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03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关于贷款的讲记敬摘点滴
...,说自己对不起侍者的父母,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弟子。
其实,在佛法戒律中,对于失去出家戒体大致有几种情况:
1、守戒者死亡
2、守戒者性别转变三次以上
3、守戒者产生极大的邪见,如认为没有因果等。
4、还戒、舍戒和破戒。
其中第四条的还戒就是将戒奉还给授戒师,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恶业,南传佛教和内地某些大德所倡导的短期出家就属于这种。舍戒就是在有证明人的情况下,舍掉戒律,这种情况有过失但不是很重,而且舍戒之后还可以在规定的情况下再受戒。而破戒的过失最为严重,指的是在没有失去戒体的情况下违反根本戒。在别解脱戒律的戒条中,戒体犹如陶器一旦破碎就无法复原,也就是说此生不能再重新受戒,而且过失极大!
我的一位出家上师曾经开示过,藏区有些寺院和传承,为了不让年轻僧众轻易的舍戒还俗,就有意的不去讲说戒律中有关“舍戒”的部分,这导致很多年轻僧众在淫欲烦恼无法对治之下采取了破戒的行为,让人十分惋惜。还有些寺院由于佛法的教育很差,僧众干脆就没有听过有关“舍戒”的开示,那么他们还俗一旦发生肉体关系,必然是破戒无疑了。根据传闻,我感觉侍者很有可能属于破戒的情况,也难怪仁波切如此伤心。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侍者在这么伟大的上师身边还是不能免除这个障碍呢?
道理很简单,成就者的神通不能无条件的改变众生的业力。对于一个合格的弟子,通过对成就上师的祈祷获得加持,一切的障碍都可以消除。但如果一个不合格的弟子,同时对上师的信心不足够坚固,再加上自身业力烦恼深重,被障碍所改变也是在情理之中。这就像是医生有能力治愈所有的疾病,但也要靠患者的配合,如果患者不配合,再好的医生也是无能为力的。
对于一个已经遇到具格上师的佛子来说,解脱不取决于上师,而是取决于自己的努力!
阿明首发于www.aming.cc
2007年11月13日标签:预示 这位 色戒 后来
囍[立命改运]惜福乃延寿秘诀
时间:2014-4-7 8:29:02 作者:妙音 来源:学佛社区网12596 查看:563 评论:0
我们现在社会注重讲营养,其实营养不是寿命增上的关键,因果才是关键。平常为什么要对修行人说,我们不要浪费。针对“福尽而死”这条死缘,有必要展开破斥现代的邪见,树立起惜福的观念。
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有一位美国老太太一生中都以贷款提前消费,临死前刚好把贷款还清。而一位中国老太太,天天省吃俭用,存钱准备以后享用,存到足够钱的时候,她就得病去世了。这两位老太太在天堂见面后,彼此交换心得。中国老太太说:“还是你聪明,哪象我,只是苦了自己。”
许多不明因果的人都认为这个故事很有道理,觉得应当提前消费才对得起自己。其实这是一个具有欺诳性的故事,体现的完全是断见思想,误导了许多人。
以因果衡量,这个故事应该这样改版:有位美国老太太贷款消费,在挥霍的同时,却很少积累福报,于是她在法界银行的赤字越来越大,由于福报提前透支,她无法偿还债务,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中死去。
中国老太太生活节俭,平常节省的钱都用来积福,结果福报越来越深,由于善业深厚,最后走的时候天乐鸣空,升到天堂。
以后两位老太太见面了,一个是衣食自在、光明赫奕的天子,而一个沦为腹部大如泰山、咽喉细如针孔的饿鬼。美国老太太说:“当初,我只知道尽快享乐,没想到还有三世因果,事实上,因果上的利息大大超过美国银行的利息,贪求现世的享乐,真正害了我。现在我要在恶趣中遭受亿万年的痛苦,即使最终脱离,也还要做牛马来偿还,还是你这条路走得对。”
因此,不能随顺凡夫人的邪说,这些邪说不符合正量,在任何取舍上,唯一应遵循因果规律。
有人说:我自己赚的钱我自己花,不把钱花光享受,不是白赚钱了吗?
我们可以通过比喻来思考,比如一个农民对着粮仓想:这是我自己种的粮食,当然应享受,不把它吃完不是白辛苦一年吗?这显然是愚人自绝后路的做法,不为明年留下种子,最后只会饿死而已。可见,不顾及后果的过分享受,将会耗尽福报,给自己的未来和后世带来无量的痛苦。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则公案:
明朝正德三年出现了大旱灾,楝塘地方因为有水库而得以避免。第二年又出现大水灾,也以堤坝高而没有遭灾。邻近的几个乡连续好几年没有收成,唯独楝塘地方接连丰收,而且他们乘形势得到了官府的两次免粮。于是这些村里人廉价买进了各乡的产业,生活变得非常富有。从此之后,该地朴素的风气荡然无存,奢糜成风。
当时,乡民陈良谟对他的叔兄说:“我们村子会有奇祸发生!”叔兄问他是什么原因,他答:无福消受罢了。不久果然全村发生了大瘟疫,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人的福报有限,能节约不贪着,就可以延寿,如果过分奢侈,福报享尽了必定福尽而死。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
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知道其实浪费半碗饭、一张纸,也有很大的罪过。比如半碗饭来之不易,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去壳、运输到最后煮成米饭,其间有多少劳动者的心血,要耗费多少自然资源,才能端到口边,供你享用。这半碗饭不是无因无缘产生的,随意浪费不会折福吗?实际上,因果丝毫不会空耗...(囍[净公上人]净公上人:不肯忏悔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