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7|回复: 6

各种经论及净公上人讲解四依法:依义不依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3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各种经论及净公上人讲解四依法: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种经论及净公上人讲解四依法: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第1080部~菩萨善戒经十卷

    云何名为菩萨学四依。菩萨依义不依于字。菩萨听法不为依字唯为依义。菩萨摩诃萨依法不依人。知法非法。知如是法是佛所说是长老说是众僧说。若是非法。虽闻佛说心不生信。复有是法非佛所说非长老说非众僧说。虽非佛说长老僧说。是法相者闻则信受。菩萨摩诃萨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了义者。不可动不可移。了义经者不生疑心。菩萨若于了义经中生疑心者则可移动。菩萨依智不依识。何以故。修智慧者名净智故。是故菩萨解甚深义。虽于深义未得解了终不生谤。是名菩萨成就四依。菩萨成就如是四依。了了能知世道出世道。


第0116部~佛说大般泥洹经六卷

    尔时,迦叶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说,告诸比丘有四依法。何等为四?依于法不依人,依决定说不依未定,依于智慧不依于识,依于义不依文字。我等信此为四种依,不信四人为真实依。”
  佛告迦叶:“其名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泥洹,一切诸佛皆同此法。诸佛如来得此法已,常住不变,非磨灭法。若于如来作无常想者,我说斯等非知法人,为不可信。如我所说四种人者,善解如来方便密教,知诸如来是常住法,非变易法,非磨灭法,诸佛如来亦复在彼。四种人数及余众生,于如来常住方便密教善解其义,我说斯等为根本依,当知可信。以是义故,说四种人为真实依。依于法者,是诸声闻大德智慧,于正法中心不失念。其正法者,如来常住,于此正法精勤方便。名为依法不依人者,若当此人犯戒贪浊,复说如来是无常法,彼非可信。是故我说不依于人依决定义。
  “决定义者,是菩萨也。诸声闻等于此如来方便密教疑惑不信,大乘智海令其决定离诸疑惑。又决定者,是大乘智永离诸碍。碍者是声闻智。其诸菩萨能以决定大乘智慧,解诸如来是常住法,是故菩萨所言可信。未决定者,是声闻智,言诸如来秽食之身、泥洹灭尽,譬如火灭则不可信。所以如来说斯等经方便教化如惑二道诸众生辈声闻智者,是则有余为非决定,是故诸声闻名不决定数。以彼智慧不了如来大圣尊说,是故说彼为不可信。是故佛说决定义者,是真四依依于智慧。
  “其智慧者,即是如来法身可信,方便身者则不可信。云何但见如来方便身已,而谓实有阴、界、诸入?若其无者,为何处来?而今现有舍利积聚,以有舍利现于世故,谓其法身是秽食身,妄作是想。以是之故,识不可信,识不可信故作识想者,当知其人亦不可信。
  “依于义者,义者正义,正者满义,满者不消减义,不消减者如来常义,如来常者是法常义,其法常者众僧常义,是则佛说名为依义。若有谄曲凡夫,得蒙如来慈心荫覆,出家学道而便懈怠,放舍禁戒言:‘佛听我受畜奴婢诸非法财。’若饥俭时言:‘我诸弟子莫自苦困,我听受畜奴婢、钱财、金银宝物、牛马、谷米、买卖生利。’彼作如是种种文辞,说经律者皆不可信。信是说者当知其人亦不可信,以是义故说名依义。其非义者,言此三法是皆无常、变易磨灭,是名非义,是名文字。是故说言依义不依文字。正使外道所说经义合摩诃衍者,是皆可信非为文字。是故四依乃至肉眼四种人数为真实依。
  “善男子,是为四依,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信佛,这是佛说的。第一个要相信神、相信佛,其次相信自己,这是魔说的,颠倒了;佛跟神树立第一个权威,这是外道。这是我们一定要能够辨别的。

  其次,正法教给你,是「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典。人是什么?他所讲的,他所注解的,我们不依靠这个,我们以经为主。我们研究注解,依靠古人的注解,今人的注解我们不依靠,为什么?不可靠,没有经过历史的锻炼。譬如莲池大师这个《疏钞》,它已经流传五百年了,这五百年当中多少高明的人看过,认为这个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相信。假如这里面有毛病,早就淘汰了,因为那个时候印刷术不方便,需要手抄。木刻版本是一个字一个字雕出来的,很费工夫!不是真正的东西,谁肯出钱?谁愿意把这个东西流通?所以这是历史给我们作见证,证明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凡是愈久远的 ……


01-003-0041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之后,能产生信心,依教奉行,这一生也能够往生佛国。他这是代佛宣化。

  我们要是真正体会这个意思,不但一切经把它束之高阁,就如莲池大师自己所说的,「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别人行」。他老人家只有这一部经,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这个行门,他心定了。一切法门,他从此以后再也不闻不问,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这样才能成功!法门贵专一,唯有专一才能够成就。这是把他注这个经的用意、因缘理由说出来了。

  向下要说的,他注这个经依据的是什么?他不是随随便便说的。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教给我们弟子的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莲池大师遵守释迦牟尼佛的四依法,所以不是随便作注解的。他有依据,依法不依人,他依法。法是什么?他举出五部主要的经典,净土三经与《鼓音王经》、《后出弥陀偈经》,他是依这五种为主要的依据。旁通参考的,那就非常之多,我们在《疏钞》里面常常能看到,他所引用的都是大乘主要的经论,他所依据的。

  在功夫上,他也有依据,也不是随便说的,是依据般若会里面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做为这一部《疏钞》里面行门最高指导的原则,真正了不起!不是用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意 ……


01-003-0066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去问讲这个话的那个老师。胡造谣言,不得了!

  后来我回到台北,特别把窥基大师的《通赞疏》印出来流通,就是给净土法门《弥陀经》做一个铁证,证明这是真的。窥基是玄奘大师的学生,玄奘大师到印度去住了十七年,玄奘大师自己也把《弥陀经》翻成中文,他翻的本子现在在《大藏经》里面,没有单独流通。窥基是玄奘大师的传人,是玄奘的大弟子,传法的人,而且是法相唯识宗开山的祖师,他注了一部《弥陀经》注解,他用什么本子?用鸠摩罗什大师的本子,这个用意太深太深了。我们现在人都是讲感情,你从这个地方看,他们师徒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教训,依法不依人。

  如果在今天来讲,窥基大师是玄奘的学生,玄奘大师这个经本翻译好了,别人不给他流通,做学生的人应当拼命来给他流通。给《弥陀经》作一个注解,应当用老师翻译的本子,怎么会选鸠摩罗什大师的本子?这不是不通人情吗?拿到现在来决定是如此。现在是我老师是第一,别人都不行!可是窥基大师依旧用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本子,换句话说,他们师徒两个人都承认鸠摩罗什翻译的本子(我们现在念的这个本子),决定与梵文意思是没有差错的。如果有差错,玄奘大师一定说话,他念过梵文本,这就是给我们证明,做一个铁证,这部经典翻译得不错。窥基大 ……


01-003-0119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有根据的,根据《华严经》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根据《无量寿经》「皆遵普贤大士之德」。所以他认为《普贤行愿品》对於西方净土非常重要。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大势至圆通章」也附在这个后面,成为净土五经。五经一论是净土最完备的典籍,我们只要读诵这个就够了,可是我们一定要虚心。

  维摩当年是居士,居士他天天讲经说法,所以诸位要晓得,佛门里面你看看欧阳竟无的「内学院训」,你仔细读读,他就指责末法时期佛门的流弊,就是大家不重法,不重法就重人、重形式,只要一出家穿上这个,重形式,不重法。佛灭度之后,法是第一,所谓「依法不依人」,四依法里,佛明白告诉我们:不依人!佛门里面,自古以来老师第一大,谁大?老师大!老师不一定在家出家,不一定男女老少,只要他讲经说法,老师!这老师就是第一大。老师在佛门称呼就是「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是「亲教师」。我的佛法是从他那里得来的,他是我的亲教师,他是我的和尚。

  由此可知,佛陀当年在世,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曾经听过维摩居士的经,释迦牟尼佛,出家的老师,维摩居士是在家的老师。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眼目当中,两个老师同样的尊敬,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这能成就道业。再看后来,我们中国有个了不 ……


01-003-0148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严经》不讲了,他本来打算把《华严经》讲圆满,再讲一部《阿弥陀经》才往生的。告诉我们只有一条生路,念佛求生净土。除这条路之外,没路好走!这是我们要特别警惕的。再看底下一段,这是怕有人疑惑,大师在此地假设一个问答:

  钞【问:有谓下品下生,生铁莲华,其说然否。】

  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人,有一些造谣生事的,下品下生是生在铁莲华里面,问这个说法对不对?

  钞【答:未见佛说。】

  查遍净土三经没有这个说法,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的都是七宝莲花,都是宝花,没有听说有铁莲华的。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记住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典。我们修净土的人,我们所依靠的经典,最重要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这个经讲得最详细。净土三经,《无量寿经》、《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这是我们的依靠。现存经典当中,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译的经典一共有五种,我们现在新印的《净土五经读本》,这里面很完全,这是我们的依靠。不管什么人说,只要是五经里头查不到的,我们就不要相信他,那叫胡造谣言。十方诸佛来给我们介绍净土,也决定不会违背三经里面所说的,纵然言语说得不一样,意思决定相同。佛跟我们讲要「依法不依人」,不管什么人跟我们讲的,我们不要相信。

  现在有人说:你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往生吗?怎么不能往生,念这句阿弥陀佛往生的人多得是,坐著走的,站著走的,多得很。这一句有没有根据?有,《无量寿经》里面说「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大经跟我们说明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往生必须具备的条件。「发菩提心」就是信愿,「一向专念」就是行,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具足了。净土宗里面所讲的「发菩提心」,跟其他一般讲的义趣有一点不相同,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得很好,真正发心求愿往生净土,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所以我们可以说「无上菩提心」就是信愿,你具足信愿,你就是已经发了无上菩提心。一心专念,三资粮具足,没有不往生的。所以他答的是『未见佛说』。


01-003-0222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念不忘意也。】

  『专念不忘』的意思。

  钞【又持复有数种。】

  这个持有几种。有很多同修不了解,常常来问,我们念佛,到底是出声念好,还是不出声念好?不出声可不可以?有人说出声念佛才能往生,不出声就不能往生,还有这些说法的,这是错误的观念。出声念要力气,一天到晚念,气力不够怎么办?此地大师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明白,念佛有很多种的方法。

  钞【一者明持,谓出声称念。】

  出声,大声、小声都没有关系。古人说:大声见大佛,小声见小佛。那好!没有声音,佛就不见了。这种说法确实是古德说的,但是经上没说,所以你要记住「依法不依人」。祖师大德为什么这样说法?他是应机说法。他讲这个话,他是对什么人讲的,他专对他说的,不是对一般人讲的。有些人妄想昏沉特别重,叫他大声念,他妄想就念掉了,小声念,他妄想还是涌现,不能断,这就叫你大声念。现在说老实话,你大声念会吵到别人,人家来干涉你,可是不是大声,妄想的确赶不走,愈念妄想愈多,这也是个麻烦事情。所以我就教一些同修,你们用随身听,随声听开到最大的声音,用耳机,那个声音就真的妄想什么都没有,完全听的是佛号,别人也听不见,也不干扰别人;那个声音震动著你,什么声音你都听不见,就这一个佛号,妄念 ……


02-040-0036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么清楚,蕅益大师说出来了。所以他说,即使古佛再来,给《阿弥陀经》做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

  现在我们生在乱世,谣言特别多,这里头有鬼神的谣言,传到我们这里来,我们要不要相信?这个时候考验我们有没有智慧。看到蕅益大师这几句话,我们自己心就定了。《华严》奥藏,《法华》秘髓,这是真经,这不是假的。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信、愿、持名。还会动心吗?无论什么信息传到这个地方,回答他就是一句话:知道了,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对了。不必再去传,不必再去研究,这就是遵从如来的四依法。佛不在世间,我们依靠谁?「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这个经确实是如来所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从梵文经本翻成中文经本,确实是如来的意思。所以第一个,依法不依人。你那些话是人传的、灵媒传的,不可靠。章嘉大师告诉我,慈禧太后相信这些东西,清朝亡国就亡在扶鸾,这是老人的话,经验之谈。我们遇到佛法了,再去听信他,这就大错特错,这哪里是如来弟子?所以,我们绝不传这个东西,我们也不说信,也不要说不信,就是知道了,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好,太好了。「依义不依语」,你看「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部经既然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那就是了义当中的了义,我们得 ……


02-040-0052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赞成,没错是佛说的,这才能记下来,取信於天下后世。结集经藏这样的严谨,就是怕后来有魔外(魔王外道)冒充来造假的经。这是这些弟子们,这些弟子们有佛化身来的,有大菩萨化身来的,不是凡人,大慈大悲结集经藏,目的是普令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这个缘多难得,我们遇到了要不相信,去相信鬼话,那是自找苦吃,佛没有这样教你。

  释迦牟尼佛灭度,阿难尊者特地为我们,这代表我们向佛请教,佛不住世了,我们依靠谁?佛住世,大家依佛,佛不住世,我们依靠谁?佛教给我们四依法,佛不在世,你要依照这四法,等於佛在世一样,没有差别。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经典。由此可知,这些阿罗汉结集这些经典,释迦牟尼佛承认,依法不依人,这一句话就是把所有经典肯定了、承认了。

  第二个,「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能够帮助你这一生成佛的,叫了义;能够帮助你这一生作阿罗汉、作菩萨,不了义,没有到究竟。你看看这是,我们要找了义经,了义不是很深,不是很庞杂,不是。你要想想什么叫了义?我这一生决定能离开六道轮回,离开十法界,能够成佛作祖,这就是了义。了义当中的了义,究竟了义就是这部经,我们找到了,比《华严》、《法华》还要了义。《法华》跟《华严》的了义,最后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求生净土,它就变成不了义。你看《华严经》到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叫了义;如果没有这一章,《华严》不了义。《华严》讲得太深、讲得太玄了,不是我们境界,我们依那个法门修得不到利益,修不成功。这个法门信愿念佛,保证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保证你成佛修行的道场,你在那里修行决定成佛。所以我们遇到这个经,下定决心,我这一生决定往生,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成佛,这叫究竟了义,我们一定要记住。

  第三个,佛教我们「依义不依语」,语言多说一句、少说一句没关系,深说、浅说也没有关系,意思要对。因为佛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来这个经典全世界流通,会翻译成各种不同的文字,那一翻译,如果依语就不行了,意思,意思对了,语怎么说都没关系。教我们依义不依语,不要怀疑翻译。最后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智慧,要依这个去判别。识是感情,不能感情用事,用情识用事麻烦就来了。你看,这个四依法多好,守住这个四法等於释迦佛在世没有两样。我们每天在一起学习这一部大经,这就是究竟了义的大法,如同世尊在现前为我们说法。 ……


02-040-0060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华》。蕅益大师说的,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不出这一句名号。所以,《华严》、《法华》到最后都归《无量寿》。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才圆满,不回归极乐,它不圆满。这经还了得吗?得到这部经你能不欢喜吗?你能不感恩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这才能相应。背师叛道,那先入地狱,地狱罪受满了,慢慢再修。

  我们怎么信这个教的?怎么知道这回事情的?没有方老师的指引,没有章嘉大师的栽培,没有李老师十年的教诲,哪里会有今天?三个老师都不在了,我们在老师这里建立的基础,要不断向上提升,这才是报师恩。老师教导我们,佛说的话,「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我们今天依的无上的这部经典,就是《无量寿经》会集本。我们肯定,夏莲老字字句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原文,没有改动一个字,没有改动一个句子,完完整整会集出来的,连经题都是的,这才能让大家起信。不信、毁谤的,那是别有用心,我们不需要去理会。问题是我们自己要真信,自己不相信,就是背师叛道。

  夏莲老来,会经的;黄念老来,是做注解的,集注的;我们之所以来,是来流通的,是来给他们两个做见证的。我们要依教奉行,把它做出来给大家看,是帮助现在人建立信心的。所以各种的毁谤、障碍,甚至於陷害,都是好事,我们禁得 ……


02-040-0488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世界」,他们到极乐世界去参学,「得见无量寿佛」,听无量寿佛讲经说法,「闻受妙法」,听佛说法,接受佛的教诲。「闻后若能信乐受行」,听了之后能够相信,乐是爱好、喜欢,接受,行是真干,真正依教奉行。依教奉行是个什么样子?下面说,「一心志求净刹」,这就是真干,一心无二念。

  我们今天要真干,真干要依经,依经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佛灭度之前,阿难尊者为我们启请,佛在世,佛是我们老师,我们有了困难、有了疑惑,向佛请教,佛会告诉我们;佛要灭度了,不在世了,以后我们有问题怎么办?佛给我们说了四依法,说了四句。第一句就说「依法不依人jump」。一定要记住,法是什么?佛所说的经典,你依照经典等於依佛一样。人说法,如果说的法跟经不一样,决定不能依;他说的法经上都有,都有这个意思,可以相信。老师?老师也不行。我年轻时,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有一次就是遇到经典里面深奥的东西我不懂,听老师讲,我觉得老师讲的跟它不一样,我怀疑,老师所讲的有没有经典做依据?没有经典做依据,那我就不能相信。老师说有,查出来给我们看,这是正确的。如果经典上没有的话,我们就不能相信。要记住,依法不依人jump。第二个「依义不依语」,语言深说、浅说、长说、短说,没关系,意思没有说错,这就对了,要依义不要依语。特别给我们现代人看佛经的翻译本,你看,一部经两个人翻的,两个就不一样,我到底依哪个?佛说得很好,意思对了就行;意思要不对,那个不可以,语言文字没关系。说得好,依法不依人jump,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什么?了义跟不了义标准没有一定,我能看得懂、能听得懂,我真正得利益,对我就是了义;我还没搞清楚,我还有怀疑,我不敢这样去做,这对我来讲不了义。所以这句话是活动的,你一定要依自己的程度,依自己生活环境,不要学得太高、太深了,适合自己的程度,这个好。了义究竟的是什么?是真正了生死出三界。那我在一切经里头,这一部经对我合适,我学这部经我能往生;我学《华严》,我得不到华严三昧;我学《法华》,我也不行,也作不了佛。那个经是好的,大经,对我来讲不了义,这个对我来讲了义。一定要懂,我能做得到,我真正相信,我真正发愿,我真正一心念佛,走路是一步一句佛号,这叫了义。

  最后一句叫「依智不依识」,要依智慧,不能依感情用事,最后的决断要用智慧,绝不被感情障碍,这个很重要,要依真实智慧。感情有很多,老师劝你、好朋友劝你。我在早年,忏云法师劝我修净土、李老师劝我学净土,我都没有听,那个时候自己以为自己有智慧,对净土什么?不认识。我对净土的认识,我跟诸位讲过,讲《华严经》讲到一半,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想到文殊、普贤,那是我们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两位菩萨,文殊、普贤修什么法门成就的?在《华严经》找,找到末后找到了,在《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两个人都是发愿求生净土,在阿弥陀佛那里成就的。我们看到这个经文寒毛直竖,这样的菩萨还从极乐世界来的,所以就非常认真仔细把《华严经》重新再看,看出来了。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讲过两遍,囫囵吞枣,都没有把意思看出来。这下细看才晓得,善财童子第一个参访的吉祥云比丘,他修什么法门?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专求极乐世界。佛法跟中国世俗很多相通,都是把最重要的摆在最后。善财五十三参第一个访问的,那叫先入为主,最重要的,德云比丘,我们没看出来,再细看看明白了。最后一头一尾,第五十三参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第一参是文殊菩萨推荐的,叫他去参访的。文殊大智,抉择法门,决定选择这个法门,般舟三昧,就是念佛法门。

  我听说国内现在有修般舟三昧,一定要知道,般舟三昧是初住菩萨修的,不是我们修的。善财参访吉祥云比丘,是初住菩萨,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不是凡人。般舟三昧一期九十天,九十天日夜不间断,不能睡觉,不能坐下来,只可以站著,只可以走著。九十天,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九个小时,你能受得了吗?你受不了,要修那个法门,那个法门是好,太高了,不是你修的。所以有同修来问我,他想修般舟三昧。我说你可以,我做不到,我对你尊敬,没有话说,我不敢。我说我学锅漏匠,谛闲老法师教他的徒弟锅漏匠,我学他,他,我学得到。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就念这一句,求生极乐世界,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不分昼夜。这个我可以做到,一点压力都没有。累了?累了就躺著睡一下,休息好了赶紧接著念,这个做得到。

  这个法门要介绍给往后九千年末法众生,为什么?没有压力,功夫决定不间断,什么时候都可以休息。休息的时候,要是有念佛堂,念佛的时候穿著海青,休息的时候不要脱衣服,躺在那里睡一会,醒过来了赶紧去念佛。这个我有把握修成,般舟三昧没有把握。如果一倒下,困倒休息了,那般舟三昧就破了,还不如锅漏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程度,不能躐等,不可以好高骛远,做不到的硬要去做,肯定失败。这是十方正士到极乐世界去参学的,他们这些人个个可以做到,那是法身大士,明心见性了,我们不行,跟他不能比。所以他们「必蒙受记,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


12-017-0228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佛菩萨教诲是什么?是自性的性德流露。谁的性德?我们自己的性德。今天我们自己性德被烦恼遮盖住,他们的性德没有被烦恼遮盖,他的性德跟我的性德是一个性德,你认清这一点,你才肯欢欢喜喜的随顺佛陀的教诲。随顺佛陀的教诲,是随顺自性的性德,所以不是被别人牵著鼻子走。这个做法会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帮助我们大彻大悟;如果我们放弃自己的意思,跟著别人的意思走,我们开不了悟,也见不了性。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一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菩萨教诲不行,祖师大德教诲也不行,一定要随顺佛陀。为什么?菩萨、祖师大德那里头还有一点意思在里头,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尽,他的教诲就有一品生相无明在里头,不纯。佛陀的教诲纯,一丝毫的意思都没有。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jump」,菩萨是人,但是菩萨、祖师大德他们的东西,我们可以做参考。像注解,清凉大师、李长者的注解,我们可以参考。我们所依的,依的是经文。他所讲的与经文相应,这正确的,我们可以采取;他所讲的跟经文不相应,我们应当舍弃,不能听他的,这个就对了。所以佛教导我们「四依法」,是给后世弟子做一个修学的准则:依法不依人jump、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你只要守住这个原则就不会错误了。这个道理跟事实,善导大师在《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那一章,讲得很多,讲得很详细,也用许多比喻来告诉我们,对经典要有决定的信心。

  现在我们看到社会上有许多同学他信人,他不信法;某人怎么怎么讲的,他不说经上怎么讲的。所以误入歧途的人很多,人不可靠,尤其是现代人。《楞严经》上佛讲得那么清楚,「末法时期」,就是指我们现在的社会,「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佛给我们很高度的警惕。我们听人家说法,人家说法跟经的意思相应不相应?如果不相应,我们不能听他的,我们还是要听经上所说的。经论上所说的,他们那些很聪明,这个经跟那个经矛盾了,让你在矛盾当中丧失信心。譬如有些经讲空,有些经讲有,他就会来告诉你,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说话自相矛盾,一会儿说空,一会儿说有,到底是空还是有?他就把你信心打掉了。你听的是很有道理,其实根本就没道理。佛在《般若经》上讲了一句话,佛一生没有讲经说法,没有说过一句法,谁要说佛说法,那是谤佛。佛是真的没有说一句法,佛所说的是什么?破一切众生的执著。你执著空,佛就说有,破你空的执著;那个人执著有,佛就说空,破他的执著。佛说法破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著而已,你懂这个原则。无论在世法、在佛法,只要你起了妄想分别执著,你就错了;放下一切分别执著妄想,你就成佛!佛哪有说法?不但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说过一句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没有说法。你要真的明白这个道理,透彻这个道理,你才能建立坚固的信心、清净的信心。这个信心现前了,《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你智慧就开了,你才真正得佛法的受用。佛法在哪里?佛法在自性里头,不在外面。

  所以自利、利他实在不容易,理与事都深广无尽。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最可贵的是讲堂的作业。一个人,什么是福报?一个人一生不离开讲堂,大福报,第一等的福报。佛的弟子示现榜样给我们看,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追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天都不离开,为什么?人世间第一等的福报,天天在听经,天天在研究,天天在讨论,你就不知不觉契入佛知佛见。脱离了讲堂,舍弃了讲经说法,你必定随顺烦恼。不管你做什么事情,一定是烦恼做主,自我为中心,换句话就是轮回心造轮回业。我们读四书,孔老夫子非常感叹的说,他跟学生讲,一生想来想去,到最后一个结论,「不如学也」。这个意思明显告诉我们,学不厌,教不倦,教学相长,一生没有一天空过,都在认真努力的学习。佛法粗浅的说,学做人,学办事,学习与一切众生相处。佛法是教学,我们今天把它看作宗教,错误了。所以,对於什么叫自利、什么叫利他,观念一定要正确;自己的心正、行正,这是自利;心正、行正,给社会大众做榜样,就是利他。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法?利益一切众生,给一切众生做榜样,让一切众生看到这个样子,他反省,他能够回头,他能够改过自新。所以,自己起心动念点点滴滴都是利他。所以自利跟利他是一桩事情,决定不是两桩事情。   ……


12-017-0273 大方广佛华严经
   
……。我说我是有师承的,这个老师代代相传,我不能轻易听别人的批判,我永远会坚持,依照这个本子来弘扬。我当年也曾经想到,预防有这些情况发生,所以我将五种原译本、三种会校本统统合起来,《无量寿经》现在九个版本,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它印成一册,我题《净土五经读本》,目的就是让大家自己去参考。如果你说会集是错误的,那不能批判夏老居士,头一个会集的是王龙舒,你应该批判王龙舒,魏源、夏莲居都在后。但是王龙舒居士是站著往生的,如果会集有过,他怎么能往生?他应该堕落。龙舒居士的会集本,莲池大师做《弥陀经疏钞》的时候,几乎引用《无量寿经》的经文,二分之一采取《大阿弥陀经》,就是王龙舒的会集本。莲池大师采取他的本子,那当然就是肯定他的本子;如果他的本子有错误,莲池大师不应该采取他的本子。所以祖师都肯定会集没有过失,现在人说会集有过失,你的用意何在?说穿了,还不是嫉妒障碍吗?总是觉得他是居士,居士做的,那就不行。你是法师,你来会集一本给我们读,我们也恭敬赞叹!希望你会集的本子比夏老的本子还要好,流传千古,你得要去做。这一种恶意毁谤,还有无知的附和,都要负因果责任。诸位如果细细的去看《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就知道谤法果报的可怕!

  李木源居士说得好,九种本子都好,都是教人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喜欢选择哪个本子,你就选择哪个本子,不可以谤其他的本子,这是修学的态度。如果你毁谤其他的本子,执著一个本子,谤其他的本子,这是毁谤三宝,你要背这个因果。不但净宗这九个本子如是,任何一个本子我们不可以毁谤,我们对其他的宗派也不能毁谤。我们修净,不可以毁谤禅宗,不可以毁谤教下,不可以毁谤密宗,为什么?禅、密、教都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你要是自赞毁他,你是谤佛、谤法、谤僧,你修得再好,也不能成就。为什么不能成就?你断了许许多多众生的法身慧命,你破坏了许许多多众生得度的机缘,这个罪过你堕阿鼻地狱。我们要明了,利害得失太大了,他有胆子,我没有这个胆量。

  我今天不但对於佛法大小乘各宗各派,我恭敬赞叹,我自己选择一门修学;甚至我对世界所有宗教,我也恭敬赞叹,我没有毁谤。我为什么要恭敬赞叹?我跟大家说,我的眼睛当中,所有宗教都是诸佛如来示现、幻化,度不同根性众生的。大乘经教里面说,应以什么身得度,诸佛如来就现什么身,那我们就可以明白了,应以上帝身得度他就现上帝,应以基督教得度他就现基督,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所以我肯定所有宗教里面,信奉的众神、天使都是佛菩萨的化身,我怎么可以毁谤?我只有恭敬,恭敬、赞叹、供养,我还是学我的一门。

  我这一生所修学的只依三部经:《无量寿经》,我依夏老的会集本;《弥陀经》,我依蕅益大师《要解》;《普贤菩萨行愿品》,我依清凉大师的《疏》、宗密大师的《钞》。我这一生就这三本经,净宗五经一论有六种,六种我只学三种,我这个能力六种我学不了。将近五十年来,我能有一点点悟入,就是这一个坚定的决心,丝毫不为外境动摇,我们才会有成就;轻易听信谣言,注定不能成就。听信谣言的人没有智慧,古德所谓谣言止於智者,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信心的人,谣言是动不了他的,这一点在现前这个社会里面我们要明了。

  如果自己有疑惑,可以把九种本子对照起来看。我们今天为什么不依原译本,依原译本一定要依五个本子,为什么?五个本子里面的经文教义互有不同,这个本子说到的,那个本子没有讲到,所以你必须五个本子统统看,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意思才完整。这个法门是世尊多次宣说,不是一次,不像其他的经典,其他的经典释迦牟尼佛一生只讲一次,没有讲过第二次,净宗《无量寿经》讲过多次。每一次讲的都有出入,所以你必须五个本子都看,你才能看得完全,因此才有会集的必要。而会集决定是后后胜於前前,后来会集的如果不能超过前面的会集本,这个会集就没有价值,就不能流通。

  第一次王龙舒居士会集的,在他那个时代,以他国学、佛学的根基,以他在社会上的地位,他考中进士,进士及第,只搜集了四种本子。《大宝积经》里面「无量寿」这一会,龙舒居士一生没有见到过,所以他的会集是以四个本子会集的。确实《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里面,有一些经文前面四个本子没有,所以他的本子就有欠缺。一直到清朝末叶咸丰年间,魏源居士做第二次的会集,魏源居士是五种原译本都看到了,他做的会集本确实超过龙舒的本子。但是会集有缺点,取舍欠妥当,这是很遗憾的事情,取舍欠妥当!其中还有少数几个字,他用自己的意思改动了经文。古德说会集跟翻译不相同,翻译自己可以斟酌用什么字,会集不可以,会集一定要用人家原来的字,不可以换一个字,这是会集应当有的态度。

  魏默深的本子,印光大师对他批评,批评不是说不能会集,要有会集的良好态度,给后人做一个好榜样,一个字都不能改。如果你会集,随便改动字,这个例子太不好了,将来以后随便什么人读经,看这个字不好讲,自己把它改一个,我改一个,你改一个,流传到后来,这个经典面目全非,这还得了吗?所以不可以改动经文里面任何的文字。古人就是这个经字错了,古时候手抄,抄的难免有错误,后来的人发现了怎么样?不能改,不敢改,在旁边注明,这个字可能是哪一个字的错误,这个行。在旁边注出来,错都不能把它改过来,这个态度谨严,让这个本子能保持下去,保持它的本来面目。古人对於经典流通承传是负责任的,我们现在讲负因果责任,决定不可以有意无意贻害众生,那个造罪业就大了。

  正因为前面两次会集不尽理想,夏老居士发心做第三次会集,避免前人的过失,做一个完整的本子。他会集起草,草本三年完工,然后又七年的订正,十年才成为一个定本。你就晓得人家在这里下的功夫,多么小心,多么谨慎,不是草草率率成就的。而四十八愿这一品是全经的核心,三个人共同会集的,我们从梅光羲的序文里头写得很清楚,夏莲居老居士、慧明老法师、梅光羲老居士,三个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会集第六品。这三个人都不是普通人,我们仔细去观察思惟,佛菩萨再来的,哪里是凡夫,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夫怎么会做得出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轻易毁谤,存门户之见,就错误了。

  如果原译本能够广利众生,这些大德何必要多事?那个叫画蛇添足!会集自然有会集的必要。所以夏老这个本子,我们可以很客观的说,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你读这个本子,五种原译本里面的经文全部都读到了,好在这个地方,不必再去念五个本子。念这一个本子,五个本子全读到了,意思一点都没有漏掉,所以这个本子是个圆满的本子。这是末法时期九千年,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了,往后九千年,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得度,唯一「佛光照现安稳道」。我念这一句经文,就肯定是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我敢讲,我有几十年的体验。确确实实如他老人家预言的,这个本子传遍中国,传遍全世界,许多众生看到这个本子生欢喜心,胜过五种任何一种的原译本。我们从这个本子里面,得知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本子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认识西方极乐世界的。怎么去?还是要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才能往生,这哪能错得了?

  我们决定不能够听信别人这一些似是而非的妄言,我们深深的记住,世尊在灭度之前的教诲,他老人家早就知道末法有这些事情出现,所以教给我们「四依法」。四依法里面,第一个「依法不依人jump」,法是经典,要以经典为凭据,不能够依人。这一句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上品上生章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jump;阿罗汉来跟你说法,说得跟经不一样,不可以相信他;菩萨、地上菩萨、等觉菩萨来给你讲经,讲的意思、方法跟经典上不一样,都不可以相信;那诸佛如来来讲经,要跟经上讲的不一样?也不能相信。为什么?佛佛道同,诸佛所讲的肯定是一样的,如果不一样,那是假佛,不是真佛,真佛肯定是一样。依法不依人jump,依人就错了。

  「依义不依语」。这个会集问题解决了,意思对了就可以,言语长说短说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用翻译的本子,意思对了,不一定要去找梵文的本子,把这个问题给我们解决了。会集的本子意思没有错,何况会集里面字字句句是原译本的文字,并没有把它改动,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叫了义?能帮助我们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的,这就是了义;如果不能帮助我们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再好、再殊胜的对我是不了义。换句话说,契自己的机是了义,不契自己的机就是不了义。了义、不了义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要懂得。末后说得好,「依智不依识」,你要依清净的智慧,不要依你的烦恼习气。你听信别人谣言,一听心就动摇了,你是依你的烦恼习气,你没有智慧。假如你真的是依智不依识,你不会动摇,你不会轻信妄言,所谓谣言止於智者。佛替后世的同修们想得非常周到,这是佛的真实智慧,三千年前就知道今天社会的状况,预先教给我们这些原理原则,只要我们懂得遵奉,就决定不会迷失。所以这一偈里头,最重要的是「佛光照现安稳道」。 ……

各种经论及净公上人讲解四依法: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9-30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