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31|回复: 1

[其它话题] 《群书治要》第二册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群书治要360》



《群书治要》简介——齐家治国之宝典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偬十余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决策过失。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六种,共五十余万言。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代(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
古圣先贤之文化教育,的确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亘古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
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欲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办到。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慧、理念、方法、经验与成效,均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宝藏结晶。《群书治要》至珍至贵!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背道而行者,则不免自招灾殃,祸患无穷。今日《群书治要》之重现,实有其神圣使命,若世界各国、各党、各级领导共同学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的世界指日可待。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群书治要360》系列序

《群书治要》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平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亦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下来的文化结晶。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并奠定整个大唐三百年盛世的基础,也必能为当今各阶层领导者提供珍贵借鉴。不仅如此,对于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社会大众,此书也是使身心安乐、家庭幸福、事业永续的智慧源泉。
我们的导师念念不忘中华文化的承传,二○一○年底,幸蒙祖宗庇佑,这套宝典最终送到了导师中。老人家深知此书是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一剂良方,欢喜不已,立即委托世界书局翻印流通。导师在马来西亚拜访纳吉首相与马哈迪前首相时,简略地介绍了《群书治要》的内容,两位长者当时便表示迫切地想看到英文译本。导师由此想到,可从《群书治要》中再节录,节成三百六十条,译成白话文并翻译成各国文字,方便大众每天阅读。我们由此承担了编辑《群书治要360》的任务。导师预计在若干年间,每年从《群书治要》当中选取三百六十条原文,并译成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字、语言,在全世界流通。导师认为,这是中国对于整个世界和平做出最大的贡献。
《治要》取材于经、史、子,总计六十六部,分为五帙,共五十卷。其目录是将《周易》、《史记》、《六韬》等经史子的书目,逐次排列。此《群书治要360》系列,则将整套书概括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条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希望本书的纲目,对于读者领纳《群书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
《群书治要360》的编辑工作刚一开展,就得到了全球各地许多仁人志士的协助,在此一并致上真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德行、学识有限,本书定有许多疏漏之处,敬请诸位仁者不吝赐教指正。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古圣先贤智慧的引领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衷心希望《治要》帮助社会化解冲突,把世界带向安定、幸福、美满、和平。让我们同心携手,共创和谐!

《群书治要360》编辑组 谨识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分享:沙迦的咒语



《群书治要360 第二册》说明

一、原文
魏征等唐初大臣辑录《群书治要》(以下简称《治要》)所依据的六十六部原著,均为贞观以前的古籍经典,这些古籍经典在唐之后的千余年,经过官方学者的多次点校、勘误、整理,与当今出版的相应典籍存有差异。比如《论语》中,现今众所周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治要》辑录的《论语》则是“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这是《治要》值得重视的又一文化价值,它保留了唐初古籍善本的原貌。
《治要》一书现存原版,有公元十三世纪日本镰仓幕府第五代将军北条实时(亦称金泽实时)藏于其金泽文库的抄本,简称“金泽文库本”;日本元和二年(公元一六一六年)铜活字印本骏河版,简称“元和本”;日本天明元年(公元一七八一年)起校勘,天明六年(公元一七八六年)告成,重印流通,简称“天明本”;民国年间,
 楼主| 发表于 2020-7-3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商务印书馆曾经在日本天明本的基础上校勘重排出版,简称“商务本”。元和、天明本目录中,共计六十五部典籍,而金泽文库本卷四十六另有《时务论》一篇,内容则是元和、天明本卷四十八《体论》的最後两段,故《治要》采纳的典籍实为六十六部。而全书流传至今,已缺卷四春秋左氏传上、卷十三汉书一、卷二十汉书八。我们选编《群书治要360 第二册》时,为弥补此缺憾,故从《治要》相关典籍原文前后,节录了若干精彩片段。
魏征等大臣辑录《治要》所依据的六十六部原著,均为贞观以前的古籍经典,这些古籍经典在唐之后的千余年,经过官方、学者的多次点校、勘误、整理,故与当今出版的相应典籍存有差异。比如《论语》中,现今众所周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句,《治要》辑录的《论语》,则是“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这是《治要》值得重视的又一文化价值,它保留了唐初古籍善本的原貌。
此《群书治要360》所选的三百六十条原文,均依据《治要》。当《治要》用字与现今流通的相应原著有所不同,而译文又需参考现今用字,则在译文后稍作说明。
《治要》对六十六种典籍的采录,并非仅以删节处理,而是摘录其要。如对《礼运大同篇》,《治要》浓缩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若读者欲深入了解这六十六部典籍,还需阅读典籍全文。
二、字体、字形
本书采用简体汉字。我们以中国国家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文字使用规范条例》、《简化字总表》为基准,未尽之处,依照古籍整理通例处理。原本中的混刻字,如已己巳、曰日等,一律改为规范字。全书采用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一九六四年颁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型表》规定的新字形。
三、标点
金泽文库本、元和本《群书治要》无断句,天明本的断句,全部用“、”作为标志。本书断句以天明本为主要参考,个别地方依照商务本或所引典籍的通行读本进行断句,全书均采用现行标点符号。
四、注释、翻译原则
本书注释力求简而精。若有小注对原文字词已有阐释,原则上就不在注释中重复列出。译文则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译完若觉仍欠圆满,则在译文后稍加发挥,以便读者更好地领纳先贤的精神。
五、排版说明
本书分原文、注释、白话三部分。《治要》原文中的小注,仍以双行夹注方式呈现;天明本、商务本页眉处的校勘文字,现改放入原文中,亦以双行夹注方式呈现,为示区别,校勘文字用括号加以标明。

《群书治要360》编辑组 谨识
目录
壹、君道        7
一、修身        7
甲、戒贪        7
乙、勤俭        10
丙、惩忿        11
丁、迁善        12
戊、改过        12
二、敦亲        13
三、反身        15
四、尊贤        20
五、纳谏        23
六、杜谗邪        29
七、审断        32
贰、臣术        35
一、立节        35
二、尽忠        38
三、劝谏        39
四、举贤        41
参、贵德        43
一、尚道        43
二、孝悌        49
三、仁义        52
四、诚信        57
五、正己        59
六、度量        62
七、谦虚        64
八、谨慎        68
九、交友        72
十、学问        73
十一、有恒        75
十二、处世        77
肆、为政        79
一、务本        79
二、知人        85
三、任使        87
四、至公        92
五、纲纪        92
六、教化        97
七、礼乐        110
八、爱民        116
九、民生        119
十、法古        121
十一、赏罚        123
十二、法律        127
十三、征伐        129
伍、敬慎        132
一、微渐        132
二、风俗        133
三、治乱        135
四、鉴戒        137
五、应事        142
六、慎始终        145
七、养生        146
陆、明辨        148
一、邪正        148
二、人情        149
三、才德        150
四、朋党        151
五、辨物        151
六、因果        155


壹、君道
一、修身
甲、戒贪
1、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求其所未得,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矣。(卷四十一 淮南子)
【白话】圣人安守自己本具的性德,而不贪求自己未获得的。贪求自己未获得的,反而已拥有的会丧失掉(因为贪求则无福,更有甚者会贪赃枉法,将福报折尽);如果修养自己本具的性德,想得到的就会自然得到(因为性德具有无量的智慧德能福报)。

2、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卷二十八 吴志下)
【注释】①涂:同“途”,引申指途径,门路。
【白话】断绝无益的欲望,来遵循道德仁义之路;放弃无关紧要的事情,来修习建功立业的根基。这对自己的名声与品行,难道不是很有益的吗?

3、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故知足,然后富从之;德宜君人,然后贵从之。故贵爵而贱德者,虽为天子不贵矣;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卷八 韩诗外传)
【白话】幸福产生于内心知足而无所外求,而忧患产生于人的欲望过多。所以一个人知道满足,然后富裕会随着到来;德行适合领导民众,然后尊贵就会随之而来。所以看重爵位而轻视德行的人,虽然做了天子也并不高贵;贪求财物而不知休止的人,虽然拥有天下也并不富足。

4、有以欲多亡者,未有以无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①失者也。(卷四十一 淮南子)
【注释】①常:常规,常道。
【白话】有因为欲望太多而灭亡的,没有因为无欲而陷入危险的;有因为想要治理却混乱的,没有因为遵循常道却失败的。

5、三代①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②之衰,无不肆其侈靡。(卷二十九 晋书上)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②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话】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兴盛,无不是因为领导者对自己的七情五欲加以节制;三代末期的衰败,无不因肆意奢侈浪费。

6、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①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身则失,以治国则败。(卷四十一 淮南子)
【注释】①秽:污染,玷污。
【白话】日月本欲明亮,却有浮云遮蔽它;河水本欲清澈,却有沙石污染它;人性本欲宁静,却有嗜欲妨害它。如果放纵欲望而丧失了本性,那么行动就没有正确的时候,以这种心态修身则自身会陷入危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8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