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5|回复: 9

马来西亚师资培训课程202009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中华德育蔡礼旭、胡小林、刘素云等老师圣贤教育传统文化演讲》

马来西亚师资培训课程—爱心伴孩子成长  肖陈颖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07/12/19  马来西亚金马皇宫酒店  档名:52-263-000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老师们请坐。以前我就听到词语叫夹道欢迎,不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感受。结果到了我们马来西亚,终于让我体会到原来夹道欢迎是这样,让我幼小的心灵很受震撼,觉得有点受之有愧,也是受之不起,因为自己做得非常的不够;我们这些长辈,有经验的前辈,还这样的鼓励,真的是非常的感恩大家,谢谢各位老师。

  刚刚我们在谈到中国的古圣先贤,他们真的是留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学的目标,很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经营孩子一辈子的幸福;最好的教学的内容,所有的教学都是关照孩子的那颗心境,而不会被外在的表现所迷惑;也给我们最好的教学的方法。在中国的一部书籍上面,叫《了凡四训》,是一个叫袁了凡的先生,他写的家庭的经验留给他的子孙。他就讲到,「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身而论天下」。他讲到我们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用这样长远的、开阔的眼光去看。怎么理解?他讲,不要看现在一下,要看得比较长远;不要看现在的状况,要看它以后的影响;不要只想着我一个人,要想到天下人。

  所以当时商纣王,在古代这些读书人就很有这样的智慧,他从一个细微处就能够看到一个人的兴衰,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当时商纣王他想用象牙筷子来吃饭,他的一个大臣就说,这样一个行为是亡国的行为。别人会觉得很奇怪,一个皇帝用象牙筷子,那很正常。但是其实这个有智慧的长者,他看到的是象牙筷子吃饭的背后,商纣王他当下的那颗心是怎样的。他一旦贪心起来、奢侈的心起来,那个叫「欲是深渊」,掉下去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他就分析,你看用象牙筷子吃饭,要吃怎样的菜才配得起这个筷子?可能需要山珍海味。好了,用象牙筷吃山珍海味,要怎样的盘子才配得起这些菜?可能要金盅玉碟。这些金盅玉碟加上山珍海味,又要怎样的房子、怎样的家具才能配得起这样的食物?就要豪华的宫殿。吃饭的饭厅是这样的豪华,睡觉的卧室要怎样?那也要配套,不可能睡在茅草房里面,所以要建造豪华的宫殿。豪华的宫殿,费用从哪里来?费用要找人民。在那个时候人民本来就已经非常的贫困,如果国王还要去搜刮民脂民膏,一定会激起人民的愤怒,所以一定会造反。最后商朝就灭在纣王的手上。

  所以古人他们看事情,会从一个细微的地方看到长远的影响。其实我们刚刚在讲「禁于未发之谓豫」,就是我们现在看到孩子一个细微的表现,把他往长远来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当时我们说要让孩子多做家务,有的家长说,他说做家务可以请佣人做,我的孩子生下来就是来享福的。我们就跟他们讲到,什么是享福?如果我们自己观念不清晰,到底在享福还是在消福,我们不知道。后来我跟小朋友写了一句话,「享福消福,吃苦了苦」。你在享福的同时,其实我们很简单去思考一下就能够体会,我把它写一下。「享福消福」,福尽苦就来,但是「吃苦了苦」,苦尽甘来。我们往后面看就能看得清楚,一个孩子他还很小的时候,他还没有为家里做任何的付出、没有为社会做任何的贡献的时候,他就不断的在享受。我们跟孩子讲,这个其实是在折你的福报,在消你的福报,哪里是在享福!当你的福报一旦用完了、消光了,接下来的就是苦。所以古人讲一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个孩子从小如果过惯富足、懒惰、享乐的日子,如果有一天他没有办法,如果当他自己出去,只身在外,或者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突然之间他会手足无措,他会觉得世界末日都到了,因为他可能连衣服也不会洗。这个不是耸人听闻,因为曾经真的是这样。在一个大学里面,有个孩子开学一个月跳楼自杀了。后来问原因是什么?原因说出来我们都会大跌眼镜,原因是这个孩子他很痛苦,他说因为学校的饭菜不合口味,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我的衣服我不会洗,我的衣服全部都穿完了一遍,不会洗。因为这两个原因他可以跳楼。

  我们现在看到,这个孩子如果从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其实真的,苦和乐到底在哪里?一个孩子如果每天都在贪求当中,那是真苦。身体的苦其实不是真的苦,内心的苦那才真的苦。一个孩子如果他在劳动的时候,其实我从很多小朋友的日记看到,愈劳动为家里付出的时候他是很乐的;虽然身体累一点,其实他的内心很乐。所以我们讲,快乐来自于哪里?行孝最乐,行善为乐,助人为乐。真正的享乐那不是乐,那是自己一时的麻醉自己而已,因为它不是让我们人生过得很踏实的,让我们的内心有这种踏实感的这种快乐,它不是。我们从小让孩子干家务活,让孩子去体会父母的辛劳,去行孝、去行善。在这样的过程,服务他人,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时候,孩子从小就能体会真正的快乐。

  我们这样去讲,孩子就会很愿意去做,这个其实也是「禁于未发」,在一些不好的情况出现以前,我们先把它预防。预防以后,比如说我们孩子学会了这些自我生存的能力,他走到外面,我们父母不会担心。但是如果现在我的孩子连吃饭,挑剔吃饭、挑剔床铺,挑剔穿、挑剔吃,衣食住行都挑剔,他的适应能力会很弱,我们父母可能会一直为他操心。如果儿子一刻不在身边,我们就会很担心,不知道今天会出现怎样的状况。但是从小培养孩子自立,我们的心里会很安,知道孩子以后会怎样,我知道他在外面可以让我们很放心。

  之前我听到蔡老师的讲课,当中提到一位很有智慧的长者,我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听过卢叔叔?有听过吗?好像不多。这个智慧的长者,他自己事业经营得很好,家庭也经营得很好,他的孩子也教得很好。当时他的儿子毕业的时候去应聘,公司里面去应聘,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总跟他讲的是你想要多少工资你自己开。我们讲到这个孩子能够教成这样,而且孝顺父母,对人都很有礼貌,怎么教的?当时蔡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事情,我们就感受到这位长者的教孩子禁于未发的那种智慧。因为他自己,卢叔叔自己,很年轻就成为了一个总经理,而且底下的员工有八万人。不是一个小小的总经理,那是真实的一个很有才能的管理者,很有德行的领导。他的员工有这么多人,他是这样一个地位,他的儿子还很小,他怎么教?最容易长养的是怎么样的情绪他都知道。

  老师讲到,卢叔叔整个当总经理的过程,从来没有让他的儿子看到他坐小车回家。因为在那个时候,可能现在小车都比较普及,不太觉得,但是在那个时候可能小车还不太普及,坐小车回家可能儿子会觉得不太一样。所以卢叔叔每次坐车,坐到自己家巷子的外面就停下来,然后走回家,从来没让他的儿子看到过他上车。而且在整个他的儿子成长过程当中,从来没有把儿子带到他的办公室过。我们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一个八万人的总经理,他的儿子如果去了办公室,周围的同事会对他的儿子说什么?他的孩子会看到他的父亲这个办公室一定和其它人的不一样。如果这样去做,孩子心里会生起怎样的心境?傲慢心一定会生起来。甚至回到学校就跟同学讲,你知道你爸爸是做什么的?我爸爸是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开始比,你的爸爸办公室有多大,我爸爸是怎样。傲慢心一长起来,要再给它伏下去就很难。卢叔叔他有这样的智慧,杜绝了让孩子生起傲慢的这样的机缘,不带他去办公室。并且他还做了一个决定,每个周末陪家人坐公交车出去旅游,出去外面踏青也好,散步也好,并且带上他的孩子的爷爷奶奶。我们去想象一下,在公交车上可以教孩子什么?可以教孩子如何礼让,如何给老人让座。让他的儿子觉得我跟其它人没有任何的区别,我跟其它的孩子一样,这种傲慢心他就不会再长起来。当时我们感受到一个长者教孩子,他的这种禁于未发的智慧,真的是让我们也非常的佩服,要看得很长远。

  曾经我在深圳教学,也是班上也有一些总经理,还有这些孩子。我曾经就有一个机会跟一个小朋友一起到了她母亲的办公室,她母亲是个总经理。我一去,我就看到这个孩子非常的熟悉,坐在比她整个高出半截的老板椅上面在那儿转圈。转一会儿,然后又在冰箱里面拿吃的,非常的随便。其实当下我们感受到的,这个孩子她有很强的优越感,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总经理的女儿,非常的得意。她有这样的心境,去面对同学的时候,她跟同学的关系能够相处得特别融洽吗?她会觉得你妈妈是做什么的。而我们再去思考,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养成这样的判断力,她交朋友会以什么与朋友相交?她会用权利和势力去判断一个朋友。刚刚我们讲的,「势倾则交绝」,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如果当他有一天从上面一下子不小心遇到了挫折的时候,他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这个挫折?我们如果真的理智,面对孩子、教导孩子,我们从小让孩子避免他长养这些不好的情绪。

  另外这个教育方法是「当其可之谓时」,这个意思就是机会教育。机会教育其实非常的有效,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机会出现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教导孩子的时候。什么时候是一个机会?第一,就是第一次做的时候,是个很好的教导的机会,所以我们讲要慎于开始。比如说当一个孩子第一次他不会做,拿到一个东西来问我们的时候,这就是最好的教导他的时候。比如说洗碗,一个孩子他不会洗,或者说洗衣服,我们现在很多家长说我的儿子很懒惰、我的女儿很懒惰。我们就会问他,你的儿子和女儿是不是一生下来就这么懒?我们回忆一下,当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正在洗衣服,这个儿子或者女儿他很有兴趣,他想来跟我们一起洗,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当我们在擦桌子的时候,这个孩子可能那个时候刚刚学会走路,他就想来帮妈妈擦桌子。但是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说:赶快走开,不要挡着妈妈干活,你还浪费我的时间。当孩子来洗衣服,他可能是在那里玩水,他觉得很好玩。这个时候很多母亲就说:你不要来帮倒忙,你把衣服弄脏了,我还要多洗一件。

  其实这都是最好的机会,因为这时候孩子很好学。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告诉孩子,比如说在擦桌子,孩子过来他来玩,这时候我们可以教他说:宝宝你真能干,这么小就能够帮妈妈干活。孩子一被鼓励,他的那个力量就干得更起劲。这时候我们再教他,你可不可以这样擦?像妈妈这样擦。桌子的桌面他构不着,我们还可以把他抱起来让他做,擦了桌面,再教他擦桌子的旁边,孩子会觉得原来干活这么快乐。所以这是一个机会,我们有没有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教孩子?如果已经把握住了,我们很多孩子的缺失就能够给他扭转过来。

  有的家长说,我的儿子已经错过了这个机会,怎么办?其实机会时时都在,慎于始是个机会,现在有时候还是会有这样的机会。孩子不会,来问我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尽心尽力的引导他,首先肯定他为家人付出的这颗存心,进而再引导他学会做事情的方法。首先是存心第一,要让保持他这种孝心、这种服务的心,然后再教方法。另外还有机会,就是犯错的时候也是教他的时候。我们现在很多家长也好,遇到一些老师也好,都特别害怕孩子犯错误。当时我也细细的去体会,其实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犯错的时候其实是教他的最好的机会。怎样是这样的一个状况?我跟我们班的小朋友讲,我说老师不怕你犯错误,我绝对不会怕你犯错误,我怕的是你犯了错误不认错。我们想问一问各位长辈、各位老师,一个孩子犯错误可怕,还是他犯了错误不承认,掩饰错误,更可怕?犯错他不是故意的,或者他有的时候是习气使然,坏习惯促使的。犯了以后,更重要的是如何来改进,避免以后不犯错误,这才是一个关键。而不是批评他、责罚他,责罚以后,这个孩子他很怨,下次他就仍然犯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地球说我要横着来摇一摇,出现的状况会是怎样?可能就会出现宇宙时报就报导,两个星球相撞了,从此以后,地球这个名字就再也没有了。他要的这种自由是招来的自我毁灭,那不是自由。因为一个人你不可能一个人在地球上生存,我们每个人都是团体的人,我们作为一个团体的人,我们就要遵守做人的规则。就像你开汽车一样,开车要有开车的规则,违反规则可能会出交通事故。做人也是一样,如何做一个儿子,如何做一个学生,如何做好同学,这才是真正的在学习自由。如何来获得真正的自由?要改掉自己以前不好的习惯,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的主人和英雄。

  所以,犯错的时候是一个机会来了,因为你发现垃圾,你第一个要知过,知过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弟子规》给我们正确的判断力。我们跟孩子讲,每天读《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去背,而是去对照我今天能不能找出我的坏习惯,能不能发现身上的垃圾。读一遍就找一遍,读一遍就找出一块垃圾,然后扔掉,认过,认过是要承担责任。这个小朋友他把黑板擦弄丢了,我当时就跟他讲,弄丢了不要紧,这件事情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这件事。你如果「倘揜饰」,这件事就是坏事,因为你在这件事当中损失惨重。为什么?粉笔擦丢了,这只是一个损失而已,这个损失是物质上的,还不足我们去讲它。但是因为这件事情让你的心境下堕,因为你「倘揜饰」就是不诚实,你这样的心境更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在这件事情当中,你能得到提升,丢黑板擦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跟他讲,你要承担责任,然后要改过,改过就是要把原因找出来。粉笔擦丢了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这个孩子就讲,我说原因一定是你当时心里在想其它的事情,《弟子规》的「执虚器,如执盈」你没有做到。什么意思?端着空的盆子、端着空的水杯,也像是端着满满一杯水一样的这样的恭敬去做。你拿着粉笔擦到窗台上去抖,你如果是这样的恭敬,你不会把它掉下去。一定是你当时跟同学开玩笑,或者心不在焉,才会掉下去。找到原因,我们以后如何避免?以后随时随地做事情专注、认真,你就能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根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说一个孩子他把黑板擦弄丢了,他的心境是心不在焉做事的,第二天他可能会把杯子打碎,第三天他可能会弄丢一个本子,他会丢三落四,一定是这样,因为他的心境没有恭敬,没有认真。所以把原因找出来,但是同时我要给他承担责任,我不是去责怪他,而是让他知道,你犯了这个错误,一定要有这样的心境。当时我跟他讲,弄丢了东西一定要赔偿,一定要让孩子赔偿。如果不赔偿,他会觉得反正老师也拿我没办法,我下次再错了,我再承认错误就好了。那这个孩子就不断的犯错,不断的认错,不断的认错,他仍然不断的犯错。所以我跟他讲,我说你要承担责任,你要赔偿。如果赔偿你觉得我自己现在赔不了,我说可以,老师可以帮你买一个来赔给学校,但是你自己想怎么办?你可以用你的体力为班级付出,来作为赔偿。当时他就讲我为班上做清洁一个星期,他自己讲。我说可以,你做清洁的时候,你的想法就是忏悔我自己没有做对的事情,这样才让孩子印象深刻。要不然他下次犯了错,反正也没有什么惩罚。

  我们现在讲,惩罚到底好不好?其实关键还是在我们的心境。我们惩罚孩子不是去责怪他,而是去帮助他的惩罚,孩子心里不会有怨,即使你罚他,罚得他很快乐。当时我们班也出现这样的状况,有小朋友上课,老在下面讲话。我当时就跟孩子开玩笑,我说你要是再讲,我就用封口胶把你的嘴巴封起来。没想到下午有个小男孩果然就带了一卷封口胶给我,我当时就骑虎难下。果然上课了,没一会儿下面又开始讲话。我已经讲了要用封口胶,怎么办?当时我就把这个同学叫上来,我叫他的时候,其实我不是真正想罚他,是想帮他。我跟他讲,我说讲话对不对?因为我们讲了很多次,上课不可以在下面乱讲。小朋友说不对。那你为什么讲?我跟全班同学讲,我说老师现在批评的不是这个同学,而是他的坏习惯。因为他被坏习惯所控制,他自己也很痛苦。为什么?他自己知道讲话不对,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他的嘴巴老想讲,所以我们要帮他改坏习惯。

  帮他,可以提醒他,是一种帮;自己提醒自己,也是一种帮;还有一种,是可以请求这些外界的,利用一些东西来帮他。我说现在可以请出封口胶来帮你,你愿不愿意接受它的帮助,打败敌人,成为英雄?这个孩子很高兴说我愿意。然后他就上来,很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上来。我说你要请封口胶帮忙要感谢,他给封口胶鞠了一躬,说谢谢你帮助我改正坏习惯,然后非常英勇的把封口胶贴在了嘴巴上。当时这个封口胶贴上去,但是孩子反而很快乐,因为他觉得是在帮助他战胜坏习惯。他贴了以后,坐在座位上,面带微笑。全班的同学,居然还有几个同学说,老师我也要贴,他们自己还自告奋勇说老师我也要贴。我说不可以,这个法宝不可以乱用,要首先让自己战胜坏习惯,如果你自己能力现在不够,你再请封口胶来帮你。

  所以处罚了孩子,但是孩子没有怨,他甚至很感恩。原因不在于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做,根本还在于我们的心境是不是真的在帮孩子。真的有帮他,孩子会很感恩,哪怕老师打他,他都会把教鞭请出来,请老师,说老师你帮帮我,打我两下,我的腿就是不听话。我们还说,一般老师还不会轻易的动手,你自己最好能够管好你的腿不要乱动。所以每一次我们即使责罚孩子,孩子不会有怨,反而他还很感恩老师,那犯错就不会是一件坏事。错了,我们就把敌人揪出来,并且让孩子承担责任,改过。这个习惯如果一旦养成,会让他受益一生。

  我就记得当时有一个老师,他的同学,一个律师,很知名,有一个女儿,从小父亲就教导她做人要诚实。这个女儿在国外留学以后,就留在一个外资企业工作。在这个工作的过程,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因为她自己的失误,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公司损失了十万块。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讲不是一笔小数目,那个时候还没有人发现,没有人发现这十万块亏空,她发现了。她那时候如果递交辞呈,她可以就走掉。但是因为这个孩子从小父亲教她要有承担、要诚实,所以她主动的去跟领导认错。她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过失使公司损失了十万。她因为有这样的态度,承担责任。不管我有没有能力,首先我要有这样的态度,我的能力可能还不够,但是我的态度不可以错。所以她跟领导讲,她说这个十万块我现在还不了,但是我一定会还。如果公司相信我,留我在这里,我会继续工作,在每个月的工资里面拿钱出来,还清这笔钱。如果公司觉得我不合格,因为做错了事,我到另外的公司,也会分期把这笔钱还过来。

  这个领导一听很激动,站起来走来走去,这个小女儿也忐忑不安。当时这个领导就站下来以后,就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他说我一直在想,我拿什么送给妳比较好,这支笔跟了我好多年了,我要把它送给妳。他说我不仅不会辞退妳,他说我太高兴了,因为我正要到中国去开发市场,要找那边的负责人,我还没有找到一个让我能够信任的人。他说现在我终于定下来人选了,我就要派妳去,并且派妳上岗的奖金就是十万,你这十万块不用还了。因为她的这种态度,承担、诚实的态度,让她赢得了更好的工作的机会。

  其实人生有没有偶然?我们觉得好像刚刚好,其实不是这样。我们另外思考一下,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学会了投机取巧、耍滑,她可能会利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倘揜饰,增一辜」。她会掩盖自己的这种过失,然后逃掉,为自己开脱。她如果逃掉了以后,我们思考一下,她的人生会又走到怎样的境地?不管她走到哪个公司,我们去思考一下,这十万块是不是不用还了?可能在钱上面,这十万块不用还给公司,她逃掉了,但是这十万块会在她的心里压多久?这个债务会在她的心上背一辈子。她这一辈子不论走到哪里,她的心里都会背着这十万块的阴影,因为那是违背良心的事情。可能有一天她得癌症,这个就是最初的原因。所以我们讲一个人的良心随时都在,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的态度,他能够趋吉避凶,甚至能够获得很好的工作的机会。我们现在看到机会教育其实时时都在,包括我们的孩子如果已经很久了,有些不好的习惯,我们当下知道了,都可以给他矫正过来,关键就是在于我们的心境有没有真想帮他。

  当时有个父亲也跟我讲一件事,他说他的女儿快要上小学了,但是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做好晚餐叫女儿吃饭,女儿在房间里看电视,叫半天不下楼。我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孩子?好像都没有。他说叫半天不下来,那天我想一定要把这个坏习惯给她治住。这个爸爸就跟她母亲商量,我们今天要来进行治疗孩子疾病的行动。于是他们开始就做饭,只做了两个人的饭,做好以后,像往常一样叫女儿吃饭,女儿也像往常一样理也不理。但是他们这次很高兴,就说我们把它全部干光,就把饭全部吃掉。吃完以后,过了一会儿,女儿就下楼了,一看桌子已经收空了,妈妈在洗碗。女儿很惊讶,说为什么现在洗碗?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回答她?要不要讲说:刚刚叫妳,妳自己不下来,活该!这样讲的话,女儿可能就会马上跟我们吵起来。父亲非常的温和、平静的跟他女儿讲:刚刚叫你,你没有下来,我们以为你不饿。女儿说:爸爸,我现在饿了。她说饿了。这个爸爸也非常的平静又跟她讲,等下一餐!

  这个女儿觉得很憋,因为她自己干的事情,父亲也没有跟她发脾气。她就跑去找妈妈,拉她妈妈的袖子说妈妈,我饿了。她的妈妈因为以前跟父亲有商量好了,也跟她说只有等明天早上再吃了。女儿觉得很委屈,就跑去拉冰箱,冰箱拉开一看,里面是空的。因为她父亲讲,要治就要彻底一点。这个女儿就哭起来,就跑到楼上去哭了。她的妈妈就心软了,就转过来问她的先生说你看怎么办?要不要给她做一点吃的?她的先生仍然态度坚决,但是很平静跟她母亲讲:面对敌人决不能手软。请问各位老师,谁是敌人?我们的女儿不是。但是坏习惯会让我们的女儿一辈子受它的奴役,它是敌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如果做老师、做家长的,能够明明白白我们在帮孩子,我们认清楚,要给孩子战胜坏习惯一个助力,而不是给坏习惯一股助力,我们就明白当下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共同的敌人是坏习惯,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给孩子力量战胜它。

  他的太太也很无奈,晚上去看女儿,因为又饿又觉得很委屈,就哭着就睡着了。父母把她抱上床,也回房间。请问大家,父母能不能睡着?做父母的都知道,女儿挨着饿比他饿一顿还要难过,睡不着。半夜这个女儿就偷偷的溜进了房间,请问她要去找谁?现在的孩子都很厉害,她知道要从软弱的地方下手。所以她去找妈妈,她去拉着妈妈说妈妈,我要饿死了。她的妈妈很想立刻就跳起来给她做饭,一想起之前她的父亲跟她商量好了,说女儿半夜来找妳,妳一定要想起老祖宗的一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看我们老祖宗把这些智慧都很早告诉我们。小不忍是忍什么?一时忍不过,一餐饭而已,饿一顿没关系,饿不死;但是乱大谋,大谋是什么?女儿一辈子的幸福。有人会讲,有这么严重吗?我们去思考一下有没有?如果我们去做饭了,女儿知道,你看妈妈仍然,其实不是女儿知道,是女儿的坏习惯终于又知道,父母还是心疼我,还是没有办法打败我,你看我仍然可以让他们听我的话。现在的孩子他们都很清楚父母的底限在哪里,他知道向奶奶撒娇,奶奶就听话;对爸爸要打滚,爸爸就听话;妈妈可能需要我放声大哭,妈妈就会听我的话,满足我的要求,他都知道。他会针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达成自己的欲望。

  我们去仔细看一看是不是这样?所以一定要,我们讲其实教育没有那么难,坚持原则;坚持原则,但是没有情绪。为什么会没有情绪?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错,我们就火冒三丈。那个火一起来,智慧什么都没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留给孩子的也是情绪而已。他就会找母亲心情好的时候来犯错,反正这个时候犯错,妈妈不会生气。所以我们自己坚持原则,有原则,但是没有情绪。这个父亲就是这样的,说到做到,女儿就可以教得好。

  但是我们现在看看我们的家长,往往是怎样做的?恰恰相反,情绪很大,但是没有原则。比如说我们跟孩子讲,不可以再要东西,上街我不会买给你,你怎么哭怎么闹妈妈都不会买给你。带着儿子上街了,好,孩子看到玩具了,妈妈我要。妈妈说:我说过了,不会买给你就是不会买给你。这个时候孩子就开始放声大哭,妈妈就开始打他的屁股说这么不争气,让我丢面子,心里很难过。发了一通脾气,孩子不仅哭,开始打滚,这个时候觉得我的面子确实没有办法,说回去再跟你算帐,然后就先给他买了。原则没有坚持住,但是脾气却很大。孩子学到什么?孩子知道,我一哭、二闹、三打滚,我就能够得到我要的玩具。因为他知道妈妈说话不会算话的,只要我打滚,妈妈就会节节败退。所以刚好相反,没有把孩子教好,没有办法教好。

  这个母亲一想起小不忍则乱大谋,就跟她的女儿讲,马上就要天亮了,再等一会儿。这个孩子又哭起来,她的妈妈这个时候也心疼了,但是要忍住。天才刚刚蒙蒙亮,母亲就跳起来,冲进厨房给女儿做饭。结果发现厨房里面已经有一个小黑影子坐在那里,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叉。心里肯定在想,这一餐不可以再错过,再错过可能又得要等下一顿。从那以后,她的父亲讲,一叫女儿吃饭,女儿就会立刻下楼吃饭。

  当时我把这个事情讲给一些家长听,有个家长面无表情。讲完了,下课就来找我,她说老师,你说的这一招我试过了,没用,她说在我的儿子身上不管用。我就问她为什么?她说我儿子也是叫半天不来吃饭。我说那你怎么做?她说我就把他拖过来,拖过来,他就大哭大闹。我说那怎么办?她说我也曾经试了,说你不吃饭,我就饿你一顿。她说儿子仍然看电视,看完了到了饭厅以后,没饭吃,他就大哭大闹,然后打滚。我说那你怎么做?她说我还能怎么做?我不给他吃,他就一直哭。她怎么做的?她还是给他吃了。所以我说因为你刚刚相反,你打他也好,骂他也好,都是情绪,但是你没有原则,所以孩子他没有办法教好。他知道妈妈说饿我饭,那是假的,她不会饿我。

  曾经我们在汤池有下乡,下乡遇到一个老奶奶,有七、八十岁了。她的儿子是村长,教得很好,这个儿子又体贴,对人、处事都处理得很好。我们就向她请教,这个老奶奶也不识字,我们说妳怎么教妳的儿子?她说我有什么好教的,我不就是打呗,我又不识字。其实我们就感受到,到底谁有智慧?当时我们就问她说奶奶,你打你的儿子,你舍得吗?结果这个奶奶怎么讲,讲得很朴实,但是我们去体会却很有人生的哲理。她说,自己还有什么舍不得打,自己打有轻重,要是自己不打,以后长大了让别人打,不知死活。我们体会一下这句话,自己打有轻重,别人打不知死活。这是一个农村的不识字的奶奶讲出的话。请问现在即使博士毕业的爸爸有没有这样的智慧?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它是这样代代承传的,它是家族、家风的承传。

  我们去体会一下这句话的含义。自己从小把孩子教好了,他走出去不会让我们担心,不操心。自己现在不教,到了社会有没有人教?他可能会碰得满脸是灰,可能会碰的鼻青脸肿。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待人处事,他的坏习惯可能会造成他工作的丢失,可能造成他与同事的矛盾,甚至造成他夫妇离婚,甚至造成一个孩子锒铛入狱,都有可能。原因都是从小舍不得造成的,我们舍不得一时,可能会乱了一世,小不忍就会乱了大谋,真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去体会,自己不教,社会会教。这次教,可能是一次挫折会教他,可能是一次失败会教我们的儿子,但是这一次教导,我们的孩子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再站起来?我们去感受,为什么现在有的大学生可以跳楼?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困难,他没有能力去面对,他的心境没有那种智慧去跨过这个困难。因为从小我们都没有去关照过孩子的心境,没有去教他如何处理危机,这样的态度没有,因为我们都帮孩子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其实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常常讲,温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风吹雨打。因为他的环境太好了,把他移植出来,他会立刻死亡,因为他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自己现在舍不得一时,可能会一世的烦恼,担忧会担忧一辈子。我们感受到古人的这种教育,在每一个时候都是机会。犯错的时候,我们当下应该做的不是骂他一顿,起情绪,而是去抓住这样的机会,引导孩子走出这样的阴影。

  当时我们班有同学也发生矛盾,打架。打架的时候,其实我们去体会一下,为什么会打起来?情绪波动很大,都是他的心境不平静才造成的,都是自私才造成的。我们班两个同学打架,如果来投诉,到我这里来,我一般不会问他们谁对谁错,我不会去问这个事情经过怎样,不去问。为什么?我想我们当老师有个经验,一问,孩子会怎么讲?他怎么怎么样,然后那个人就会说,不是这样的,他怎么怎么样。他们都会说谁不对?都是别人不对,哪有我的错?我们跟他们讲道理,我们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也是愈说愈生气。甚至两个人来,我以前也问,一问,两个人可能当着我的面又打起来。因为那个情绪,本来拉开了以后,又高涨。其实犯错误的时候,往往都是情绪化的时候,情绪一起来,智慧就没有了。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处理孩子的矛盾,甚至我们成人之间,很多时候都是一样的。矛盾起来、冲突起来,甚至夫妇闹得要离婚,到了法院,问他们为什么?两个人气鼓鼓的一想,也不知道为什么,忘了。但是这个情绪就是反正我就是要跟你离婚,因为情绪起来,觉得我这口气咽不下去。一个情绪起来,智慧不见了,可能会做出终身遗憾的抉择,因为那个时候的抉择往往都是错的,不是往往,是一定是错的。

  这个孩子两个人打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平复他的情绪。怎样平复?我一般,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有很多的方法,像我常用的就是置之不理。两个人来了以后,把他们俩拉开,一人向这边,一人向那边,坐在那里,喝水也好,看书也好,反正我也不会去理他,让他们先静一下。其实孩子静下来,他才听得进去我们说话,他在情绪当中,我们讲再多话,他都听不进去的。因为他满脑子都是愤怒,满脑子都是刚才打架的场景,满脑子都是刚刚他咬了我一口,我还没有踢回去,心里都还想着我要什么时候再踢他一脚,他都在想这些。这个时候我把他们拉开,我不会去问。我或者要问,问其它的,我会问他今天早上吃的啥?或者问他说今天作业有没有抄下来?好像我不知道这件事情一样。这个孩子会跟我讲其它的事,他就把这个事情暂时放下。当他恢复平静的时候,我们再去处理,就会好处理很多。

  曾经有小朋友,两个人打架,两个都还是比较乖的孩子,两个人也是因为一时火升起来,两个人就打起来。当时拉到我面前来,我也觉得很震撼,我说你们俩怎么会打架?完了以后,我就拿了一张卡片拿给他们,我说你们俩去读,把它背下来。那张卡片就是写的「感恩的世界」,写的「感激遗弃我的人,因为他教会了我自立;感激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的心智」。全部都是感激,我让他们去读、去背,读了五十遍。然后我就把他们叫进来,我说背下来没有?孩子说我已经背下来了。这个时候我说背给大家听一遍,他们俩就开始背。背完以后,我说你们俩应该要互相感恩,感恩伤害我的人,因为你成就了我的德行,没有你的伤害,我还不知道我德行这么差;有你的来惹事,让我在这个境界当中提升我的忍耐的限度,提升我的人生的境界。结果这两个孩子,两个人就很高兴,笑笑的,互相鞠一躬说,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提升我的心境,提升我的德行。这件事情就没有了。

  所以我发现,有的孩子怒火三丈的时候,他过来,我一般就会拉着他的手,我继续做我的事情,让他在旁边静一下;或者我给他倒一杯水,我跟他说,来看看《弟子规》,或者我会拿一本描红,拿出来说请你先把这篇《弟子规》描完。他把那本《弟子规》描完,他的气已经早就没有了。其实真正孩子之间的矛盾有没有大事?不过都是一点小小的事情。但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情绪起来,会愈闹愈大。

  道理我们讲了很多,我现在很少跟他们讲道理。要讲,我会全班讲,我不会单独讲。因为道理他们比我还能讲,他们都知道怎么样怎么样,让他们讲,他们还会去跟别人讲,但是就是自己做不到。做不到,不是孩子不愿意做,而是坏习惯真的跟了他很久。所以我们的教育,家长和长辈还有一个态度,如果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加上耐心,为什么会有耐心?很多家长说我就是没耐心,我的耐心已经被我的孩子给我磨得没有了。我后来跟这些家长也开玩笑,我说我们让孩子忍人所不能忍,首先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遇到情况的时候,我自己有没有忍下来?我都忍不住,我还让我的孩子如何来忍住他的坏习惯?我们的耐心要很明白,就是孩子现在的状况是结果,这个结果的养成是多长时间养成的?可能已经十年了,可能已经五年、六年,甚至十几年都有可能。这样十几年的结果养成了,我们可不可能两天就要让他改变?我说我们要做好的准备是十年养成的坏习惯,要花十年以上的时间,他可以改变,这样我们的耐心就出得来。

  甚至我们自己先考虑一下,我们自己身上的坏习惯有多久了?我们改了没有?自己都还没有改,为什么却往往很容易原谅自己?比如说我自己就常常早上起不了床,睡懒觉。我每一次闹钟一响,就很痛苦,就起不来。我如果是今天很晚,或者是错过了规定的时间起床,我马上就原谅自己,我想明天继续努力,就没事了。但是对别人却很难生起这样的心,这个刚好也是和我们传统文化相反,老祖宗告诉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恕己之心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饶恕、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以要求别人的那种心来要求自己,我们就不会苦了。

  另外我们也考虑,有的家长说,我现在已经很有耐心了,我的儿子学《弟子规》很久了,为什么还没有变?我们也觉得很有意思。第一个,我们就跟他讲,学《弟子规》要做,你做了吗?你做到了没有?首先,光读不可能有变化;第二,我们讲到,我们打个比方就很容易,我们的孩子没有经过圣贤的教导,就像没有经过耕耘的这块土地,贫瘠到因为没有滋养已经裂缝了,寸草不生,已经裂缝了。今天我们遇到《弟子规》,遇到圣贤教导,据说可以种出好庄稼。好,我拿来种了。种下去,是不是就要它当年就要有好的收成?荒耕十年的土地,已经裂缝了,可能这一年我们施肥,第一个要做的是让土地首先不要干涸,慢慢的它才培土;培土以后,我们才播种;播种以后,它才能长出新的苗,才能结出现在的果。现在我们在播种的果实,可能要过后才会呈现出来,不会当下就有。

  另外我们再有一个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帮孩子改坏习惯,就像在推一个东西,比如说我来推这个桌子。现在我在用力,这个桌子动了没有?它没有动,但是我在用力。直到怎样它才会动?直到突破这个重力的摩擦力,它才会动。这个重力的摩擦力就是孩子的坏习惯,我们不断的在教他好的,可能现在他还没有动,但不代表说我们当下的这个动作没有用。而是我们现在的力量还不够,我们做得还不够。就像孩子的坏习惯像一把火烧起来了,我们拿了一杯水去救火,我们用一杯水倒下去,说火为什么不灭?为什么会不灭?不是水没有用,而是杯水车薪,是我们还做得不够。不是说做《弟子规》没用,而是做得还不够。如果我们继续做,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的家庭,真的会发生变化。我们这样去想的时候,耐心就出得来,有耐心我们就不会苦,孩子也不会有压力。所以机会教育,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是很好的教导他的时候。

  另外,在孩子成功的时候,也是教导他的时候。就是说,对的时候也是教的机会,错的时候也是教的机会,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把他扶正到中道上来。为什么中国人讲中庸,叫中国、中庸?因为不要偏,你偏了就不中,就没有行中道。怎样理解?一个孩子答对了,我们要赞叹。但是赞叹确实要很谨慎,比如说其实每个条件都会引起很多长辈的赞叹。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天生丽质,带出去长辈就会赞叹,赞叹什么?说你看你的女儿长得这么美,眼睛是眼睛,鼻子只有一个,长得很美。这种赞叹给孩子带给他的是什么?这小女孩会觉得,你看我这么美,走到哪里都会赢得别人的刮目相看。她的注意力会注重自己的外表,而会忽略她的内心,她所有的时间都会花在那个脸上,但是一旦她的脸蛋不美了,她所有的信心就会丧失。因为她的信心就是押在这个脸蛋上,脸蛋一旦没了,她的骄傲、她的虚荣都没有了。

  所以,傲慢的人他一定会自卑,傲慢和自卑是孪生兄弟。为什么?因为傲慢的这个东西,一个傲慢的人他的心不够平静,他可能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傲慢,他就会因为才华而自卑,因为一山比一山高,他遇到比他能干的人他就会嫉妒。他如果因为自己的财富而傲慢,恃才傲物,因为自己财大气粗而傲慢,他也会因为财富而自卑,一旦财富没有了,破产了,他将觉得整个人生就垮下来。因为他安住的地方不对,安住的都是外在的东西。而一个人真要安,怎样才能安?一定是内心的稳、内心的安才是让我们的人生愈走愈平稳。绝对不会因为外在的条件变化,而让我的内心受到任何的影响,不会。

  曾经有个作家,他和他的太太携手走过了五十年。有人就问他,说你觉得女性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这个作家,他那个时候已经很大年纪了,他说我的太太很美。他说我的体会,一个女性的美绝对不是一个脸蛋的美,她的美是美在她的内在。他说当我在外面工作受到挫折的时候,回到家里,我的太太仍然鼓励我,让我去战胜这次的困难,这个时候我觉得太太很美。他说当我在外面疲劳了一天,回到家里,看到我的太太把家里打理得很干净,到处都收拾得很好,在给我做饭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时候太太很美。当我看到太太为这个家庭付出,尽心尽力教导孩子,做出一个母亲的好榜样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时候太太很美。而且这种美会在我心里记一辈子,长远的美,那是真正的美。

  我们常常问小朋友,你想美一阵子,还是想美一辈子?美一阵子,就是用很多东西涂在脸上,这个美可能要很多的代价,甚至现在要去美容,把眼睛割开,鼻子划一刀,都有可能。但是这种美也只能美一时而已,真正的美能够让人在心里记一辈子。我们常常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去体会一下。我们常常觉得看一个人,第一眼看,这个人很美。但是如果我们跟她接触很久,发现好像愈看愈不耐看。但是有的人,我们第一眼看觉得一般般,但是跟她相处久了,觉得怎么愈看愈美。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所以我们就会觉得真正的美,为什么?第一眼看是看的外表,但是相处久了,人与人相处久了,其实都是在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这个时候我们体会到的是这个女子她的内心,那种美是由内而外的,那种美一定可以美一辈子。

  所以我们讲最好的美容是什么?学《弟子规》,最彻底、最好的美容。很多老师去到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他们就会说,为什么你们的老师每个人都这么年轻?为什么看起来笑容都很灿烂?我们跟他们讲,其实年轻的秘诀也没有其它的,开心加素食。我们那天已经听了「健康饮食」,素食真的能够让一个人的皮肤很好,外在的就可以很美;然后加上我们学《弟子规》,愈学愈快乐。我最近也发现,我们马来西亚很多的校长跟我说,说我的年纪可以当妳的阿姨。我说我怎么看妳也只像一个姐姐,因为看起来很年轻,这个校长就哈哈大笑。于是我就感受到,这个校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内心喜悦,这比任何的美容都管用。所以我们跟孩子讲,最美的衣服也是《弟子规》。你做到一条,你就给你的这件衣服织了一针,你做到了,你的最美的衣服就织成了,你就可以获得终身的美丽。

  孩子成功,或者他有优点,或者他有这些做对的时候,评价要很关键。这个评价要怎样?评价到孩子的存心上面。比如说一个孩子他做对了一件事,我要赞叹,我绝对不会去赞叹他说你真棒。我一讲这样你真棒,他就会说,你看我多能干!我一定会讲到你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会在全班,我一般在全班赞叹和批评我都不会点名,我都不会去点名,但是我会用眼睛去看他。我说今天这个同学做得很棒,然后我就微笑的去看他一眼,这个孩子就知道我在表扬他。但是我不去点他的名,是怕所有的同学都会去投向他赞叹的目光,他可能会傲慢。我会表扬到他具体怎么做的,比如说一篇这样的作业,我会跟同学讲,我说这个作业做得很好。好,不光是他的答案正确,更重要的是他的态度恭敬。并且我会很具体的来指导同学,我说老师怎么知道他的态度恭敬?我从他的每一个字看出他的恭敬,因为他都一笔一划写得很整齐,所以态度非常关键。

  当时我们班上有个同学,他听写,因为我教语文,我要听写,就错了三个字。当时我就让他改错,我说你翻开书去改一下,我还把正确的给他写在旁边。他去改了,改了错,拿过来本子我一看,极其潦草,把他错的字又抄了三遍。我不知道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同学?好,又抄了三遍。我也没有生气,我就跟他讲,我说你第二次错,请你每个字写五十遍。他很生气,拿着本子就出去了。我当时在想,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气?五十遍。因为我有言在先,我说你态度不对,我会加倍的罚你;你态度认真,你错了,我会原谅你,老师可以帮助你,但是我不会接受你态度不对。当时全班都走完,这个同学还没有改完,我就去问他,他只写了几个字。所以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写作业的困难,其实不在于他不会,而是在于他不愿意。他做不好一件事情,不一定是这个孩子不会做,而是他不愿意做,障碍不在能力上,而在心境上。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的障碍其实都不在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自己的心境上的障碍,因为他想不通。

  当时我就问他,你怎么还没有写完?他气鼓鼓的跟我说,他说老师你不公平。我说为什么?他说我的同桌也错了第二遍,你让他改三遍;我错第二次,你让我改五十遍,他说你极其的不公平,我不愿意做。当时我就笑一下,我就跟他讲,好,请你把同学的作业拿过来我们来看一下。我把作业翻开给他看,把他的本子也放到旁边,我们两个本子对比来看。我说我们先不说对还是错,我只问你一个问题,你们在写字的时候,态度一不一样?我一问,他就没话讲,因为他很潦草,而那个同学很认真的写,虽然写错,但是很认真,一笔一划。当时他就没话讲,我也不去逼他,因为这个孩子很小就有面子,要给他留面子。我说这样,你愿意写几遍都可以,你现在就可以回家,他拿着书包就回去了。

  回去以后,第二天我就专门来讲「什么是老师的公平」。我跟小朋友举例子,那天也跟他们讲了,我说每个孩子如果都想当第一怎么办?我们比如说眼睛、鼻子、嘴巴,还有耳朵,它们都想当第一,它们认为第一是什么?认为第一就是在最高处。眼睛说我要当第一,所以我要长到头顶;鼻子说不干,我也很重要,我要当第一,也要长到头顶,耳朵也要长到头顶,他们就第一了吗?他们都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其实他们都没有得到第一。我跟孩子们讲,老师对大家的平等,也不代表说一样是平等,每个同学的能力不一样,我如果一样去对待,反而是不平等。这句话我们举个例子,我跟他们讲,比如说一个同学他写字,他写毛笔字,他的能力,比如说他一直非常调皮,坐不下来,只能写三页纸就了不起了,但是今天他写了五页,老师就会去赞叹他。但是如果一个同学本来可以写十页纸,今天只写了九页,这九页纸比五页纸多了四页,老师是不是平等就是要一样要求?我说你们都要写九页纸,那其实是不平等的。因为这个要求对于前面这个孩子要求太高,但是对于后面这个孩子要求又太低。当时杨老师去教书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写四页纸就可以到教室外面玩,并且还奖励他一颗糖,有的孩子写了十页纸都还不可以出去。有的老师觉得很奇怪,其实不是奇怪,因材施教是真正的平等。

  我跟那些同学们讲,每个孩子基础不一样,老师如果一样的对待反而是不平等,平等不代表要一样对待,平等不代表要一样对待。我就跟他们讲,如果我们班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弱的孩子,他这次考的分数可能进步了一些,我会大大的去赞叹他。赞叹他的学习的态度,赞叹他学习的认真刻苦的精神,但是这个分数可能七十多分。另外有同学,一贯都考九十八分的,这次考了八十分,我可能去批评他,他的分数比前者要高,但是他的态度在下堕。我说老师看到的都是你们的态度,态度对了,我一定会赞叹你。所以赞叹的时候是赞叹他的态度的。

  当时这个孩子,我就举到这个例子,我就讲比如说有同学做作业,第二遍做错了,老师让他写三遍,改三次。但是有同学也错第二遍,让他改五十遍,是不是老师不平等?这时候我就眼睛看着这个同学,他就开始笑。我就请他起来回答,他就站起来,他说老师是平等的。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们俩写作业的时候态度不一样。从那以后,这个同学上课都非常认真。因为我后来发现,这种默契就是在这样眼神的交流当中都可以建立。因为他感觉到老师给他留了面子,没有大大的批评他,反而他和老师之间有个小小的秘密,别人都不知道。

  我常常会这样去做,批评和表扬我都会不点名,除非要让全班同学对这个孩子生起恭敬心。比如说一个成绩很差的孩子,有一次做得很好,我会大大的来点他的名,并且赞叹,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同学对这个同学生起恭敬。其它的时候很少去点名、去批评或者表扬。我们一般就讲一件事,这件事讲出来孩子也知道,他接受起来没有压力,这是一个机会教育。到底什么是机会?其实每个当下都是机会,关键是我们自己如果有这样的心境,随时都能够捕捉到机会来教育我们的孩子。

  第三种方法是「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什么意思?就是不要跨越孩子当下的能力去让他做超出他能力的事情。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循序渐进,给孩子一个台阶。也是刚刚我们讲到的平等,根据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当时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其实每个过程都可以落实传统文化,每个教学的环节都可以。我们上课我会首先培养孩子一些能力,比如说我希望他们能够都有勇气站起来回答问题。班上很多孩子是没有勇气的,他很害羞。为了鼓励他们的这种对自己学习的信心,我就跟孩子有很多的互动。比如说上课,我就会跟他讲说,你有问题你可以问,你能够回答、解答,你也可以解答,不能解答的,你可以提问。我要求全班都要能够举手。

  但是我刚刚去的时候不会这样,我说你有问题的,请举手。有人不举。我又问说,你能回答问题的,请举手。他也不举。于是我就会问他们,你不举手到底是什么意思?你如果读不懂书,读不懂,连句子都读不通,你也可以寻求帮助。所以我想,让每个孩子首先有勇气成为学习的主人。因为我们是在帮他,我不是把知识要灌给孩子,不是这样,而是通过教学,第一个,启发孩子的这种态度,本善的心境;第二,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总结失败的原因,成功的经验,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做事,这是我教学的目的。所以首先要让他们有信心。

  当时有的孩子站起来哑口无言,怎么办?我就针对他们的情况,给他们降低难度。比如说有的孩子站起来回答不了问题,我会让他重复同学的问题都可以,同学回答完了,你可以重复一遍。有的同学讲话,一句话讲不通,我就会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让他读一遍都可以。比如说我说你要问问题,你怎么问?我给他一个模式,我会跟他讲,站起来第一句话就会说,「请大家翻到语文书多少页」,然后打开书本,然后说「请大家看到第几段」,然后再提问,「请问大家,什么什么是什么意思」。我给他这个句式,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这个孩子即使以前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的这样的同学,他站起来也没有压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发言的过程,其实都是在提升孩子心境的过程。

  比如说有同学,班上有参差不齐的同学,每个同学的心境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比如说当我在问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同学会不举手就在座位上回答,抢答。我不知道我们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同学?这样的心境,当时我就没有再去关注答案,而更多的去关注他当下的心境。我就把他叫起来,我说你回答得正不正确暂时不说,老师想知道你刚刚在下面抢答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同样是举手,举手的心境不一样,孩子的进退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孩子为了炫耀自己举手,你看我多能干,我都会,你们都不会。他以这种方式来举手,我一般都不会请他,我不会去请他,因为请了他,长他的傲慢而已。那个孩子我告诉他,你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当时我问他,这个同学就讲,他说我想帮助大家,他不承认是他想炫耀自己,他说我想帮助大家。我说好,你想帮助大家,你把答案讲出来就是帮助大家吗?我们如果没有智慧,想帮人都帮倒忙,帮不到。

  我就跟他举例子,我说如果一个同学不会数学题,你如何去帮他?是不是把答案让他抄下来,你就帮到他了?他们都知道不是,抄了答案,这个同学下次也不会做。我跟他讲,学习语文也是一样,你把答案告诉他,这个同学下次遇到同样的状况,他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做。如果你真想帮同学,你一定是很有耐心的去思考你是怎样知道这个答案的,把你的经验告诉同学,他下一次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得到答案,他要学到的是一个路径、一个方法,而不是呈现一个结果而已,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当时我就跟所有的同学弄清楚,我跟他们讲,你的心境不对的时候,请你不要把手举起来。我们的心境应该是怎样的?发言的心境,《弟子规》有告诉我们,「己有能,勿自私」,这是我们发言的同学的心境。发言的时候心里就想着,我知道了,我想告诉给更多的同学,是帮助同学的心境。另外,我都会在细节当中教孩子,比如说他发言,站起来,我就会教他礼仪,怎么站。我会让他先站得很端正再讲话,没站端正,不要开口。站端正,怎么讲话?也要教,不教真的不会。《弟子规》讲,「立端正」,先站端正;接着《弟子规》又教我们如何讲话,「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说话的时候,「重」就是重点突出,不要讲一大堆还没有讲到主题,让人家都睡着了。「舒」就是要让人听起来舒服,怎样能让人听起来舒服?「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含混不清。最近我听到有的歌星唱歌都是听不清楚在唱什么,还有很多孩子跟着他学,我就跟他们讲,这是不对的。你要会判断,你要有智慧去判断对的和错的,错的,一定不可以跟他学。《弟子规》讲「重且舒」,没有做到,他没有做到,不可以跟他学。「勿急疾,勿模糊」,讲话应该这样讲,回答问题应该这样讲。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培养孩子跟人讲话的态度。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将上堂,声必扬」。有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声音就像蚊子一样。我不知道我们老师有没有遇到过?应该都有。曾经我也遇到这个小朋友,站起来,满脸通红,然后声音像蚊子一样。我就没有再让他讲,我就让他坐下,我跟全班就开始讲发言的心境。因为我们是想把这个答案帮助更多的人,我声音这么小,别人都听不到,我这个习惯好吗?我说话这么小声好吗?如果知道不好,立刻要改。后来那个同学写日记,他说老师,对不起,我今天上课声音太小,我下次一定要努力。曾经我们也跟孩子开玩笑,说你的声音太小了,可不可以把开关开大声一点?把音响开关开大声一点,给他做个手势,拧一下,要是愈小的孩子就会很管用,他的声音就可以放大。我们就跟小朋友讲,这个心境是发言的心境。

  听话的心境是什么?听别人讲话是什么样的心境?第一,「人所能,勿轻訾」,绝对不是嫉妒。不是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会我也会,不是这样的想法。第二,我们要恭敬每一个人,要有礼。怎样才叫有礼?「问起对,视勿移」,别人站起来回答问题,我们的眼睛要看着对方。所以,我们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检查站立、说话,以及周围所有的同学有没有看着发言的同学,一个人开小差都不可以。当时我带这个七十四个人的班,他们以前的学习习惯相当不好,但是我仍然这样要求。有老师就问我说,肖老师,你这样子上课,你的课文能上完吗?你的时间够吗?我又不得不再问他一个问题,我们教课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目的不是把这篇文章教完那是我的目的,那是完成任务,那叫不负责任。我的教学,我一定要对得起我的孩子,我教他们一天我就要对得起他们一天,教他们一节课,我就要对得起这些孩子一节课。我遇到了孩子人生的态度已经错了,难道我要视而不见吗?难道我说我停下你的态度不管,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吗?其实这是一个角度。

  另外我也跟他们讲,其实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一个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愈来愈快。当时我在汤池带的班,我是晚了一个星期去接班,他们其它的平行班已经上了一个星期的课,我慢了一个星期。我仍然是这样培养孩子好习惯,结果我发现,最后我的速度比其它的人更快。因为前面一篇课文可能会慢一点,但是不要紧。我们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今天我要的是我的答案,我一个问题,我就抽最好、最会回答问题的人把答案告诉了我,我就一步一步按着教案把课文教完了。这个过程到底孩子领受了多少?有多少孩子会受益?不一定的。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是首先让孩子有个良好的态度,而在养成态度的时候,看起来好像会很慢,其实不然。当一个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我们的教学会愈来愈轻松,甚至我们孩子的上课习惯很好了以后,他非常专注,老师讲一句他就记一句。我后来发现真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9-2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讲得几乎每一句话孩子都记得住。他这种专注的态度,不光是让他在课堂上受益,甚至能够让他在做每件事情的时候,他都会用这种专注的态度去做,他会受益一辈子。

  我就感觉到,一个老师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认清楚自己的价值,我们就会坚定不移的去判断当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这个习惯养成也不需要太长时间,当时我们的班级,曾经有老师说,只要上课,这个班都会很闹。但是我带他们只有一个星期,全班上课没有一个人开小差;别说讲话,开小差都没有。因为我常常会吓他们,我说肖老师我会看,我一看你的眼睛我就知道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要狠狠的盯着他的眼睛看一下。我虽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我能感受得到他有没有专注。所以我只要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孩子讲话,我就停下来不讲,我就一直看着他,直到他停下来,我又继续讲。往往是我一讲,他又开始讲,他一讲我们怎么办?我又停下来看着他。我发现几次下来,班上就没有人再讲话。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发现,我以前很急躁的时候,骂也骂了,罚也罚了,大吼大叫,甚至摔文具盒我都干过,都没有用。仍然像救火队员,自己累,同学也累,反而没有办法专注。但是事实上现在我们静下心来,真正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好的时候,孩子的这种状态就发生变化。

  所以,「不陵节而施」是针对孩子现有的情况,一步一步的让孩子提升上来,好的让他更好,暂时落后的,让他有提升的机会。包括发言,还有一个心境是广纳雅言的心境。这样教,我就让孩子回答完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会教他们讲一句话,说请问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让他自己问出来,就不会有同学如果说我不同意,他这样一讲,两个人就会吵起来。我跟他们讲,你问出来,其它同学,你帮助同学,你不同意见也要很温和的提。你说对不起,我能补充一下吗?或者说,你能不能够听一听我的意见?这些话我都写在黑板上,让他们重复的讲。同学给他提了意见,这个孩子还要有个反馈,说「谢谢你指出我的意见」,或者说「谢谢你对我的提醒,你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要让他学会讲这句话。因为《弟子规》讲「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闻欲恐」,听到赞叹很胆颤,看看我自己有没有做到;听到别人指出缺点的时候高兴,因为我说别人告诉你,你有垃圾,你要赶快扔掉,他是你的恩人。后来同学提意见的时候,反而他们不会生气,两个人还会鞠一躬说,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所以,班上的气氛也愈来愈融洽。

  所以我们发现《弟子规》的每一句,在我们课堂的环节当中都可以落实、都可以做到。「相观而善」其实也是一样,就是我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去学习。因为今天上午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暂时分享到这里,没有讲完的部分,明天上午还有一节课跟各位老师作汇报。也非常的感恩各位长辈、各位老师这样鼓励我这样一个末学,非常感恩大家。谢谢各位老师,您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谢谢大家。我还学会了一句马来语,这个谢谢,不知道对不对,「得力马嘎色」,谢谢。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8 0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