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3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4-11-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题目】:坛经三十六对法的意思与其在佛教经论中的应用例子
【1】、什么是对法?其实就是相等之法,或是相同之法。
《六祖坛经》说:“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因:指开始。究竟:指最终结果(成佛)。“二法尽除”,这“出语尽双”中的一对都全部除掉,当然结果就二者相同了。
【2】、相等或相同的具体条件:
《六祖坛经》中关于此处有:“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这是要求在解说这个对法时,要不离自性。
《六祖坛经》中关于此处又说:“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含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这是指在使用三十六对法时,要使用自性的正的、善的特点。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因此,要使用自性清净,或称自性空、自性无的特点,也即《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或称无所得。
也即,在自性清净的条件下,三十六对法才是相等或相同的。
【3】、自性清净的形成条件:
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
因此有:自性清净心=真如。
自性清净心,具有自性清净。
《大乘起信论》梁之真谛译: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大乘起信论》梁之真谛译: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由以上,可以有
一心=真如
一心法=真如法=心真如门+心生灭门=自性清净心法
自性清净心法,可生成自性清净心,或称菩提心,或称真如,或称得到自性清净。
【4】、公式:自性清净心法=心真如门+心生灭门
三十六对法其实就是上面这个公式的运用。
比如:在心真如门存在的条件下,自性清净心法=心生灭门。
【5】、佛经相关例子:
(1)、《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①、烦恼即菩提:烦恼比喻心生灭门,菩提比喻自性清净心。(后念离境即菩提,就是指心真如门)在隐含有心真如门存在的前提条件下,烦恼=菩提。
②、凡夫即佛:同理,凡夫代表心生灭门,佛代表自性清净心。在隐含有心真如门存在的前提条件下(或称在离境、或不着相的前提下),凡夫=佛。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鸠摩罗什译本为例:
①、《金刚经》:“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在隐含心真如门(或称应无所住、或不着相)的前提下,身相(心生灭门)=非身相(自性清净心)。
②、《金刚经》:“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在隐含心生灭门(或称诸法、一切法)的前提下,佛法(自性清净心)=非佛法(心真如门)。(或者隐含心真如门也可以等式成立)
③、《金刚经》:“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在隐含有心真如门(无所住、或不着相)存在的前提条件下,一切法(心生灭门)=非一切法(自性清净心)。
④、《金刚经》:“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在隐含有心真如门(无所住或不着相)存在的前提条件下,说法(心生灭门)=无法可说(自性清净心)。
(3)、《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个以下,就不具体分析了,总之是隐含某个门存在,保持等式(自性清净心法=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成立就可以了。
(4)、《大方等大集经》说:“无有思惟名正思惟。”
(5)、楞严经: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6)、圆觉经: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7)、无量义经: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显实。
(8)、《维摩诘所说经》:若求法者,於一切法应无所求。
(9)、祖庭事苑五曰:“道生法师说:无情亦有佛性。乃云:青青翠竹,尽是真如。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