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91|回复: 10

净公上人八大人觉经讲记七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八大人觉经讲记七集


八大人觉经  (第一集)  2002/11/2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档名:15-015-00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这一次是我们第一次在日本知恩院做讲经弘法的大会。我们今天看到这个本子,这是我这两天才看到的,《八大人觉经讲记》是过去在台湾讲的,是韩瑛居士笔记的,我们这一次就用这个本子,也纪念韩瑛老居士。佛法无论是大小乘经典,可以说字字句句都是含无量义,这一次我们因为时间的限制,所以跟诸位简略的介绍这部经。时间虽然短,也要把这部经讲圆满,这是一定的规矩。

  这一次在此地举办这个法会,得到水谷先生跟中村老法师他们两位的大力支持,能够在寺院里面讲解佛法的经典,因缘是非常的殊胜,我们总希望把佛法教学能够从寺院再兴旺起来。刚才我们听到水谷先生的致词,跟老和尚的代表盐法师的讲话,我们能够肯定日本佛教界知名的人士,对于弘扬经教、利益众生都非常的肯定,我们听了也非常的欢喜,也非常之尊重。尽我们一点绵薄之力,集合这个力量,希望把佛法能够推展到全世界。我们想象到世尊当年在世,从示现成道之后,就开始做教学的工作,大家都知道,所谓是「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从这两句话,我们就深深能够体会得到,世尊当年在世可以说一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四十九年没有中断过、没有休息过,这是我们应当要记住的、应当要效法的。

  这一次我们有殊胜的因缘在高野山本觉院住了五天,在那边跟大家讲解《观经》三福,介绍印光大师传法的心要。跟诸位说明,诸佛菩萨们,他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自性性德的自然流露。换句话说,能随顺性德,就叫做佛菩萨;违背性德,这是凡夫。所以学佛就是要效法世尊、效法祖师大德,我们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叫真正学佛。做到之后能够说,做到以后再说,这就是圣人;说到之后能够做到,那叫贤人;说到做不到,我说的是不太好听,那叫骗人,那叫自欺欺人。所以佛法的教学,德行是列在第一重要。不但是佛法,儒家教学也是把德行列在第一条,孔子的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个是政事,第四个才是文学。所以世出世间圣人教化,那个用心立意我们不能不明了;不明了,你学习就无从下手,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道德的修养。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于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这是我们首先要肯定、要认识清楚的,然后才不至于误入歧途。经典就是佛的教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陀教育里面的教科书。这部经是早期翻译的。我们看到翻经的体例,每部经一展开一定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与哪些听众,这些记载;这个经前面都没有,这是早期佛教刚刚到中国来,翻经的体例还没有建立。这部经我们从内容里面去看,大概是翻译的安世高大师从佛四十九年所说的这些法,节录最重要的八条,节录了八条,为我们做最简单的介绍,是这样的性质,跟《四十二章经》性质非常相同。《四十二章经》,并不是佛说了这部经,都是在一切经典里头节录的,节录了四十二条,那是竺法兰跟摩腾翻译的。佛经翻译,第一部是《四十二章经》。这都是时间很接近,这比《四十二章经》更简单,可以说是佛学的概要,是从经典里面节录下来的概要。前面两条是小乘法,后面六条是大乘法,可以说是介绍得相当的圆满,非常的精要,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初学佛法的人,我们跟他讲些什么?这几条是最恰当的。

  佛的经典很多,我们看到经题,这个经题是「佛说八大人觉经」。有很多经典经题并没有「佛说」这两个字,为什么有的佛经要加上「佛说」,有的佛经就不用「佛说」?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必须要懂得。一般经典,正宗分第一句话是佛说的,这部经经题就加上「佛说」。如果第一句话不是佛说的,是佛的弟子提出来发问的,像这样的经典习惯上就不加「佛说」。这部经是结集的,字字句句都是佛亲口宣讲的,所以在经题上也加上「佛说」这个字样。

  立题,就是题目它都有规矩,古人给我们讲的,有七种立题,这个在此地我们也把它省略掉。这部经在七种立题里头属于「人法」立题,「佛」是人,「八大人觉」是法,经题里头有人、有法,没有比喻,是人法立题。

  「佛」,这个字是觉悟的意思、是智慧的意思,具足圆满的觉悟、圆满的智慧,换句话说,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为佛陀。在此地是专指本师释迦牟尼佛,因为这部经是他老人家所讲的。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对不觉来说的,六道凡夫不觉,所以不觉就是迷。真正觉悟,他就超越六道了。超越六道,我们通常讲,六道之外是四圣法界,有声闻(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有藏教的佛、通教的佛,这些都是属于自觉。如果自觉又能够觉他,那就是菩萨,菩萨我们称为正等正觉;在佛法里面讲,「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在华严会上称为法身大士,这是真正的菩萨,正等正觉。觉行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上,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所证得的是究竟圆满的佛果,我们称他为佛陀。这部经是佛说的,所以前面冠「佛说」。

  「八」是讲八种觉悟的方法,所以它底下有觉悟、有觉知,我们用一个名词做代表就行了,八种觉悟的方法。由此可知,它非常重要,完全都是从纲领上讲的、从原则上讲的,我们一定要把它掌握住,自己走觉悟的道路。「大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算命、看相、看风水的人多不多?他告诉我:很多。这就跟中国风俗差不多。算命算你命里头有没有财库?你财库里头有多少财?那就是你过去生中修财布施累积的。你命中智慧,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累积的。智慧也相当复杂,有得功名的,有不得功名的,这在中国历史上我们都看到很多。凡是得功名的,还要积阴德;没有阴德,得不到。所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任何一桩事情都不是偶然的,无量因缘成就的。我们学佛这么多年,仔细依照佛法的标准观察世间,证明佛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正确的。佛确实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佛不欺骗人。所以,种善因一定得善果,种的因不善,果当然是不善的。

  希求世间的名闻利养,你要懂得修因,用正当的方法去修学,你肯定能得到,你不造罪业,你能够享受人天福报。但是你要晓得,人天福报可以享受,超越生死轮回这个做不到。《坛经》上说得好,「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指生死大事,要脱离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再大的福报都没用处。脱离生死六道轮回,那一定要断欲。多欲是苦,少欲行不行?少欲也不行,要把欲断掉,你才能出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欲望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六道,六道就是贪瞋痴慢、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这个我们要懂得。所以见思烦恼断了,就证阿罗汉果,超越六道;尘沙烦恼断了,你就超越十法界;无明烦恼断掉了,你就能证究竟佛果。烦恼断多少,你的境界往上升多少。烦恼不断,天天还要加重,你就一定要晓得,你的前途是往下坠落,不是往上超升的。这是个道理在,不能不知道。世间人都是迷惑颠倒,都没有觉悟。没有觉悟,你要是得罪他,就更可怕了!为什么?他会报复。你跟人有了过节,结下冤仇,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都搞不清,这是最可怜的、最可悲的、最愚痴的事情!佛在经上常常讲「可怜悯者」,无过于是!

  我们今天学佛学了这么多年,稍稍总算是明白觉悟一点了。觉悟之后,我自己走哪一条路?这一生当中决定不得罪一个人。别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欢喜接受,为什么?过去我曾经这样对他。今天他这样对我,那是报过来;报过来,我接受了,我没有瞋恚心,我没有报复心,我们的帐就结掉了。一笔一笔结掉了,这个欢喜!一身轻松自在。如果有一点点心里还不服,还有一点瞋恚、还有一点想报复,那就不得了!为什么?我这个冤仇、这个帐不但没有结,又加深了,来世怎么办?念佛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冤家债主拖着你,你走不了。业障消除才能往生,业障不消除,阿弥陀佛拉不动你,你底下冤业太重、太多,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在这个地方,读到这两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我们要晓得,真的要觉知,比觉悟还要深一层,绝对不跟人结冤仇,决定接受别人的侮辱、陷害,乃至于杀身我们都接受。为什么?我的身被你杀掉,我的灵魂往生极乐世界,我还感激你,你早一天送我往生。一丝毫怨恨不能有,一丝毫报复不能有,学佛完全从自己身心上下功夫,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

  后面两句,『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是佛教导我们现前应该怎样作法,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过日子,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佛教我们这八个字:「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欲既然不能断,但是尽量的把它减少。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过的,用我们现在人的说法,就是最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印度那个地方是热带,所以他的衣物不需要很多,三衣一钵他就够了,在印度这是最低生活的水平。佛法传到中国之后,中国在印度的北方,有四季,三衣不能够保暖,所以到中国来之后,佛法完全就变成中国化,这是佛法了不起的一种措施。跟佛在经上所说的,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没有一定的身形,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没有执着。应该给众生说什么法,他就说什么法,所以没有定法可说,没有一定的形状,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佛法确确实实是高度智慧,通权达变,所以它在十法界畅通无阻,没有障碍。这边有障碍,那边去了,它没有障碍,它不固执。我们看看有不少宗教传到中国,但是总没有佛教跟中国人、中国文化相处得那么融洽,变成一家人一样。什么原因?他们执着。我记得我在小时候,念初中的时候,那个时候学英语,上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是一个牧师,是个基督教徒,很感慨的跟我们学生说:「基督教传到中国一百多年了,在全中国,中国人多」,在那个时候差不多将近有五亿多人,抗战刚刚胜利的时候,我们抗战期间常常念的是四万万五千万,大概抗战胜利的时候有五亿多人,他说:「中国信仰基督教才一百万人,我们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好像是不能接受他们的,「为什么佛教跟中国人变成一家人?」这里头有个道理,佛教通权达变,基督教它是墨守成规,中国人不能接受。它一定要建西方式的教堂,我们中国一看到那个教堂的形式,那是外国文化,就不愿意进去。佛教到中国来,建中国宫殿式的,一看这是我们皇帝住的地方,赶快进去参观一下,去膜拜一下,所以这个不相同。

  我们现在到这个年代,学佛的人逐渐逐渐把经教疏忽了,不重视研究经教。所以中国这些法师到外国弘法,建道场也建宫殿式的,这就错了!大概在四十年前我在台湾,还没有离开台湾,有一些出家的朋友到外国去弘法,我就劝他:你们到外国不要建寺庙。他问我:那建什么?建祠堂。我劝他们建祠堂,提倡孝道。佛道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没有孝,哪来的老师?我是常常劝,但是真听我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到外国去还是建寺庙,寺庙还是建中国形式的,度化众生的对象是华侨,一个美国人也没进来!诸位想想看,如果在两千年前佛教传到中国来的时候,那些印度高僧建的道场都是印度式的寺庙,恐怕是度印度的侨民,中国也不会有一个人去学佛了,不知道通权达变,不知道度化众生。所以到外国、到美国建道场,我也常常讲,我们道场建什么样子?建白宫那个样子,建美国国会那个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美国人一看,「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他自然就进来了。

  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像,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所以在美国的佛像、菩萨像,面孔都像美国人才行,他看了才欢喜,他才会入门。面孔造的都是中国人,人家一看的时候就讨厌,就不会来接受。所以佛法是智慧,真实善巧方便,从前这些法师们会用,他懂得;可惜现在人不懂,我们要多从这方面去想想。我常常讲,佛法要做到本土化跟现代化,着重本土化跟现代化,在哪一个国家,随顺这个国家的民情、风俗、习惯。佛法是教学,智慧的教学,是真实利益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帮助众生转迷为悟、转凡为圣。所以,我看佛法就是今天一般人所讲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它教学的对象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宗教,有教无类。佛是用真诚、平等、慈悲心来接引广大众生,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所以欲望要少,世间人多欲,少欲就是教化众生。你看,你们多欲很苦,我清心寡欲,我自在,我很快乐!我们一定要从形象上做出来给人看。所以,成就自己才是真正成就众生;自己不能成就,要想帮助别人,佛经上常讲「无有是处」!少欲还要加个「无为」,无为是什么?我们今天讲随喜、随缘,决定没有成见。决定没有说「我要怎样怎样做」,那肯定造业。一切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才能得身心自在。自在是没有烦恼、没有欲望,你才能得自在。只要身心得自在,福报、智慧、健康长寿随之而来,都在里头。刻意去求,自己一定要怎样作法,那叫自找苦吃。我们只要很冷静的观察,这些事理、因果,都在面前!聪明人还用得着佛说吗?你全都看清楚了,你全都明白了!哪有不觉悟、哪有不觉知的道理?

  佛法是一门圆满智慧的学问,佛法当中常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句话也是真的。我初学佛的时候,还没有出家,我的老师告诉我的,既然在佛门里面求作佛、作菩萨都能够得到,这是最不容易得到的,求脱离生死轮回、脱离十法界是大事情,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那叫做鸡毛蒜皮,小事!哪有求不到的?问题是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没有一样得不到!印光大师在晚年极力提倡《了凡四训》,《了凡四训》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诸位如果对于世间一切法的希求,求名闻利养,你只要好好的去研究《了凡四训》,我相信你一定是有求必应。但是学佛要有高的志向,这个世间太苦了,实在是苦不堪言,我们应当要求脱离六道、脱离十法界,我们要求早一天作佛、作菩萨,来帮助世间苦难众生。   
   
   

八大人觉经  (第三集)  2002/11/2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档名:15-015-0003

  诸位同学,请看第三觉知: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很明显前面三句是凡夫,后面四句是菩萨,很鲜明的对照。凡夫之人『心无厌足,唯得多求』,这是说明六道凡夫,特别是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为什么会造成贪瞋痴慢几乎达到饱和点的现象;如果我们冷静的观察、思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中国,也可以说包括东方,自古以来无不重视圣贤的教诲。圣贤的教诲无论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乃至于在日本、韩国、越南,这个可以说都是一个大的文化体系,自古以来都是教导伦常道德、仁义这些观念,对于物质的欲望总是不过分的希求,而重视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我们看看古人许许多多的文字,诗词、歌赋,我们今天读起来还能够感受得到他们那个生活之自在、安乐,所以知足常乐,能体会得到。现在人一生拼命追求欲望,欲望没有止尽,换句话说,终身生活在痛苦当中,终身生活在身心紧张之中,这一生得不到丝毫人生的乐趣。

  我们实实在在想不通他是为什么活着的,这一生活在世间是为赚钱而活着的吗?是为贪求五欲六尘而活着的吗?这还不算。再看看佛法,对比一下,我们很自然的发现,他在一生当中造许许多多的罪业,这些罪业必定感三途苦报,所以几十年来这又何苦来?使我们观察之后,确实感慨万千!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非常幸运遇到正法,也非常幸运遇到善知识为我们讲解,诱导我们修行,我们这一生才不至于堕落。至少我们将犯过失、造罪业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我们还要努力精进,希望往后,晚年虽然时日不多,总希望能够做到心地纯净、行为纯善。能够有一天做到了,那都是非常值得庆幸的。能够在一生当中,有一个星期可以做到,有一个月可以做到,有一年可以做到,我深深相信,我们了生死、出轮回、求生净土决定有保障,决定有把握,这样我们这一生没有白过。

  佛菩萨、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的,那就是我们的榜样。是什么榜样?是出离六道轮回的榜样,是出离生死烦恼的榜样。我们应当觉知,应当学习、效法,决定不能够『增长罪恶』。学佛如果「增长罪恶」,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因为他的形象是佛弟子,他不是普通凡夫。普通凡夫造作罪业,他应当受果报,这是决定不能避免的;如果身是佛弟子,也就是说打着佛法的招牌,自己表现是佛的形象,也在增长罪业,那就是破坏佛的形象、破坏正法的形象。这个罪要加重,到底加多重?那就很难讲,看它影响面有多大、时间有多久。如果它影响的面很广,影响的时间很久,那个麻烦就大了!那罪是非常非常之重。

  诸位都知道,在家、出家同修都晓得,破和合僧这是五逆罪,堕阿鼻地狱。五逆罪:杀父亲、杀母亲、杀阿罗汉,这都不容易,一般犯这个罪的人不多。出佛身血,就是恶意毁灭佛菩萨的形象,这是算出佛身血,也不多。最容易犯的,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僧团,这是五逆罪之一,最容易犯的。但是我们现在想想,破坏佛的形象岂不是比破和合僧还要严重?你破和合僧,你是毁坏一个寺庙;你毁坏佛的形象,让社会大众对佛教生起反感、生起厌恶,诸位想想,这个罪过是不是应该比破和合僧还要严重?学佛是求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智慧的人见到一桩事情,儒家常讲的「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佛法里面也常讲:「闻一知十,一闻千悟」,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就能贯通许许多多的事理。所以真正学佛,我是常常在劝导佛的形象重要!我明了,我常常劝大家,但是很少人能听得进去,很少人能够照做,所以不能够替佛在社会上树立一个好榜样,令人敬重。

  早年韩馆长往生,我们不得已离开台北华藏图书馆,我没有办法,不能不离开。我劝导图书馆的大众,你们最低限度要在图书馆住满三年。那个三年是馆长往生之后三年,你们看情形,如果必须离开,你们可以离开。至少要住满三年,我们才对得起馆长对我们往昔护持之恩。人不能够绝情绝义,那就不是人,比畜生还不如!同样道理,我离开新加坡,我一再劝勉同学们,你们住在新加坡净宗学会的人,或者是有一些住在居士林的人,也至少要在那里住满三年。这些人不听话,我离开之后,他们统统走了。我心里非常难过,我离开是不得已,哪有这种作法的?

  到了澳洲,澳洲原本有个净宗学会,在布里斯本,我们往年常常到澳洲去弘法,都是这个学会来接待。净宗学会当然过去我也帮助它很多,我们也有几位悟字辈的同学住在净宗学会。我在图文巴建学院,净宗学院建立之后,我就告诉住在净宗学会这些同学,你们不必上山,你们应当要在那边多多帮助他们。他们哪一天不高兴了,叫你走,你再上山来。但是也没有人听!只有一个悟生法师住在那边,他是越南人,他不懂普通话也不懂英语,住在山上跟大家不太方便,所以依旧还住在学会里头。所以不听话,他不知道我的用意,我们念念当中都是希望替佛法树立一个好形象。学佛的人有情有义、有恩有德,你才让社会大众尊重。社会大众尊重你,就是尊重佛法,就是尊重诸佛菩萨,诸位想想,这个功德多大!如果我们所表现的让别人毁谤、轻慢、瞧不起我,事小!瞧不起佛菩萨、瞧不起佛法,这个给社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我们自己就有过失,就增长罪恶。

  所以,这三句看起来好像很平常,你仔细去观察,这里头有大学问,有很深广的意义。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福是祸,佛在此地都提醒我们,我们要细心去观察,每天要思惟。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学生,佛弟子要记住,我们天天要在佛的面上贴金,这就是我们的行为依教奉行,佛有光彩,我们就有福、有慧,福慧双修。千万不能在佛脸上涂大粪,那个造罪业。违背佛的教诲,造成负面的影响,那个罪业堕阿鼻地狱,不能不知道!

  再看后面这一段,『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这是佛教导我们,我们应该要觉知,应该要晓得知足常乐。人只要知足,他就没有希求,古人常说「人到无求品自高」。觉悟的人、修行人,在这个世间肯定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他才能够安贫守道,才真正能做到。不但对世间法不贪求,就是连出世间法也不例外,《般若经》上讲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佛法都要放下,都不应当贪求,何况是世间法!这说尽了,这个道理很深,我们要认真去学习、去研究。为什么连佛法都不能贪求?这个道理大乘经上讲得很好,佛法是缘生的,因缘生法,凡是因缘生法,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佛法也不例外。什么是真实的?只有自性是真实的,自性里面一法不立,不但没有世间法,佛法也没有。

  自性里头立一法,那就坏了。佛在《大佛顶首楞严经》上说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是富楼那尊者向世尊请教的,「自性里头本来没有无明,为什么会有无明?无明到底从哪里来的?」佛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一句话说破了!无明从哪里起来的?就是你希望要建立,麻烦就来了。六祖大师高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法不立,那就是明心见性;你还要立一法,你错了!那就是无明的根,那就是不知足。知足的人心里头一念不生,无论在什么境界,善缘也好、恶缘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在极乐世界也好、在阿鼻地狱也好,绝对不会起心动念,不会有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知足。有一念好恶的心,「天堂我喜欢,地狱我讨厌」,好,有一念好恶,那就是无明,那就是建立,那就是不知足,那就错了。所以经上说的是很简单,等于说文章句句都是题目,每一个题目都可以做成大文章,每一句话要是写成书都是大著作。这是我们不能不懂,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不能不认真学习的。

  「常念知足」,这句话意思无限的深广,可以说世出世间一切圣贤他们自己都做到,做出来给我们看,他们教导我们也是这样,像佛一样。在中国,我们看到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在佛门里面,我们看到佛菩萨、看到历代的祖师大德;在西方宗教里面,我们看到摩西、看到耶稣;在《古兰经》里面,我们看到穆罕默德,这些世间伟大的宗教领袖,没有一个不是知足常乐的,也用知足教化一切众生。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很多,特别在佛法,菩萨要成佛,先要去做补处菩萨,就是做后补佛;每一尊菩萨成佛一定先做后补佛,叫补处菩萨。后补佛住在哪里?住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语,意思就是知足,你们想想看,这是什么意思?菩萨真正做到圆满的知足,他就成佛了。虽然在修知足,但是没有修到圆满,所以他还是菩萨;知足修圆满,就圆成佛道。现在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修什么功夫?修知足的功夫;等到他修圆满了,他就到这个世间来示现成佛。

  释迦牟尼佛在《弥勒下生经》里面告诉我们,他什么时候来示现成佛?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我们听起来这个时间很长,但是在兜率天就不长。兜率天跟我们这个地方有时差,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兜率天的一天是人间四百年,一天是人间四百年!那个地方也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他们的寿命,一般的寿命是四千岁。这样算一算,到兜率天他的寿命到了,他就到人间来示现成佛。这个时间用我们这个地球上时间来算,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释迦牟尼佛的法运只有一万二千年,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一万年,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已经过了一千年,还有九千年。所以许多宗教讲世界末日,我们佛教没有末日,但是佛教说有很大的劫难。这个劫难是什么?大三灾、小三灾。我想这个劫难应当是小三灾,小三灾:刀兵劫、瘟疫、饥饿。早年我学经教,听老师讲小三灾,看古大德的注疏里面讲小三灾,我都没有办法理解,真的想不通!

  你看看我们这个世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小三灾这个刀兵劫里头,都不算是刀兵劫。小三灾刀兵劫是多长的时间?经上跟我们讲七天七夜,我就不懂。接着刀兵劫之后有七个月七天的瘟疫,瘟疫过去之后有七年七个月七天的饥饿,经上讲的我们没有法子理解。我第一次到日本,跟道安法师来的。那一年是左藤荣作首相过世,我还到他家里面去祭吊,他的儿子左藤信二接待我。有这么一个机会我到长崎、广岛去访问,这一看原子弹爆炸之后的状况,我忽然就明白了,佛经上讲的小三灾是核子战争。广岛当地人告诉我,我们去参观博物馆看到一些照片,告诉我核子弹爆炸之后,瘟疫就是辐射尘,虽然当时没有死,被辐射尘照过之后,寿命大概就是半年的样子,佛经上讲七个月七天。接着这个地方草木不生,我去的时候大概是第九年,地上刚刚长草,他告诉我今年地上才有草、才有小树。七、八年地上草木不生,那当然就是饥饿。我这才明了,世尊所讲的第三次核子大战叫小三灾,其它宗教里面经典所讲的叫世界末日,在佛法称为小三灾。

  我们看看,现在小三灾非常可能发生,所以这是真正令人感到不安。可是真正学佛的人,「常念知足」,这个恐惧没有了,为什么?核子弹爆炸我们不在了,我们趁这个机会就往生极乐世界去了。有好地方去,对这个世间决定没有丝毫留恋。但是不学佛的人、不修净土的人,那个苦难就严重了,他们必定怀着有怨恨。而这种人与人之间、人与一切动物之间、人与一切鬼神之间,那个冤冤相报何时了!所以想到这个地方,这个灾难太可怕、太恐怖了!不是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这是我们不能不觉知的,所以「常念知足」这个修行的行门,比什么都重要!

  现代社会从去年美国纽约发生九一一事件之后,全世界都感到冲突的严重,所以有不少学校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怎样消除冲突、促进和平。澳洲昆士兰大学把这个课程列为最重要的。我们今天读这一段经文,这经文就把原因说出来了。冲突的原因在哪里?「心无厌足,唯得多求」,一切众生身心内外冲突,佛是一语道破。要怎样化解冲突?佛在此地教导我们的,「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我们内外冲突都化解了,世界的安定、和平、繁荣、兴旺不难落实。如果这个冲突不能化解,我们看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战争,科学家告诉我们,是这个地球上叫末日战争。我听人家告诉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四次世界大战,那个武器是木棒跟石头。你们去想想这什么意思?人类所有一切的文明在这一次大战当中全部毁灭,所以要从木棒、石头从头来起,你说这个现象多么可怕!

  这个世间确实有不少志士仁人非常担心。昨天中午,从东京来了一位年轻的学者,他也是从事于和平工作的,也做了不少年。这个学者是一位大学教授,是昆士兰大学的一位老教授给我介绍认识的,他在日本做这工作。昨天我们也谈了很久,究竟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有效的阻止冲突、促进和平?经文好!所以英国汤恩比博士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这是真实智慧,有学问、有眼光、有见地。我们在佛经里头,无论是哪一部经论,确确实实你真正要理解教义,要能够奉行、能够推广,确实能帮助这个苦难的世间众生,能帮助他们化解冲突,带来和平幸福。

  「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菩萨所求的是戒定慧三学,世间众生所求的是贪瞋痴慢;菩萨跟他恰恰相反,菩萨是放弃贪瞋痴慢,一心一意在追求戒定智慧。佛法经典的修学不但可以决解我们个人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社会的问题,乃至国家世界的问题,都能得到最好的、正面的,重大的启示,能够帮助我们化解世间所有一切问题,所以这是非常好的教科书,一切众生都应当认真的学习,才真正能够做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我们世间人常常讲的吉凶祸福、利害得失,如何趋吉避凶?如何避免祸害,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我们现在明了,最殊胜的无过于佛法经典的认真学习。   
   
   

八大人觉经  (第四集)  2002/11/3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档名:15-015-0004

  诸位同学,请看第四觉知: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世尊在此地提醒我们『懈怠坠落』,这句话我们一定要好好的记住,堕落的第一个因素就是懈怠。所以佛在经论里面跟我们讲善根,世法里面善根有三条,叫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世间所有一切善法从这三个根生出来的;出世间菩萨善根只有一个:精进,精进是菩萨唯一的善根。换句话说,「懈怠」正好是精进的反面,懈怠就堕落,精进就往上提升,这是一定的道理。懈怠跟精进都有正反两面,我们佛法里面讲善恶两面。世间人、六道里面的众生,特别是三途的众生,他对于恶法非常精进,真的是一点都不懈怠;但是对于善法,他是完全疏忽、懈怠了。所以佛菩萨、圣贤人教导我们,我们对于一切善法要精进,对于一切恶法我们要懈怠。什么是善法?道德仁义,我们一定要勇猛精进去做。

  什么是道?道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原理、原则,凡是能随顺自然法则的,这叫行道。落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儒家讲的伦常大道,完全是随顺自然法则。第一个是夫妇,我们看看现实这个世间,夫妇之道没有了!你看看每个地方离婚率多高,夫妇之间有严重的矛盾。最常见的就是财产,先生的财产太太不知道,瞒着太太,太太的财产瞒着先生,各人都有隐私权。有隐私权伦常大道就破坏了,这个隐私就是冲突。人与人之间,即使是夫妇、父子,都不能够面对真诚,都是用虚伪的心、隐瞒的心、欺诈的心,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这个世间如何不遭劫难?劫难从哪里来的?从这个地方来的。我们今天很幸运闻到佛法,佛教导我们,我们不但对于自己的亲人坦诚,我们对于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是一颗真诚心来相待。真诚心随顺法性、随顺性德,这是走佛道、走菩萨道;如果舍弃了真诚,用虚伪的心面对一切人事物,这是邪道,这是恶道,这必定坠落,我们不能不知道。什么叫道、什么叫德,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

  道,我再补充几句,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正常关系,这是大道。知道这些关系,就知道自己应当要尽的义务。我们的存心,存真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的义务必须要尽到,在这个上面要『常行精进』。义务那就是德,忠孝、仁义不能不讲求,不能不认真努力做出好榜样给社会大众去看。人不可以没有恩、没有义、没有忠,什么叫忠?中国的文字,忠是中心,心没有偏、没有邪就叫忠。如果你有偏心、你有邪念,这个忠就没有了,忠是性德。孝讲过很多,孝是宇宙、人生、剎土、众生是一体,这是孝!如果你还有对立,我跟人对立、我跟事对立、我跟物对立,对立,孝就没有了,德就失掉了。

  修养道德,礼义廉耻都要从自己本身去做,不要去看别人。为什么?别人迷失了自性。像我们自己以前一样,没有遇到佛法、没有亲近善知识,我们迷失自性,我们确确实实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礼无信、无廉无耻,我们确确实实是这个样子。遇到佛法之后、遇到善知识,这才明白过来、觉悟过来,重新做人。这一念回头,就得诸佛护念,就得龙天善神拥护。果报、现前的果报,烦恼轻、智慧长,这是自己本身内在的果报;外面能得到世间许许多多人的敬爱、协助,能到处受人欢迎,这是外面的果报。内外果报随着我们自己道德的增进,果报愈来愈殊胜,你自己能够体会得到。如果你还是继续懈怠坠落,在名闻利养、在五欲六尘上去精进,道德仁义完全懈怠坠落了,你纵然现前得一点点享受、物质的享受,未来苦报不堪设想!这一桩事情我们要多想想,不能不觉悟。

  经文后半段,「常行精进」,后面四句是精进的效果、精进的利益。精进能『破烦恼恶』,精进能『摧伏四魔』,精进能超越三界六道轮回。什么叫烦恼?我们一定要清楚,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烦恼是扰乱自己的身心,使自己身心得不到安宁、得不到平静。烦恼总共有三大类,第一类叫见思烦恼。为什么叫见思?见是见解,思是思想,你的见解、思想错误了,从错误的想法、看法产生一切的不善,都称之为见思烦恼,所以它的范围就非常大了。

  见解的错误,第一个是「身见」,身见我们说得白一点、说得粗一点,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身见。第二种错误的见解叫「边见」,边见用现在的话就是对立,相对的。我跟人对立,善跟恶对立,真跟妄对立,甚至于大跟小对立,利跟害对立,长跟短对立。所有一切对立的见解,就是属于这一类的,所以叫边见。第三种错误的见解叫「见取见」,第四种叫「戒取见」;这两种我们可以合起来讲,就是中国人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上的成见,一类是果上的成见。见取见是属于果上的成见,果报上的,戒取见是因上的成见,这些因上跟果上的成见都是错误的、都不是正确的,所以称之为见烦恼。不属于前面四条的所有一切错误的见解归纳为一类,叫「邪见」,你的看法是错误的,不是正确的。

  思想上的错误也有五大类,这五大类就是贪、瞋、痴、慢、疑。疑是对于圣贤人的教诲他怀疑,他不能够相信、不能够接受。所以,思想上的错误有贪瞋痴慢疑五种,见解上的错误有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总共十条,佛法里面叫见思烦恼。只要这十大类的烦恼你没有断干净,你就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六道轮回就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如果见思烦恼断了,这十大类的烦恼你没有了,六道轮回的现象也就没有了。因没有了,果当然就没有了,这个时候在佛法称为你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你超越了,不在六道里面,在佛法里面称为四圣法界的众生,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你进入这个层次。都要靠精进,都要靠断烦恼。

  「摧伏四魔」,魔多,太多太多了!无量无边。它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叫「五阴魔」,五阴不在外面,是自己本身。五阴讲的是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我们的肉身这是色身,这个身就是魔障。你看看,稍微不谨慎,就受风寒、就得病,你就得要受折磨之苦。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五阴炽盛」。「受」是你的感受,你有苦乐忧喜舍的受;「想」,你有妄想、有妄念,昼夜剎那都不停,这是妄想。佛在大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想是妄想,这一切法是六道轮回的一切法、九法界的一切法,是你妄想想来的、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行」,是你前面色、受、想剎那不住,这个叫行。「识」是阿赖耶识里头,你的造作会变成种子,种子遇缘会起现行,这就是说明因果转变、因果相续、因果循环。这是魔,折磨你的身心永远不能得清净,永远不能得安乐。第一类的魔要认识,是在自己。

  第二类,「烦恼」,前面跟诸位讲,烦恼有见思烦恼、有尘沙烦恼、有无明烦恼,这三大类的烦恼我们现在统统都具足,而且是百分之百,「烦恼魔」。见思烦恼断了,你超越六道轮回,你有没有得自在?当然,比六道的人来讲,那你是得大自在,比起佛菩萨你还是不自在,为什么?你有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没断,比诸佛菩萨你还是在受苦受难,你还是被魔控制住。尘沙烦恼断了,超越十法界,往生到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华藏世界,还有没有烦恼?有!还有无明烦恼没断。无明烦恼这是最轻的、最难断的,所以在一真法界里头还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从哪里来的?就是四十一品无明来的。破一品无明,你的地位就上升一层。

  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二住菩萨破二品,三住菩萨破三品,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佛法里讲的。中国儒家教学,你看看童蒙,第一次接触的教材《三字经》,《三字经》上就把学习的方法说出来了,「教之道,贵以专」。你们想想看那个专字,专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要从这个地方扎根。现在人学习的方法恰恰与这个原理相违背,一百八十度相违背,他一开始学,什么都要学,真的是广学多闻,结果学到最后,他什么都不知道。

  现代人跟古人真的想法、看法不一样。古人教学就像种树一样,先扎根,根扎下去之后,将来它自然会发芽、茁壮、开花结果。枝叶茂盛那就是广学多闻,它有根、它有本。现在人修学,一下就要广学多闻、就要好看,结果他的学问是没有根、没有本,所以我常常用花盆里的花来比喻,很好看,死的,几天就枯掉,就没有了,它不像中国古老教学的方法是活的。你从一个根本上下手,真正功夫到有一定的深度,然后自自然然触类旁通,一接触他就明了,那是广学多闻。所以,佛法教初学一门深入。现代人不肯学、不能接受,所以我们现代这一代,佛法里头没有人才。不是我们的禀赋不及古人,我们的禀赋至少跟古人是一样的,没有两样,我们的成就比不上古人,是我们学习的方法错误。这个道理要懂,古人学东西都是一门深入。

  我往年学教跟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特别强调这一点,如果我们不能接受,他就说:「你到别的地方去学,你不要到我这儿来;你要到我这个地方来,一定要听我的教导,要遵守我的方法。」我们一进佛门拜老师的时候条件就谈妥,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服从,阳奉阴违是决定不许可的。这是扎根!你真正听话、真能接受,老师真的负责任,真教你。到什么时候才广学多闻?到你开悟。所以老师教导你,头一个是德行,持戒、修定。一门深入,学一门东西,戒定慧三学都在一门上。依照老师教导的方法是持戒,整个的精神、时间、功力都用在这一部经上,这是修定,一门深入是修定。你有戒、有定,自然开悟,开悟是智慧,你能够悟入。然后将戒定慧三学落实在你日常生活当中,你就得受用。这种学问叫实学,真实的学问,真正有用处,真正有受用。什么时候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时候就广学多闻,你六根所接触的境界就是广学,一接触就通达,没有一样不通达。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后人集结成为经典,流传到中国来是少分。那个时候交通不便,所以精挑细选,选这些好东西带到中国来;次要、再次要的,没有办法,带不动,只有舍弃。我们今天看到《大藏经》,分量还有这么多,精挑细选的。如果是把世尊当年四十九年所说的全部集结成经藏,我们最保守的估计,比我们现在《大藏经》要多十倍,最保守的估计。这么大的分量,龙树菩萨三个月就学完,那叫广学多闻;我们一生的力量,一百年的时间都学不完,人家三个月就学完,什么原因?他有根。真的是「闻一知十,一闻千悟」,所以三个月就毕业了。龙树菩萨三个月能够学完全部《大藏经》,我们三个月也能学完全部《大藏经》。这是给你讲真的,一点都不假。要怎样呢?入佛境界,那佛所有的东西你不是全部都通了吗?重要是入佛境界。你的心跟佛心一样,你的愿跟佛的愿一样,你的行跟佛的行一样,你的言语跟佛的言语有什么两样!一通一切都通,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样不通,这个方法妙绝!

  诸佛菩萨亿万劫这种经验、方法,传授给我们,我们是依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不能接受、不能相信,这个责任要自己负,绝对不是佛菩萨不慈悲、不是善知识吝法。真正的善知识、真正觉悟的人,对一切众生平等的,叫「和盘托出」,我有多少,统统托出来给你,你不能接受,那就没法子。所以总的纲领、总的原则:「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你要不守法,守法就是持戒,你不遵守这个法则,你不去修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统统都属于定慧,你怎么会开悟?你怎么能增长智慧?智能增长,辩才就成就。辩才绝对不是自利的,是利他的;自利就是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就这两句。广学多闻决定从戒定慧,离开戒定慧那不是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不是佛法那就是迷惑颠倒的法,不是觉悟的法,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在家同学学佛,如果你十善、五戒做不到,你不是真佛弟子,你是假的。出家佛弟子如果连「沙弥律仪」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做不到,你不是真的出家人,不是真的出家人你就破坏佛教形象。在家佛弟子亦复如是,你十善、五戒做不到的话,你不是在家佛弟子,你破坏在家佛弟子的形象。从前我在台中,李老师常讲,我在那里住了十年,至少听他讲一两百遍,印象很深。他老人家讲真话,不讲客气话,「学佛念佛人,真正将来能往生的,一万个人当中只有两三个!」古大德讲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为什么一万人往生只有两三个?那两三个是信愿行统统具足。心是佛心,愿是佛愿,行是佛行,他能往生。其它九千九百九十多个,心不是佛心,还是烦恼习气;愿不是佛愿,还是搞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行,不是佛行。所以天天念佛,真的是古德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

  我们今天了解这个社会现前的现象,要求自己,不要求别人;要求别人是决定错误的,一定回过头来要求自己、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了,一切众生都成就了;自己得度,一切众生当然得度。所以菩萨成佛,他看大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这句话你不入境界你很难理解,入境界你就明白了。孟夫子说得好:「反求诸己」,圣贤人讲的话没错!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我们六根接触,回过头来要反求诸己。善法,要认真学习、保持;恶法,要断绝、要改进。成就自己的德行,戒律是德行,成就自己的定功,成就自己的智慧,然后自自然然就能够教化一切众生。

  末后一句,『教化一切,悉以大乐』。「一切」,通常我们都是讲九法界众生,不仅是讲到人道,九法界都包括在其中。只要你有智慧、你有辩才,佛菩萨是以度化一切众生为事业。教化首先要成就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榜样,他自己修行、成道、证果,然后才出来教学。我们常讲自己先做到了,然后再教别人,这是圣人,他做到了、他成就了。佛的学生没有例外的。如果没有证到真实菩萨的果位,菩萨有两类,一类叫权教菩萨,一类叫实教菩萨,就是真实。实教菩萨是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这个时候可以离开老师,去教化一方;如果还没有明心见性,他只能够守在老师的身边,接受老师的教诲,也就是像学校的学生他没有毕业。佛法,菩萨毕业了是以明心见性,没有明心见性他没有毕业,那只有跟着老师,你就不会走错路;如果不跟老师,也要学菩萨出去教化众生,那是非常危险的道路。为什么?你自己造业受报,那没有话说,你自作自受;你要是把别人也引导向错误的道路上去,造作罪业,这个罪过不得了!佛法里常讲:以盲引盲,相牵入火坑。你自己没有道眼、没有觉悟,你再引导一批众生跟着你一起堕落,这个果报严重!自己堕落,果报不严重,你误导别人,这个果报比什么都严重。

  古德常讲「地狱门前僧道多」,那个僧道包括在家佛弟子。你不去引导别人,你没有这个过失;你引导别人,你要担负这个因果责任。所以一定要自己成就,才能够出去教学。我早年在台中,李老师限定:没有满四十岁,不能够出去教化众生。这是说什么?你在老师面前学习,已经有一点成就了。现在成就标准降低,不像从前,从前是明心见性,现在的标准,是你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真妄,有能力辨别这些,你就可以离开老师,你不至于走错路。没有能力辨别邪正,没有能力辨别是非、真妄,你决定不能离开老师,离开老师决定堕落,这个道理我们也不能不懂得。『大乐』就是破迷开悟,离烦恼、离生死、离轮回。说到具体的,真正得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正的「大乐」。『悉』是平等的,这里头决定没有感情用事,对待一切众生用平等心、清净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八大人觉经  (第五集)  2002/11/4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档名:15-015-0005

  诸位同学,请看第六觉知: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这一条,第一句意思很深。『贫苦』,不仅包括一切物质,同时也包括精神这方面;如果真正有智慧,虽然贫苦,他会很快乐,他不会跟众生结恶缘的。我们在中国,古书里面记载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物质生活就非常贫乏,在一般人都会觉得非常忧虑,但是我们从孔子口中明了,颜回不但不以为苦,而且以为乐。夫子赞叹他,他那个生活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得他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贫而乐!由此可知,这个地方的「贫苦」,重点一定还是要在道德方面,在道德、在智慧,人缺乏道德、缺乏智慧,那是真正的贫苦。因为没有智慧,那就愚痴,愚痴总是生烦恼,也就是贪瞋痴慢会特别严重,当然就会跟一般人、一切的物『横结恶缘』,这是免不了的。

  『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几句话实在说,即使不学佛的人,修人天福报也应当要遵守。「布施」,特别对于贫苦之人,只有菩萨有智慧,菩萨晓得理事、因果,要帮助众生,第一就是要布施。布施是无条件的赠与、无条件的供养,众生缺乏衣食,在必要的时候是要帮助他。布施供养里面,最重要的是法布施。因为,一切众生决定不能依靠别人的布施供养过一辈子,那这个人有罪,什么罪?前面讲了,懈怠、懒惰。依靠别人供养,自己不能够独立生存,他就有罪过。只接受供养而不懂得回馈,哪有这种道理?因此,当众生在贫穷苦难的时候,布施供养做救济的人,一定要帮助他开智慧,一定要帮助他获得能力。由此可知,布施供养里头最重要的是教育,不但要教他有智慧,还要教他有技能,我们今天所讲的技术能力的教学、伦理道德的教学,这种慈悲救济才算是真正圆满。

  布施要平等,所以要「等念冤亲」。「等」是平等,「念」就是对待,以平等心对待,「冤」是冤家对头,「亲」是你的家亲眷属。为什么?如果你有偏利,我只对待我的亲属,我不肯布施我的冤家债主,换句话说,你的生活就不能够得到安全、平静。为什么?这些冤亲债主一定要找你麻烦。中国古老谚语常说:「一家饱暖千家怨」,你是大家怨恨的对象、怨恨的目标,你还会有好日子过吗?社会要怎样才能安定?世界要如何才能和平?那就是冤亲平等。无论哪一个人,在今天大的社会,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是哪一个族群,各个不同的文化,菩萨平等对待、平等布施供养,这个社会就会安定,世界就会和平。人民幸福我也幸福,社会兴旺,我们家庭也会兴旺,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决定不能够有偏心,决定不能有偏爱。

  末后这两句尤其是化解冲突最好的方法,「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个人过去做些什么坏事情,只要他能回头,回头是岸,回头他就是好人;不可以老是记着他从前这个恶念、恶行,不可以!应当要原谅他,要宽恕他,这是大人之行。「不憎恶人」,恶人为什么会作恶?前面说,他「贫苦多怨」。「这个人很富有?」富有是财富富有,他智慧很贫苦,他没有智慧、他胡涂,所以从德行、从智慧上来说,他很可怜,他真的贫苦。所以他容易犯罪,容易做错事情,他烦恼习气非常重,受不得丝毫刺激,只要有一点点外缘刺激,他的烦恼习气就会现行,他就会发作。佛菩萨看这种人,就是经上常讲的「可怜悯者」。他做的恶行,佛菩萨「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他要不要受果报?当然要受果报。因果是自然的定律,不但是凡夫造恶因要受恶的果报,就是诸佛菩萨在没有修成道业之前所做的这些罪业,他还是要受报。

  释迦牟尼佛,诸位在经典上看到,有马麦之报。释迦族,这是释迦牟尼佛他这一族,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受琉璃王灭族这个果报,佛不能救!因缘果报这个事情,只有自己去承当、自己去承受,佛菩萨大慈大悲,对你一点都帮不上忙。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你真正懂这个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才会「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你的心平等了。平等,业才能消除。消除,还要不要受果报?还要受,重罪轻报,报的时候会轻一些,你自己很清楚、很明了。这就是古德讲的「不昧因果」,不是没有因果;不昧因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我们自己想:不愿意受那个果报,千万不能造因;你要造了因,希求将来避免这个果报,那是愚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佛门里头常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道理就在此地。

  脱离贫困,化解怨结,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尤其是圣贤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如果把这桩事情疏忽,社会就生病。今天有许多人讲地球生病了,这个话讲得没错!地球生病,就是地球上居住的这些众生,社会生病了,产生问题了。何以古时候没有这些问题,现在有这些问题?我们细心去想想,去回顾过去,展望将来,多少能有一些启示。古时候,在东方有圣贤的教育,在印度有佛法的教育,在西方有宗教的教育,所以社会赖以安定和平,人民能够过正常的生活。到最近这一两个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以为自己很聪明、自己很能干,不需要佛菩萨,不需要圣人,也不需要宗教,完全凭着自己的好恶,靠着自己过去生中修积的一些福报,随顺自己烦恼习气。佛菩萨走了,圣贤人离开这个世间,这个世间没有圣学了。这是今天社会的病态、所有一切的灾难、天灾人祸根本的原因。

  由此我们会联想到,如果一个人存心学习圣贤的教育、推广圣贤的教育,你说他的功德有多大?一切诸佛必然护念,龙天善神感激。如果还随顺自己烦恼习气,稍稍不如意,我要把你摧毁、我要把你灭掉,你毁灭圣贤教诲,就是毁灭一切众生的法身慧命。你可以尽情去做,果报你没有想到!二次大 战希特勒盛极一时,那个时候还得了吗?哪里想到四年他就灭亡?如果他知道四年之后他要死,国破家亡,我相信他不会造那些恶业。历史是一面镜子,看过去你就能想到将来。我们自己得人身不容易,经论里面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最可贵、最殊胜的就是你得到解脱的机会,你得到超越轮回、圆成佛道的机会,你得到一个做无量无边功德利益的机会。这个机会要是不能够把握住,这个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机缘,你要不能把握住,你还要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不相信圣教,依旧胡作妄为,那你真正叫冤枉,真正叫大错特错!

  历史是一面镜子,眼前六尘境界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我曾经跟诸位说过很多遍,我从很年轻的时候,以前还在工作没出家之前,每天都看看报纸。我看报纸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留心新闻、报纸一些报导的,我每天留意的是讣闻,我看这个。天天看讣闻,每天哪些人过世了,有年岁大的、有年轻的,我喜欢看这些东西。看这些东西有个警惕,今天走这么多,明天又走那么多,看看将来轮到我自己了。印光大师教导学人,把「死」字贴在额头,天天看到这个死字,我就快要死了,我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我在没有学佛之前,我就有这个警觉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何必还跟人过不去?何必还要计较?何必还要造业?从这一方面来观察,我还有这一点善根。

  所以在这一生当中,无论是学佛之前、学佛之后,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恶业少了。我希望在这一生当中真正会做到恶业统统都没有了,我的目标是心地纯净、言行纯善,我走这个路子。我知道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得到一天、得到两天、得到七天心地纯善纯净,这是无量功德,这才是真实的,是带得走的。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你能带得走的,佛法里头说的「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不能不留意。所以「贫苦」这两个字,我们一定要落实在道德、智慧。我们的道德非常贫乏,我们的智慧非常贫穷,所以你才会随顺烦恼习气,跟一切众生「横结恶缘」。

  「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三句是化解内在与外在冲突的不二法门,也是一个真正修行清净平等觉最高的指导原则。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他的希求决定是清净平等觉,要修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就决定不能把一切众生不善的心行放在自己心里,那就错误了!那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就变成一切众生不善恶业的垃圾桶了,你说这个人哪里会有智慧?这就是愚痴到了极处!所以聪明人决定不会把别人不善的恶行放在自己心上,这是真正聪明人。所以我们眼不看恶的形相,耳不听恶的音声,六根不接触恶的境界,世出世间圣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这三句是总纲领、总原则。我们看到这一切不善的形色,我们立刻就远离;听到不善的音声,我们也立刻就把它止住。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变成自己的心行不净不善,我要修觉正净,那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就?这些事情就在我们生活的周边,时时刻刻要知道防范,要提高警觉,这才叫觉知、叫觉悟。请看底下一段经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

  我们就念这一句。『五欲』,「欲」是欲望,「五」是标明五种,这就是平常一般人讲的「财、色、名、食、睡」。中国人常讲七情五欲,这都不是自性本具的,换句话说,真心自性里面没有七情五欲,七情五欲是虚妄的。七情:喜是欢喜,怒是愤怒,哀是悲哀,乐是我们一般讲快乐。这些东西都是感情的冲动,是烦恼习气的现行,往往一般人无法控制,这种情绪必须要让他发作,但是发作要有节度。古时候圣贤人教化众生,知道众生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都有严重的七情五欲这些烦恼习气。只有大圣大贤,他们有长时间的修养,把这烦恼习气断掉了。普通人这些东西没有断掉,发作的时候也应当让他发作,但是告诉他有个节度,不要过分,过分是错误。

  过去我们在新加坡,新加坡有一位许哲居士,新加坡同修都知道她。她告诉我,平常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发脾气,她告诉我,发三分钟的脾气,要三天你这个心情才能恢复到正常,你就晓得这个对身体伤害非常严重。人不知道爱惜自己,就是不知道自爱,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上的冲动决定对于你身心都产生极端的不利。人往往不能够享受他的天年,天年就是你生下来,天然你应当照中国古老医学里面的讲法,像《黄帝内经?灵枢》,年轻的时候我也喜欢看,看到书里面讲人的正常寿命是两百岁。你为什么活不到两百岁?你把你自己的身体糟蹋掉了,你不知道养生之道,不知道爱惜你的身体。身体像一部机器一样,你要懂得它的性能,你要会照顾它、爱惜它,正常寿命是使用两百年。几十年就糟蹋掉,怎么糟蹋的?就是情绪冲动、感情的冲动。所以这个地方讲『五欲过患』,那个「过患」实在是非常非常严重。我们真的是受时间的限制,不能跟诸位细说,细说这部经每一句两个小时都讲不完。

  下面,佛就劝导我们,『虽为俗人,不染世乐』。虽然是世间俗人,可是你要记住,世间之乐不能够染着,尤其是现代世间之乐。我们看看现在的电影、电视、歌舞、戏剧、音乐,甚至于现在的绘画美术,这是「世乐」。这些东西,诸位仔细去观察,它教人什么?所教的全是负面的,不是正面的,与伦理道德、忠孝仁义毫不相干,所以社会怎么会不乱?众生如何能不苦?读佛经、读圣贤书,然后回过头来观察现前的社会,这里面前因后果不难明了。了解之后,自己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帮助自己,怎样帮助社会大众。   
   
   

八大人觉经  (第六集)  2002/11/3  日本知恩院和顺会馆  档名:15-015-0006

  我们接着再看第七觉悟的后半段: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既然是凡夫,长劫轮回在六道,不起心、不动念是肯定做不到的。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换句话说,是四圣法界里面的圣者,那不是凡夫。对凡夫来讲,念起是正常的现象,但是这个念头很恐怖,肯定是恶念多、善念少,肯定是如此。所以菩萨教我们要觉悟,「不怕念起,只怕觉迟」。特别是对于恶念,如果一觉悟,这个恶念就能止住,善念就生了。常常住在善念当中,与善人就相近;常常跟善人在一起,不知不觉、久而久之就熏习成为善人的气质。我们讲改变气质,改变气质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无过于亲近善知识,佛是世出世间第一善知识。

  佛在此地教导我们,『常念三衣,瓦钵法器』。佛衣着只有三件,所以叫三衣。除三衣之外,只有一个钵,吃饭的,我们今天讲饭碗。这个钵通常都是「瓦钵」,我们今天讲是陶器;另外一种是铁钵。佛法如法的钵就是这两种,一种是铁钵,一种是瓦钵。「法器」,是随身的道具。这是世尊示现在我们世间,他日常生活的状况,所有的财产就是这么多。所以,世出世法万缘放下,佛是做到之后才教我们,不是说而不做,他是真正做到之后再说。我们今天不但学圣人难,学贤人都不容易。但是,圣贤是我们永恒向往的目标,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向他学习,要学得像。

  『志愿出家』,这是说一个真正对于宇宙人生真相明白的人,他一定会发愿。发什么愿?发出家的愿。这个出家绝对不是指我们世俗的家庭,离开世俗家庭不是真正出家。「家」是指什么?佛法里面讲的生死之家,你能出离生死,你是真的出家。你能够出离烦恼,烦恼是家,五阴是家,这个重要;至于世间的家庭,不重要。出家,在佛法里面讲,有在家出家的、出家出家的。在家出家,身在家、心出家,就是前面讲的不染世乐,这个人心出家了。佛陀在世的时候,维摩居士他是一尊佛,他是在家佛,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出家佛。如果讲真正出家,维摩居士也是出家,他出生死家、出三界家、出五阴家,跟释迦牟尼佛决定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在形式上,他示现在家出家,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出家,不同的地方在此地。至于「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世尊跟维摩居士决定没有两样,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明了、要懂得。

  出家人千万不能够贡高我慢,认为穿上这个出家衣服就比谁都高了,往往堕阿鼻地狱。为什么?贡高我慢就把佛法形象破坏了。佛法是慈悲一切,佛法是谦虚恭敬,哪有贡高我慢的菩萨?没这个道理!你把佛法形象破坏,当然你要背因果责任,你要受果报。出家如是,在家就更不必说,在家搭上这件缦衣要是贡高我慢,罪过比出家贡高我慢还要重。末法时期,破戒、犯过为什么会这么多、这么普遍?实实在在讲就是疏忽戒律,不读经之过。我们戒律不去念它,也不去想它,哪里能够做得到?不但做不到,连想都想不到。所以末世的比丘,身心都是罪过!《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得好: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事就在我们眼前,只要我们冷静观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今天我们读到这一句经文「志愿出家」,要知道出生死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当然世俗之家,纵然在家,心里面清净,一丝不挂,这真正是志愿出家。

  『守道清白』,这个道我们把圈子缩到最小,「道」是什么?道是诸佛菩萨的教诲,戒定慧之道。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这是佛菩萨的大道,必须遵守。修道,培养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梵』是清净,『行』是行为,身心清净,这是世间人称为高人、称为大人。对一切众生大慈大悲,平等的布施慈悲,平等的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苦难众生里面最苦的是迷惑、不觉,所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才是真正慈悲。最后一段: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生死炽然』,「炽然」是比喻,像大火烧得非常炽盛的样子。这个现象,在日蚀的时候,我们看到太阳一片火海,「炽然」从这上面会给我们有很深的印象。「生死」是六道众生的形相,这个形相非常痛苦,众生从堕落到六道之后,很难脱离六道,在六道里面死生生死,永远没有休息。所以佛经上讲「生死疲劳」,佛菩萨眼睛里面看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20-8-31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无比的可怜可悯!在生死轮回当中,决定是在三恶道的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六道里面的众生,我们可以说三恶道是他的老家、是他的家乡,三善道是出来度假,旅游、观光,时间非常短暂。为什么会是这个现象?我们从业因果报上去观察就明了,不要去想别人,想想自己,我今天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就明白了。如果是恶念多,恶念所感的是三途地狱,善念所感的是人天福报;我们恶多善少,果报当然是三途的时间长,人天的时间短。

  还有一个最明显测验的方法,凡人都会作梦,你想想你每天晚上做的梦,是恶梦多还是善的梦境多?从这个地方非常明显知道自己在六道里头轮回的状况。我自己的经验,没学佛的时候,天天都会做恶梦;学佛之后,大概最初十年还常常有恶梦;到完全没有做恶梦,我跟诸位说老实话,大概是最近这十年。我学佛五十年,换句话说,三、四十年的功夫,晚上恶梦没有了。这几十年当中,天天在读经、研教、讲经,劝自己、劝别人。我在讲台上常常跟同学说,我讲经是完全劝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忠实的听众,一堂课都没有缺。最得受用的是自己,时间长了,年代久了,不知不觉心理上转变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长时熏修」,没有刻意去转变境界,自自然然转了。而且这个转变,最初非常缓慢,也很不容易,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信守佛的教诲,一定要记住老师的教导。决定不可以阳奉阴违、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才会欺骗老师、欺骗佛菩萨,这就决定没有成就。你在佛法里面被淘汰掉了,你还是继续去搞三途六道。

  唯有诚信、诚敬,认真努力好学,自自然然转境界。转到有一定功行的时候,速度就快了。所以到后面,我们一般人讲加速度。为什么?心地真诚,我们所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确实得到了,真正相应了,这个时候修行转境界的速度就不是普通的速度,真的是加速度。这种情形,常常跟在我身边,但是要真正用功努力,他才能发现。我这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你听我最近十年所讲的经,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你要是细心去观察,可以观察到每一个星期不一样,与性德相应。了生死、求往生真有把握,所以这个世界放下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你想往生不可能,你总不能带着去往生,没这个道理!什么时候完全放下了,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你就有把握,你就有信心。决定不造恶业,决定不得罪一个人,决定不做一桩不善的事情,务必让自己的心纯净、自己的行纯善,表现一个最好的样子、形象给社会大众看。这个形象是佛菩萨的形象,千万不要现三途六道的形象,那就错了,你跟佛法背道而驰。

  学佛,皈依佛门或者出家,身上披了袈裟,还要做违背佛教的形象,这是什么人?那是魔。世尊当年在世的时候,魔王波旬发愿要消灭佛法。佛说:「诸佛大法是从自性流露出来的,没有任何力量能消灭。」波旬就说:「等到你老人家末法的时候,你的法运衰了,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出家,披上袈裟来破坏你的佛法。」释迦牟尼佛听了,一句话不说,流眼泪!佛法,魔是不是能破坏?魔不能破坏,魔能破坏的是破坏佛教的形象,破坏一切众生闻法得度的机缘。所以魔结罪,不跟佛结罪,跟一切众生结罪。魔虽然欢喜一时,他能把佛法消灭掉,这一桩事情堕阿鼻地狱无量劫又无量劫,那个苦头够他受的。释迦牟尼佛的形象被破坏、被消灭掉,没有关系,第五尊佛弥勒菩萨又出世了。贤劫当中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下面第五尊,后面还有九百多尊佛。魔有什么力量能消灭佛法?不可能的事情!真叫胡作妄为!

  千佛的总护法,我常讲千佛护法的总司令是韦陀菩萨。天目山恢复起来了,我尊敬它,尊敬它什么?它是千佛护法的总司令部,不是为我。我会到天目山去吗?不可能!我们赞助韦陀菩萨,就是赞助、拥护千佛出世,广度众生,意思在这个地方。佛法周遍在虚空法界,决不在一个地方,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如理如法的修行,在任何地方都能把佛法发扬光大,利益这一个地方的一切众生。所以佛法常讲「缘生」,哪个地方有缘,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教化众生。但是缘不是永恒的,缘有生灭,因此有智慧的人、觉悟的人,他认识机缘、他掌握机缘。有时候这个地方的机缘只有很短暂的几天,几天也要抓住,一两年,一两年也要抓住。为什么?这个机缘千载难逢,不能失掉,是你积功累德的机会。你要是轻易失掉,换句话说,你想修积功德的机缘失掉了。这个没有真正智慧你看不到,你也把握不住。

  早年大陆刚刚开放的时候,九华山邀请圣一法师去讲经,中国大陆开放第一个去讲经的,是圣一法师。圣一法师来看我,我说:这个机会难得,你一定要去。香港许许多多法师劝他不要去,我说:「你去,这是机会,太难得了!」他听我的话去 了,机会就抓住了。我们今天在日本这个地方讲经,虽然时间只有十二个小时,机缘!以后再有没有?很难讲了。学佛的人不能不懂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这些事实真相。机缘就像闪电一样,一纵即逝,抓住了那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我们看到「生死炽然,苦恼无量」,这是六道众生的真相。

  下面是佛劝我们要『发大乘心,普济一切』,这是大乘菩萨,发菩萨心、发菩萨愿。「普」是以平等心、清净心、真诚心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是真正帮助自己。『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菩萨入世,示现在世间,无非是做出牺牲奉献、舍己为人,能忍受一切人为、天然灾害的形象,教化众生。如果我们从大经上来看,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我们就不论,单看十法界里面这些大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实实在在讲,他们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将尽了,在六道里面示现,还要示现持戒、还要示现守规矩,人家已经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为什么还要斤斤计较这些小节?没有别的,是教导初学,教化迷惑颠倒的众生,为他们做示范。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20: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