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651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4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根本。如果我们有根本,工商科技带给人类的是幸福。如果舍本逐末,科技越发达我们的灾难越大、痛苦越多。
我们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聪明,中国人的科技比外国人领先太久太久了,你们晓得火药的发明是多久?指南针的发明多久?飞行的技术我们历史上记载的王莽时代就有了。机械化的运输,大家晓得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为什么这些机器到后来都被毁掉了,不愿再求发展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大慈大悲。为什么呢?如果道德水准没有提到相当的高度,科技愈发达,我们的灾难就愈提前,所以我们中国人绝不发明原子弹,绝不发明飞弹,纵有这个聪明、有这个学问,他也不干这个。为什么呢?这是有害没有利,我们中国人不忍心做这个事情,这就是中国人受的有基本的教育,有教养。中国人知道孝道,知道仁慈,推己及人绝不愿意伤害别人。外国人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思想观完全不同,他不懂得仁道。他是在半开化的时代,认真的讲他们都是在开化,他不懂得仁道,更不懂得孝道,这就是西方从两千多年以来,他们的教学一直都是功利的教育。而我们东方人是仁道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所以大大的不相同,说道这个地方,其余的几个菩萨我略说说,这是以地藏排在第一位教孝、叫敬。
第二位就是观世音菩萨,教慈悲。这都是孔子所说的德行,这是顶重要的.先学地藏再学观音,没有地藏的基础,观音的慈悲决定学不到。有了这个基础之后,第三位菩萨就是文殊,这个时候才可以求学问,博学多闻,文殊代表的学问。最后学问成就了,要用在社会上,学以致用就是普贤,普贤是讲实践的,大愿大行。大愿大行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利益一切众生,普贤。全部修学圆满毕业了就叫成佛。所以诸位要把佛菩萨形象当作神明看待,那是彻底的迷信,你对于佛法是一无所知,这样搞下去,佛菩萨看到都流眼泪。佛法不是宗教,宗教是把它做神明看待,不是宗教,没有迷信。你们今天讲不迷信,人家看到你就是迷信,你怎么不迷呢?
这是讲教育的艺术化,都用事相来代表,地藏菩萨的孝代表《地藏经》,这里面有理论与方法。观音菩萨的三经《华严经》的《观自在章》、《法华经》的《普门品》《楞严经》的《耳根圆通章》,有自学的,有度他的,自利利他。这些理论与方法用一尊像就代表了,妙不可言。文殊代表的般若,普贤就是《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我们一天的生活,从早到晚所接触到一切人物就是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我们一天到晚所见所闻,实际上的生活。所以你不要单看,我要去访问这个、访问那个,你一天到晚所接触的就是。凡是你所接触的,善人也好、恶人也好,亲人也好、冤家也好,所接触的一切事物,心里如如不动、了了分明,接触的都开智慧,都得真实的受用。行为统统都归正,这是真学问、真受用。我们要懂得佛法这些理论、教学的善巧,几千年前就能够用艺术的教学,这是我们真正佩服的五体投地。我们今天讲的艺术化还没有做到佛法里面的艺术,佛法用美术、用音乐、用雕刻、用建筑把它的道理、方法表现出来,它不是乱搞的。
佛堂里的布置陈设,佛前面供得灯代表光明;花代表因;供的果代表果。不是我供的花是我喜欢看,供的果是佛吃,不是那个意思。摆在那里看到花,花代表六度、修因,因为开花后才结果。所以见到花就想到我要修行,修行就是花。看到果,我们希望果实,我们希望将来证果,希望证果一定要修行。处处都是提醒我们,所以你耳目所染,哪一法不是佛法呢?你在佛堂里面看到花是因花,果是佛果,你到外面无论哪个地方看到花都是因花,一看到花就想到我要修六度万行;看到外面树上结的果,我要证菩提之果。这样才行!看到任何灯明,晚上走有路灯,我的心地要正大光明,要牺牲自己照耀别人。不是单单看到佛堂的灯才想到,离开佛堂就不是了,那你就不会成就。诸位入了这个境界之后,这个大自然六根接触六尘统统是佛的经典,没有一法不是。这个理论与道理方法不仅是在书本里,书本已经与整个大自然融合为一了。这个时候要不要书本都没有关系了,为什么呢?全都是,试问你什么时候离开过呢?二六时中没有离开过。说明二六时中你从来没有离开诸佛菩萨一步,你也没有离开经典一步,可惜的是你迷而不觉,所以你的生活有痛苦。你要是觉悟了,处处都在、法喜充满,从来没有离开佛菩萨,这样才算得上明经。「明经」两个字谈何容易。你们同学们细细去体会,要往深处去体会,二六时中、一天到晚心心念念都在道上。既然在道上,你的行为当然是正行,这就去佛不远了。
我们再看底下的注解,这是叫我们对于佛经都要信、都要顺。虽然一切经都要信、都要顺,可是在初学的时候一定要从一门而入,下面就教我们一定要排除门户之见,那是迷惑颠倒、是错误的。比如我们这个讲堂有六个门,没有进来的时候在外面,「只有我这个门才能进得去,那个门是错误的,进不来。」,彼此在打架,你要晓得只要是打架的人绝对没有入门,为什么?你入门之后就晓得门门都通的。打架的人有门户之见的人没入门,入了门才晓得随便哪个门都可以进来,你距离哪个门近,就从哪个门进来,何必绕圈子呢?何必有争执呢?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第一,什么叫「第一」呢?入进来就是第一。你们读《楞严经》,《楞严经》有「二十五圆通」,你看看有没有第二?没有第二,法门平等无二无别,我们不应该妄分大小,这是大乘、那是小乘。你分大分小,就是门户之见。有没有大小?有大小,有大小又不能妄分,为什么呢?大入得深,小入得浅。有顿、有渐,顿是讲顿超,渐是讲慢慢地入进去。顿是一下子入进去了,早进去也好,晚进去也好,入进去都是一没有二。我们在这个地方不应该生对于小乘渐教有轻慢的心,大乘顿教我们就特别把它看重,你一起这个心就错了,为什么?是分别心,心就不平等,有分别不平等,你的心就不清净了。不清净也能悟入吗?入不进去。
「佛之言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