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432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2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翻译错了。古人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必须如开经偈所说‘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学必须知道,中国近代受尽了屈辱,好像样样不如外国人,其实中国人乃是最幸运最有福的人。佛教传到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修行证果的人。证果的意义是对于佛在经中所讲的理论,他完全明白,如不能亲自把它证实,只是听佛所说而自己未能亲证,他翻译经典或讲经说法一定会发生错误,所以古来大德翻译经典讲经说法都不是凡人。如果我们愿意继承这份宝贵遗产,我们的祖先只要求我们一个条件,即熟中国的文言文。我们祖先聪明,知道言语是会随著时代变的,而文字不变,把语言与文字分成两条道,因而文言文传了千年而无变化。现在论语等于同孔老夫子交谈,读孟子即与孟子见面。
佛经最晚的翻译是在南宋时代,为数不多,十分之七八是隋唐时翻译的。经典的文字是译经时代最浅显的,也是就当时的白话文。例如阿弥陀经是姚秦时代翻的,尚在隋唐之前,但是比同时代陶渊明的文章容易懂。如对于文言文有造诣,即能接受古圣先贤的宝贵智慧遗产。学文言文应由背诵古文下手,尽量从古文观止里选择,背熟五十篇即能阅读古文,背熟一百篇即能写文言文。我常劝勉同修要教你们的子女背古文,现在他们虽然感觉有些困难,将来他们会感激你们父母一辈子。如年岁稍长,碍于工作,无此精力时间,最好背诵无量寿经,只有四十八章。夏老居士的会集本非常好,最重要最精华的经文均予纳入,包含五种原经,最早的是后汉时代翻的,最晚是宋朝。若能读熟,则阅其他经典即无困难。
阿弥陀经是姚秦时代罗什大师翻的。中国以秦作国号的有四个朝代,历史学家即冠以帝王之姓以区别之。第三个朝代是符秦,帝王是符坚。他的大臣姚苌发动政变,推翻符坚而自立为王,称为姚秦。当时出了不少高僧大德如慧远、道安、僧肇、谢灵运、陶渊明都在同一时代。三藏法师是学位之称,对佛所说经、律、论三藏无不通达,方可称为三藏法师。蕅益大师生于明末,殁于清初。大师的生平在其传记中有详细记载。另外在弥陀要解讲义与亲闻记中亦均有详述。要解讲义是圆瑛法师著的,弥陀要解亲闻记是宝静法师著的,这是两部很好的注解。大师晚年专修净土,所以他取了一个别号叫西有,其含义是指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
佛所说的娑婆世界,从前大家均认为是银河系,依黄念祖老居士的解释,银河系是佛经所讲的一个单位世界,由此推算,三千大千世界包括十亿个银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可见宇宙之大几无法想像。
佛最初讲无量寿经,次讲观无量寿经,最后讲阿弥陀经。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阿弥陀佛也真有。怎样才能去呢?第一、要真相信。第二、要真发愿肯去。第三、专念阿弥陀佛。专念必须把妄想、分别、执著一齐灭掉。今生如不能生西方,来生一定更苦,因为我们从早到晚,思想不停。如所想的是利益众生之事少,而自私自利之事多,则来生定是苦多乐少,每况愈下。
‘沙门’为古印度各宗教出家人之通称,又名‘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传到中国之后,沙门即变成佛教出家人专用的名称,并含有在学习期中之称谓。蕅益大师自称为沙门,乃自谦之意,不敢自称法师。有人以‘大师’称谓出家人实属过份,观音普贤大势至等觉菩萨与弥勒后补佛尚且称为‘大士’,‘大师’乃对佛之尊称,今人不了解佛学常识,竟以此名号称呼凡夫,近乎讥嘲。蕅益是大师的别号,智旭是大师出家的法名。
‘原夫’二字是文言文之起题语,乃虚词,无何意义。佛是梵文音译,全文为‘佛陀耶’,义为觉者,乃尊重不翻。华人喜简,只采用佛字。对宇宙人生真相真正明白谓之觉者。宇宙是生活环境,人生是自己本人。谁认识自己?由何而来,将来往何处去,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小则个人家庭,大则社会国家,甚至于广大的虚空法界,如真能了解,才能作得了主宰,得大自在,不会受环境之支配与压迫。成佛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诸佛是彻底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者,为数无量,他们能作到,我们也可以作到。
蕅益大师把这个念佛法门解释给我们听,依其方法修学,在一生中亦能得到如诸佛菩萨之成就。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大德,决无欺骗,他们对我们一无所求,骗我们作什么?故对于他们的教导应深信不疑。佛佛道同,无量诸佛都是慈悲、真诚、清净,悯念群迷。‘群迷’指九法界,包括菩萨、声闻、缘觉、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菩萨’译为‘觉有情’,而觉的并不圆满,至少仍有一分生相无明,故仍在九法界。佛教我们用理智,不用感情,佛以无条件慈悲怜悯一切众生,全心全意照顾众生,随机施化,教导众生修持正法,直至成佛。
悯念是慈悲义,如果没有慈悲心,佛对于教化众生的原动力就没有了。世间人一天到晚努力工作是名与利在背后推动。佛菩萨既不贪名,又不图利,只是怜悯一切迷惑的众生而随机施教。在教学内容与方法,因众生根性、迷悟、生活方式、教育程度均不相同,不得不因人施教。所谓教化,教是由因上讲的,化是由果上说的。接受佛教导之后,应有气质变化,从前愚痴,现在聪明,从前觉得苦恼,现在感到快乐。佛教学的宗旨对一切众生均相同,都是教众生圆满成佛。此之谓归元无二,方法虽多,目标则一。
中国隋唐以后佛教分为大小十宗,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后人往往存门户之见,认为自己所修的法门是对的,其他均非。但佛说‘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幸勿自赞毁他。佛在世时,有人向他请教,他一定指示一个正确的方法令其得到圆满的成就。现在佛不在世,只能依靠佛经修学。这些经典如同医生对病人的处方,如药方与病症不合,恐怕会发生严重后果。蕅益大师为我们介绍的阿弥陀经是佛看众生机缘成熟,无问自说,不是专对某一种人说的,而是对当时及后世一切众生说的。自古以来修净土法门得到成就者为数最多,它是最直捷、最圆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