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03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称作“随理派的唯识”和“顺经部派的唯识”。
第四个派别是中观。
中观派其实也分成了内、外二宗。敦珠仁波切《四部宗义释》云:
中观宗分二:外宗、内宗。外宗说无体性,属粗品;内宗说了义大中观,属细品。外宗复分为二:中观自续派(Svātantrika Mādhyamika)、中观应成派(Prāsa?gika Mādhyamik)。
中观分成内中观和外中观,外中观又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清辨论师、静命论师等属自续派;龙树菩萨、佛护论师、月称论师等属应成派)。这点以后会具体讲。
这里的学习不分那么细,只要知道大致有四部:有部,经量部,唯识,中观。从这四部分学习,将很快了解中观的方法与本体论到底是怎样的。
第一次经典结集
四部典籍的形成,也是四部宗派的形成过程,而此过程又与佛教经、律、论三藏的四次结集有关。
首先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形成,这与释迦牟尼佛的圆寂有关。
佛圆寂前说了《涅槃经》,讲述了僧团将来应如何发展、如何管理,僧团与居士弟子间应如何交流、如何参学。虽然提出这些要求,但后来还是出了问题。佛圆寂不久,问题便已显现。
佛灭后三个月(《大唐西域记》卷九说第一次结集在佛灭后三个月),在王舍城,阿阇世王作外护,在毗婆罗山旁的七叶窟建立了一个很大的精舍,迦叶尊者作主持,集合五百位阿罗汉进行第一次结集(《大智度论》卷二说有千人在七叶窟结集),史称“第一次经典结集”。
阿阇世王的结集有个要求:将佛说的所有经典全部结集到一起,以后不能再随意窜改文意,而且以后佛教的僧团要顺这一大方向发展。
首先,由优波离尊者背诵出佛所说的律藏,其次由阿难诵出经藏。持诵每部经典时,迦叶尊者向持诵者提问,持诵者回忆,然后经大会批准方成定本。在结集过程中,便发现有了漏洞。
关于释迦牟尼佛遗嘱中,杂碎戒是否可以舍、随方毗尼该如何安排,这些问题阿难尊者不能确定。只要问题一留下,便埋下了第二次结集的伏笔:既然第一次解决不了,便尽所有人的力量,搜集更多证据进行第二次。
结集过程中,阿难、迦叶等诸大尊者都参与了。迦叶尊者凭借自身威信,使其中大小是非都化险为夷、化为乌有了,但结集完成后还是出了一件事。
当时有一位叫富兰那的大尊者,与迦叶尊者辩论律藏与经藏的问题。富兰那尊者与富楼那尊者不是一个人,富楼那尊者在佛的弟子中善于说法,而富兰那尊者是释迦牟尼佛剃度出家的第七人,可想而知,在当时僧团中有多大威信。虽然迦叶尊者掌握着衣钵,威信很高,但第一次结集后,富兰那尊者仍然认为有问题。一结集完,富兰那尊者便带领五百位比丘来到王舍城,与迦叶尊者辩论律藏和经藏的问题。
富兰那尊者说:“我亲自从佛那里听到教诫:我们吃东西,自己伸手取食,不必从人受;若见到树果,可以自己取来吃;得到果实,如果没有净人为净,自己除掉果核就可以吃了……”总共提了七件事(一说为八件事)。
但依第一次结集的律藏,犯此七事,均为突吉罗(恶作)罪。
这些意见提到迦叶尊者面前,已经非常激烈,因为富兰那尊者的意见也是佛亲口对他说的。他说:“我绝不妄语,我在佛身边也有很多年,是佛亲手剃度的第七位比丘。你们如此结集,虽然口径一致,但不符合我听到佛亲口说的法。”
其实这里有一个问题:佛的此种开缘,很可能是在二转或三转*轮中说的。二转和三转*轮的法要,很多是大乘典籍,而他们的这次讨论,可以说基本只是讨论初转*轮的律藏,初、二、三转*轮法义的归类工作,当时并没有做得很妥善。
因此,这个争论在当时肯定没有结果。因为迦叶尊者的权威性,富兰那尊者最后放弃了。但讨论、疑异依然存在,这种疑异逐渐就隐藏下来。后来,发生了另一件事,促成了佛教的第二次经典结集。
后来的经典结集
第二次经典结集史称“七百结集”,是一次大辩论会,用现代话说便是一次大“论坛”。这次也是帝王作功德主,出钱做“论坛”。据原始记载,这次来的大人物有七百位,比前一次还多。这次大辩论没有选举“主席”,谁辩论赢了谁就是主席。
辩论的问题有“角盐净”、“二指净”等十个问题。
佛灭后一百年,吠舍离城的比丘放松了某些戒律,他们提出十项革新:第一,可以用角器保存盐等,以备日后使用。第二,日中以后,日晷的影子移动两指宽,仍可以进食。乃至第十,可以接受居士的金银布施。
对当时最保守的长老来讲,这是“十事非法”(这十件事情是非法的),一定要灭除。但若辩论不过,经论依据不足,还不能灭除。所以围绕“十事非法”进行的第二次大辩论会,便是第二次经典结集(由于集会因缘,对经律进行第二次的结集)。这次辩论,也是形成一个简单结论就停下了,并无统一意见。
第二次结集导致了分裂,在此之前,佛教和合共住,即便有不同的寺院和僧团,也无派系之别。这次结集讨论了吃盐、和合共住、受金钱供养等问题,是以僧团比丘的生活细节为主产生的辩论。这些辩论埋下了伏笔,表面看是生活细节问题,实际直接牵扯到比丘证果后的生活状况。比如,比丘证阿罗汉果之前与之后在生活细节上的需要。看起来都是小事,实际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
第三次经典结集在佛灭后二百三十六年。护法是阿育王,他的信仰非常虔诚。他曾供养数万比丘斋饭,修建众多寺院,供养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虽然阿育王早年曾破坏佛教,但他后来信仰佛教时,甚至供养行为上不能为佛教增光的临时冒充比丘的人。“不看佛面看袈裟”,只要穿上僧装,乃至大量冒充僧人的乞丐,在他供养的场合都能得到丰厚的利益。
阿育王经过长期的供养,产生一个疑惑:“在我的诸多供养中,经常发生问题。你们既然无法管理好僧团,那么能不能来讨论一下:对于混迹在僧团中的假僧人,我该不该供养?可不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本次结集的辩论主因?”当时的长老们同意了,而且也想通过这一辩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