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7|回复: 2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

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  (第一集)  2014/8/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723-0001


http://ft.hwadzan.com/media/flv/21/21-723/21-723-0001.flv
http://ft.hwadzan.com/media/mp3/21/21-723/21-723-0001.mp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大家好!昨天起,一连四天,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发起中元祭祖法会。昨天是祭祖大典,从今天起有三天三时系念法事。大家要我在这里讲几句话,我就想到海贤老和尚的表法,我们应当怎样学习?《永思集》并不长,光碟也只有五十分钟。印志法师到香港来把这些东西交给我,我就连著大概有一个星期,看了三十多遍,看得非常欢喜。劝大众学老和尚,每天光碟看三遍,念佛号一万声,一年不中断。就是古人教给我们,「读书千遍」,我们一天看三遍,一年一千遍,「其义自见」。纵然不能开悟,对於净土法门一定是坚定了信心,信心、愿心不会动摇。一直下去,肯定得功夫成片,得功夫成片就有把握往生,我们这一生当中学佛就没有白学。

  老和尚碟片里跟《永思集》里头,有许许多多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跟大乘经典没有两样。别人问他的成就,特别是他高年,一百多岁,头脑清楚,动作敏捷,不输给年轻人,这是怎样修成的?他老人家总是说,这些都是得自於严持戒律、老实念佛,这么得来的。他那个时代跟我们相比,这是一百年前,一百年前中国传统文化走下坡,衰微了,虽然衰,比我们现在好太多,真的,那个时候还有戒律。我听老一辈的人说,那个时候受戒是五十三天,将近两个月。我们这个时代受戒只有三十天,一个月,打对折了。听说现在受戒只有一个星期、三天,甚至於一天,三坛大戒就受完了。受了戒之后,戒律是什么,根本都不知道。我们受戒是一个月,戒本传戒师父也不过就念一念而已,没有时间细讲,带著大家把《沙弥律仪》、比丘戒、菩萨戒念念,轻描淡写的说说。为什么?他们自己也没做到,没有做到要求别人做到是不可能的,所以戒律流於形式化。老和尚严持戒律,他们受戒的时候比我们严格,还有一点模样。

  戒律是佛的身,佛的形象,禅是佛的心,论是佛的言语。前面我们学过三学一源,这是古德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分为戒定慧三学。戒就是规矩,人不能没有规矩,佛弟子要像一个弟子的样子,那就是要像佛的样子。佛在世的时候,一生表法给我们看,一切时、一切处,你细心去观察,他跟一般人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世间人对他那么尊敬。灭度之后,就是外国人说的,二千五百年,现在人提起佛陀,还是那么样的恭敬。这是大德,德行的感召,德行就显示在戒学里头。所以古时候,律宗、禅宗、教下,这叫三学。律宗学规矩,规矩是根本,有这个规矩,可以学禅,可以学教,没有这个规矩,禅跟教都学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达摩祖师到中国,只传一个学生,慧可,一生就遇到这一个人。教就多了,教里头有天台、有贤首(华严宗)、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还有密宗,还有净土宗,这都属於教。大乘教下有六个宗,宗下面还分派。教下是从经典入手,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的信心才生起来,然后学戒、学禅。因为戒、禅、教是一而三,三而一,教中有禅、有戒,戒里面有禅、有教,禅里面也有戒、也有教,一体。人有心、有身、有言语,教是言语,律是身的行为,禅是心,真心,智慧之心。所以,这三学一体,佛法就兴了。如果个个独立,就是现在这种风气,现在分家了,三学鼎立,而且自赞毁他,争信徒,争供养,互不相让,达到极处就是内讧,内讧用现在的话说,内部斗争,争权夺利,佛法就亡了,不是兴,就灭亡了。

  今天衰到极处,如何能够把它再复兴?佛菩萨慈悲到极处,让海贤老和尚为我们做个榜样,学佛的榜样,修净土法门的榜样,太重要了。他出身清寒,贫农之家,所以从小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应该是从小就跟著大人在田里面生活,所以他对於耕种很内行,从小跟老人学的。一生从事於耕种的工作,出家之后依旧种田,寺院里头有几亩田。他年轻,喜欢工作,工作很熟悉,有体力,开荒,附近荒地很多,没有主人,这个土地,山林里头,他把它开辟种粮食。开了多少?开了十几片荒山,总面积加起来一百多亩。种植的粮食、蔬菜、水果,那个数量是非常可观,他没有拿去卖钱,除了道场需用之外,都拿去救济贫苦。这修布施,持戒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他统统都在做。

  由於时代不一样,所以出家受戒之后,我们相信他跟我们的想法会相同。早年我在美国,先后成立三十多个净宗学会。每个地区同学们聚集在一起,主要的都是华人,修净土的。一个会人数不多,多的顶多一百多人,大概没有超过两百人的,少的二、三十个人。我给这个会,最早这个会写了一篇缘起,里面提到,我们严持戒律,五科。「三福」是我们学佛最高的指导原则,出在《观无量寿佛经》上。三福,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是根,一个孝,一个敬,孝用父母做代表,敬用老师做代表,尊师重道。我们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我们的慧命(智慧)得自於老师,一生有所建树,这两个恩人不能忘记。所以,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我们用植物做比喻,本就是主干,从根而生起来的,在这个主干上它有支干,从支干再分条,再有枝叶花果,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施、持戒、忍辱、禅定,他们禅定是定在佛号上,一心执持名号,就是他们所修的禅定。定久了,清净心现前,禅定可以得到像《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是阿罗汉的禅定,平等心是菩萨的禅定,觉就开悟了,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成佛了。所以,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你看修行行门都在经题上,这经讲什么,这法门讲什么,一看这个都明了。果德在上半句,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能,相好是庄严。怎么成的?清净平等觉修成的,那个果报就是大乘无量寿庄严。你看这就是深信因果,因,清净平等觉;果,大乘无量寿庄严,对於这个深信不疑,一生成就。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是智慧,统统具足。这个小庙大概做早晚课不像一般寺庙,五堂功课有规有矩,他们简单。老和尚每天三点钟起床,有时候一点钟起床,烧香、拜佛、念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拜、再念。在白天,生活是修行,工作也是修行,待人接物都是修行。修什么?修一心不乱,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这就叫修行。眼见色,耳闻声,没有是非善恶,平等的,都不放在心上,真修。凡夫眼见耳闻,他放在心上,他分别执著,这叫什么?这叫造业。如果是善念,善业,恶念就是恶业,善念感三善道,恶念感三恶道,这就制造六道轮回。所以,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身体接触,意里面的妄想分别执著,这叫六尘。尘是染污,六种染污,染污你的清净心,染污你的平等心,障碍你的觉,让你迷而不觉,这个东西多麻烦。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六根起作用的时候修,在这里修。我眼见,见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自性般若智慧起用。见到怎么样?不分别,不落在第六识,第六识分别;不执著,执著是第七识。你看,他不落在这里头,真修行,真功夫,不造业。耳闻声亦如是,听得清清楚楚,不分别、不执著,就不造业。听得清楚,智慧,鼻闻香,舌尝味。吃东西的时候,舌头知不知道有味道?要不知道有味道,就变成麻木了。知道有味道,酸甜苦辣咸,怎么样?完全平等,没有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那就分别、就执著了。所以每天生活在平等境界当中,就是生活在不分别、不执著。

  更深的,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是法身菩萨,六道里头的众生做不到,只能做到不分别、不执著。这是修行,吃饭在修行,穿衣在修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他们怎么修法?阿弥陀佛。眼见色,阿弥陀佛;耳闻声,阿弥陀佛;鼻闻香,阿弥陀佛;舌尝味,阿弥陀佛,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妙极了!他们不造轮回业,他造什么业?造极乐世界的业,跟极乐世界完全相应,命终之后当然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不可以随顺自己的习气,我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喜欢的就要占有,不喜欢的就要把它抛弃,统统造轮回业,在制造轮回。口里头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实际上造的是轮回业。轮回业的力量大,念佛的力量薄弱,抵不过,所以寿命到了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这就大错特错了。

  末后,十大愿王。这是佛弟子,特别是净宗弟子要学,为什么?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世界。你看这个经展开,第二品「德遵普贤」,说明净宗跟普贤菩萨的关系。往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修普贤行,普贤行是菩萨最高究竟圆满的大行,不是普通菩萨能修的。为什么?心量大,真正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普是普遍,没有局限,贤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登地称圣,三贤十圣。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圆教。圆教初住菩萨就明心见性,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实报土。极乐世界特殊,跟十方世界不一样,十方世界有实报土、有常寂光土、有方便土、有同居土,同居跟方便都是凡夫,登地才是圣人。但是西方极乐世界不一样,西方极乐世界有名,你看有常寂光、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有名,而实际上呢?实际上平等的。跟谁平等呢?跟实报庄严土平等,那就是个个都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法身菩萨。所以这个世界是平等世界。十地、等觉跟生到极乐世界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这个人生活在一起,天天见面,学习在一起,不可思议。极乐世界为什么一生成佛,你就明白了。

  我们在经里面看到,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身相完全相同,好像一个模子造出来的。这个模子是谁?是阿弥陀佛。到西方极乐世界现的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身有无量相!《观经》上讲得清楚,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里面都有十方诸佛如来讲经教学,教化众生,多庄严!弥陀报身如是,一切往生的人报身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一样高大,一样的相好光明。佛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他发的愿大,他看到诸佛刹土众生不平等,不平等就有抱怨,相好、富贵人他就骄慢,骄生惯养,傲慢,贫贱的人他就怨恨,造成众生生烦恼,所以他要把这个问题化解,让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相貌相同。所以没有分别、没有嫉妒,不会生起傲慢,不会生起怨恨,没有这个念头,这是极乐世界的好处。你纵然有烦恼,带著烦恼过去,到那个地方烦恼不会起现行,为什么?没有缘。你看到大家相貌平等,居住环境都一样,而且随心所欲,你愿意住大房子,你的房子就很大,满你的愿望;你愿意住小房子,房子就会变小。一切法随心所欲,这得大自在。极乐世界心想事成,想什么就现什么,完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所以在那个地方修行速度快。

  普贤十愿里头,第一个是「礼敬诸佛」。诸佛在哪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诸佛就在你眼前,诸佛就在你周边,你不认识。普贤菩萨认识,普贤菩萨对每个众生都恭敬,知道什么?他本性是佛,现在他有习性,习性当家,本性迷了,所以叫他做六道众生。迷不是真的,迷现在现的相也不是真的,刹那生灭,了不可得,它的真性不生不灭,没有失去。我们中国古人也知道,人性本善,
 楼主| 发表于 2020-10-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好。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好中之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他找到了,他很幸运,他老师教他的。他很有德行,他能听话,他能把老师教导永远守住。你看,九十二年不改变,他的话叫不转弯,就是没有改变,九十二年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他的心。他曾经有这句话,我们后面记著有,他说老佛爷,他称老佛爷就是阿弥陀佛,老佛爷就是我老和尚的根!根能生万法,这个根能生罗汉,能生菩萨,能生佛陀,能生阿弥陀佛。他的根是阿弥陀佛,他成就的就是阿弥陀佛,一点都不奇怪。

  生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真的完全一样,你不会认错人,但是面孔完全是一样的,身体一样,衣著也一样,随心所欲,你想什么样子就变什么样子。一切法从心想生,到极乐世界就兑现了。所以从哪里修?从礼敬,从称赞,从这两方面去修去。什么时候修?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见人合掌阿弥陀佛,这就是第一赞叹,这是我们对人恭敬,祝福他,赞叹他,他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我们念佛同学,通常养成这个习惯,打电话一接,阿弥陀佛,第一声阿弥陀佛;最后打完了,阿弥陀佛。这称赞如来,不必用那些偈颂赞叹,一句话就好,这一句人人都有,个个不无,只要你会用。

  第三,「广修供养」。常常存一个心,帮助一切众生,化解他的灾难。帮助他、成就他、利益他,佛法讲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常常想到众生苦,帮助他离苦,帮助他得乐。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来的。乐从哪里来的?是觉悟来的。所以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的手段是教育、是教学,我们自己做好榜样就是教他。做出什么好榜样?破迷开悟,佛在经上所说的,我们听明白,我们懂了,我们落实,把它做出来。布施,三种布施是三种福报,真因。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我初学佛时候,章嘉大师这样教导我,教我要认真努力修布施,时时刻刻心里头有布施的这个念头,福慧双修。我们做好榜样给别人看,这里头三种布施具足,为什么不做好样子?做成好样子,这个人有福报、有智慧、健康长寿。海贤老和尚做了样子给我们看,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三种布施做到究竟圆满,榜样摆在面前。

  第四,「忏除业障」。用什么方法忏除?我们就是用信愿持名,业障就忏除了,就这一个方法。起心动念全是阿弥陀佛,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放下,在这个世间於人无争,他们要竞争,我们不争,他们要斗争,我们也不争,就斗不起来,两个人都争才能竞争得起来,我放下竞争,我不干这个事情。所以要放下,这是真正忏悔。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业障全消除了。不必一桩一桩的忏,一个方法一个方法的忏,太麻烦。净宗真正简单,真正是究竟圆满,就是一句佛号。我们要能信,要能行,功夫自然就得力。所以老和尚九十二年一句佛号,无始劫的业障都干净了。他快乐,他欢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我们真正看到,一生当中只见到这么一个人。表法表得太好了,让我们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能学得会,他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下面是「随喜功德」,底下一个随喜功德。随喜重要,不要嫉妒,不要障碍,别人做的好事,我们看到了欢喜,他有多大功德,我都沾光,你说多好!如果我们看到他的生了嫉妒心,想方法去障碍他,我们就有罪、就造业了,有没有障碍到他?没有。确实障碍他事情没做成功,《楞严经》上有句话说得很好,叫「发意圆成」,功德圆满。他虽然没有做成功,但是他的心是圆满的,他的功德也圆满。我们只是破坏他的事,没有破坏他随喜功德的念头,这个破坏不了,你说冤枉不冤枉?发心太重要了,能不能成就,这个事情是利益众生的,看众生有没有福报,众生有福报,别人障碍不了;他障碍了,事情做不成功,众生没有福报,我想帮,帮不上,有障碍。所以障碍的人跟我没有关系,不跟我结罪,将来结罪的时候跟那些众生。我做好了,多少众生得利益,现在众生得不到利益,这个因果责任你要负担。如果这桩好事利益的面很广,时间很长,那个就很麻烦,将来你堕到地狱里面,你要受苦,要想超出地狱非常困难。所以聪明人、利根人,懂得随喜。

  更积极的随喜,那就是自己真正有表现,「请转珐輪」。世间事什么事情最好?佛陀教育第一。请转珐輪是请法师或者请居士大德讲经,我们做一个法会,这个法会做一个月,请法师来讲一部经,每天晚上讲,一个月,一部经圆满。讲经、听经的功德很大,我们人听到了,还有我们看不见的鬼神也在这听经,也在这里一起学习,不可思议,冥阳两利。学佛的同学喜欢做超度法事,冤亲债主找来了,向你要求,我们就想出中峰禅师系念佛事。好,这是我选出来的,提倡,现在很风行,冥阳两利。法会里面《弥陀经》要念三遍,三时每一时都要念,念佛号,是以这个为主,系念佛事以这个为主,其他开示补助的,是以这个为主。这个真实不虚。《弥陀经》、《无量寿经》跟《华严经》,古大德认为这是一部经,细说《华严》,略说《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讲的内容跟《华严》无二无别。所以彭际清居士说,《华严》是大本,《无量寿》是中本,《弥陀经》是小本,这是一部经,一而三,三而一,说得非常有道理。为什么?《大方广佛华严》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真的是《无量寿经》,这三经归宿都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所以讲经讲什么经好?讲《无量寿经》好。我们是到七、八十岁才搞清楚,但真正落实是八十五岁,我今年八十八了。四年前,我们这第四会,八十五岁清明节那一天,我们下定了决心,把《华严》放下了。《华严》太大了,一般得受用比较困难。《无量寿经》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不亚於《华严》,时间短,所以我们就启讲《无量寿经科注》。这一部经我们预定的时间,是每天讲四个小时,一年一部讲圆满,也就是一年讲三百天,一千二百个小时。我们开这个端、带这个头,希望将来学净土宗的,学《无量寿经》的,我们走这条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