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19|回复: 1

[其它话题]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一二0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9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二0集)  2010/8/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2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三十九面,倒数第四行,从当中看起,从三乘看起:

  「三乘者,乘者车也。《四教仪集注》曰:乘以运载为义,运出三界,归于涅盘。」我们一段一段来解释。经文这一句是「善立方便,显示三乘」,善立方便我们学过了,现在来看三乘。「乘」读古音念「胜」,现在都念「乘」,咱们也就念「乘」,念「胜」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许有人说我们念错了,随俗。乘就是车,《四教仪集注》里面有这样一句解释,乘就是车,车是以运载为义,在此地取这个意思,「运出三界,归于涅盘」。佛法用乘来做比喻,像车一样,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超出三界,就好像我们乘车能够远行,取这个意思。三界就是六道轮回,说三界、说六道意思完全相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六层天,他化自在天以下有六层天,包括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地狱,这些都是属于欲界。因为他们没有离开财色名食睡这个五欲,所以称之为欲界。欲界愈往上去,五欲愈淡薄,愈往下面去就愈严重,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了解了我们就晓得,要想超越,五欲六尘一定要放下。财色名食睡,这叫五欲。六尘是六根接触的对象,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接触的对象是色声香味触法,意是念头,意对法尘,这些东西都要淡薄,愈淡薄愈好。真正能放下,就超越欲界,到哪里去?到色界。诸位要晓得,色界有十八层天,这天人。色界天人欲并没有断,这个诸位要知道,他为什么没有欲?他有定功,他在入定的时候,定功能把五欲六尘伏住,所以他是伏断,不是灭断,但是他有色。再往上去,叫无色界天,这是六道里面最高层次的,无色界连肉身都没有了,色是指物质的身体以及物质现象。由此可知,在无色界四层天里面,只有精神现象存在,而没有物质,没有物质的肉身,也没有物质的一些建筑,你都看不到。我们一般称它作灵界,他的灵存在,这是高级凡夫。

  无色界天虽然不错,但是没有超越三界,就是没有超越六道轮回。无色界天是好,那个里面几乎等于涅盘,涅盘是不生不灭,它等于涅盘,不是真的涅盘。色界天人,这讲四禅八定,他达到最高境界,把无色界天误会认为那就是涅盘。无色界天还是有寿命,寿命最长的八万大劫,这个时间是真长。大劫,一个大劫是我们这个世界一次成住坏空,可见这个世界无常。成住坏空一次叫一个大劫,成住坏空八万次,你想这个时间多长。虽然长,毕竟有一天它会到,到这一天他定功会失掉,定功一失掉,烦恼就现前。头一个错误的念头,他误认为这个是不生不灭了,怎么又有生灭?这就会毁谤圣贤,圣贤人告诉他,涅盘是不生不灭的,他现在定功失掉,烦恼现行,以为这些圣贤人是欺骗他们,这个念头对圣贤大不敬!对老师、对圣贤大不敬,跟对父母不孝这个罪孽是同一个等级,最严重的罪业,人要不孝父母、不尊重圣贤,他的果报在阿鼻地狱。所以你看,爬得最高,爬到非想非非想天,跌得也最重,一个跟斗栽下来,到阿鼻地狱去了,求人身都得不到。这桩事情佛在经典里面讲得很多,也讲得很清楚。用意特别提醒我们,我们要成佛,我们要求生西方净土,不要求天道,天道到最高的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二十八层天不能解决问题,何况是欲界。一般人生天,绝大多数的都是生四王天、忉利天,为什么?情执、欲望没断,比我们一般人稍微好一点,淡薄一点,他没断,所以往上去非常困难。这是三界的意思。「运出三界」,依照佛法修行,可以超越三界,「归于涅盘」。小的涅盘,不是真正涅盘,相似的涅盘,阿罗汉所证的,超越三界就证得,这个我们以后还都会讲到。

  下面我们再看,接着看底下,「又喻如运载工具,使人乘之各到其果地。《法华》以羊、鹿、牛之三车,喻小中大三乘。小者,声闻乘。中者,缘觉乘。大者,菩萨乘」。这一段比《四教仪》讲得清楚,是《法华经》里说的。《法华经》讲三乘讲三车,车就是乘的意思,讲三车,羊车、鹿车、牛车。古时候羊车很小,只能拉一个人,鹿车比较大一点,可以坐两个人,牛车就很大,大概可以坐五、六个人。实际上《法华经》上讲的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是我们现在讲的马车。现在这些交通工具没有了,由汽车代替。古时候,不要说很古,我这个年龄,小时候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们都坐马车。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坐马车,小学生,一个马车可以坐十四、五个人。这是以这个比喻能够乘载多少人,说它是大中小。小车比喻声闻,声闻是阿罗汉,阿罗汉叫小乘,小乘人只求自度,没有发心帮助别人。中乘是缘觉,辟支佛,他比阿罗汉聪明,但是心量都不太大。不是没有慈悲心,慈悲心不大,你去找他,他要喜欢你,他就会教你,跟他有缘,他不喜欢你,他就不理你。这是声闻、缘觉。菩萨就不一样,菩萨你不去找他,他主动来教你,他没有分别心、没有好恶的心,所以菩萨称为大乘。

  《法华譬喻品》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如来有无量智能、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大乘就是指一佛乘,「但不尽能受」,佛虽然是很慈悲,但是一乘法,一乘法是成佛的方法,不是一般人都能够接受的,「舍利弗」,这个话对舍利弗说的,「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三乘的由来。佛心平等,佛愿弘深,佛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帮助众生,一定教他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就成佛,他本来是佛。迷失自性,回不去,想回去也没有那么简单,也回不去,这是六道凡夫。六道凡夫,人间、欲界天没想到回去,可是色界天跟无色界天他们是真的想回去,想回去也回不去,何况欲界这些凡夫。佛不得已,不得已把一佛乘分别三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向上提升。就好比办学校一样,老师、父母都希望学生个个都拿到博士学位,这是佛的心。可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拿到?不是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于是学校才设三个学位,有学士、有硕士、有博士,这就好比是三乘。

  前面这几句话,说如来,实际上就是说自己。「如来有无量智慧」,他没有说佛,没有说诸佛有无量智慧,他说如来。大乘经上说诸佛,多半从相上讲的;说如来,都从性上说的。佛在《华严》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讲的是如来,不是说的是佛,说如来从自性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当然可以作佛,佛性里头有无量智慧,有无量的力。力是什么?能力,我们今天讲才艺,有无量的才艺,你有能力。在佛经上说,诸佛如来有十种能力,十是代表圆满,不是数目字,真的是无所不知是智慧,无所不能是十力,十力是代表无所不能,他没有做不到的。无所畏,四种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佛有这个能力,有能力帮助一切众生在一生证得究竟的佛果。从理论上来讲,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一念迷,你就是凡夫。这个话是完全讲的真话。这个一念是什么念?释迦牟尼佛跟弥勒菩萨对话所说的,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那个里头的一念。只要一念觉,凡夫就成佛,不觉就没有办法。在本经经题上也显示了三乘,你看经题,在修因上它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小乘,这个小乘包括缘觉,平等是大乘、是菩萨,后面那个觉字是一乘,那是成佛。所以,这部经也是世尊为一切众生显示三乘。

  我们修学,如果在这一生当中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问题解决了,那就成佛了。如果到不了这个境界,随分的修学,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在那个地方所办的学校,什么学校?凡夫成佛的学校,保证你成佛。这个太难得,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也能往生,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烦恼真的断几品了,譬如见思烦恼是最粗的也是最重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前面讲得很多,这五种见惑总共有八十八品。这八十八品见惑断尽,小乘须陀洹,小乘初果,这样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他不是凡夫,在我们这个世间来讲,他是圣人,他是小小圣人,他不是凡夫。小小圣人虽然位子很低,比我们六道凡夫高明太多了。他证得初果之后,他有能力,在六道轮回里头,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决定不堕三恶道,这他保证。也只有七次,没有第八次,七次,决定超越三界六道,证阿罗汉果。这样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他不在凡圣同居土,这小乘。在这个地方修到小乘的境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土。如果在我们这个地方修行达到菩萨的境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不是生方便有余土,他生实报庄严土,跟一般诸佛如来净土里面实报土法身菩萨这个地位是平等的。这些人,在中国佛教里,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一类的人,在教下讲大开圆解,在我们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证得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土。到达极乐世界就证常寂光,常寂光是圆满的回归自性。

  佛的本愿,确实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能够圆成佛道。凡夫一生圆成佛道,只有这一个法门。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你都不可能在一生成就,只有念佛往生这个法门,它是真的一生成就。我们这一生当中,能够遇到这个法门不容易,既遇到了,一定要珍惜,要把它抓紧,千万不能够轻易放过,那就大错特错。这个法门遇到,就像古大德所讲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前清彭际清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说这个法门无量劫稀有难逢。你这一生遇到,你能够把它抓到,这个法门「万修万人去」,这句话是善导大师说的,这不是假话。可是学佛,无论学哪个法门,总而言之一定要懂得放下。放下什么?放下烦恼、放下习气,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凡是带不去的都得放下。我们想想,人死了,什么能带去?你的财产带不去,你的亲情带不去,你的爵位带不去,包括连你的身体也带不去。这个地方要清楚,带不去的要放下,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带得去的,你就在那上下功夫,德行带得去,功德能带得去。持戒有功,三昧是德,三昧是禅定,禅定是功,开智慧是德,这个可以带得去。反过来,你造的这些罪业也能带去,如果带的是一身罪业,来生到三恶道去;你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这个也能带得去,这好事来生生天。都不如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念佛能带得去,念佛能往生净土。所以要常常想到,能带得去,咱们认真努力去干,学习经教帮助我们开悟。我们读《无量寿经》、学习《无量寿经》,对西方极乐世界增长认知,真正认清楚、认明白,我们的信心才会坚定,愿心不退,这是往生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

  下面我们再看方便,「善立方便」。「又《法华文句》曰:方便者,门也」,这是做比喻,「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依此释,则小乘为入大乘之门,故谓之方便教,又三乘为通于一乘,故亦名方便教。以上经论,正显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之旨」。方是方法,便是便宜,换句话说,就是很恰当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妙的方法,佛法里面常用善巧,善巧就是方便。所以,方便就不是一定的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随他变化无穷。善用方便那是智慧,没有智慧他就不会用。有智慧的人,佛是圆满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10: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