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02|回复: 3

净公上人关于饮食的讲记敬摘点滴202092212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饮食的讲记敬摘点滴


...须爱」,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也不分宗教信仰,清净平等的爱心,为什么?知道我们是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要学习谦卑,你看释迦牟尼佛多谦卑,你看孔子、孟子多谦卑,这是性德。学习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轻视别人就是作践自性,这个道理要明了。学习关怀别人、照顾别人、互助合作,我们这个世界逐渐逐渐就跟极乐世界接近。怎么教人?自行就是化他,我们自己做好了就是教别人;自己没做好,想教别人,不可能!所以自行化他是一体,化他必须从自行做起。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你看他没有展开教学之前,他自己自行,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三十岁才开始教人,三十岁之前成就自己的智慧德相,给社会大众做最好的样子。
  经教里面最重要的,他也很具体跟我们提出学习的纲要,前面我们学过的,文殊菩萨的十度,普贤菩萨的十愿。十度里面后面四个:方便、愿、力、智,那就是真实智慧。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活活泼泼,它不是烦恼是智慧,圆满的智慧、自在的智慧,这里面看到乐。智慧从哪来的?智慧从清净心来的,清净心是禅定。你心不清净,哪来的智慧?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修什么?修清净心,不能离开现实环境,环境里面特别是人事环境。在我们现在重视生活质量、物质环境,环境好,你每天遇到的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对你都很关心。你对于你的生活环境,你有没有贪恋?如果有贪恋、有控制、有占有,这事情麻烦,你生烦恼了。你能把这些东西统统放下,我活一天全心全力为大家服务,服务里面无论是哪个项目,要有个主轴、有个中心不变的。帮助你觉悟,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你省悟过来,这就是佛法,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不是在经本里头,经本是一个启示,大方广佛华严是我们的自性,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文殊菩萨所讲的十波罗蜜,普贤菩萨所讲的十大愿王。
  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念念圆满、行行圆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清净心现前,智慧就现前,智慧不是学来的,是你自己本来有的。现在心定不下来,定不下来是什么原因?我们没有学到精进。你看现在这个世界大家求进步,大家都有个竞争的念头,也好像天天在进步,但是它不是精,为什么?你想得太多、你揽得太多,变成什么?杂进、乱进。是天天有进步,天天有烦恼,愈进步烦恼愈多,不就是这个现象吗?现在社会现象就是这样的。所以佛法讲精进,精是什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要讲求单纯,愈简单愈好,愈简单愈是健康。譬如饮食,特别是富裕人家天天讲求吃,吃出一身病来。你看乡村里面贫穷的老农夫,一年到头只吃一样东西,身体健康,能活到一百多岁,一百多岁还下田种地,真的不是假的。我住在澳洲,距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农村,我们也常常到那边去,因为他们对佛教很喜欢,这里面的人年轻的都八十多岁,年长的一百多岁,自己开车、自己下田耕种,生活非常清苦,他哪里有什么讲求?生活单纯,真的是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生活有规律,他们接触佛法是非常欢喜,精进!你看牛羊一生就吃青草,就吃一样,身体健康;我们人是天天在想花样,结果吃出一身病。要细心观察,真正健康,清净心很重要,慈悲心很重要。
  你要真求福报,你要欢喜布施,财从哪里来的?财布施来的。可是你修财布施不要想到我要得财富,那个人心不好,财富多了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可是你布施财一定得财富,有施有得,得到怎么样?得到的要把它统统再舍掉。所以佛家讲舍得,舍得是两重意思,你舍一定有得,然后再把那个得再舍掉,那你真有智慧,你的福报永远享不尽!所以要晓得这个道理,要真干。聪明智慧也是大家想的,那是果,因是什么?法布施。你知道的绝不吝法,喜欢教给别人,只要人肯接受,你都欢欢喜喜的去教他,法布施长智慧,不长烦恼。无畏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别人有苦难的时候帮助他,帮助他化解苦难,让他身心得到安稳。这里面我们选择素食,就是无畏布施,不再杀害众生,健康长寿。我没有求健康长寿,我懂得这个道理,我说应该。没有学佛之前,年轻的时候喜欢打猎,杀不少众生,知道造很重的业,所以一接触佛法我马上就改素食,五十八年!以前感觉得愧对被杀害的那些众生,所以我这一生比较重视放生,其它的事情我都不做。我跟印光大师学印经布施,所有供养都拿去印经,附带做两桩事情,年轻时候做放生,再就是布施医药。你看现在生病很痛苦,尤其是穷人没有医药费怎么办?所以我们有能力布施医药,医院里面捐一些钱,指定给贫苦人做医药费。我在澳洲,我们住的小城有一个公立的医院,因为小城居民不多,大概只有八、九万人,这么一个小城。我是每年捐给它十二万澳洲币,就是每个月一万块钱,指定做医药的,帮助贫困的人,这无畏布施,所以这个果报是健康长寿。喜欢帮助别人,无论你到哪里去,都会有人帮助你,你说这个多快乐。所以助人为快乐之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要懂得精进,精进一定从忍耐当中得来的,你要是忍不过,这个精字你就没有办法做到,你要能忍。譬如学经教,我们年轻的时候,看到《大藏经》,现在...(●[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诸法就是六道轮回。我们今天所造的,极其严重的染污,严重染污是三恶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能不知道。「悟则全无明而为法性」,只要《无量寿经》上讲的那个觉,觉一心,觉就是悟,觉悟。所以你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悟,悟了之后,无明就又回归到法性。「全起法性之用」,法性之用是什么?就是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十法界里面「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我们把话说得具体一点,大家好懂,那就是弘护正法、普度众生,这就是起法性之用。没有般若智慧,你怎么能够弘护如来正法?你对如来正法完全迷了,你还能起用吗?觉了才行,迷了不行。
  下面教我们觉悟的秘诀,「以离障心,应赴众缘,念念舍离,名之为净」,这是秘诀,教我们修行的秘诀。总要有离障心,什么是障?这要知道。妄想是障,分别是障,执着是障,这是总说,给你说得具体一点,自私自利是障,名闻利养是障,贪图享受五欲六尘是障,贪瞋痴慢疑是障。你首先要认识这些障,然后学佛菩萨示现在六道,应赴众缘。应赴众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自行化他,我自己修行,我也帮助别人修行,这就是讲应赴。用什么心态应赴?念念舍离,决定不能执着。念念舍离,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世尊一生在物质生活条件上他有什么?我们都看得很清楚,三衣一钵,其它的没有了。在当年北印度这个生活条件之下,印度是属于热带,三件衣够了;钵是托钵,吃饭的,一个钵。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道场,诸位想想,如果他想建个道场、建个寺庙不难,他自己的俗家是王族,家里面可以给他护持。同时他一生教学当中,经上讲的,在家弟子里面有十六个人是大国王,小国王就不说了,这些人难道不愿意给世尊建个道场吗?不要!
  但是他也很活泼,也并不固执,给孤独长者邀请他在祇园精舍讲经教学,他接受,在那里也住了不少年,讲完就走了,舍离,不要这个道场。道场什么?道场有主人,释迦牟尼佛借用,用现在的话说,给孤独长者、祇陀太子他们有所有权,释迦牟尼佛有使用权,使用几年。这是舍离得干干净净,心里一点都不染着,这叫净。我们看到这个净,你就要想到清净心。修行头一个,舍离就是放下,念念放下,丝毫执着都没有。在今天的社会没法子,你要没有一个安定地方居住,你就不能修行,就不能办道,为什么?社会型态不同。佛陀出世那个时代,在家人统统拥护你,知道你是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你每天来托钵,人家一定供养,你有病的时候,人家一定照顾。出家人接受供养,四事供养,四桩事情。第一个是饮食,每天去托钵,接受人家饮食的供养。第二是衣服,衣服很有限,三衣,只有衣服破了才接受人供养,还能用就继续使用,不麻烦别人。第三个是卧具,晚上睡觉也只一块布铺在下面,尼师檀。现在我们称为具,拿来拜佛的时候铺在蒲团上。其实它不是铺在蒲团上的,它是当年佛陀时候出家人晚上睡觉垫在地下的,那么简单!第四个供养就是医药,生病的时候接受医药供养。你看多简单,舍干净了,你一丝毫牵挂都没有,所以心在道上。道是什么?道就是清净心、就是平等心,清净平等生智慧。
  我们在今天这个社会也得要适应,我们需不需要个道场?需要。印光大师说得很好,小道场,不要太大,住众不超过二十人。人少容易维持,不要求人,有三、五个护法,你就可以安心办道。心安则理得,佛给你讲的这些道理你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读经,大家在一起研究讨论都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我们心里杂念太多、烦恼太多,这障道,这就是染污,这个地方讲的染污。我们起心动念还是自私自利,还是离不开名闻利养,这怎么办?还有贪瞋痴慢,这连念佛往生都没有把握。念佛往生决定有把握的是要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念佛就是决定有把握,真的是万修万人去,我们不能不知道。
  下面说,「然在缠,染心本具妙理,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染心里头有法性,体是法性。染心,就是迷惑颠倒的这个心,它从哪里来的?它从自性清净圆明体而来的,自性清净圆明体本来具足无量无边无穷无尽的智能德相,没有失掉,只是在迷,所以说迷悟不二,与净不殊,故名不二。「此之不二,不出一念,故心法妙所以为门也」,这个门是比喻,不是真的有个门,这叫法门,就是说你从这个地方开悟,迷是这个门,悟还是这个门。这个门是什么?一念。这个一念,诸位要记住,就是弥勒菩萨所说这一念,「迷唯一念」,这一念放下就明心见性。这样说法,怕的是我们还得不到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下面还有几句话补充,染跟净。「在缠心者,缠即缠缚」,缠是烦恼的代名词。谁缠缚你?自私自利缠缚你,从自私自利,最明显的,你不难体会到的,欲望缠缚你,名利缠缚你,烦恼在缠缚你,傲慢在缠缚你,嫉妒在缠缚你,所以你造恶业。
  这底下也说得好,「谓众生心识为惑业之所缠缚」,惑是迷惑,造业,我们刚才列举的几句,就是你迷惑、你造业。现在人起心动念违背了道德,起心动念都是为自私自利所驱使,起什么念头?损人利己,这还得了!每个人起念头都是损人利己,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还会有和谐吗?这是迷,这是惑业所缠缚,愈迷愈深,愈陷愈严重。佛法给我们...(●[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讲记·净公上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第二十四集)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珐輪。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珐輪,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孝慈智愿,无上菩提。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com/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路电视 http://edu.hwadzan.net/livetv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com/amtb
华藏净宗弘化网网络念佛堂 http://edu.hwadzan.net/amtb
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  http://www.sxjyxxw.org/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tw/
佛教藏经集 http://www.fodian.net/zjj/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 http://www.amtb-shizihou.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i.youku.com/i/UMTMxOTIxND ... ;order=1&page=1
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http://www.amtb.org.tw/rsd/rsd.asp
因果教育弘化网 http://www.ganyingpian.com/
澳洲淨宗學院 http://new.jingzong.org/
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  http://www.shiwudao.net/
佛学视频网 http://www.fxsp.org/index.html
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  http://www.amtb.cn/amtbapp/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7-1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