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4332|回复: 26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无相无作无得法中能具足禅那波罗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一念品第七十六: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住无相无作无得法中能具足禅那波罗蜜?”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除佛诸禅定,余一切诸禅三昧皆能具足。是菩萨离诸欲、诸恶不善法,离生喜乐,有觉有观,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以是慈悲喜舍心,遍满一方乃至十方,一切世间遍满。是菩萨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别异相故入无边空处,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是菩萨于禅那波罗蜜中住逆顺入、八背舍、九次第定,入空三昧、无相、无作三昧,或时入无相三昧,或时入如电光三昧,或时入圣正三昧,或时入如金刚三昧。是菩萨住禅那波罗蜜中,修三十七助道法,用道种智入一切禅定,过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入菩萨位,入菩萨位已具足佛地,是诸地中行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中道取道果。是菩萨住是禅那波罗蜜中,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供养诸佛,从诸佛所植诸善根净佛国土,从一土至一土利益众生,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持戒,或以三昧,或以智慧,或以解脱,或以解脱知见摄取众生,教众生令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诸有善法能令众生得道皆教令得。是菩萨住此禅那波罗蜜中,能生一切陀罗尼门,得四无碍智、得报、得诸神通。是菩萨终不入母人胞胎,终不受五欲,无生不生,虽生亦不为生法所污。何以故?是菩萨见一切作法如幻而利益众生,亦不得众生及一切法。教众生令得无所得处,是世俗法故非第一实义。住是禅那波罗蜜一切行禅定解脱三昧,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终不离禅那波罗蜜。是菩萨行如是道种智时,得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断已自益其身亦益他人,自益益他已,为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作福田。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具足无相禅那波罗蜜。”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八卷(节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啰,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啰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八(节选)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佛言:“菩萨住般若波罗蜜除诸佛三昧,入余一切三昧若声闻三昧、若辟支佛三昧、若菩萨三昧皆行皆入。
  “是菩萨住诸三昧,逆顺出入八背舍。
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三背舍;过一切色相,灭有对相,不念种种相故,入无量虚空处,四背舍;过一切虚空处,入无边识处,五背舍;过一切识处,入无所有处,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处,八背舍。于是八背舍,逆顺出入九次第定。何等九?离诸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名九次第定逆顺出入。
  “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乃至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散心中,散心中起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还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四禅中,第四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三禅中,第三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第二禅中,第二禅中起住散心中,散心中起入初禅中,初禅中起住散心中。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点评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中)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有这样的解释: 1. 九次第定 若入禅时。深心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 14:34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2 14:33
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八卷(节选):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 ...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中)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有这样的解释:
1. 九次第定 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
2. 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 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
3. 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


          我们可以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找一些句子与之对照学习,这样会更好理解耳根圆通章的内容:

    1. 九次第定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
      耳根圆通章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2.  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是: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3. 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
    耳根圆通章是: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获二殊胜。

点评

前面我写了“ 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也提到一些。 今次我结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二卷 (节选),“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里内容来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3 19:51
楞严经卷十: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 18:09
楞严经 卷六: 文殊师利菩萨言: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2 14:43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2 14:34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 ...

  楞严经
卷六: 文殊师利菩萨言: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应尽还源品第二
  佛复告诸大众:“我今时至,举身疼痛。”说是语已,即入初禅,以涅槃光,遍观世界,入寂灭定。
  尔时,世尊所言未讫,即入初禅;从初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处出,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还入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不用处;从不用出,入无边识处;从无边识处出,入虚空处;从空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第一禅。

  尔时,世尊如是逆顺入诸禅已,普告大众:“我以甚深般若,遍观三界一切六道,诸山大海大地含生,如是三界根本性离,毕竟寂灭同虚空相,无名无识永断诸有,本来平等无高下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不可系缚,不可解脱,无众生,无寿命,不生不起,不尽不灭,非世间、非非世间,涅槃生死皆不可得,二际平等等诸法故,闲居静住无所施为,究竟安置必不可得,从无住法法性施为,断一切相,一无所有。法相如是,其知是者,名出世人。是事不知,名生死始。汝等大众,应断无明灭生死始。”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入第三禅;从三禅出,入虚空处;从虚空出,入无所有处;从无所有出,入灭尽想定;从灭尽定出,次第还入至非想非非想处;从非非想出,入无边识处;从识处出,入第四禅;从四禅出,入第二禅;从二禅出,入于初禅。
  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摩诃般若,遍观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人法悉皆究竟,无系缚者,无解脱者,无主无依,不可摄持,不出三界,不入诸有,本来清净,无垢无烦恼,与虚空等,不平等非不平等,尽诸动念思想心息。如是法相,名大涅槃。真见此法,名为解脱。凡夫不知,名曰无明。”
  作是语已,复入超禅;从初禅出,乃至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乃至入初禅。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
**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摩诃萨略摄般若波罗蜜。世尊,是略摄般若波罗蜜中,初发意菩萨摩诃萨应学,乃至十地菩萨摩诃萨亦应学。是菩萨摩诃萨学是略摄般若波罗蜜,则知一切法略广相。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所入。”
**佛言:“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不能入,精进、不懈怠、正忆念、摄心者能入,欲住阿毗跋致地、欲逮一切种智者能入。是菩萨摩诃萨如般若波罗蜜所说当学,如禅波罗蜜所说当学,乃至如檀波罗蜜所说当学,是菩萨摩诃萨当得一切智。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所有魔事欲起即灭。以是故,菩萨摩诃萨欲得方便力当行般若波罗蜜。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如是习、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是时无量阿僧祇国土中现在诸佛,念是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故。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思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得法,我亦当得。’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习般若波罗蜜。若如是习般若波罗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常应不远离萨婆若念。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是菩萨福德甚多。若有人教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自恣布施,教令持戒、禅定、智慧,教令得解脱、得解脱知见,教令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如是菩萨修般若波罗蜜乃至弹指顷。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布施、持戒、禅定、智慧、须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十方现在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过去、未来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中生故。
 楼主| 发表于 2020-9-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2 14:34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 ...

楞严经卷十: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康僧铠译: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一念品第七十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一念中具足六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三解脱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所有布施不远离般若波罗蜜,所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远离般若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修四念处乃至八十随形好不远离般若波罗蜜。”

点评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3 06:52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2 18:09
楞严经卷十: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 ...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早期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心得:
     前段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影像在脑海里很清晰,还有地藏菩萨、印光大师等。特别是印光大师,我无论走到那里总是会想到印光大师,后来我想可能是大势至菩萨加持我。

     有一天早上4点多醒来,躺在床上就想到了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后来又写了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上传到“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

    有一天晚上醒来唱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觉得很舒畅。之后无论走到那里“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总是在听到。空中声音、街上的音响声、坐车车声,甚至家里的电磁炉声等,这些声音也带有佛号声。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的《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和一些人说念佛念到不念自念,连山河大地都觉得在念。我修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只是听到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我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有他们那种境界。

    那段时间只注意修习反闻功夫,很少念佛。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还要有佛力的加持。感恩佛菩萨来加持我!
 楼主| 发表于 2020-9-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2 14:34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 ...

     前面我写了“ 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也提到一些。
    今次我结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第二十二卷 (节选),“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里内容来写。

  
       佛经讲火烧初禅天,水淹二禅天,风吹三禅天。在这里可以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四大:地、水、火、风,五蕴:色、受、想、行、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组成。

      下面写我在修习 观(八背舍)、练(九次第定)、熏(师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这四种禅定中闻听到的声音写出来,然后根据一些特别的声音写一些心得:

        先写 九次第定(练禅):

       色界:初禅 、二禅都是水、火、风的声音。三禅是火、风声音,四禅是火声。无色界: 1、空无边处定   2、识无边处定   3、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这几种声音都差不多,只不过越往上声音越小。这些声音比较空荡。

   
        最后一个灭尽定,声音有点尖锐,是火声。像利器的声音。色界里禅定的声音,火声像小钟音。

       净名疏云:“若不了义教,明无色界无色;若了义教,明无色界有色。” 涅盘云:“无色界色,非声闻缘觉所知。” 所以我们要学习般若波罗蜜,才有能力听到这些声音。

       听这些 声音最好在早上起床前。那个时候能量充足,在床上慢慢听。如果不想听就用打坐的方法快点越过九次第定,到达师子奋迅三昧或超越三昧。因为九次第定从初禅 一直往上要花很长时间。如果能量不充足,那就像充电一样慢慢观呼吸。
     
       从初禅 一直往上好像上山一样的感觉,过了色界这比较轻松。进入无色界前会感觉到停了一下,然后再进入。快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前感觉到快到顶了。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定时会停下来,过一会好像走平路一样到达灭尽定。

      师子奋迅三昧(熏禅):在九次第定从灭尽定一级级退到初禅 一会,然后也像九次第定一样也是一级级 从初禅 一直往上,到达灭尽定后又一级级退到初禅。不过速度很快。因为九次第定像开路先锋一样将身体的气脉打通,同时也积聚了能量。

         超越三昧(修禅):

      当 师子奋迅三昧退到初禅时,过一会从初禅开始时会听到一阵气流声往上移动,好像喷头发出的声音一样。到达非有想非无想处一会又进入灭受想定。过一会听到一阵像利器的声音从灭受想定一直往下移动退到初禅,这时听到的是水、火、风的声音。过一会又听到利器的声音,这时感觉又跳到灭受想定。过一会又听到水、火、风的声音,这时是跳到了二禅。就这样灭受想定就在每个禅定之间穿插,一会儿是利器的声音,一会儿是另一个禅定的声音。灭受想定穿插完成了后退到散心中。这时听到是组合声。这个就是超越三昧有两种:一超入, 二超出的第一种。

   
       灭受想定退到散心时过一会又听到听利器的声音,感觉到又跳回到灭受想定。然后根据声音知道 又跳回到散心 。停了一下又听到一阵混合的声音往上移动到达非有想非无想处。之后散心这在每个每个禅定之间穿插,最后是初禅起住散心中。

      在散心在每个每个禅定之间穿插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轮船上,听到的是好像轮船发出的声音以及是海潮声。慢慢听不到轮船发出的声音和海潮声了,这时感觉到快到岸了。
   
     这个就是 超越三昧有两种:一超入, 二超出的第二种。

      从 超越三昧(修禅)退出来之后又是从头来过,也就是从九次第定到达师子奋迅三昧,又从师子奋迅三昧到达超越三昧。这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从第二次起会转得很快,这时候很难分出这些小禅定,只能分出大的。也就是练(九次第定)、熏(师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这些禅定。在禅定之中我也不知转了多少圈了,感觉九次第定慢下来,这时也听不到水、火、风的声音,也没有好像上山一样的感觉。

    这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感觉到师子奋迅三昧发出的声音不是水、火、风的声音。感觉到是警声,有时又感到是师子吼的声音。

    也没有感觉超越三昧里的灭受想定在每个禅定之间穿插了,而是一边是灭受想定发出利器的声音,一边是其他禅定发出混合声音。

     有时又听到虫子叫的声音........
  
       从 师子奋迅三昧(熏禅)和超越三昧(修禅)的第一种,一超入,在实修过程中听到的声音。我想到耳根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说: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从超越三昧(修禅)第二种,二超出,在实修过程中听到的声音。我想到,大佛顶首楞严经: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从多次感觉到师子奋迅三昧发出的声音不是水、火、风的声音。感觉到是警声,有时又感到是师子吼的声音。我想到了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点评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实修心得都是读经前写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6 03:57
按你说的修到顶,不还是外道吗?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2:42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量寿经:佛语弥勒: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得闻亦难。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三
(劝学品第八)节选: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具足檀那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具足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知色,当学般若波罗蜜;乃至欲知识,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眼乃至意,欲知色乃至法,欲知眼识乃至意识,欲知眼触乃至意触,欲知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断淫瞋痴,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断身见、戒取、疑、淫欲、瞋恚、色爱、无色爱、调慢、无明等,诸结使及缠,当学般若波罗蜜;欲断四缚、四结、四颠倒,当学般若波罗蜜;欲知十善道,欲知四禅,欲知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入觉意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入六神通、九次第定、超越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师子游戏三昧,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师子奋迅三昧,欲得一切陀罗尼门,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欲得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一切法印三昧、观印三昧、毕法性三昧、毕住相三昧、如金刚三昧、入一切法门三昧、三昧王三昧、王印三昧、净力三昧、高出三昧、必入一切辩才三昧、入诸法名三昧、观十方三昧、诸陀罗尼门印三昧、一切法不忘三昧、摄一切法聚印三昧、虚空住三昧、三分清净三昧、不退神通三昧、出钵三昧、诸三昧、幢相三昧,欲得如是等诸三昧门,当学般若波罗蜜。
  “复次,世尊,菩萨摩诃萨欲满一切众生愿,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具足如是善根常不堕恶趣,欲得不生卑贱之家,欲得不住声闻、辟支佛地中,欲得不堕菩萨顶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2 15:53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 大方便品第六十九:
**须菩提言:“世尊,是名菩萨摩诃萨略摄般若波 ...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复次善男子。若取色相不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三昧。若能观色常无常相。是名慧相。三昧慧等观一切法。是名舍相。善男子。如善御驾驷迟疾得所。迟疾得所故名舍相。菩萨亦尔。若三昧多者则修习慧。若慧多者则修习三昧。三昧慧等则名为舍。善男子。十住菩萨智慧力多三昧力少。是故不得明见佛性。声闻缘觉三昧力多智慧力少。以是因缘不见佛性。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见佛性了了无碍。如观掌中庵摩勒果。见佛性者名为舍相。奢摩他者名为能灭。能灭一切烦恼结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调。能调诸根恶不善故。又奢摩他者名曰寂静。能令三业成寂静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远离。能令众生离五欲故。又奢摩他者名曰能清。能清贪欲嗔恚愚痴三浊法故。以是义故故名定相。毗婆舍那名为正见。亦名了见。名为能见。名曰遍见。名次第见。名别相见。是名为慧。忧毕叉者。名曰平等。亦名不诤。又名不观。亦名不行。是名为舍

发表于 2021-1-12 12: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9-3 19:51
前面我写了“ 有了这个内听能力就可以修耳根圆通了,.....”也提到一些。
    今次我结合摩诃般若 ...

按你说的修到顶,不还是外道吗?哈哈
发表于 2021-1-12 12: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不能断章取义。看就看一本。呵呵,取一段来,同外道说,也没什么区别!

点评

这个问题,大慧,就问过,佛。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2:53
发表于 2021-1-12 12: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wucy 发表于 2021-1-12 12:51
佛经,不能断章取义。看就看一本。呵呵,取一段来,同外道说,也没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大慧,就问过,佛。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什么是“念佛者”。

      对一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无忆故是为念佛。楞严经卷五: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楞严经卷六: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就容易明白: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五 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菩萨摩诃萨从初已来,以一切种智相应心,信解诸法无所有性修六念——所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须菩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念佛?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何以故?是色自性无,受、想、行、识自性无。若法自性无,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


    楞严经卷五: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楞严
卷六: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点评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梵行品第八之一[/backcolor]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 。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3:51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3:1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2 13:14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补充内容 (2021-1-8 11:35):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补充内容 (2021-1-8 11:39):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补充内容 (2021-1-8 11:40):
楞严经卷九: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是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寝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点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3:2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2 13:19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谶译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最后第十功德。善男子。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于大般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2 13:14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 ...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梵行品第八之一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 。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他本云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



如何修念佛三昧,对一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两句就会明白。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四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供养诸佛,具足善根,得真知识,能得一切种智?”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供养诸佛,
诸佛所说十二部经,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是菩萨闻持诵利心观了达,了达故得陀罗尼,得陀罗尼故能起无碍智,起无碍智故所生处乃至萨婆若终不忘失,亦于诸佛所种善根,为是善根所护终不堕恶道诸难,以是善根因缘故得深心清净,得深心清净故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以善根所护故常不离真知识,所谓诸佛、诸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能赞叹佛法众者。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供养诸佛,种善根,亲近善知识。”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有说什么,我是在学习佛经中想到了以前的实修心得,几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已经在上百个论坛发表了。这些心得都是在学习佛经前写好的,之后很少再写了,如果有错早就退出论坛了,也不可能在这里发表。  为什么要发表,因为容易得到佛力加持,这是我的经验。

可以在网上搜索:“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是不是这样,这是最早的心得。

我也没有心情和别人争论,我是用这种学习方法来读佛经,别人有争论与我没关,我时时记住以下经文,烦恼就容易息灭: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五**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七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作是思惟。何法能为大般涅槃而作近因。菩萨即知有四种法为大涅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槃近因缘者。是义不然。所以者何。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者亲近善友。二者专心听法。三者系念思惟。四者如法修行。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众病若热若冷虚劳下疟众邪鬼毒。到良医所。良医即为随病说药。是人至心善受医教。随教合药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乐。有病之人喻诸菩萨。大良医者喻善知识。良医所说喻方等经。善受医教喻善思惟方等经义。随教合药喻如法修行三十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灭烦恼。得安乐者喻得涅槃常乐我。净善男子。譬如有王欲如法治令民安乐。咨诸智臣其法云何。诸臣即以先王旧法而为说之。王既闻已至心信行。如法治国无诸怨敌。是故令民安乐无患。善男子。王者喻诸菩萨。诸智臣者喻善知识。智臣为王所说治法喻十二部经。王既闻已至心信行。喻诸菩萨系心思惟十二部经所有深义。如法治国喻诸菩萨如法修行。所谓六波罗蜜。以能修习六波罗蜜故无诸怨敌。喻诸菩萨已离诸结烦恼恶贼。得安乐者喻诸菩萨得大涅槃常乐我净

   

点评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如何破?) 楞严经卷九: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 14:5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1-1-12 14:21
我也没有说什么,我是在学习佛经中想到了以前的实修心得,几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已经在上百个论坛发 ...

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如何破?)
   

   楞严经卷九: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云何空中所有国土而不振裂?汝辈修禅饰三摩地,十方菩萨及诸无漏大阿罗汉,心精通[淴-心+日],当处湛然。一切魔王及与鬼神、诸凡夫天,见其宫殿无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陆飞腾,无不惊慑。凡夫昏暗,不觉迁讹。彼等咸得五种神通,唯除漏尽,恋此尘劳,如何令汝摧裂其处?是故鬼神及诸天魔、魍魉妖精,于三昧时,佥来恼汝。然彼诸魔虽有大怒,彼尘劳内,汝妙觉中,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一 魔愁品第六十二: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释提桓因所说,皆佛威神。阿难,是菩萨摩诃萨习学是深般若波罗蜜时,三千大千世界中诸恶魔皆生狐疑:‘今是菩萨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中道于实际作证,堕声闻、辟支佛地?’
**“复次,阿难,若菩萨摩诃萨不离般若波罗蜜时,魔复大愁毒,如箭入心。是时,魔复放大火风四方俱起,欲令菩萨心没恐怖懈怠,于萨婆若中乃至起一乱念。”



 楼主| 发表于 2021-1-1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习惯将有关经文合起来看,通过这个方法理解经文的内容,同样别人说法的言论也用佛经来对一下,自己的实修心得也一样,实修心得都是读经前写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0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