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6909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9-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耳...(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六卷) 2006/10/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6》)
...反省检讨,为什么我们这一代的人修行比不上上一代?这一检讨才发现,上一代的人有根,这一代的人没有根。这个根是什么?家庭伦理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了。不但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再上去一代,父母没有受过,再上一代,可能祖父母也没有受过;换句话说,三代了,根没有了,所以净业三福头一条做不到。头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我们有没有做到?第二条「奉事师长」,有没有做到?
孝亲尊师是从前家庭教育的重心,而且小孩是从生下来就开始教。怎么教法?家里面的父母、大人做出样子来给他看。婴儿睁开眼睛他会看,竖起耳朵他会听,他虽然不会说话,他还不会走路,甚至爬还不会爬,他已经会看、已经会听,所以父母、大人在婴儿面前都要守规矩,规矩是什么?《弟子规》里面所说的。所以《弟子规》不是叫小孩念的,是教小孩的,谁去做?大人表演,做父母的在家里要完全照《弟子规》教训去做,做给小孩看。小孩从出生到三岁,看了三年,他完全学会了。所以古人讲「三岁看八十」,三年扎下来的根,到八十岁都不会变,叫三岁看八十,「七岁断终身」,家庭教育,那是根。七岁上小学,这是接受学校教育,所以他的根是在家庭里头扎的,中国五千年传统的教学是用这个方式。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大的一个社会,你看看中国历史,真正可以说得上长治久安,靠什么?靠家庭里面伦理道德教育。上学之后,老师也给学生做榜样,这是讲从前的私塾,老师接过来教小朋友,就是延续家庭教育。所以...(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四八卷) 2006/10/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48》)
...不相同。有智慧的人决定是提升自己的灵性,不求世乐,世间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决定不把它放在心上,这个自在。
所以「化」这个字,就是教学的成绩。「诱」的范围很广,对学生来说,老师对学生是用诱导。诱是以真理来诱导,不是世间的财富、地位、荣耀,不是用这个;是用真理,是用真学问、真德行,对社会大众真的是感化。
后面这句,『则以智慧为先导,身语意业恒无失』。「身语意」是三业,「失」是过失,只要是一切依智慧,你三业就没有过失了。为什么?三业与法性相应。所以智慧,诸位一定要知道,不是多闻、不是多读而得来的。多闻多读是增长常识,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是从戒定里面得到的。所以戒是德行,持戒是守规矩。老师教导我们的一定要奉行,所谓依教奉行!然后第一步你得到的就是轻安,身心安稳,中国人常讲心安理得。这个「得」也有浅深差别不同。譬如我们讲最浅的,佛教里面,不分宗派、不分法门,必须要学的功课就是十善业。我们对於十善业做得怎么样?如果真正做到,身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身健康;口做到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你做到人和,在这个社会上无论与哪种人交往,人家都欢喜你。为什么?你诚实,你不妄语。再能够在意业里面,在你心里面没有贪欲、没有瞋恚,不愚痴。你就想想看,佛家这么样简单,十条,你真正能做到,在这个世间,中国人心目当中是贤人君子;虽然不称你为圣人,贤人君子,这是真的,一点不假。贤人...(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五七卷) 2006/11/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57》)
...什么?变成人天福报,持戒修福,他不能得定,不能够把你的德行向上提升,我们或者讲灵性的向上提升,这个做不到。只是修一点人天痴福,将来得人天福报的时候,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福报是有副作用的,福报大、福报多了,造罪业也容易、也多。所以持戒,后头这一句讲得好,提醒你要无所著。这个戒叫净戒,清净心持戒,戒又帮助你得清净心,清净心是定,定生慧。
下面我们加了两句,「行为世范,利众生也」,戒行就是世间最好的轨范。我们自己持戒,就是身教,一切时一切处为众生做个好样子,就是利益众生,不必说一句话,做样子给大家看。不是为自己,我持戒也不是为自己。为什么?大家不持戒了,希望我持戒给大家做个好样子,就是劝别人要守规矩,劝别人认真持戒做个好人。一定从自己做起,你才真的劝别人。我们劝别人,自己做不到,别人不相信,别人说你用这个做手段,你来欺骗我。必须自己做到,然后才能够感化众生。
第三忍辱,「羼提」这是梵语,我们中国人讲忍。翻经的法师把忍后面加个「辱」,这不是羼提的本意,羼提的本意就是忍。加个辱,你看看这就叫智慧,这就是权智,善巧方便。中国人对於辱看得很重,谚语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是读书人,读书人杀他没有关系,可是你不能侮辱,把辱看到最严重,不能忍受。所以翻经的大师,「你们把辱看得这么重,好,那叫忍辱,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这个在十波罗蜜里面非常重要,十条里面,通常讲六条,《金刚经》上...(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六0卷) 2006/11/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60》)
...还是假的,这个要注意了。气呼呼的,很久都不能平息,真的。骂一顿人之后,发好大的火,发完之后,跟另外一个人见面若无其事,欢欢喜喜,这有问题,表演的,那就是办事的善巧方便。有些事情一骂就成功,就妥了,所以是办事的方法,里面有没有瞋恚?没有。就跟唱戏一样,剧本写上这个地方要发脾气、要笑,那个地方要哭,到那里你就要哭、就要笑,与自己内心毫不相关,这叫表演。所谓是善巧方便,那就是很会表演,心里面确实清净一尘不染,这是真善知识。
师承太难了,可遇不可求,你到哪里找学生?从前李老师告诉我,古大德有一生一个都遇不到,可遇不可求。遇到一个,那是宝,真正照顾到了,一面照顾是一面观察,观察他什么?戒定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