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690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叫真正圆满。
但是你得要知道,这个世间有几个人能够参加一次讲学?像我们现在办的这个佛学讲座,这个一期是七十天,算是长的,两个多月。能够参加这一届,他就能开悟了吗?他就能证果了吗?难!这个从前李老师跟我讲过,他讲那个话的意思是劝我。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在全世界各个地方走动,到处讲经弘法。老师说:好是好,跟很多人结了法缘,几个人听你一次讲经,他就开悟了?一个也没有。所以李老师最后讲只有你自己得利益,别人得不到利益。话是实话,一点没错。
要怎样才能令一切众生得真实的利益?一定要长住在那个地方,这就是「请佛住世」。什么人请?这个地方真正有善根、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他知道,发现一个真的好老师,想尽一切方法把这个老师留下来,在这个地方教化一方,长年的在教导,地方人有福了。那这就不是短期的,长期教学了,这种人不容易有。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真的许许多多的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真的有福德、有智慧。其实那些人不是凡夫,都是诸佛菩萨来示现的。凡夫不可能,哪有这种远见,哪有这么大的智能!这就是「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像唱一台戏一样,释迦牟尼佛唱主角,还有许许多多诸佛菩萨来唱配角,做他的学生,做他的护法,这一台戏才唱得圆满。不是凡人,凡人决定做不到。
现在这个世间众生福薄,福薄没有办法感得这么多的圣贤示现。佛法总在缘,所以李老师当年就劝我要长住一个地方,不要老是走动,你才会有成就。我跟老师报告,我说这个道理我知道,但是缘不成熟,我很想住在这边一个地方,我没有地方住!你们同学大家都知道,我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建过道场,都是住别人的地方。住别人的地方要看别人的脸色,他欢喜,我们多住几天;他一不高兴,赶紧就要告辞。不要等到人家面孔板起来赶你走,那就不好意思。察言观色,看到他的态度稍稍凉了、降温了,这个时候你要有聪明,赶紧走。为什么?以后还好见面。到他那个心要凉了之后,你再走,以后不好见面。这是我的环境不一样,所以不得不到处去弘法,跟各个地方的同修结善缘、结法缘。结法缘当中还有一个目的,希望哪个地方真的有善知识能够帮助我,让我安定长住在那个地方,我有这个希望;始终没有!
有一些人是很想让我在那里长住,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有有心有力,像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力,环境他做不到。这是什么环境?韩馆长往生之后,留下这个包袱,这些悟字辈的出家人这么多,这是个包袱,我受这个牵累。这些人在新加坡,在新加坡只有我一个拿到新加坡永久居留,其它的都是工作准证、学习准证,期限一年,心都不定。如果李木源居士把这个悟字辈的全部都办成新加坡永久居留了,那我就老老实实乖乖的永远住在新加坡了,怎么会跑到这里来?所以这是外面环境不相同。
那么到这一边,我们的外面环境比新加坡好一些,我们这些悟字辈的同学,有不少已经拿到工作准证。此地的工作准证是两年,两年到期之后,可以再续两年,在这个地方住四年之后,就可以申请永久居留,这个条件在新加坡没有。所以这个在佛法讲缘,内在的缘,外面的缘;缘不具足,你想住在这个地方,不可能,逼着你不能不走。
现在我们在澳洲,确实这个地方给予我们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理当在此地住下来,不再走动。为什么还要去走动?这个走动,你们同修都晓得,我为什么要到各个地方去走动?为了祈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为这个。还是不能够安居在一处,为什么?这个工作没有人去做。
现在这个社会非常不安定,冲突的事件此起彼落,频率一年比一年增多,这个伤害一次比一次严重,许许多多人为这个事情操劳忧虑。「曲礼」里面教导我们「安安而能迁」,我们今天固然有这么个小环境,身安心安,可是看到这个动乱,我们不能不尽一点棉薄之力。希望把这个冲突化解,希望人与人之间的过节要把它解开,祈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共存共荣,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合作。
这是这几年我参与了多元文化,接触不同的族群跟宗教,到澳洲我也是为这桩事情到此地来的。澳洲在推动多元文化,他们这个国家联邦政府有多元文化部,地方政府有多元文化局,政府设的有专门机构在推动。更难得的是它把这个实际推行交给学校去办,这个好,这是真正社会的福音。我们过去在新加坡做,是用居士林的名义,毕竟是一个宗教团体,办事当然有困难。现在在此地学校推动,格里菲斯大学来推动,大学不属于哪个宗教的,不属于哪个族群的,中立的,好办事。
我们在新加坡,过去我们想去访问哪个宗教团体,一定我们要请求李木源居士介绍。在此地不需要,我们写一封信,或者打个电话到学校多元文化馆,学校有个多元文化馆,这里面有负责任办事的秘书,只要通知他,我们想访问哪些宗教团体,他马上就给我们连系,方便多了。我们看到政府的官员,学校里面的教授、校长,对于多元文化的推动,那么样的热心,那么样的认真,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多少年来,我心目当中希望建个弥陀村,这个理念我讲了很多次,办一个模范的老人福利事业,希望让老年人真正能够过他一生当中最幸福、最圆满的生活,老年享福。我这个愿望念念在心里头。在美国是老人公寓,在此地则称作退休村,在中国是养老院、赡养院。我们如何把退休村,把老人学校,把宗教教学,融合成一体,这个才真正是幸福美满。
早晨我用两个小时把我这个理想说出来,现在看是可能有机缘实现。将来在哪里去做?是非常可能在昆士兰的黄金海岸。上一次我跟市长在一起吃饭,跟他提过,他很有兴趣,非常欢迎我到那边去建一个退休村。我这个退休村是老年的大学,老人大学是多元文化的,这不是口头上说,是多元文化的落实,我们要做出实验来。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我们会在一起,彼此互相尊重,和睦相处。这是一个雏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