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70|回复: 1

[其它话题] 般若文海南传法句经新译(附北传法句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般若文海南传法句经新译(附北传法句经)

南传法句经新译
(附北传法句经 法救撰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法增比丘译

南传法句经-序
第一 双品(廿偈)
第二 不放逸品(十二偈)
第三 心品(十一偈)
第四 华品(十六偈)
第五 愚品(十六偈)
第六 智者品(十四偈)
第七 阿罗汉品(十偈)
第八 千品(十六偈)
第九 恶品(十三偈)
第十 刀杖品(十七偈)
第十一 老品(十一偈)
第十二 自己品(十偈)
第十三 世间品(十二偈)
第十四 佛陀品(十八偈)
第十五 安乐品(十二偈)
第十六 喜爱品(十二偈)
第十七 忿怒品(十四偈)
第十八 垢秽品(廿一偈)
第十九 法住品(十七偈)
第廿 道品(十七偈)
第廿一 杂品(十六偈)
第廿二 地狱品(十四偈)
第廿三 象品(十四偈)
第廿四 爱欲品(廿六偈)
第廿五 比丘品(廿三偈)
第廿六 婆罗门品(四十一偈)
北传法句经-序
第一 无常品(廿一偈)
第二 教学品(廿九偈)
第三 多闻品(十九偈)
第四 笃信品(十八偈)
第五 戒慎品(十六偈)
第六 惟念品(十二偈)
第七 慈仁品(十八偈)
第八 言语品(十二偈)
第九 双要品(廿二偈)
第十 放逸品(廿偈)
第十一 心意品(十二偈)
第十二 华香品(十七偈)
第十三 愚闇品(廿一偈)
第十四 明哲品(十六偈)
第十五 罗汉品(十一偈)
第十六 述千品(十六偈)
第十七 恶行品(廿二偈)
第十八 刀杖品(十四偈)
第十九 老耗品(十四偈)
第廿 爱身品(十三偈)
第廿一 世俗品(十四偈)
第廿二 述佛品(廿一偈)
第廿三 安宁品(十四偈)
第廿四 好喜品(十二偈)
第廿五 忿怒品(廿六偈)
第廿六 尘垢品(十九偈)
第廿七 奉持品(十七偈)
第廿八 道行品(廿八偈)
第廿九 广衍品(十四偈)
第卅 地狱品(十六偈)
第卅一 象喻品(十八偈)
第卅二 爱欲品(卅三偈)
第卅三 利养品(廿偈)
第卅四 沙门品(卅二偈)
第卅五 梵志品(四十偈)
第卅六 泥洹品(卅五偈)
第卅七 生死品(十八偈)
第卅八 道利品(二十偈)
第卅九 吉祥品(十八偈)

  序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三称)
  
  法句,即DHAMMAPADA的义译。DHAMMA,巴利语佛法(梵文DHARMA),义为佛陀所说的教法,PADA指段、句、道。DHAMMAPADA可以译为佛法语段、佛法语句、佛法之道等。
  
  法句经在南传的大藏经里是收在经藏(SUTTAPITAKA)的小部里的第五部经(KHUDDAKANIKAYA)中。它是收集了佛陀在约三百场合中为弟子们作精简的开示,巴利文语句精炼而富有韵律,朗诵和阅读它就有如坐在佛陀跟前听他开示一般,每一句每一偈都发出智慧的光芒,为芸芸众生在饱受烦恼煎熬时,它无疑是清凉的甘露妙药,能熄灭我们的无明热恼。
  
  它汇集成经是在王舍城(RAJAGAHA)第一次佛经结集时(佛灭后三月)由众阿罗汉诵出,并命名为DHAMMAPADA──法句经。本经共分二十六章,收录有四百二十三偈,它被世世代代僧伽们背诵口传着,直到锡兰国王瓦塔葛玛尼(VATTAGAMANI)时才被正式记录在贝叶上,时约公元前30-20年。
  
  法句经传入中国是在公元二二四至二二五年,由维祇难等所译的法句经二卷,共分三十九品七百五十八偈,除了多加的十三品二百七十五偈外,它的排法与内容大致与巴利文的法句经相近。这部法句经言简意深,是一本很好的修行指导书,笔者从中受益不浅。
  
  南传法句经的第一至第廿四品,排法与北传法句经的第九至第卅二品相当,名字一样,只有偈的数目有稍微出入。南传法句经的第廿五与第廿六品则排在北传法句经的第卅四与第卅五品里。不过也有一些南传法句经的偈排在北传法句经的第一品至第八品中;下面挑选一些相当的南北传法句经偈,以作比较,可知偈文排列有些纷乱。
  
  (南传法句经) (北传法句经)
  第十品 135偈 第一品 5偈
  第廿品 288偈 第一品 17偈
  第九品 128偈 第一品 19偈
  第八品 112偈 第二品 38偈
  第八品 107偈 第二品 39偈
  第五品 61偈 第二品 34偈
  第十三品 177偈 第四品 71偈
  第一品 6偈 第十品 173偈
  第四品 46偈 第十二品 203偈
  第四品 49偈 第十二品 206偈
  第四品 50偈 第十二品 207偈
  第五品 60偈 第十三品 217偈
  第五品 64偈 第十三品 223偈
  
  北传法句经第一至第八品以及第卅三和第卅六至卅九品共十三品应是法救尊者所言校订增加的,第卅九品吉祥品也就是南传大藏经里小品经集的吉祥经。
  
  虽然中译法句经已经有数个版本,笔者尝试以五言将参考的英译版本译为中文,并加插依偈排列的维祇难等的中译本在后,作为爱好法句经的读者们修学的参考。在翻译上,意义稍微不明的偈文,是参考该偈说出的场合的故事来译出的。在修辞上也参考了其它大德的中译本。
  
  笔者才学疏浅,佛学的内容只略知一二,中译文若有不当之处,还冀望诸佛学大德,不吝指导末学,则愚僧感激不尽。若能以此棉力为僧俗学佛者提供一些经文上参考的方便,也不虚此生。
  
  同门释智度协助从计算机网页取得大藏经中维祇难等的中译。释智鉴(朱瑞常居士)帮忙把七百五十八偈排好并标上句号以便阅读。许素贞与陈会居士看稿并请姜联招居士打字,以及安排印刷。陈会居士及朱瑞常居士协助募款。众善信佛友慷慨捐输。本书才能顺利出版。在此敝僧谨致以万二分之谢意。
  
  法增序于砂劳越
  古晋佛教友谊会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三称)
  
  南传法句经新译
  法增比丘译(Dhammavaro Bhikkhu)
  
  第一 双品(Yamaka Vagga)
  
  1、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恶行,恶语恶身行,
  则苦必随彼,如轮随兽足。
  
  2、
  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善行,善语善身行,
  则乐必随彼,如影随身形。(1,2两偈合诵)
  
  3、
  他咒骂欺我,败我掠夺我,
  若人心怀怨,怨恨不能息。
  
  4、
  他咒骂欺我,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怨,怨恨自能息。(3,4两偈合诵)
  
  5、
  不能以怨恨,止息世间怨,
  唯慈能止怨,乃不易古法。
  
  6、
  愚人(Kosambi的诤论比丘)不明了,人生
  终归死,彼等若明了,诤论自息灭。
  
  7、
  若人逐欲乐(不净以为净),不摄护根门,饮食不节量,懈怠不精进,
  必为魔(mara阴魔,业行魔,死魔,烦恼魔,天魔,这里指烦恼)所制,如风倒弱树。
  
  8、
  若观身不净(三十二身分观,墓墟观),摄护诸根门,饮食知节量,正信(对三宝的信心)勤精进,魔不能摧毁,如风难摇石。(7,8两偈合诵)
  
  9、
  人若不离欲,不守持戒律。
  不见真(Sacca真理)克己(Dama调御,自制),
  不应着袈裟(kasaya,kasaya杂色衣,粪扫衣。出家众的衣)。
  
  10、
  人若离贪欲,善守持戒律,
  克己复见真,应穿着袈裟。(9,10两偈合诵)
  
  11、
  执邪以为正(Sara真实,精要无邪见具戒定慧),
  或执正为邪,执持邪见者,不能见真谛。
  
  12、
  执正以为正,亦知邪为邪(贪欲kama,瞋恚vyapada,害vihimsa),执持正见者,彼能见真谛。(11,12两偈合诵)
  
  13、
  屋盖不遮密,雨水必浸入,
  心意不善修,贪欲必侵入。
  
  14、
  屋盖若遮密,雨水不浸入,
  心意善修持,贪欲不侵入。(13,14两偈合诵)
  
  15、
  今世悲苦受,来世悲苦受,
  造作恶业者,两处悲苦受,
  彼见己恶业,故悲伤苦恼。
  
  16、
  今世喜乐受,来世喜乐受,
  造作善业者,两处喜乐受,
  彼见己善业,故欢欣喜悦。(15,16两偈合诵)
  
  17、
  今世悲苦受,来世悲苦受,
  造作恶业者,两处悲苦受,
  念己造恶业,心中更悲苦,
  趣向恶道时(Duggati恶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四恶趣),忍受巨大苦。
  
  18、
  今世喜乐受,来世喜乐受,
  造作善业者,两处喜乐受,
  念己造善业,心中更愉悦,
  趣向善道时,享受诸喜乐。(17,18两偈合诵)
  
  19、
  虽多诵经文(sahitam三藏经典),放逸不依法,
  如牧数他牛,不获沙门果。
  
  20、
  虽少诵经文,遵教如法行,
  息灭贪瞋痴,正智心解脱,
  不着今后世,彼获沙门果(预流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果)。(19,20两偈合偈)
  
  第二 不放逸品(Appamada Vagga)
  
  21、
  勤向不死(Amata指涅盘)径,放逸趣死径,
  精勤者不死,放逸如已死。
  
  22、
  智者如实知,精进之道理,
  安徐喜精进,亲证圣乐境(三十七道品)。
  
  23、
  智者心坚定,精进修止观,
  解脱四系缚(贪爱、有、邪见、无明),
  证无上涅盘(寂静无苦境界)。
  
  24、
  勤奋持正念(念住),约己守正行,
  正命辨善恶,精进善名扬。
  
  25、
  勤勉不放逸,持戒自调御,
  智者作自洲(Dipa,沙洲,庇护所),
  不为瀑流(烦恼)没。
  
  26、
  愚者陷放逸,智者善护持,
  精进不放逸,如获无上宝。
  
  27、
  不行于放逸,不浸溺欲乐,
  正观禅修者,获得大安乐。
  
  28、
  正念除放逸,慧生无忧苦,
  智者观众苦,如山巅下望。
  
  29、
  放逸中无逸,智者独醒觉,
  如善驰良骏,超越老羸马。
  
  30、
  帝释(Maghava摩伽婆,即帝释Sakka,三十三天主。做人时为他人谋福利,死后为天主)
  不放逸,故为诸天主,
  精进为人赞,放逸受人诃。
  
  31、
  喜精进比丘,畏惧放逸苦,
  如熊熊大火,焚尽大小结(Samyojana或Sannojana,身见、疑、戒禁取,贪、瞋-五下分结;色爱、无色爱、我慢,掉举恶作,无明-五上分结)。
  
  32、
  喜精进比丘,惶恐放逸害,
  是故不退转,而趋向涅盘。
  
  第三 心品(Citta Vagga)
  
  33、
  心念乱无序,难护难制御,
  智者调其心,如匠矫箭直。
  
  34、
  心如弃地鱼,跳抖而不安,
  仁者故远离,烦恼恶魔界(Maradheyya,烦恼境)。
  
  35、
  难御轻浮心,随欲而流转,
  智者制其心,调御得安乐。
  
  36、
  心溜荡善变,细微难察觉,
  智者护其心,护卫得安乐。
  
  37、
  远游与独行,无形隐胸窟(Guhasayam心识所在),智者善御心,解除诸魔缚。
  
  38、
  心念不稳固,不解真谛法,
  信心不坚者,智慧难成就。
  
  39、
  心无贪与瞋,逾越善恶业,
  精勤之觉者(阿罗汉的信,勤,念,定,慧五根常具足),心中无畏惧。
  
  40、
  身如易碎瓶,护心如城堡,
  慧剑斗魔王,勤修不染着(以智慧观照)。
  
  41、
  观色身无常,败坏弃地上,
  神识空无有,犹如废焦木。
  
  42、
  仇敌害仇敌,怨家恶怨家,
  心向于邪道(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远甚仇家害。
  
  43、
  善非父母作,亦非眷属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9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