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906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金刚精要引导文讲记]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七讲
金刚精要引导文
初学悦耳.宝藏库(前行引导)
龙萨娘波尊者 造论
妙音龙多加参尊者 传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汉译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12月02日传讲内容
【原文】
行为分二:所断与所取。 1.所断: (1)器之三过,如颂云:
"耳不闻如口覆过,意不持如破漏过,杂烦恼如有毒过。
"尤其于听闻窍诀法时,若诽谤法与道友,则如破裂资具,故应离上述四过也。
【正文讲解】
今天我们继续宣讲论义之“修持道三摩地深奥坛城”。
上师金刚阿阇梨在慈悲摄受弟子后,会为弟子传讲闻法的发心和行为。闻法的发心分为三:应断除的恶念之发心、应转变的无记之发心、
应取的善念的发心。善念的发心又分二: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以上已经宣讲完所有发心的内容,今天将要讲解“行为”。
行为分为所断之行为和所取之行为,首先宣讲所断之行为。
一、行为
只要是人,那么,在哪怕一顿饭的短暂时间中所生起的妄念也是无以计数的。但是,不管有多少妄念,当我们反观自心的时候就能知道,所有这些妄念都无余包含在我们前面所讲解的三种发心之中:恶的发心、无记的发心以及善的发心。
动机在藏语中为“根当”,其中“根”就是去做,意为以发心为基础,朝着目标行持。因此,首先要懂得以何种心态修法。修法之前,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心:无论闻法、修法、还是讲法,我的动机是什么?那么,此时就要反观我们自心,我们这个动机是恶的、无记的还是善的。在我们挑出这个心念之后,就要将这个心念转变成善念的动机。
那么什么是行为呢?行为就是在自己的身或语的行为之中所取舍而行的。
动机和行为的区别在于:动机是从心的方面去做取舍,而行为则是从身、语的方面去做取舍。
总的来说,我们在行为方面所要断除的是恶的行为,所要取的是善的行为。
(一)所断之行为
分三:器之三过;诽谤法与道友;闻法之六垢
1. 器之三过
分三:耳不闻如覆器之过;意不持如漏器之过;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这里的“器”就是指弟子。如果在闻法时不断除这三种过失,则法不能成为正法。因此,在今天乃至以后闻法之时都要反观自心,如果具备以上过失,则一定要断除。
①耳不闻如覆器之过
上师在宣法之时,自己的耳根应该专注于上师所宣之法,而不应去关注到场外的声音或周围人的低语。如果大家身在闻法的道场之中,但耳根却散乱于外,则无法听清楚法义。此时,便如覆住瓶口的器皿,无论倒什么都倒不进去一样,无论上师宣讲什么,都无法融入你的相续。这就是耳不闻如覆器之过。
②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耳朵虽然是听了,但自己的心念却散乱于外境,如此,便像是有漏的器皿一样,无论倒进去什么、倒进去多少,最终都会漏掉。如果在闻法当中意不持的话,则你的道验无法增上、出离心无法增上、菩提心无法增上、信心无法增上。
因此,无论你听闻任何法,如果没有铭记在心里的话,则没有任何意义,你就是听闻了再多的法,如果没有铭记在心的法也都没有意义。有些人在听法之时,怕记不住法义,会将上师所传的法义记录在法本上或者本子上,回去之后反复翻阅以求铭记于心,这样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否则,你既不用心去记,也不做笔记的话,则无法铭记于心。
我从十二岁到现在三十七岁一直都是依止喇嘛仁波切。喇嘛仁波切时时都在为我传法,但我当时并未全部铭记在心,所以现在有些法要讲解起来也很困难,这就是意不持的过失。希望大家不要这样,不要犯这样的过失。
细致思维一下,你们自己依止过多少位上师?听闻了多少法义?你现在还能记得清楚吗?若记不清楚则是已经犯了意不持之过失。此时,同样反观自心,今天闻法时,前面所讲的法都记下来了吗?如果大家一直不将法铭记于心,则任何功德都无法增上,到临终之时将与庸俗无异。
此时所宣讲的法义、法规,都是按照喇嘛仁波切讲法的方式而宣讲的。依据自己记得多少就详细给你们讲解多少。
因为前行之法乃一切法之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则无法修行其他法,因此要将这些法铭记于心,并且如理奉行非常重要!同样的,如果你要引导他人步入解脱道,则应依止上师的教言、上师的窍诀和祖师的法规而行。经是很广的、论是很多的,我们无法一一翻阅,因此,唯有依止上师的窍诀才能究竟解脱成佛。所以,一定要将上师的教言、窍诀铭记于心。
此时所宣之法也是依喇嘛仁波切的教言而作的详细讲解。希望大家都能铭记于心并如理如法奉行。喇嘛仁波切常说:“法是对治自己相续的。法不是口中之法,也不是用于观察别人过失的。”我们作为喇嘛仁波切的弟子应铭记此教言,并如理如法奉行。
同样,以上我们所宣讲的包括修法的住处、时间、道友、资具等等,这些法要都应铭记于心,融入你们的相续中而如是奉行。
喇嘛仁波切讲法时,经常会指着一位弟子问:“你的心在哪里?你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现在是不是又如此这般的过失?”经常这样直指弟子们而发问。不了解的人会认为,这位上师是最爱呵斥弟子的上师。但事实并非如此,喇嘛这是在直指弟子的过失,直指之后,弟子们自然会改正这种过失。因此,我在此次宣法时,也时时要求你们反观自心,这同样也是依照喇嘛仁波切传讲的方式而行的。
当你修行有一定成就时,若要去利众,则利众的方法、法规也都应
是按照上师的教言如是奉行才能利益众生。如果此时你未能记住上师传承的法规、教言,那么,不仅很难做到利益众生,反而会有过失。因此,具备上师的传承、具备上师的教言者,才可称为具相的上师。若没有上师的法规和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