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64|回复: 5

金刚般若大意(第七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6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金刚般若大意讲记七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般若大意  (第七集)  1995/5/16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9-022-0007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六页第四行,从最后一个字看起: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本经在问答上,这一个字的差别,它的意义就不一样。我们看尊者这个地方的启请,跟经初似乎是相同,其实诸位要是仔细去看,意思不一样,确实是大异其趣。在前面,翻开来,在第二面,我们回到第二面,第二面倒数第二行,我们看看尊者启请的话,从当中看起,就是第五节,「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你看跟这段文,只有一点点差别,前面是「应云何住」,这个地方是『云何应住』,你看看就差这么一点点,意思就不一样,完全就不相同了。

  我们把上下两部分的大意略说一说。本经世尊说得很清楚,它的对象是为发大乘者说,是为发最上乘者说,可见得确实是一部大经,不是给一般普通对象的人。我们也是初学,初学没有关系,关系在发心,心量广大的人,念念希望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种心量就是大乘人。如果发心发得很究竟、很圆满,我们帮助广大的众生,要帮到什么程度?一定要帮到每一个众生都成佛了,要发这样的心,就是最上乘心。大乘跟最上乘差别就在此地。像地藏菩萨在《本愿经》里面所说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那就是最上乘心。所以有很多人问,地藏菩萨成佛没有?地藏菩萨在形象上没有成佛,实际在他断证上来讲,他早就成佛了。我们在经上看到,许许多多的诸佛,十方诸佛,都是地藏菩萨的学生。学生都成佛了,老师哪有没成佛的道理?不过他不愿意成佛,他留在菩萨的位次上。

  佛跟菩萨度众生稍稍有一点不同。佛的身分是代表师道,代表老师。师道非常尊贵,尊师重道。所以学生跟着老师学习,叫求学。你要到老师那边去求,恳求老师教导。决定没有说是你不求,老师会来找你教你,没这个道理!师道的尊严就没有了。对老师不尊敬,换句话说,你就学不到东西。老师的东西再多再好,你对老师没有恭敬心,你就学不到。佛法里面,祖师大德也常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菩萨就不一样,菩萨的身分,跟大家是前后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的学生,早期佛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所以菩萨是我们的学长,学长带学弟,就没有那么尊重,也没有那么客气。老师不能够找着你来教你,可是学长可以。你不去找他,他可以找着你来,他可以到你家里头来教你,所以学长比老师方便太多了。有好的老师,也要有好的学长,没有好学长带领我们修学也非常困难。这就是常讲的,一个人要想在学业道业上有成就,除了好老师之外,好的同参道友,能够在一起切磋琢磨,学业道业才能成就,这是讲到师道。

  因此许许多多诸佛如来,当他在示现的时候,哪个地区与他的缘很深,而这些有缘的人,又必须要现佛的身分去度他,他就现佛身分。像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三千年前在古印度,降生示现,是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许许多多的菩萨,像我们很熟悉的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些人早已经成佛了,在他自己那个世界里,他是佛,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他就是菩萨。同样一个道理,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是佛,到他方世界,他就是菩萨。这个事实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他是以佛的身分示现,或者以菩萨的身分示现,或者是以声闻缘觉、天人的身分出现,不一定,完全看众生的机缘。就像《普门品》上所说的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样的身。

  这说明本经对象是大乘人,是发无上乘人。无论是大乘小乘,我们在《金刚经》前面看到,小乘,像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总离不开无住这个原则。若心有住,有住就是有执着,就不行。正如同世尊在本经上所说的,要离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可见得不离相不行。小乘初果要不离相,初果须陀洹他也没法子证得。这是没有例外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没有例外的,这也就是学佛的人那么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在哪里?没离相!关键在这个地方。

  同样的道理,我们念佛求生净土,念佛的人很多,几个人往生?一万个念佛的人,往生的也不过是两个三个,这不成比例。道理在哪里?还是在这个地方,没能离相!念佛之人,必须把娑婆世界一切人事物相统统舍掉,这才能往生。比其它法门的方便,就是我们可以抓住西方极乐世界的相,但是要把这个世界的相要舍掉、要放下,才能去得了。又想到极乐世界,又舍不得这个地方,那就没有法子了。

  可见得这个无住,是我们这一生当中,修持成功与否的关键。本经的前半部,是从境界上说明无住,从境界上,境界最亲密的身体,身体也是境界,身外之物,就是我们生活环境,当然比较上疏远一点,这在我们前面经文上都看到的。色声香味触法,身外之物!因缘所生,当体即空,不能执着,执着是错误的。身体也不例外,也是因缘所生,也不是真的。前面讲了,身相,三十二相,后半部讲到大身,大身是指报身,也不能执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里面,包括佛的应化身,包括佛的报身。佛成佛了,对于身相也不执着。这是世尊在金刚般若会上,现身说法。不是他叫我们不执着,他执着,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也不执着!这才显示出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般若正智,就是真智慧!由此可知,妄想分别执着是迷情,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干这些事情。般若智慧跟情识,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很清楚能够辨别出来,执着这个念头就是情识,一切不执着,就是自性里面真实的智慧。所以佛教我们一切都不要执着,目的何在?恢复我们自己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个智慧现前,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没有两样!

  经上讲的一切诸佛,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没错!读《金刚经》,这个精要的意思一定要把它抓住,要明了。我说抓住,都有语病,抓住不又执着了,有语病,这个很难讲,所以一定要明了,这是《金刚经》中心的意思,我们能在这上下功夫,也就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这样子两边都不执着。那就对了。

  在前半部,刚才说过了,佛是为发大心,发最上乘心,为他所说的。佛教他,这个人已经发心了,但是不知道那个心怎么发法,不知道怎样帮助众生,不知道怎样伏烦恼、怎样断妄想,他不知道!所以佛教给他离开一切执着的方法。但是这个离开,总得先离开粗显的执着,很粗很明显的,要从这个地方断起。我们迷是从极微细的迷惑,逐渐逐渐严重,可是要断惑,先要断外面最粗的,再断里面最细的。有人讲好像穿衣服一样,我们穿第一件,穿的是贴身的汗衫,然后一件一件往外面加,脱衣服,要从外面脱,不能从里面脱,一直脱到最里层。迷跟破迷的现象就像这个样子。所以这个境界是很粗的现象,告诉你五欲六尘,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不是真实的。境界可以受用,不能执着。只要心里头不执着,你的受用就自在了,就跟诸佛菩萨一样游戏神通!确确实实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障碍在哪里?就是分别执着,起心动念就障碍了。若不起心不动念,没有障碍!法界原本是一真,一个念头动了,法界就变质了,千差万别。首先教他从境界上远离,说明生妄想分别,就是诸浊的病根,佛教给我们离相。教我们离相,就是教我们把一切执着放下,把一切执着舍弃。

  佛在这个经上讲得很明白,真正离一切相,离一切相不是讲在事上离,心上。事,没有障碍,心里头离。事上要障碍,那一切众生如何能修菩萨道?我们看《华严》最后,世尊为我们表演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菩萨,也是五十三位诸佛,《金刚经》上讲的诸佛,这个佛就是天台家讲的分证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分证佛。从圆教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四十一尊佛!这些人修菩萨道,证佛果,证的是分证佛果。都在自己本分的事业上,各行各业,没有离开你日常生活,没有离开你的工作,他修的是菩萨道,他成佛了。由此证明,事事无碍,不但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修菩萨行,证佛果,不要换个境界,不需要,不需要换个身分,一定要出家,一定要找个深山,没用处,一样也不成功!就在你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在你工作当中,离一切相,修一切善。那个一切善怎么修?把你自己本分工作做好,那就是修一切善。尽心尽力把它做到尽善尽美,心里头若无其事,就是佛在此地教给我们的,这就是真正发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真正利益一切众生的真菩萨。

  菩萨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大众当中的模范!大众当中的榜样!前面跟诸位报告过,希望大家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你是一个学生的身分,你就做到所有学生里面的好榜样,最好的学生。你是老师的身分,在这个世界各种学校里面,你是最好的老师。那就是菩萨。你是一个商人,做生意买卖的,你在全世界商业界里面是模范商人,菩萨,菩萨商人,佛商人。不要改变身分,不要改变行业,就在本行里面,修六波罗蜜,就成菩萨,成佛了。这是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的,这就证明佛法的修学,真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切障碍是心里头,事上没有。修行人说事上有障碍,你就根本不明道理,你不知道用功的方法。你要是明理,知道用功的方法,境界上没有障碍,顺境逆境都没有障碍,这是世尊在此地教给我们的。怎样才能够像世间人讲的突破种种障难?那就是把分别执着空掉了,两边不着,明了一切皆非,这就是般若智慧现前。唯有这个智能独真,其它的都是虚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尊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为我们说说明白了,这《金刚经》也就讲完了。

  这里看到须菩提尊者又这么一问,问的话好像跟前面是一样,字稍微颠倒两个,意思完全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前面是发心还没发,佛教他怎么个发。后面是已经发了心,已经在做度众生的事业,在断烦恼,在伏烦恼,已经在搞这些了。所以你看看那个经的味道,「云何应住」,为什么?佛为什么要教给我们一切都不住?的确这个老修行的人会想到,佛为什么教给我们一切都不住,可见得这个意思就深了,比前面的意思深得多,所以后半部是从心上说,就不是从外境,从内心里面,这个内心就是观念。观是看法,念是想法,从你一切看法想法上来说明无住的道理。后半部讲三心不可得,这是说明般若的理体,般若的本体。由此可知,前面讲的是智慧的作用,现在要讲智慧的本体。智慧本体是什么?是真心,是本性。所以后半部是为已经发大心,已经在修行,是为这些人说的。

  发心,这是我们常常能够见到,也能体会得到。「我能发,我度了不少众生,我在伏烦恼!我能断妄想!」这是已经在行菩萨道里头,往往不知不觉习气又现前了。这种习气现行,要说得好听一点的话,真正心正行正,没有邪思,走的都是纯正的,也是世间有漏的善法。为什么?不能见性!没有办法超越三界。这些念头,我们一般人看起来无可厚非!佛说不行,还要把它舍弃掉,所以后半部教我们离开这些执着,是微细的执着,心里面那个观念微细,不像外面这个色声香味触法那么样明显、那么粗,那个离还好。这从心里面离开微细的分别执着,换句话说,就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就不能住,不能够住着了。换句话说,这是教你离念,前半部教你离相,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后半部教离念。离念是把能执着的舍弃了,离相,相是你所执着的,念是能执着,所以后半部的意思比前半部的意思要深得多了。其实前面所讲的,离相当然念也在其中,能离相,念也就离了。能离念,相当然不必说了。所以这两者关系非常密切。

  菩萨行菩萨道,而不能够明心见性,毛病就出在这里,就是他微细的观念没有能够洗得干净,就出了这个毛病。所以菩萨在大乘法里面,讲权教菩萨,权教菩萨没见性,实教的菩萨,实是真实,那就是断这个微细念,明心见性了。这是权实差别,就在这里区别,就可以分得很清楚。所以佛在后半部讲「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要以为真的有一个法字,发菩提心。实在讲,无有法。

  这个地方很难体会,佛天天叫我们发心,怎么没有法子发?我们现在功夫不到,有方法发菩提心!有法子!到你真正功夫进展到一个程度,发的念头不能有,菩提心这个名相也不能有。你心里头还有个发的方法,还有个菩提心,你就又执着,又错了。菩提心有没有?有。菩提心发有没有?有。不可以执着,可以依照这个方法去做,决定不能执着,连名字也不能执着。不但无有法发菩提心,无有法名菩萨。不但无有法名菩萨,无有法名佛。这些都是名相,名是假名,中国老子都晓得,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假名,名不能执着。

  由此可知,清净心中,一丝毫的沾染都不能有,有一个佛就坏了,心就坏了。所以参禅的人,禅宗公案里头说,念佛一声,要漱口三天。这就是说清净心里头,一丝毫都不能够沾染,那才叫佛。有一个佛的名字,就不是佛了。有个菩萨的名字,他就不是菩萨了。要从这个地方细心去领会,真正体会到了,那跟前面的境界相上恰恰意思相反,相反是小乘。前面说一切法皆是非法,后半部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前半部一切皆非,后半部一切皆是!只要离一切相,就是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真正能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皆是,是什么?真如本性。所有一切现相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性相不二!性相一如!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如果你有分别,有执着,起心动念,那性是性,相是相,它两个怎么也合不拢来。着相就错了,决定见不了性。

  这个理很深,虽然世尊跟祖师大德们,往往说到这一层的经义,用许多比喻来给我们说。比喻,只能比一个彷佛,没有法子能比到恰到是处,那个不可能的事情。而经中比喻,用梦比喻最多。因为凡夫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所以佛常常用这个比喻来说明,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见相就是见性。我们的心,你说心里头有没有梦?决定没有。没有梦,能现梦境,梦境决定是虚妄的。如果要不是虚妄的,那个梦境应该常常在,为什么梦境天天换,都换得不一样?你们有作梦的经验,有没有做过两次梦完全相同的?由此可知,梦境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真心能现幻相。当我们作梦的时候,忽然之间觉悟了,我现在在作梦,梦中有的时候会觉悟到,我现在在作梦。那你就可以想象,佛在经上给你讲的道理。梦是心变现出来的,心是什么样子?梦中那个境界,就是那个时候你心的样子。所谓全真即妄,真是真心,真心现的那个相是妄相,心的样子就是那个样子。全妄即真,整个梦境就是你的真心,心跟境界是一不是二。所以你要问的,在这个梦境当中,哪一个是自己,哪一个不是自己?明白这个事实真相,这个疑问就毫无意义。梦里面有自己身体,梦里还有别人,还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是自己心变现出来的,哪一样不是自己!这就是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梦境当中,一切法皆是自性!

  再回过头来,佛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这个境界,山河大地,无尽的虚空,都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如果你明白了,觉悟了,现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哪一样不是自性?全是自性变的。果然肯定这个事实真相,那就恭喜你了,这经上常讲,你已经证得清净法身了。法是什么?一切法,一切法就是自己叫法身,法身不是一个身,所有一切法就跟在作梦一样,就晓得整个梦境都是自己。那你对于一切人就会很亲切了,自己!自己对自己,哪里还有人我是非去分别!大慈悲心自自然然流露出来,这觉悟了。

  迷惑颠倒,不承认!自性变现之物,硬说我是我,你是你,我们不相干,我们对立的。所以自己找麻烦,自生烦恼,不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所以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为什么要无缘大慈,无缘,没有条件的。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没有条件的,就是因为同体。他知道,我们不知道;他了解事实真相,我们不了解事实真相。佛法里面讲修,讲行,讲证,无非就是这一桩事情。

  所以要能够契入这个境界,没有别的方法,还是把我、法两边统统离开。让心静下来,让心定下来,清净心到一定的程度,这个障碍就解除了。解除之后,所有一切境界相你就见到了。这个障碍要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这个障碍就是时空。今天所讲的,所谓三度空间,四度空间,到无限度的空间,这是障碍。这个障碍怎么形成的?妄想、分别、执着形成的。只有用清净心,用定力,把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全都化解掉,无限度的空间就变成一个空间。那一个空间在佛法里叫一真法界。

  所以一个妄念起来,这个一真法界就不见了,就变成无限度的空间,空间真的是无限度。佛法里面讲十法界!十法界是大的分别,每一个法界里头又有无量法界,怎么形成的?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分别执着,这样来的!所以后半部给我们说,一切皆是!说明般若的本体是一个。我们讲宇宙万有的本体是这个,这个本体在佛法里面,就叫做真心,真如,本性,它的名词有几十种之多。佛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的名词?就是教给我们,叫我们在这里觉悟,名字相不要执着。只要说这桩事,怎么说都可以,不要执着名字相,不要执着言说相,他的用意在此地。这是万法的本体,所以一切法无非实相!你真正明白了,就是实相。不明白,就不是实相!就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了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所以佛口里头,一切都是,我们口里一切都错了,没有一样是对的,都说错了,他怎么说都对,都有理。

  本经最后总结就是两句一偈,全经的义趣都在这里。这两句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可以说,这个是修学般若总纲领。在六十一面,我们把这一段经念一下,从六十面最后一行念起,从一百八十一节念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这是前面的校量福德,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受持』,是自己依教奉行。再说『演说』,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后面说:

  【云何为人演说。】

  佛教给我们演说的要领。当然教别人,离不开自己修行,自己不修,那是没法子的,一定要自己认真修行。底下这两句总纲领: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实实在在得力于《金刚经》,你看他讲的禅定,讲坐禅,就是根据这两句演绎出来的。他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禅?外不着相,这叫禅;内不动心,如如不动,这就是坐,这是坐。外不着相,不取于相,就是禅!如如不动,就是坐!由此可知,坐并不是盘腿打坐,不是这个意思。盘腿打坐代表什么?代表如如不动。你要每天学佛,盘腿打坐,坐在那里,一点都不动,那你就完全错了。那佛看到都摇头,你把他的意思错会了。什么叫坐?坐是我们在四威仪当中,很稳重的,表现得不动。它真正的意思,就是心不动,不是身不动。身要不动,身就坏了。我们平常讲这个名词,活动,不动就活不了,就死了。所以要活就要动!你要想活得很自在,那你就动得很勤快。这个很有味道!

  不动,心不能动。心要一动,心就坏了。身要不动,身就坏了。身要动,心不能动。为什么心不能动?心是空的,像圆心一样,它确实有心,但是没有迹象。所以心要虚,心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个人心是健康的。心健康,他的身自然健康,这一定的道理。所以圆,那个圆周要动,那不动就没有意义了。今天科技进步,完全是轮在带动,心不动。心一动,轮就坏掉了。所以佛法用珐輪来表法,来做我们的标帜!用轮来代表,轮就是心不动,心要虚要空,身要动。珐輪常转,轮要常转,要常动,不可以不动。

  所以你学坐禅,学得不如法,身不动,心里在打妄想,你看糟糕不糟糕,我们看过很多,不少!在中国在外国,看到学坐禅的,坐到没几个月,三个月,半年,他就得精神病,到最后就送到精神病院去了,多可惜!好好的一个年轻人,书也念得不错,去学佛,学得不如法,搞成那个样子,真可惜!这就是不明道理!

  禅堂里面打坐,这是取一个修学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头,最重要的,是叫你把心定下来,目的在此地。整个身心,心定下来之后,身怎么动,心还是定的。不能说我在禅堂这一个钟点心是清净、心是定的,离开禅堂,心又动了,那没用处!要把你在禅堂功夫,如何能够应用在生活之中,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心还是保持清净不动,那就成功了。

  所以本经的经义,刚才跟诸位报告了,你要是听清楚,你就了解。前半部是讲不取于相,不着外头境界,后半部是讲如如不动。末后这首偈也是精华之所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首偈含义很深很广,是修行人修正我们观念思想很有效的方法。像世尊在本经前面所说的,一切皆非。他的主意,是教我们体会宇宙万有不变的本体。后半部跟我们讲,一切皆是,是教我们观察随缘的大用,有体有用!前半部可以说,随缘而不变,后半部是不变而随缘,体用具足。我们把这个意思明了了,记在心里面,对于全经的经文就不难体会。

  偈子里面一共是六个比喻,这六个比喻是以梦为主,其它的五个比喻,都是显示梦境是虚幻,而不是实在的。一切有为法,哪些是有为法?法相唯识里面说得好,有为就是有生有灭。我们通常讲生灭法,生灭法就是有为法。我们现在的心,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前念灭了,后念又生,这个心是有为法。法相里面所讲的八识,八识心王!这八识是生灭法,与八识相应起连带作用的,心所法,五十一个心所法,还有二十四个不相应法,十一个色法。色法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物质,这个心心所,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心理的作用,精神方面的,包含了一切法。不但世间法,出世间法也不例外,也包括在其中,都是有为法。既是有为法,就如梦幻泡影,前面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为法都是虚妄的。这是说明,世尊为什么教给我们要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说明这个所以然的道理。

  假如我们要问,怎样能够不取,能够不取相,能够不动心?这个偈子后面这一句话非常重要,『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观,就把我们从前的想法看法这个观念要把它转过来。我们以前的观念错误的,都以为这有为法是真的,是实在的,在这个假相里面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还想占有,还想保持住,这妄想!佛不给我们说清楚,我们这个妄想很难真正觉悟过来,永远不晓得这个东西是妄想!佛给我们说,我们深深去体会,细细去体会,能得到一点消息,佛说的没错。

  世间一般人都晓得,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世间一切有为法,你还要贪着干什么?由此可知,这两句话,他会讲,真正的意思,他没搞清楚!真的意思要搞清楚,他对这个世间一切法决无贪恋。为什么?带不去都是假的。也以我还没死,没死,好像还有理由贪着,其实自己想一想,每天晚上睡着的时候,跟死有什么两样!每天晚上都死一次。如果有这样的警觉心,你对于这个世间一切法自自然然放下,才体会到,真的不可得。没有一样东西能得的到,包括自己的身体。身体都得不到,人睡着的时候,把你身体搬走都不晓得,这个都不知道,身体都不可得,何况身外之物!

  佛讲的话是真的,有道理!佛没有欺骗我们,我们自己天天在骗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没有骗我们,所以一定要把这个观念转过来,这才叫正知正见。经上讲的,《法华经》上讲的,佛知佛见。凡夫之所以为凡夫,没有别的,就是把一切有为法当作真实。所以愈迷愈深,回不了头。不能回头,麻烦就大了,这就是轮回。堕落在轮回里面很苦,轮回的现象是一世不如一世,每况愈下。他不会往上面去的,他往下面去,愈陷愈深!为什么他往下陷,他不往上升?你们诸位想一想,哪个人没有贪瞋痴,哪个人不自私自利?没有贪瞋痴,不自私自利的人往上升;有贪瞋痴,自私自利的人,那决定往下堕。我们想想自己,是往上升的,还是往下堕的,这不就很清楚了,不必问人!这才知道轮回之可怕!

  所以佛教给我们这个方法好!深观一切万法,这一切有为法,如梦,就像在梦中的境界,完全相同。人生很短促,不要以为时间很长,很短!年轻的时候不觉悟,醉生梦死,迷惑颠倒!上了年岁,想想从前,唉呀!昨天的事情一样!我民国三十八年到台湾,二十二岁,想起那个时候情形就跟昨天一样!我们一同到台湾来的人,一半过世了,都不在了。四十、五十过世的人很多很多!这很正常的,没能闻到佛法,没有能好好的修行,一生看着空过了。确确实实如佛法里所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看到别人,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很可怕!

  『如露如电』,这个露跟电形容短暂,像闪电一样,像露水一样,非常短暂。说明这个有为法的现象是虚假的,是短暂的。一切皆空,一无所得。你要说你有所得,佛说得好,你所得的只是苦而已。除了苦之外,你得了什么?如果我们常常能这样想,常常把这首偈子放在我们眼前,时时刻刻想想它,你对于世缘自然就淡了,不会再被外面环境所欺骗。要晓得五欲六尘,花花世界,什么东西?就是佛法里讲的妖魔鬼怪!世间愚人很喜欢这些妖魔鬼怪,诸佛菩萨他不喜欢,诸佛菩萨老实人,给你讲老实话,听不进去,不喜欢。妖魔鬼怪天天花言巧语在诱惑你,诱惑你,心就动了,你就被他欺骗,就上当了。常常想这首偈子,想着这两句教诲,我们就不再受骗了,才能够死心塌地老实念佛。

  真正用功夫,我们面对境界,佛法里面讲境,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物质环境;佛法里面讲缘,缘是人事环境。面对着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什么叫功夫?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叫功夫。怎样才能做到?就要在境缘之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虽然是很小的事,微不足道的事,无论是顺境,或者是逆境,都要用如梦如幻如泡如影,用这个道理来印证,这叫做真正修持金刚般若,真智慧现前,不迷,就真智慧现前了。世法如此,佛法也如此。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也要用梦幻泡影入定,所以说是我们在世法里不迷,佛法里头也不能迷。

  我这几天遇到几位同修,这几位同修都是些老同修,也很难得,他们很感叹的告诉我,许多很虔诚的佛教徒迷在佛法里头,错了。他举了个例子告诉我,他说有一个他们的熟人,同修,说是有一个出家人告诉她,她的身后有三个婴灵,大概是因为过去堕胎,有三个婴灵跟着她,叫她要发心超度,他替她来超度,超度一个人要六万块,三个就是十八万,说没有钱,没有钱可以分期付款,吓死了!她又不能不信,一天到晚疑神疑鬼,提心吊胆,这个学佛不如法!

  我对于现在,不但一般社会我不了解,佛门里头也不知道。我一回来,第二天就讲经了,今天晚上讲完了,明天又走了。所以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到新加坡,总去看看演培法师,演培法师一见面,你从台湾来,应知台湾事。其实他知道的比我多,他讲给我听。还是不知道的好,心清净。所以我们听到这桩事情,这是错误的,不如法的。可能类似这种事情很多。学佛,佛法也是梦幻泡影,也不能执着。世出世法都不执着,话讲得没错,做不到!做到不就成功了,实在是做不到,做不到了,这才老实念佛,紧紧抓住阿弥陀佛不放,就行了,其它的统统放下,只抓住阿弥陀佛,这样能往生,带业往生。

  所以在一切法门里面,唯独这个法门殊胜,殊胜的道理就在此地。其它的法门要统统放下,这个法门是一切都放下,可以抓一个,这叫带业往生!因为有这个法门,末法时期,一切众生都能得度。正是古大德所说的,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万修万人去,如理如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懂得方法,世缘统统放下,一心持名,求愿往生,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一切不着,就是不取。不取相,不着相,不住相,虽然是三个名词,意思是一样的。我们修净土的人好,我们的心住在阿弥陀佛上,这个方法好,也容易多了。不像修般若法门,是难!一切不着,不着也不能住,要有一个「我一切不着了」,他着了,着了「一切不着了」。由此可知,这个事情难,真的是难,一切都离,离到离而无离,无离还要离。起心动念,那就不行了,一定要真的不起心,不动念,真正达到清净心,清净心现前。所以这个法门的确是殊胜,它在根本上用功,在究竟处下手。

  这首偈就是入门的方便。如何达到这个境界,时时刻刻想到佛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梦幻泡影,真相是一切皆空,了不可得。常常想到这个。你也不要惊慌,前面讲,听了《金刚经》,会惊会怖(会恐怖),一切都得不到,那怎么办?那人都慌了,一切得不到,你一切都得到了。你要有个念头,说一切都得到了的时候,说实话一切都得不到。你随缘有用,我们常讲,我们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所有权是决定得不到,使用权是随缘,那是处处都有受用。这个才自在!

  心清净,心清净起的作用是智慧,真实的智慧!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患得患失,你是生活在迷情之中,那个迷情,起心动念都是错,《地藏经》上说,起心动念都是罪,你是在罪恶里面过生活,那多苦!佛在《金刚经》教给我们,我们在智慧当中过日子,他怎么不快乐!把罪恶改变成智慧,高明!这叫金刚般若。

  今天还是把全经大意,略略介绍了一下,我们从新加坡回来之后,
 楼主| 发表于 2020-9-26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修们还是希望我们细讲,可以,我们回国来的时候,经本也印好了,所以回来之后,我们再细细的来讨论,这个经确实是很有味道。但是诸位,刚才说了,不能着相,《金刚经》味道不错,我好好学《金刚经》,把阿弥陀佛丢掉了,那就更可惜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讲《金刚经》的目的,是叫你世出世间法一切放下,老实念佛,这是我们讲经的目的,千万不要被经转了,不要被经迷了,迷在金刚般若里头,那就错了!那就不是讲经的目的,这一点要特别留意,我们念佛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16: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