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子五明身识界即藏性 此举因缘生法,亦有两重能所,义如前释。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此双标能生之根尘,以下随即破之。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因缘生法。乃因根有相,由尘发知;今若识因身生,身根为能生,识为所生;则无须凭借外界离合二尘。然若无外尘发知,身根尚不可得,何能生识。又识心缘尘,粗缘为觉,细缘为观,若必无外界离合之触尘,纵许根能生识,此识又以何为觉观分别之境。反之,若身识因触尘有,触尘为能生,身识为所生,则无须凭借身根;若然必无身根显相,试观世间,谁有非依身根,而能知外界触尘之离合者。此破单根不生独尘不有。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即触非身,即身非触。身触二相,元无处所;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内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复立,内外性空,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物有三类:一是动物,即六道众生;二是植物,谓五谷花果之类;三是矿物,属五金沙石等。物之本身无知,更不能自触而成知,必须由身根与物接触,始知有所触之物,所谓因根有相。故曰:‘物不触知,身知有触。’海公认为此中应有‘身不知身,触知有身。’二句,是由尘发知。虽然,但不应说,由根尘和合而生身识。若谓身识由根尘共生,则此所生之识,能知内之身根时,此识即是从触尘生;触能生识,识是能知,身是所知,云何得兼所知之身为能生?反之,此所生之识,能知外之触尘时,此识即是从身根生,身能生识,识是能知,触为所知;如何可兼所知之触为能生?故曰:‘知身即触,知触即身。’如是能知之识,若即从触尘生,则非兼于身;反之,若此识即从身根生,则非兼于触;所谓‘即触非身,即身非触。’云何可说身识,由根尘共生。此破根尘和合而生识。身触二相以下,是约内外对立破。众生迷位,见有内根外尘,二相对立。今显第一义,故身根与触尘,元无内外处所对立。触尘与身根合时,即与身根之自体合而不分。触尘与身根离时,即同于虚空等相。等指色法,触尘离身,即同于外界色空诸法,求触尘了不可得;外既无所触之尘,内亦无能触之身,能触所触,根尘俱泯,何来中间所生之识。既无中间所生之识,内根外尘之性,亦不可得,则汝所生之识,从谁立界。此明因缘生法即空,显空如来藏。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及身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是身识,非从根生,非从尘生,亦非根尘和合共生之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之说,乃昔日权教所谈,今依第一义谛理,内根、外尘、中识、三处都无,但有假名假相而已;是明缘生即假,显不空如来藏。由于身根、触尘,以及身识界三,相妄性真,本如来藏;藏性不变,故即有即空;藏性随缘,故即空即有;空有不二,即是中道,是显空不空如来藏。优波离尊者,悟身识即藏性,故得身心一切通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