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3|回复: 0

[学佛文档] 太上感应篇(第三十三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8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1999年太上感应篇讲记全195集》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太上感应篇  (第三十三集)  1999/6/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3



  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再谈谈了凡先生所说的善有半、满,满是圆满,凡是不能圆满的,达不到圆满的标准,就叫做半。他举《易经》上两句话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修行人一定要牢牢的记住。总而言之,不积就不能满,就达不到圆满,所以教我们要积德累功。德行必须是念念不忘,时时刻刻存一个利人、利益社会、利益众生的心,必须把自利舍弃。一般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不是没有读过圣贤书,许多读圣贤书的人,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但是他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私欲没能放下来。由此可知,自私自利,种种爱欲,不但是修行的大障碍,世间福报也被它障碍住了。众生为什么会堕三途?这里面的因素我们不难理解。佛经上对于三途地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读了、听了依旧不能够提起警觉,这正所谓的是麻木不仁,只重视眼前的小利,不知道未来有大害。所以善恶利害、事实真理,几个人能够认识得清楚?几个人能够圆满的做到?现代人他们做不到,说实在的话也不能责备他们,也不能怪他们,为什么?没人教他。

  这些大道理必须从小教起,所谓「少成若天性」,这很有道理。到中年、到老年,在这个社会染缸里面已经被严重染污了,虽然听到觉得是有理,也会点点头,但是境缘现前依旧是迷惑颠倒,依旧放不下。原因就是认知不够透彻,才会有这个现象发生。由此可知,教学多么重要。中国在古代,把教学真的看作人生第一桩大事,无论是家庭、无论是国家,所以这个民族能够绵延几千年到今天,它不会灭亡。我们再看西方过去新兴的帝国,时间都不能维持长久就衰了,我们有没有认真去观察兴衰的因素是什么?它是什么道理兴旺的?什么道理又衰退?中国是衰了一阵子,又何以能够再复兴?这个原因是文化的根很深。虽然在近代,大家看到西方人,所谓洋枪大炮,屈服在武力之下,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可是中国毕竟还有一些老人,他们心里明白、心里清楚,维系着民族文化的命脉,等待机缘发扬光大。什么叫机缘?大家省悟过来,能够再接受,这就是机缘成熟。在中国这个大环境里,几千年的熏陶,说实在话容易觉悟,觉醒过来,这是中国人的福报。中国人有福,世界人就有福。古圣先贤的教诲跟西方人的观念确实不相同,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天下为公」,就讲「仁民爱物,推己及人」,这个胸襟多么广大,成就圆满的功德。所以纵然一时迷惑,短时间有灾难,毕竟能够恢复。

  讲到半满,实在讲都是在存心,这个批注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一个信徒上庙里面去烧香,供养两文钱。两文,现在人不懂了,什么叫两文?在清朝末年,十文钱才是一分,十分才是一角,你就晓得,两文钱是很少的。这是一个我们能够想象得到,家境非常清寒,但是她布施供养的心真诚,所以寺院里面住持老和尚亲自给她消灾。到后来这个女施主发达了,再到寺庙里面来烧香还愿,这一次是供养千金,带来很大的供养,老和尚只派了一个出家人给她消灾。佛事做完之后,她就问老和尚,她说,「我过去布施两文钱,你老人家亲自替我消灾;现在我供养这么多,你为什么随便派个出家人,好像来敷衍我?」老和尚就说,「过去妳布施的虽然少,妳的心真诚,我不亲自给妳消灾,对不起妳。今天妳布施供养虽然多,妳心地的诚敬不如往年,这随便一个出家人给妳消灾就够了。」半满,我们在这里看到,不在供养钱多少,不在这个,在心地的真诚。这个说法好,不是有钱、有力量的就能修大功德,修圆满功德,贫贱人就没有机会修。明白这个道理,贫贱人往往能修圆满的功德,而富贵人往往修积的只是一半的功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通达事实真相,富贵人不会生生世世都富贵,贫贱人也不会生生世世都贫贱,贫贱人来生得富贵,富贵人来生转贫贱。你问问,这是什么个道理?这一段所说的就是。在一个平常现象里面,富贵人多骄慢,贫贱人多半谦虚恭敬,哪里晓得谦敬是德,骄慢把福折了。所以怎么修也只是一半,得不到圆满。

  他还举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吕洞宾的故事,也值得我们深深反省的。这是道教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在早年遇到锺离,那也是八仙之一。锺离教吕洞宾一个法术,点铁成金,你要布施救济一些穷苦人,你有这本事就方便了。吕洞宾就问锺离先生,他说,「我点铁成金,这金会不会再变成铁?」锺离告诉他,「五百年之后它才会变成铁。」吕洞宾一想,我这样岂不是害了五百年之后的那些人吗?「这个法术不要,我不学了。」锺离赞叹他,他说,「修仙要积三千功德,你这一念心,这是好心,你三千功德就圆满了。」我想现代人没有这个心,别说五百年后的人害他,他不负责任,眼前的人他都害。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体会到一桩事情,诸佛菩萨、神仙都是以爱心对人,千百年之后的众生,都决定没有一个伤害的念头,何况现前!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末后有个结论说得很好,要紧的是真诚心、清净心、慈悲心,布施一分钱可以消千劫之罪。由此可知,不在施舍的多少,在心念,真诚心。如果心地不真诚,虽然黄金万镒,这是讲多,我们今天讲,亿万的财富拿去布施供养,福只有一半,不圆满。这个道理佛法讲得清楚,真诚、清净、慈悲,不着相,正是佛法里头所说的「境随心转」,他的心量大,他心里面没有障碍,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念念与虚空法界相应,这个功德就圆满。如果心里面没有舍弃妄想分别执着,心量窄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8: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