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64|回复: 2

菩萨近处。安乐行品。法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如虚空’,般若经中专谈空理。须菩提善说空,佛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故他名‘空生’。虽名空生,但亦不空生,何以说不空生呢?有了须菩提,故说空生又不空生。须菩提是梵语,中译空生,何以得此名?乃因他出生时家中仓库里的财宝,无缘无故突然变空,故其父名之为空生。其父见家中财库无故而空,即去爻卦。卦谓此乃吉祥之兆,家生贵子,所以须菩提又名善吉。七日后仓库中金银珠宝失而复得,又得名善现。何故须菩提出生之日,家中的财宝都空了呢?因他生生世世研究空理,所以他一出世即表现般若空。‘如虚空’是大空。‘无所有性’即毕竟空,有偈云:‘如来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诸法本醴无欠无余,故谓毕竟空。以毕竟空故‘无所有性’也。
  ‘一切语言道断’,一切皆空,非言语所能言喻。
  ‘不生’是有为空。有为法由因缘和合而生。不和合则不生,故谓有为空。
  ‘不出’乃无为空,‘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无为即出离,出离一切法,出离已空,故‘不出’。
  ‘不起’是无始空,大般若经上载无始空,因‘开始’了不可得,故云无始空。
  ‘无名’为性空。‘无相’为相空。无名无相,亦可解释作实无所有。
  ‘实无所有’为不可得空。
  ‘无量’是有法空,有量即有法,有量空,即有法空。
  ‘无边’是无法空,法为边,无法即无边。
  ‘无碍’乃有法无法空,有法无空,皆了不可得,故为无碍。
  ‘无障’即教空,妨碍遮障皆了不可得,故无障。
  以上为十八空,佛常修此十八空,法华经中载之十八句,乃依照此十八空而说。
  上述‘一切法空’乃总相,‘如实相’至‘无障’十八句为别相,一切相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所以说常乐于观以上种种法相,视一切皆空。此乃大菩萨第二种亲近之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菩萨 于后恶世 无怖畏心 欲说是经 应入行处
  及亲近处
  当尔之时,佛欲重申此义,而说偈言:若有发大菩提心之菩萨,于将来恶世中,无恐怖畏惧之心,欲说法华经,应入身所行之安乐处,及亲近处。
  常离国王 及国王子 大臣官长 凶险戏者 及旃陀罗
  外道梵志 亦不亲近 增上慢人 贪著小乘 三藏学者
  破戒比丘 名字罗汉 及比丘尼 好戏笑者 深著五欲
  求现灭度 诸优婆夷 皆勿亲近
  修行菩萨道之修行者,应远离国王、王子、长官、做凶险演戏者、屠宰猪牛者,及一切修外道者和婆罗门。也不亲近增上慢人,贪著小乘不发大乘心之声闻缘觉,及修三藏之学者,不守戒律之比丘,或冒名伪称阿罗汉者。也不亲近破戒之比丘,好嬉戏说笑者,因彼等皆深著色、声、香、味、触,或财、色、名、食、睡五欲。求现生即得灭度者,这类优婆夷,皆不宜亲近。
  若是人等 以好心来 到菩萨所 为闻佛道 菩萨则以
  无所畏心 不怀希望 而为说法
  若如是人等,以求道之心来到修菩萨道者处,欲求佛法,此菩萨则以无所恐惧心,不怀任何希望,或贪图供养之企图,而为之说法。
  寡女处女 及诸不男 皆勿亲近 以为亲厚 亦莫亲近
  屠儿魁脍 畋猎渔捕 为利杀害 贩肉自活 街卖女色
  如是之人 皆勿亲近
  ‘寡女’即丧夫之女人,‘处女’即未婚之女子。‘不男’即生、键、妒、变、半五种不男,如是之人皆不与之亲近厚爱。亦勿亲近屠杀猪只及卖肉之人,狩猎野兽、网捕游鱼飞鸟之人,为图利而杀害众生者,贩卖肉类为生之人,或出卖色相以谋生的女人,以上这些人,都不宜亲近。
  凶险相扑 种种嬉戏 诸淫女等 尽勿亲近 莫独屏处
  为女说法 若说法时 无得戏笑 入里乞食 将一比丘
  若无比丘 一心念佛 是则名为 行处近处 以此二处
  能安乐说
  ‘凶险相扑’即学习武术之人。种种玩耍嬉戏,及贩卖美色的女人,皆勿亲近。勿于屏帐单独为女子说法。若要说法,切勿一面说法一面嬉笑。人市中乞食,必须偕另一比丘同往。若无比丘相伴,则端然恭敬一心念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或‘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摄心念。以上是修行菩萨道者之行处及亲近处,以此二处,安乐而无所为地为大众说法。
  法界佛教总会在美国成立以来,尽心竭力弘扬正法。诸位若能发心建立广大的道场,能容纳数十万人、数百万,甚至能容纳数千万人更好。你们每人都应发愿建立道场,道场越多越好。每个家庭都成为道场更好,每个人都变成道场,每个国家都成为道场更好,乃至整个世界也成为道场,人人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则能杜绝世界一切恶业,使正气洋溢,福被寰宇。
  又复不行 上中下法 有为无为 实不实法 亦不分别
  是男是女 不得诸法 不知不见 是则名为 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 空无所有 无有常住 亦无起灭 是名智者
  所亲近处 颠倒分别 诸法有无 是实非实 是生非生
  在于闲处 修摄其心 安住不动 如须弥山 观一切法
  皆无所有 犹如虚空 无有坚固 不生不出 不动不退
  常住一相 是名近处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有比丘 于我灭后 入是行处 及亲近泸 说斯经时
  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 入于静室 以正忆念 随义观法
  从禅定起 为诸国王 王子臣民 婆罗门等 开化演畅
  说斯经典 其心安隐 无有怯弱 文殊师利 是名菩萨
  安住初法 能于后世 说法华经
  若有比丘在我灭度之后,进入如是菩萨修行的处所,及菩萨所应亲近之处,演说妙法莲华经时,无所恐惧,亦无所希求,‘到无求处便无忧’。菩萨有时入静室中,以正念亿及佛法之道理。讲经前先静坐一小时,静止杂乱妄想,于静虑中悟出之道理来讲经说法。出禅定后,为诸国王、王子、大臣、人民或婆罗门等,开演畅言妙法莲华经无上之妙理,其心平稳安乐,无所恐惧。文殊师利!你应知道,这菩萨安住于初步法门,彼能如是修行,将来末法时,则能讲说妙法莲华经。
  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今得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又称一声:‘文殊师利菩萨!’在如来灭度后,于末法时欲说此经,应住于安乐行门上,若口宣说或读诵此经时,不乐于诉说他人的过错或经典的过错。佛乃因人说法,观机逗教,应病予药,故吾人不应妄加评论。也不轻慢其他经典或法师,例如对法师所说之法起分别心,而厚此薄彼,也不论及他人之长短。对于声闻人,亦不直称其名。美国人无长幼尊卑之别,儿子竟直称父亲之名,此乃不敬之举。在家人不应直称出家人的法名;称呼其字,则可。例如万佛圣城中的出家人的法名为果X字恒X,在家人只可以其字称之,如X法师。对出家人尚且不可直称其名,对师父更不应直称师名。弟于若直称我为度轮法师或宣化法师,实属不敬之举,目无尊长。如直称度轮或宣化,更是欺师灭祖的行为。出家人与出家人彼此之间也不可直称其法名,只可以其字相称。唯有师父可称徒弟之法名。
  对小乘法师既不称名说其过,也不赞叹他。若法师真正有德行,加以赞叹则无可厚非,但勿称其名称。又不生怨恨嫌弃之心,假如你没有以上所说的种种毛病,心中无贪嗔痴,自然得到安乐。对于一切来听法者,不逆其意而观机逗教。彼若有所质难请问,勿以小乘法答之,而依照大乘经典中之道理为之解说,令问法者获得一切种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常乐 安隐说法 于清净地 而施床座 以油涂身
  澡浴尘秽 著新净衣 内外俱净 安处法座 随问为说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诸优婆塞 及优婆夷 国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义 和颜为说 若有难问 随义而答
  因缘譬喻 敷演分别 以是方便 皆使发心 渐渐增益
  入于佛道 除懒惰意 及懈怠想 离诸忧恼 慈心说法
  当尔之时,释迦牟尼佛欲重宣此义,而以偈颂再说一遍:修菩萨道之菩萨,常欲令众安隐道及安隐果而为说法,即入如来室。于清净之地施敷床座,即坐如来座。以香油涂身,即著如来衣。洗净一切尘秽,‘著新净衣’,即著如来衣,内外皆清净,内无妄想外无尘秽。安处于如来座,随所发问而为说法。若遇比丘(男出家人),及比丘尼(女出家人)、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国王、王子、大臣及百姓,应以微妙不可思议之义理,和颜悦色地为之说法。若有疑难请问,则随大乘义理来答覆,以各种因缘及譬喻为之敷演。以方便法,使之发菩提心,并且日益增长,成就佛道。除去懒散惰慢之意,及一切懈怠之想,离一切忧愁烦恼,慈心为众生说法。
  昼夜常说 无上道教 以诸因缘 无量譬喻 开示众生
  咸令欢喜 衣服卧具 饮食医药 而于其中 无所希望
  但一心念 说法因缘 愿成佛道 令众亦尔 是则大利
  安乐供养
  昼夜六时常为说法,以慈悲心教化众生,演说佛教里无上之道理,唯恐众生不明妙理,故以种种因缘,无量譬喻来开示,令大众皆大欢喜。于衣服、卧具、饮食、医药,以上种种物质无所期望,但以一心念,为众生随机说法,愿成佛道,亦令众生成就佛道。作如是想,才是大利一切众生,安乐众生之供养。
  我灭度后 若有比丘 能演说斯 妙法华经 心无嫉恚
  诸恼障碍 亦无忧愁 及骂詈者 又无怖畏 加刀杖等
  亦无摈出 安住忍故 智者如是 善修其心 能住安乐
  如我上说 其人功德 千万忆劫 算数譬喻 说不能尽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佛在世是正法时代,佛灭度后有像法时代、末法时代。若有比丘即是行菩萨道的出家人,‘能’即能力所及。譬如,若你能翻译而不作翻译,即能为而不为。若你不能亦尝试去做,则是不能也能行。‘演说斯’,即是能演说此经。讲经本无能与不能之分。我本来不能讲经,但既然没有人讲妙法莲华经,我就试著讲。一试之下如此多人来听,我便越讲越起劲了。其实我连听经也不会。
  演说妙法莲华经之法,‘心无嫉恚’:我人心丢掉了而不寻觅,学习佛法就是为了寻找真心。心无嫉妒嗔恚,则离诸烦恼,也无障碍。不但自己无障碍,而且对人亦无障碍。若你内外均无障碍,就算有旁人障碍你,此障碍也不起作用。亦无‘骂詈’者,何以有人责骂你呢?因你常责骂他人,故别人亦责骂你。你不责骂旁人,就没有人责骂你了。‘又无怖畏,如刀杖等’:所谓‘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二祖神光法师,他的头被刽子手砍下,他却泰然不动,当时即有白浆冒出,皇帝始知错杀了圣人,遂为之建塔造庙,予以纪念追思,但岂不是悔之已晚呢?
  ‘亦无摈出’:大家聚居一起修道,应融洽共处,否则,互相磨擦,终会排除异己者,此谓‘摈出’。若互相忍耐和气相处,既不障碍他人,就是他人脾气古怪,你亦无所执著,能忍能让,‘亦无摈出,安住忍故’。‘智者如是’:有智慧者不会执著小事而发脾气。他乃‘善修其心’:能住于安乐行门上,如以上所说之道理,修行菩萨道,其人功德,纵‘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发表于 2021-1-21 08: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07: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