个招牌搞好,怎么行?招牌要搞好,一定要断烦恼,一定要学法门。我们题的十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长存此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要常修此行;我们的心、行与这十句二十个字相应了,果然相应,给诸位说,三年,我们的面貌变了,体质也会变。为什么?相随心转。所以这个道场一旦建立,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讲经、天天念佛,永无间断,住在这个道场,只要住上三年,出去之后,决定跟一般人不一样,一定的道理。他在这个道场长时间的薰修,身心统统起变化,哪有不往生、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这个地方将来真的变成世界上一个选佛场,我们选人来作佛,就到这个地方来选。所以新加坡这个国家有福,不可思议;东南亚这 ……

       
        7        02-034-0031 大乘无量寿经
   
……陀佛一样。由此可知,修行如法就比什么都重要。

  「法」是什么?如果用现在容易明了的话来说,就是自然的法则。佛经里面不说自然,说「法尔如是」。本经里面说了八个自然,意思很深很广,这个自然就是与性德相应,那就自然了。我们今天思想行为违背了性德,违背性德破坏自然,破坏了性德。诸佛菩萨在六道、在十法界,随类现身,随机说法,他是随顺法性,所以他得大自在,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违背了法性。如果你要问法性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出来,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们在这个柱子上写的这十个字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写得很清楚,「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性德。你能够起心动念都随顺这十个字,不离这十个字,你是真正在学佛,你是真正在持戒。如果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这十个字完全相违背,你就是造业。一个人造业,你造善业,你将来得善果,六道里面三善道的果报;你要造恶业,你必定堕三恶道。

  这些道理,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无论大小乘经论,几乎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经都提到,这是慈悲到了极处。不但提到,他老人家做出样子给我们看,刚才我们说了,佛智慧福报达到极处,哪有人能够跟他相比?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样子是什么?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天天到外面托钵 ……

       
        8        02-034-0036 大乘无量寿经
   
……是前面七种苦果的根源。

  诸位想想要不是佛给我们说得这么清楚,我们怎么会知道。佛怎么知道的?佛在甚深禅定当中见到,他见到我们的资料库,他看过我们的档案,我们没有办法瞒过佛菩萨。这个经上说,凡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都有像如来果地上一样的天眼、天耳、他心、宿命,那个能力全都恢复。换句话说,一切众生阿赖耶的档案,他们统统都可以看到。我们如果明了这一些事实真相,懂得这个道理,不但我们不可以做恶事,动一个恶的念头都不可以。为什么?我们要作佛,佛是纯善无过,我们怎么能犯过失?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一定要做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作佛之道。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经上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社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今天要想参加上善俱乐部,我们自己要具备上善的条件。所以大家如果要决心求生净土,一定要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不能有损害一切众生,不可以;不但不可以有损害一切众生的事相,连念头都不能生。我们妄念太多怎么办?佛教给我们「念佛」,念头才生,如果念头是恶念,立刻用「阿弥陀佛」把它换过来,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悟不能迟缓,立刻用「阿弥陀佛」换过来。如果是善念,利益众生的念头,行!可以。利益社 ……

       
        9        02-034-0063 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  (第六十三集)  1999/9/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63

  今天有一份讲义,大家统统都有了?经本还是第十八愿,十八愿是大愿的核心。前面虽然已经跟诸位报告过两次,许多念佛堂的同修,依旧还有少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於念佛法门还是有疑惑,所以我们必须要将这一愿真正的理解。古来的大德有种种说法,到以后祖师们都把它归於善导大师,以善导大师所说的为准。今天跟诸位介绍,也是古德里面,许多坚持说这个十念,不是普通的十句佛号,我们把这一段文节录出来。

  【古注经家,於此愿文,亦有异解。】

  就是不同的讲法。不同的讲法很多,古时候有,现在也有。

  【有云:此是上三品。】

  就是上辈往生的三品,不是对中下根性的人说的。

  【此中十念,是依十法起十念。非是称名十念。】

  古德有这个说法。什么叫『依十法起十念』?下面我们就说出来了。

  【所云依十法起十念,指弥勒所问十念。】

  这个经我们在此地讲过,就是《大宝积经》里面的一会,《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也叫做《弥勒菩萨所问经》,它有两个经题,这个经上弥勒菩萨向世尊请教。

  【具足如是十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

  『安养国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凡有 ……

       
        10        02-034-0070 大乘无量寿经
   
……情,让鬼原谅,很不好意思!所以要存真诚恭敬心,虽然看不见他们,我们知道他们也有不少人在那个地方。

  第三叫「念不退」。经上常讲,念「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这个话不好懂。什么叫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它的意思是自性般若智慧,古人翻译「一切种智」。如来所证得的智慧,念念与一切种智相应,这叫念不退。我们把这个话说得白一点,大家好懂,念念与性德相应,这就叫做念不退。起心动念与性德相悖,那就错了,那就退转。也许有同修要问,什么是性德?我们从理事两方面来说,在这么多年当中,我们将经论的教诲总结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从理上说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从事上说的。一切时、一切处,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的心念与这二十个字相应,那就是念不退;与这二十个字不相应,你就退转了。这二十个字是我们的性德,是如来真实智慧,这个说起来大家就容易懂得多了。

真诚心,决定不自欺、不欺人。可是这个事情很难,为什么?我们都以为我心真诚,我没有欺骗自己,我也没有欺骗大家,这有什么法子?曾国藩先生在读书笔记里面,给「诚」下了个定义,他定义下得好。他说什么叫诚?「一念不生是谓诚」。我们心里头起念头就不诚,我很诚意,已经不诚了 ……


11        02-034-0074 大乘无量寿经
   
……面有布施、有忍辱、有精进、有禅定、有般若,那叫持戒。任何一法决定圆满具足一切法,这叫大乘佛法,六度不能分开,不能看成六桩事,一桩事!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佛法是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二都不是佛法,你把它分六个,那哪里是佛法?六即是一,一即是六,这是佛法。你要不明了、要不懂得,你从哪里下手?我们要真搞清楚、真搞明白,懂得经上「礼拜归命」是什么意思,这才能下手,知道自己怎么做。

  底下两句具体给我们说明,怕我们在前面这一句话含糊笼统,不求甚解。底下是『以清净心,修菩萨行』。「清净心」,刚才说过,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叫清净心,清净心一定包括其他的四个心。「修菩萨行」,菩萨行就是修六度行。世尊在《金刚经》上教导我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清净心就是离一切相,菩萨行就是一切善。我们要用六波罗蜜的心态,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所以离相是看破,这是看破,修行是放下,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清净心是智慧,菩萨行是方便,「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菩萨行。

  我们今天的心不清净,如何修清净心?要在行当中去修清净心。行是生活、是工作、是应酬,在这里面学不著相,心就清净了。「不著相」,这一句话还是很笼统, ……

       
        12        02-034-0078 大乘无量寿经
   
……界。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快,在华藏世界修成佛果需要三个阿僧只劫,到极乐世界去修行,像他们这些法身大士、圆教初住的人,宗门常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一种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用三天就成就了,然后你才明了为什么文殊、普贤要去。所以西方世界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赞叹,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上做代表,诸佛的代表,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我们今天再念这一句经文,「生我国者,善根无量」,我们要不修积善根怎么行!什么是善根?我们总结世尊一代的教诲,这十句二十个字就是善根,「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这是无量无边的善根,我们要不认真修学,不行!《弥陀经》上讲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决定不是说我每天念佛,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就能往生,未必!没有善根的不行。天天念佛,一天十万声佛号,没错!如果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没有善根,到了极乐世界,这个看不顺眼,那个不愿意,天天跟人吵架,那怎么可以,是不是?我们在经上看到世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问问你自己是不是上善?你要不是上善,到那里天天跟人闹别扭,不是把极乐世界给 ……

       
        13        02-034-0081 大乘无量寿经
   
……普贤不称行,称道。行跟道不一样,行是在修学,道是拿到学位,我们讲证果、成道了。他证什么果位?在《华严经》上讲,法身大士。一个人能行普贤道,最低的位次是圆教初住菩萨,这是真实的果位,不是小果。普贤道跟菩提行差别在哪里?给诸位说,事相上没有差别,用心跟境界里面完全不一样。菩提行,他所用的心是相似的真心,不是纯真,相似,跟真心很接近了。普贤道,完全是用真心,决定没有妄心;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真的断尽,尤其是分别执著这个意念永远不生。有这样的功夫,菩提行就成了普贤道。普贤所用的心,就是我们提出来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都与这十个字相应,而且是自然的相应,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丝毫勉强做作。如果还有丝毫勉强在里面,那是菩提行,不是普贤道,没有一丝毫勉强,心心念念流出来自然就是这样。

  用这种心「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众生皆是诸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个行是普贤道。普贤菩萨眼睛当中看一切众生皆是父母、皆是诸佛如来,孝敬的心圆满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达到圆满,这是普贤道。如果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还加个「过去」、加个「未来」,它是菩提行,不是普贤道,普贤道里面决定没有这一种分别意念在其中,这个地 ……

       
        14        02-034-0085 大乘无量寿经
   
……但是他们的把关,实在讲没有阿弥陀佛那么严格。阿弥陀佛把关是真严格,你心不清净、心不善良,你决定不能往生。诸位要记住,不是说念佛就能往生,没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念佛是个手段,要念到什么标准才能够移民过去?要念到清净心、慈悲心,清净心跟慈悲心都是真心。你心地不清净、心地不慈悲,古人讲你即使一天念十万声佛号,所谓「喊破喉咙也枉然」。果然心地清净慈悲,你一天念一声都够了。这就是一般人常讲佛家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没有关系。

  实质是什么?你的清净心、慈悲心。综合大乘经佛教导我们的,我们写了二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果然我们具足这些条件,决定往生。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所以在平常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要用真诚心,真诚决定没有虚伪,决定没有虚假;要用清净心,清净心里面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有执著就不清净,有分别就不平等,有妄想就不真诚。真诚清净平等,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断掉,我们用这个心。世间一些人他们用妄想分别执著,我用真诚清净平等,我们跟他很好相处。为什么?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这就好相处。如果我们两个都要,就会发生冲突。你要名闻利养统统给你,我不要,我要清净心,他不要清净 ……

       
        15        02-034-0095 大乘无量寿经
   
……是念鬼。念瞋恨、念嫉妒,那是念地狱,很麻烦,不可以。我们一定要把念头转过来,念佛,虽然不念阿弥陀佛,念什么?念真诚、念清净、念平等、念觉悟、念慈悲,这就是念佛。你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你决定往生。如果口里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天念几十万声,心地都是虚伪的,见人都说假话,没有一句真话,心里不清净、不平等,不能往生。古大德讲得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你念佛是形式上念佛,你心不是佛。

  「念」这个字诸位看清楚,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念上面是「今」,下面是「心」。是说你现前心里有佛,那叫念佛,不是在口上;换句话说,你的心跟佛心一样,这叫念佛。佛是什么心?佛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有这个心,你念佛就没有中断过。佛是什么行?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那是佛的行。我们心是佛心,行是佛行,哪有不作佛的道理?一切法从心想生,你这一生就决定作佛。所以这个总结意思很深很长,他真正在此地劝我们,在无量法门当中选择净土法门。选择净土法门之后,要像法藏菩萨这样信入,从这里生起信心,从这个地方入门,我们不需要修三大阿僧只劫,我们这一生圆满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演这一段。

       
        16        02-034-0103 大乘无量寿经
   
……老师,我代表家长,请你们上座,我带著学生来给你们顶礼,你们要不好好的教,你们就对不起人。常礼应当是这样作法。

  什么叫「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话不是这么随便说的,一定要懂得它精粹的意义,如何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净宗的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老实念,「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才老实。「虚伪」,虚假的,「谄曲」,我们一般人讲,巴结、逢迎、心术不正,他怎么会有成就?经文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绝不是几个钟点能讲得清楚的。所以学佛要用真诚心,真诚心里面决定没有谄曲、没有虚伪,要用清净心,要用平等心,要用正觉、慈悲,这是我们从许许多多经论集结了十个字。

  平常大乘佛法里面常说「发菩提心」,这一句话不好懂,我们把它换一个说法大家就好懂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无上菩提心。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都是从这个地方学起,没有这个心你就决定不能够入佛境界。不但是入佛境界,连念佛求生西方净土都达不到,这才知道发心的重要。恭敬三宝,奉事师长,真诚心向道,这是菩萨修行的大根大本,世尊在一切经论里面,以无比恳切的言词来教导我们,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知道这一生修学成败关键就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17        02-034-0105 大乘无量寿经
   
……现在我没有钱,生活成问题,怎么办?」「万缘放下」意思是对於世间一切人事物的现象,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生活还照样生活,工作还照样工作,应酬照样应酬;不是教你这些放下,事没有障碍。《华严经》上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见得这个没有妨碍。你要把妨碍的障碍放下,障碍是什么?是你的妄想分别执著,这个东西有障碍。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这都是祖师大德教给我们的。对不对?对!教我们在生活当中随缘而不攀缘。攀缘是多事,多事就烦恼,随缘就清净。总而言之一句话,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够保持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完全正确,这是菩萨道,这是菩萨行。如果在生活工作应酬里面没有真诚,不得清净、不得平等,迷惑颠倒,自私自利,错了,这是什么行?这不是菩萨行,轮回行,轮回心造轮回业。你的生活是轮回业,你的工作是轮回业,你处事待人接物全是轮回业。轮回业本来没有,你把它当真,以为它有。造轮回业,於是轮回的现象就现前,这就是六道,怎么也出不了六道。这个问题要不是遇到佛菩萨,我们永远没有办法明了,永远也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

  总算我们很幸运,能遇到佛法,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遇到大乘佛法。遇到之后第一个条件要信,要对它有信心。第二个条件 ……

       
        18        02-034-0108 大乘无量寿经
   
……道为人是真快乐,为众生是真正幸福。「一切为众生,自己生活很清苦。」那是别人讲的,别人眼睛里看到我们很清苦,我们也不吃肉、也不吃鱼,娱乐场所都不去,说我们:「很可怜,很消极,活在世间有什么意思?」他哪里懂得,我们的意义比他深、比他广,我们的意义比他真。他那个意思是假的,他不是真的。我们活的是真有意义,他实在讲是真的没有意义。把没有意义当作有意义,错误了。我们一比的时候,我们比他健康,我们比他快乐,我们常生欢喜心,一定要懂这些大道理,这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修心,我们将整个佛法归纳起来写了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要把这十个字落实,你就能入佛的境界。这十个字就是凡圣心地法门的标准,与这十个字相违背的是道地的凡夫,与这十个字相应的决定是佛菩萨。「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在这里下功夫。首先学到什么?学到尊敬别人,学到爱护别人,学著帮助别人。我们过去的毛病?过去的毛病是自大、傲慢,不知道尊敬别人;看到比自己好的嫉妒,看到不如自己的瞧不起,这是大病!自己悭贪、吝啬,不肯帮助别人,都是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念头,我们从这个地方要把它改过来。无论是什么人,要平等的尊敬;我们对佛如何尊敬,对於一切众 ……

       
        19        02-034-0109 大乘无量寿经
   
……有灵性;不但花草树木有灵性,石头瓦砾也有灵性。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它为什么会有灵性?「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华严经》上说的。那个「无情」包括植物、矿物,包括在里头,都是一个法性变现出来的,怎么会没有灵性!我们要把「杀生」这个念头从内心里头拔除,这才行,才能够真正做到自利利他。烦恼从根本上拔除,我们智慧就开了,对人、对事、对物,应当用什么方法,应当用什么态度,自己就明了了。然后展开经卷你也就能懂,佛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

  所以我们今天讲「布施」,头一个布施真诚心,布施平等心。我们总结佛的教诲: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慈悲就是爱心,头一个我们要这样布施,我们以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对佛用这个心,我们对蚊虫蚂蚁也用这个心,决定没有两个心。这些小动物都有佛性,树木花草都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把自己的心跟如来的心性合而为一,然后再把自己的身与一切众生融合成一体,你能够入这个境界,恭喜你,你已经证得法身。证得法身的人,在大乘经里面称他作「法身大士」。所以,哪有不能沟通的道理?

  我们常说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要互相敬爱,要互助合作;人与一切动物,人与一切植物、矿物,都要尊重。我尊重他,他也尊重我;我爱护他 ……

       
        20        02-034-0111 大乘无量寿经
   
……习是永远没有间断的,佛在经典上字字句句都是教我们学习。

  这个地方这是总说,我们要学习诸佛菩萨成就一切善根,从这里学。修善,善还要有根,根能生善法。善的根是什么?好善之心是根。真正有好善之心,一定就有好善之行。「行」,这是集结功德,集结功德要靠行。善的根,大乘经论上讲得很多、讲得很广,我们将所有经论归纳起来,在经典上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无上菩提心」,这是善根。这一句话很难懂,如果意思不清楚、不明白,对於我们的学习就会造成困难,所以我们将这一句话用现在人容易懂得的词汇,说之为「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就是经典上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要学,这个心是佛心,这个心是我们的真心、是我们的本性。

  经论上我们也常常看到,所谓是「佛佛道同」。这个「道」就是存心,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三世一切诸佛同一个心,都是这个心,真心。我们学习,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从根本修」,根本就是真心。世间人,不学佛的人我们就不说了,学佛的人很多,他们也常常读经,也常常听讲,听的遍数也多了,为什么还不肯学?为什么还改不过来?譬如我们对人不真诚,我们没有用真心待人,我们没有用诚意待人,为什么?我们仔细思 ……


91        02-039-0036 净土大经解演义
   
……大乘是方等以后都是大乘,方等、般若、法华这都是大乘,法华是一乘,要法身菩萨当机,不是普通菩萨。大乘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性,菩提心是什么?我们在最近二、三十年当中,把古人所讲的方法稍稍做了一点变更,大家更好懂。菩提心的体,我用「真诚」;菩提心的自受用,古人讲的是深心,我就用我们本经经题后半部的五个字,「清净平等觉」,这是自受用。菩提心的他受用,就是我们用什么心对待人?我们用「慈悲」,跟古德就是经论讲的是一样的,这比经论讲得更好懂。所以我们一共用了十个字,在觉上加了一个字,「正」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要用这个心。对自己、对别人,起心动念与这个心相不相应?得天天练,这就是大乘。这个心现前,你就是菩萨根器,大乘经典对你就相应,非常适合你学习。头一个就知道,我们不能用虚假的心、虚伪的心,对自己、对别人;如果用虚伪的心,小乘,这不是真心,连小乘都谈不上。虚伪的心是六道轮回心,读大乘经典还是搞六道轮回,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的心是轮回心,大乘经典到你手上也变成轮回业,境随心转,这个道理要懂。所以起心动念太重要,起心动念一定要跟这个相应,对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对自己清净平等觉。

  在行为上,日常 ……

       
        92        02-039-0038 净土大经解演义
   
……要想别人,想自己,我们的分别无量无边,我们的执著也是无量无边,所生的一切法,它不是定法,它是刹那生灭的。所以刹那随著众生的念头,它起刹那变化,即使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应化在六道里面,正如《楞严经》所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所以佛也没有定法可说,随著一切众生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了。所以在家的,你看成就的多少人!出家的、在家的。

  圆满成就不容易,成就有三等,放下见思烦恼,《华严经》上讲的执著,真放下了,成正觉,这是最下的一等;再放下分别,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了,他得到的是正等正觉,我们这个经题上的「平等性智」他证得了,菩萨;最后能够把起心动念放下,这是妄想,不起心不动念,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中国大乘八个宗,无论修学哪个宗、哪个派,方法 ……

       
        97        02-039-0060 净土大经解演义
   
……是假的。他的邻居、附近的人都看到他们家放光,他们家有异香,这都是在末法时期来给我们做证明的,真正觉悟了。觉悟的人不再干傻事,觉悟的人不会给自己添麻烦,他觉悟了;觉悟的人也不会给释迦牟尼佛添麻烦,这是正法久住。所以我们今天从解悟,解悟是有,没有办法走向觉悟,就是我们的自私自利没放下,我们的名闻利养没放下,我们对於五欲六尘的贪恋没放下,我们贪瞋痴慢的烦恼习气没放下。虽然在大经里听明白、听清楚了,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旧是烦恼当家,不是觉性当家。觉性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我们用十个字来表法,大家容易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菩提心的体是真诚,真,永恒不变,宇宙之间什么东西永恒不变?只有真心永恒不变,真心就是本性,就是自性,《还源观》上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永恒不变。见性见什么?就是见这个,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我们现在知道有这个东西,见不了性,也就是自性不能当家做主。自性当家做主,烦恼习气一扫而空,没有了,妄想分别执著都不存在。大慈大悲,佛菩萨,这个菩萨是法身菩萨,大慈大悲,应化在十法界,我们不讲四圣法界,应化在六道,应化在人间,「随众生心」,这是恒顺众生,「应所知量」,众生希望什么,他都能示现,虽示现,决定没 ……

       
        98        02-039-0062 净土大经解演义
   
……字,「清净、平等、正觉」,这是深心。后面「慈悲」是他受用,对别人要大慈大悲,对自己要清净平等觉。体是真诚,真诚的清净,真诚的平等,真诚的正觉,真诚的慈悲,这是菩提心。而且经题这几个字,这几个字真的是包罗万象,如果以三宝来讲,佛法僧三宝,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正觉是佛宝,你看三宝具足;三学具足,三学是戒定慧,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正觉是慧学,你看三宝、三学全在里面;三个学位也在里面,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统统在里面。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念头一动就跟它相应,就不离它,念念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叫发菩提心。

  这个心发了之后,如何落实?给诸位说,落实就是三个根,三个根真正做到,菩提心初步落实了。初步重要,初步是你的基础,你没有初步,你就不会有第二步。如果这三个根做不到,那菩提心是有名无实,那不是真的。念念不舍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肯定成就。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部经,一句佛号,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你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佛。修其他的法门难!难在哪里?难在断烦恼,烦恼断不掉。净宗这个法门不要断烦恼,你能把烦恼控制住就行了。烦恼控制住,这比断烦恼容易太多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控制?就用一向专念 ……

       
        99        02-039-0074 净土大经解演义
   
……他。俱圆,像菩萨也有自觉、觉他,没有达到圆满,没有达到大彻大悟,一定是达到大彻大悟,自觉、觉他就圆满了。所以三觉圆满,这才称之为佛陀。所以我们用大乘经里面一句话,这是佛法修学真实的目标,就是我们所要求的,学佛求什么?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可以翻成中文,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它是学佛人共同的目标,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在我们经题里面,正觉就是清净心,正等正觉是平等心,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后头那个觉字,你看「清净平等觉」。我们把它用在菩提心上,我上面加了一个正字,正觉,因为都是两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陀是这个意思。

  「是知佛者即三觉俱圆之众生,众生即未觉之佛」。所以在佛法里,一定要知道,佛法不是宗教,为什么?众生跟佛是平等的。在宗教里,上帝跟人不能平等,真神跟一般人绝对不能平等。可是你要晓得,在佛教里,佛、菩萨跟我们芸芸众生是平等的,差别在哪里?一个是觉悟,一个还没觉悟,所以众生是没觉悟的佛。学佛的人一定要懂得、要清楚,人家问你,处处要跟人家讲清楚、讲明白。为什么?现在社会对佛教误会太深,把佛教看成迷信,把佛教看成宗教,我们为佛弟子有使命、有责任要把佛教正名。我们老祖宗常说,「名不正 ……

       
        100        02-039-0078 净土大经解演义
   
……乐世界佛、菩萨修学的功德,这是能庄严,而极乐世界的依正果报,那是所庄严。大乘经佛常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佛寿无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品位,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他的寿量、相好、庄严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从这个地方显示佛教化的功德、菩萨们修学的功德是多么殊胜!所以果报上我们就看到修行功德,因果不二,从因看果,从果看因,我们就明白了。能庄严的,那是修功,修行的功德。我们把它归纳起来讲,无量功德都不外乎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达到究竟圆满。

  凡圣同居土往生的人,我们知道,他烦恼并没有断。方便土,见思烦恼断了,所以他的功夫至少要修到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菩萨,他们往生是生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也是有三辈九品。那我们就能够明了,小乘四果四向,四向,初果向不谈,那个还是在同居土里头,初果以上到阿罗汉,七个阶级,分配在九品里面,我们大概就知道这个往生的阶级。再往上提升,连分别也断了,分别是尘沙无明,执著是见思无明,无明就是烦恼,还得要破一品无始无明,不起心、不动念,这才能够生实报庄严土。但是极乐世界无比的殊胜,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


101        02-039-0079 净土大经解演义
   
……慈悲。为什么?伤害我的人对我有好处,什么好处?他来考试我,看我的功夫到什么阶段,我通过了,他对我有好处。可是他那个心不是善心,他造业,他造业将来有恶报。这个人帮助我提升了,他将来会有恶报,我应该怎么处理?用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他将来在果报现前的时候,他受的苦减轻。我们有成就的时候要拉他一把,报恩,这是佛法,这叫学佛,你真干!所以佛菩萨第一个感恩的就是找麻烦的人,就是处处设障碍的人,你关关通过,你才这么顺利成就。所以菩萨眼中,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真的,一点不假。发菩提心,有了这个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向专念;用这个心,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愿望,就是在现在讲移民到极乐世界,我们得移民到极乐世界,我们亲近阿弥陀佛,那是个好老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的、十方诸佛为我们介绍的,那个地方是最好学佛的环境,我们到那里去成就。在这个地方成就很困难,时间很长,到那个地方就很快。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今天讲移民,移民过去,没有生死。

  「又清净句,表实际理体」,实际理体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我们《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实际理体是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诸位一定要搞清楚 ……

       
        102        02-039-0080 净土大经解演义
   
……来,不敢现身。现在全冒出来了,所以造谣生事很多,我们一定要知道。

  释迦佛圆寂的时候,阿难尊者向佛请教,佛在世,我们依佛为师;佛灭度了,不在世,我们依谁为老师?我们要跟谁学习?佛答覆,佛没有介绍人,佛只告诉阿难,那就是告诉我们,「以戒为师」,佛说两句话,「以苦为师」。你要真正想成就道业,必须把世间里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这个东西都放下,为什么?这东西放不下的话,清净平等觉你怎么会得到?清净平等觉是性德,就是中国老祖宗讲的自性本善、本性本善,《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你的自性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现在迷失了自性,所以才有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个东西。这些东西自性里头没有的,这是什么?习性,这习性里头有,自性里头没有。所以《三字经》上接著说,「性相近,习相远」,从自性上来讲,大家都是佛,佛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说,一切众生都是圣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是圣人,你的自性都是的,性是一样的,我们今天讲的,讲平等,但是习就相远了,习是习性,你的习惯,「近朱则赤,近墨则黑」。教育的理念就从这里生的,为什么要教?「苟不教,性乃迁」,你要是不好好的教他,他的习性跟 ……

       
        103        02-039-0089 净土大经解演义
   
……障碍,事事都是障碍。可是在实报土里面完全突破了,方便土里面理事无碍,事事有碍,到实报土一切障碍都没有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有这样殊胜的缘分,就说明过去生中善根深厚,如果不是很深厚的善根,你怎么会遇到这个法门?学佛的人太多,几个人遇到这个法门?遇到的时候他认不认识?他了不了解?认识了、了解它,真了解没有不发心的。发一念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就叫做无上菩提心,这个话是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里面讲的。印光大师看到这句话,佩服到五体投地,不是再来人说不出来。菩提心我们晓得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念真心向往净土,这个五种统统具足了。所以他的名字在此地说明,不是大智慧,对这个法门怎么能深信不疑?名列第二。第一当然更重要,前面我们学过,第一是憍陈如尊者,憍陈如尊者代表世尊第一弟子,他是在鹿野苑,释迦牟尼佛刚刚出来说法,在鹿野苑度五比丘,他第一个证阿罗汉。说明这个法门是第一成佛,不是证阿罗汉,第一成佛,所以把他的名字摆在第一。

  我们再看第三位,「尊者大目犍连,即《阿弥陀经》中摩诃目犍连」。摩诃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大,摩诃就是大的意思,「目犍连是姓,译为」,这就是目犍连这句梵语,翻 ……

       
        104        02-039-0091 净土大经解演义
   
……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这个解释也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两个字,普跟贤都是圆满的性德,一切众生个个不无,统统有。我们现在迷失了自性,性德在不在?在,只是隐而不现。迷了,智慧变成烦恼,德行变成造业,我们造的善恶业,这德行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也就是说,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迷了之后它扭曲,扭曲也不是真的扭曲,什么时候我们回头,这个扭曲也就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就是普贤的性德。所以底下说得好,「谓菩提心所起愿行」,这句话很重要,你的愿、你的行要跟菩提心相应。所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重要,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跟它相应,我们就在菩提道上。我们用什么心念佛?是用菩提心念佛,菩提心充满我们身口意,这就是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身行言教,把菩提心在自己身心显示出来,用真诚心待人接物,用清净平等觉、用大慈大悲,自他不二。「悉皆平等,遍一切处」,我们的信、我们的解、我们的行、我们的证都遍一切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华严》境界。「纯一妙善」,纯一妙善是总的来说。为什么佛菩萨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我们要入这个境界,你说你欢不欢喜?跟诸佛菩萨一样,法喜充满。 ……

       
        105        02-039-0122 净土大经解演义
   
……的,花代表行门。这里解释,华有生实,实就是果实,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开得好,我们就知道果一定结得好。菩萨六度万行有感果之能,六度万行是因,你修因将来一定有果报,六度万行所感的果就是佛华严。虽然内外两殊,生感力用相似,这个花是从外面说的,是从植物来做比喻的,菩萨修行这是内,修六度万行这是用的内功,内外虽然不一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修因感果这个道理是相通的,所以生感力用相似。今即以法托事,故名华也,所以花是比喻。

  严,严是庄严,从果上讲的,行成果满,修行成就了,果报就现前。菩萨善心善行,菩萨的心就是大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萨心。菩萨的行,我们常讲的,三学(戒定慧)、六度、六和敬、普贤十愿,这都是纲领,展开来就称之为万行。行成果满,契合相应,与性德相契合,与无尽缘起相应。垢障,垢是烦恼,障是业障,永消,永远消除了,没有了。证理圆满,这个理是心性,明心见性。随用赞德,用是起用,起什么用?度化一切众生,展现出菩萨无尽的德行,《还源观》上讲四大类: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展现出这些,这叫严。再解释三昧,理智无二,理是体,智是用,理是自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交彻熔融,彼此俱亡,菩萨起用的时候 ……

       
        106        02-039-0126 净土大经解演义
   
……,立地成佛,他就是大善人,他就是上善,他彻底忏悔了,人性本善,他把习性放掉了,本善现前、本性现前,他怎么不往生?他本来是佛,他怎么不往生!

  所以我们把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怀疑才能断掉,贪瞋痴慢疑这个疑就断掉,信心十足了。你要不把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真的,这个疑会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佛把这个字列在根本烦恼,你看贪瞋痴慢后头就是疑。这个烦恼什么?障碍!障碍你见性,障碍你成佛,障碍你开悟,障碍你念佛往生,你说这个东西多麻烦。所以我们学佛,在平常用功夫,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起心动念决定与这个相应,那你就是住菩提心;与这个相违背,你的菩提心没发出来。菩提心没有发出来,念佛就不能往生,念佛是种善根。真正念佛往生的,菩提心一定具足,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知道这个法门殊胜在什么地方?确实保证我们一生圆满成就。所以勇猛精进不是别的,勇猛精进就是彻底放下,起心动念再不为自己了。为自己是什么?为自己是你贪恋轮回,你还舍不得离开六道轮回,你为你自己。

  我们要求生西方净土,头一个,把自己放下,不要这个身了,再不执著这个身是我了,这个东西要放下。这个不放下,生生世世念佛没有往生,为 ……

       
        107        02-039-0135 净土大经解演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三五集)  2010/9/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3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五十二面,倒数第四行。

  从「受持如来甚深法藏」这里看起。这句经文念公说,「此有二解,一《净影疏》曰:明修胜解如来藏性,是如来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现己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为受持甚深法藏」。法藏,先要把什么叫甚深法藏搞清楚,法是佛法,藏就是佛法藏在的地方,哪个地方有佛法,储藏佛法的地方。尤其是如来甚深的法藏,这就是说,究竟圆满的佛法才称为甚深法藏。究竟圆满的佛法,在事上讲,我想同学们一定也知道,古大德说《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法,一切佛法无不从《华严经》流出来。《华严》像是大海,佛法像是江河、这些水流,都离不开大海。《净影疏》这是隋朝的慧远法师,他解释这句经文说,「明修胜解如来藏性」。因为如来一切法都是从如来藏性流出来的,如来藏性就是自性,也就叫法性,这个是如来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现己心」,这是自己的真心,这叫受持。暗是迷惑、是烦恼,无明烦恼,障也是烦恼,烦恼障、所知障。如果我们用这两个字来说这两种障碍,障是所知障,暗是烦恼障,妄 ……

       
        108        02-039-0176 净土大经解演义
   
……个时候的国际,大家都佩服你。

  所以在我们中国这块宝土,如果真正落实传统文化,做出一个好榜样,整个地球上所有一切国家都向中国学习,那中国自然就像古时候天子一样,礼义之邦、和谐社会,做得到,不是做不到!完全靠教学,古圣先贤就是用这个方法,我们虽然丢掉了一百年,一百年不算长也不算短,丢掉一百年,底蕴还是很深厚。我们汤池小镇做的实验,很短时间就把人良心唤回来了,不好意思再做不善的事情。所以人有良心,不是没有良心,没有人教,没有人唤醒他。所以,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菩提心,我们很具体的来说,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这十个字,起心动念没有离开,这就是菩提心。对人、对事、对物真诚,别人对我虚伪,我对他真诚,绝不吃亏。不要怕吃亏上当,决定不吃亏、不上当。你用真诚心对人,纵然是被别人骗了,你要晓得,我们是往上升,他是往下坠落,你怎么会上当?哪有这个道理!尤其你懂得因果,命里有的就是有,命里没有的求不到。他骗了我的,骗去没有事,说明他命里有;骗了我,他命里没有,骗到手就出事情,不是生病就是灾难,他就会碰到。所以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何必用不正常的手段?错的。《易经》里面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 ……

       
        109        02-039-0180 净土大经解演义
   
……要的条件就是发心。为什么?净宗是一乘,这个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得太清楚,它是一乘法,一乘法不能没有菩提心。所以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三辈往生品」、「往生正因品」,佛讲得很清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条件?无论是上中下三品,或者是修学大乘,无论是哪个法门,你把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统统都能往生。这门太大了,无论修什么法门,回向求生净土都行,但它的条件就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最后临命终时真的是一念十念,决定往生,条件是有这么一句「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总结了一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经上讲的菩提心。真诚是菩提心的体,清净、平等、觉是菩提心的自受用,慈悲是菩提心的他受用,也就是说发菩提心之后,用什么心对自己?清净平等觉。用什么样的心对别人?大慈大悲,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别人。普贤菩萨末后的三愿都是属於回向,回向菩提、回向众生、回向实际。常随佛学,回向菩提;恒顺众生,回向众生;末后普皆回向,是回向自性,就是回向实际,这经上说的。《大乘起信论》上所讲的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合起来看意思就很明显了,至诚心就是直心,《大乘起信论》上说的;深心是相同的,经论都是一样;回向发愿心就是大悲心,经论合起来看。

  我早年在美国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有讲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就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解释菩提心。真诚是菩提心的体,就是论上讲的直心,经上讲的至诚心,真诚。深心是什么?古德注解好善好德,有很多种解法,不太容易了解。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真心对自己怎么样的,对别人是怎样。所以,我就用我们经题上的五个字,对自己清净平等觉,这就是深心;对别人,慈悲,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这样讲法很容易懂。这个说法是从经论里面出来的,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用这个说法。用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落实在事相上,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我用这二十个字,这二十个字都包括了。菩提心,此心 ……


151        02-040-0312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世代代为我们解释这部经,劝我们发心念佛,求生净土,注疏非常丰富。《无量寿经》,古大德的这些注疏,我们需要把它编成一个会集本,就是会集祖师各种不同的注解。日本有二十八种,这二十八种已经印出来,我看到了,它是照相做的版,原本照相的,缩小了,看起来不太方便,应当重新排版,重新把它印出来,对於净土宗的弘扬有很大的帮助。

  这一段《止观》里头说的,四教是藏通别圆,指修学人根性不一样,有聪明智慧很高的,有没有智慧的,根性不齐,藏通别圆四等。根机不同,见佛相好也不同,但是佛劝导大家都应该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说十个字。真诚是菩提心的体,菩提心就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大乘一定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用妄心不能出十法界。妄心用得最好、最殊胜,果报在十法界的佛法界,在十法界里成佛。这个佛他是用阿赖耶,不是用真心,也就是他没有发菩提心。用阿赖耶用得正,完全依照佛菩萨教诲去修行,佛菩萨教诲他统统能落实、统统能做到,所以你看他形象、看他行动、看他言说,跟真佛没有两样,他学得好,全学到了,但是是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生灭心,天台大师的六即佛里面,叫相似即佛,很像,不是真的。他一发菩提心就是真的,那 ……


        152        02-040-0320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愿心是他受用,是对别人,这经上说的。《起信论》里面讲的,也讲的菩提心,它说的直心,正直,直心是菩提心的体;自受用,深心,跟《观经》上讲的一样;他受用是大悲心,就是大慈大悲。深心不好懂,古大德的解释是好善好德,也能讲得通,没讲错。早年我在美国讲这部经,这部经第一遍、第二遍都在美国讲的,我讲菩提心,就用本经的经题,大家好懂。真诚是菩提心的体,至诚心、直心,我用真诚;自受用就是深心,我们的经题上讲清净、平等、正觉,这是自受用;他受用,慈悲,叫大慈大悲。这样讲大家好懂,意思完全相同。所以我用了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是菩提心。要发心,起心动念不违背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菩提心就发出来了。因为它太重要了,往生不能少的条件,没有菩提心,一向专念不能往生;发菩提心,没有一向专念也不能往生。所以这个经里面,二十四品是「三辈往生」,二十五品「往生正因」,往生正因就是发菩提心,三辈往生都是一向专念。在四十八愿里头,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发菩提心是第十九愿,这个我们要特别重视它。一向专念,这里加上一个「阿弥陀佛」。

  「三辈往生之胜行,复於廿五品更广明往生之正因」,这都在这一卷里头。所以念老希望我们学习 ……

       
        153        02-040-0346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有好几种,包括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把它会集成一套,《无量寿经》古今的注释,提供净宗同学做参考。我们要想到极乐世界,在没有去之先,先要了解极乐世界,认识极乐世界,这就是佛陀、祖师大德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疑惑就断掉了。断疑才能生信,我们的信就有根,《无量寿经》古今的注解帮助我们建立信根。有了信根,再进一步就有精进根,有精进根就有念根。

  念根里头,抓住《无量寿经》上的两句教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专念就是一句佛号,发菩提心就是从早到晚穿衣吃饭、待人接物,务必要学习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用这个心,这就是发菩提心,念兹在兹。希望心里面干干净净,心是什么心?是清净平等觉,心里面只有一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代表觉,佛就是觉的意思,清净平等是觉的本体,只要清净平等现前,佛就现前,觉就现前了,那就是阿弥陀佛。

  从念根生「定根」,定是「摄心不散」,一切时、一切处保持真诚清净平等觉。要知道,这一句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句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跟阿弥陀佛融成了一片,分不开了,你当然往生极乐世界。将来在极乐世界成佛,成什么佛?成阿弥陀佛。为什么?你跟阿弥陀佛融成一片、融成一体,自他是一不是二。这是 ……


        154        02-040-0408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不是神,也不是仙人,他是人,他得到这个学位了。凭什么得到这个学位?这个学位的标准他达到了。标准就在我们这个经题上,经题末后的五个字「清净平等觉」。阿罗汉得到清净,阿罗汉的心清净,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得到心地清净,这就是阿罗汉;再向上提升,平等,平等比清净更难,得到平等心的人叫菩萨;最后一个觉,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叫成佛。所以它摆在经题上。学佛学什么?就是学这三样东西,清净、平等、觉。

  我二、三十年前在美国,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问我:佛是什么?怎么学法?我写了二十个字,做了一副对联。二十个字,上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十个字,存心,我们的心,这就是佛心,这就是自己的真心;下联,我们如何生活在这个世间,老师教给我,「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真快乐!看破、放下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就守住这二十个字,在美国的时候正式提出来供养大众。前面这十个字,就是经上常讲的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真心是什么样子,用二十个字来描绘它。有真心,你就有真的行为,行为就是我们的生活。老师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是什么?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最高的享受。

  这个社会动乱一年比 ……

       
        155        02-040-0424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菩提心,第一个是至诚心,第二个是深心,第三个是回向发愿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讲菩提心,第一个是,它不是讲真诚,它是讲直心。把它合起来看,直,没有弯曲,直心。第二个也是深心,第三个讲大悲心。第一个是菩提心的本体;第二个是自受用,自受用都是讲深心,古德的注解,好善好德,这叫深心;第三个他受用,菩提心对待别人,回向发愿,《论》上讲的大悲心,我们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清楚了。

  所以我早年在国外,讲菩提心我就用本经的经题,体是真诚心,自受用就是清净平等,清净平等觉是自受用,他受用是慈悲。我用这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样讲的话,人更容易懂。什么叫深心,古人注解的时候看不懂,深心就是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这个说法好懂多了。有菩提心,还要有菩提行,菩提行我也写了十个字,「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放下才能契入境界,这个境界里面,我们能享受到自在、随缘,后面,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得走这个路子。

  为什么不肯放下?你没有看破。看破要靠经教,经教真正参透,真正明白,自然放下,不要人劝的。为什么?不愿意再背这个包袱,背得很累,放下就得大自在。一切随缘不攀缘,世间没有一样不好,恒顺众生, ……


        156        02-040-0471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四面,倒数第三行:

  「以上两类往生,一者三辈往生,皆由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此则本经之宗」,大乘《无量寿经》以这个为修学的宗旨。「二者,一念净信,一念往生,皆由一念。一念者,实相也,乃本经之体」。本经的理,理论的基础依据什么?依据实相。实相是事实的真相,事实真相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真心理体。「且一念之净心,举体是菩提心」,这一念清净,「念於彼佛,正是专念」。一念是用的真心,不是阿赖耶,一念里面阿赖耶还没有出现,所以它是真心。真心,所以说举体是菩提心。菩提是觉而不迷,圆满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念於彼佛,用这个心念阿弥陀佛,这正是专念。「故知一心三辈,亦不外於本经之宗。」跟本经的宗旨相应,并不是不相应。

  下面为我们再论带业往生。带著极重的罪业,「五逆十恶能往生」,《观经》上说的。本经在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不能往生」。嘉祥大师在《观经义疏》里头为我们解释说,「第三品明恶有三人」,这个恶,作恶的三种。第一个是讲十恶,十恶就是杀、盗、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瞋、痴,这个罪极重。「次明作四重」,这个作四重是出家破戒,四重戒就是杀盗淫妄,造作这个。「后明作五逆」,五逆 ……


        157        02-040-0484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做给别人看,要给别人做个好样子,让他知道素食可以养生,可以长寿。为什么要杀众生、吃众生肉?

  末后一个,「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真心,待人接物用真心,不怕吃亏、不怕上当,他骗我,我不骗他。他骗我,我知道,不是不知道,知道也要随顺他,装不知道。到他有一天明白了他才恍然大悟,那个人不傻,我每次骗他他全知道。知道还让他骗,这是什么?伤害不大,可以忍受;不能忍受的我们当然回避,可以忍受的没有关系。骗你一点钱,数字不多,对你有好处,对我没什么伤害,就可以给你。等於说帮助他,助人为快乐之本。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菩提心对自己,是真诚心对待自己,让自己安住在清净平等觉中。不能有染污,不能有高下,不能有好恶,这都不是菩提心。觉而不迷,对待别人是真诚的慈悲。慈帮助众生得乐,悲是帮助众生离苦,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叫慈悲。

  「又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我们今天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对释迦、弥陀真供养,对我们父母祖宗真供养,对师长真供养,真正念到功夫成片,决定得生净土。「菩萨以闻名故,乃能於上述种种供养中,精勤修持,而无懈怠与厌倦之心,故云勤修无懈倦。以上皆因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信愿持名就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你没 ……


        158        02-040-0584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没有了。

  极乐世界好处在哪里?往生的人跟阿弥陀佛完全配合,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佛怎么说,没有一点点意见,就照做。我们这边的同学们,佛所讲的,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半信半疑,实在讲,信得少,怀疑多,难就难在此地。极乐世界是用真心,真诚恭敬到极处,一念跟佛就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么个道理。念佛人必定得到弥陀的加持。弥陀加持是平等的,我们接受的能力不平等,心地清净的人接受得多,心地不清净的人接受得少。很少,不起作用,敌不过烦恼;要能接受多分,就能把烦恼习气化解掉了。怎样跟阿弥陀佛相应?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你能把这十个字做到,你起心动念跟弥陀就相应。

  决定不要怀疑,这个世间事情统统放下,为什么?全是假的。这个世间起心动念统统是造六道轮回业,我不干这个了,我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念念是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1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造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业。为什么打妄想?打妄想就是造轮回业,为什么要干这个?要放下。别人的事情与我不相干,我把它放在心上错了。与我相关的就一桩大事,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我有关系,我念念不忘、念念不舍,我走的是极乐世界的道路,我跟这边六道轮回分离了。这个自己要掌握住,不受任何人干扰。你下定这个决心,你就得弥陀加 ……

       
        159        02-040-0589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就是我爱,我爱是烦恼。但是要知道,自性性德的第一德,性德的核心、中心点就是爱,那个爱里头没有自私,那个爱是大爱,佛家称它作慈悲。那个爱是自性的,一切万法都是自性生的,所以这个爱是遍自性,就是遍法界。爱心,是平等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真爱。我们常常讲宗教里头神圣的爱心,不是凡人,凡人的爱心是假的,里面有分别、有执著,不是真的;换句话说,他是有条件的。真的爱没有条件,平等的,对你爱,对他也爱,对一切众生他都爱,平等的爱。这个要发扬光大,这就是菩提心的核心。没有爱心,菩提心怎么生得起来?

  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全是从这个真正的爱心里头生出来的。这个爱心,在中国就是五伦的第一伦,五伦从这里发生的,从这建立的。父子有亲,父母对子女那种亲爱,那是真爱。但是从真爱慢慢变成情执,它变质了。这种亲爱,是从自性第一德里头显示出来的。中国古圣先贤讲五伦,用五伦教化众生,这个时间比佛法早,佛法没有传到中国来之前,中国伦理道理的教育,在佛法没有传到中国,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全都建立了。佛教传到中国之后,看到佛经上所讲的亦如是,也都是讲这些,所以中国人很容易就完全接纳了。对他们教育的理念、方法,儒跟道统统接受。

  佛 ……


        160        02-040-0609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妖魔鬼怪。念贪瞋痴,妖魔鬼怪来,他也来护持你,但是最后一定把你带到地狱。我们念佛至少要念善,不能念恶,但是善中之善、第一大善就是阿弥陀佛,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所以我常劝人,你要搞清楚、搞明白,分秒必争。你念上一个星期试试看,肯定比你过去念十年还有效。你那十年是糊里糊涂念的,没有感应。你现在统统搞清楚、搞明白,放下万缘,一心专念,真诚心念,清净心念,恭敬心念,念上七天跟过去不一样,效果非常快速。

  「本经之宗」,宗是重要的修行原理原则,八个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本经的宗旨。菩提心是什么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用这十个字解释菩提心,大概也有三十年,最早的时候在美国讲的。我把它做成一副对联,上联是发菩提心,下联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修净土求往生的同学念念不忘,要记住。「宗者,修行要径」,重要的道路,这个径是道路,径路,最近的距离。「依此而修,始名为受」。你真的接受,也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摄取,这就是受持。「持者,执持名号与持诵本经」,这就是念佛读经。初学读经如果有困难的话,悟行法师有读诵的光碟,现在做成随身听,非常方便,用这个可以帮助你。听,听久了,你自己就能够背诵,不必看著经 ……



净公上人讲解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集锦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http://www.amtb.cn/
華藏淨宗弘化網  http://www.hwadzan.com/ http://edu.hwadzan.net/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tv.amtb.tw/  http://www.amtb.tw/tvchannel/play-1-revised.asp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华藏弘化电台-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play/153-0-0.html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http://www.amtbcollege.org/amtbcollege/index.asp
净宗学院  http://www.jingzong.org/
今現在說法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http://www.amtbhk.com/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http://ft.amtb.tw/index.php
儒释道学习网  http://www.rsdxxw.com/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教学为先网  http://www.jxwx.org/index.html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pJmcIyZ
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5 http://pan.baidu.com/s/1jIl1APS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  http://playlists.youku.com/?spm=a2h3j.8428770.3336676.3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8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