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57|回复: 0

《大乘起信论》中的大乘法真的是众生心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9 15: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题目】《大乘起信论》中的大乘法真的是众生心吗?
        转载的文章中有:“本论说大乘法就是众生心”。
        这个判定,本人认为不是《大乘起信论》要表达的准确意思。
        但是根据《六祖坛经》的三十六对法有:对即是错,错即是对。这句话如果是针对佛菩萨的,是正确的。如果是针对世俗凡人的,就是错误的。针对于世俗凡人,可以认为是断章取义。
        详述如下:
        首先,看一看作者马鸣菩萨所推荐的法是否含有“世间法”,即世间法是否属于摩诃衍法?
        摘录《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真谛译:
        问曰:“有何因缘而造此论?”
        答曰:“是因缘有八种。云何为八?一者、因缘总相,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二者、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三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分析1、一者中:
        a、“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因为世间法出不了轮回,不能“得究竟乐”,这说明世间法不是作者所推荐的,即世间法不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
        b、“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因为世间法就是求名利恭敬等的,这说明世间法作者所推荐的,即世间法不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
        分析2、“五者、…………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因为世间法不能“远离痴慢出邪网”,即使外道法中最高的的四禅八定也出不了轮回。这说明世间法不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
        分析3、“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
        世间法中没有与大乘法(即摩诃衍法)相同的止观。外道法中类似的止观:是《圆觉经》中所说的“止病”、“灭病”,与“邪观”。这也说明世间法不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
        【结论1】:世间法不是马鸣菩萨所推荐的法,即世间法不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
        再次:
        摘录《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真谛译:
        次说立义分。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
        …………
        摘录《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实叉难陀译:
        云何立义分?谓摩诃衍略有二种,有法及法。
        言有法者,谓一切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此显示摩诃衍义,……
        。 。 。
        首先,同一佛经的两个译本相同部分比较:
        真谛译本:一者、法,二者、义。
        实叉难陀译本:有法及法。
        可以有等式为   法=有法;义=法。
        看真谛译本:因为义=法,因此,其中的“摩诃衍义”=“摩诃衍法”。
        文中的“所言法者”,其中的法就是指“摩诃衍法”。
        用替换法有:《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真谛译:所言摩诃衍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法。
        又因为从上面的【结论1】中可知,世间法不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
        又因为古代佛教经论中的标点符号都是后来添加的。因此,这里《大乘起信论》译文中的标点应该标错了。
        小节1:这段文字简化后,应该是:所言摩诃衍法者,谓出世间法。
        再次:
        《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实叉难陀译:
        云何立义分?谓摩诃衍略有二种,有法及法。
        言有法者,谓一切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此显示摩诃衍义,……
        ……
        这里有个古怪的词“有法”,这应该表示众生心中有摩诃衍法,但众生心中还可以有其它的东西。又根据前面分析,摩诃衍义就是摩诃衍法。
        小节2:从“言有法者”开始,这段话可以意译为:一切众生心中有摩诃衍法,而众生心中还有不属于摩诃衍法的世间法,因为众生心中包含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所以根据这些显示:大乘法(即摩诃衍法)就是出世间法。
        再次:
         《释摩诃衍论》卷第一 (龙树菩萨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者,即是本法所依决定门。
        这里的本法就是大乘法(即摩诃衍法),这里说的是“本法所依”,依,此处应是依据的意思。依据,可能是全部,即众生心=大乘法,也可能是局部,即众生心中的部分法是大乘法。
        又众生心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小节3:所以,在此处,含有意思:出世间法是大乘法。
        再次:
        另外,《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 实叉难陀译)在造论因缘后面说:“此诸句义,大乘经中虽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缘别,是故造论。”
        也就是说《大乘起信论》的理论与大乘佛经一致。
        那么看看其他的大乘佛经的意思。
        ……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10 册 No. 279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
        佛子!此菩萨作如是念:‘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国土,无相为相。一切三世,唯有言说;一切言说,于诸法中,无有依处;一切诸法,于言说中,亦无依处。’菩萨如是解一切法皆悉甚深,一切世间皆悉寂静,一切佛法无所增益。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
        ……
        《华严经》是佛陀为大菩萨讲的,是地位较高的佛经。里面确实有含义:“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即世间法=佛法。
        但是,这个等式成立是需要有前提条件的,比如“此菩萨作如是念”后面的“无为为性”、“无相为相”、“无有依处”等等,应该是此菩萨在世间法外附加了无为法,或是附加了“应无所住”,即附加了“心真如门”,已经把“世间法”改造成了“出世间法”。
        小节4:因此,《华严经》中此处的字面意思:世间法=佛法,实际意思是:出世间法=佛法。
        【结论2】:针对于世俗凡人来说,《大乘起信论》中的大乘法不是完整的众生心,大乘法实际是众生心中的出世间法。即大乘法=出世间法。

……(完)……
参考资料:
《大乘起信论》简介
http://fowap.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4635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5 2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