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91|回复: 2

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楞严经讲记海仁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壬四明十八界性分二。癸初总征
  梵语驮都,译云界,十八是数,界是界限,谓六根,六尘,六识,各有界限。以内能缘者,属根之界;外为所缘者,是尘之界;由于根尘相对,中间能分别了知者,是识之界。如是根尘识三,共十八界。前文已释六根,六尘,现文虽正显六识,亦附显根尘,故云明十八界性。
  云何是征起之词,十八界是所征之法。十八界皆相妄性真,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其理安在?以十八界,无不因缘生法,以三觉圆万德具,生诸佛十八界;六度万行生菩萨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生二乘十八界;十二门禅生色无色界十八界;十善十恶因缘,生六道众生十八界;虽十八界,优劣各殊,同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即空,即假,即中,故云: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今先征起,随后逐一释之。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子初明眼识界性
  眼根对境,不落分别,属第八识见分,即前十番所显之见性,谓之内处;若起分别,即名眼识。如下文云:‘识动见澄。’澄寂之见性,即涅槃本。摇动之识,是生死根本。众生不知,六识虚妄,执为实我,而起烦恼,作业流转;今显识佚即藏性。令知相妄性真,逆流言返。
  如汝所明三句,是举因缘生法,阿难早闻权教因缘生法之义,故于前破妄文中,曾引述佛昔于权教所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今佛按其前言,故曰如汝所明。眼是根,色是尘,眼根无形,因色方显,是色为眼缘;色不自知,由眼方知,是眼为色缘。眼之与色,彼此互为因缘,由尘发知,因根有相,是第一重能所。其次是眼色为缘,识生其中,眼为能生,眼识为所生,是第二重能所。唯识宗明眼识九缘生:谓空、明、根、境、作意、根本依、染净依、分别依、种子依等。空是眼前无遮障,方能见色,而起分别;明是日月灯等外光,藉外光见物,始可分别;根是浮尘根,境是所缘境,作意是五遍行心所之一,根本依指第八识,前七识皆以第八识为根本故。染净依指第七识,为一切染净之所依,分别依指第六同时意识,种子依谓由过去种落种子,现在方可发起现行。种子是亲因缘,明空根等为增上缘,境为所缘缘,作意分别染净根本四种是等无间缘。故眼能生识,广则九缘,略则四缘,再略之不外色心二法。由色心二法因缘,而生眼识。
  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
  此是总标。谓眼识因眼根生,则眼为能生,识为所生;以眼为识之界,名眼识界。若眼识因色尘生,色为能生,眼识为所生,则以色为识之界,名色识界。如陈氏所生,名陈氏子;黄氏所生,名黄氏子。
  阿难,若因眼生,既无色空,无可分别,纵有汝识,欲将何用?汝见又非青黄赤白,无所表示,从何立界?若因色生,空无色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若色变时,汝亦识其色相迁变,汝识不迁,界从何立?从变则变,界相自无;不变则恒。既从色生,应不识知,虚空所在。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此明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佛再呼阿难,意谓汝阿难,若认为识因眼生,眼为能生,识为所生,则无须凭借外界之色空。但无外之色空,独有内之眼根,如何能生识?即使独根能生眼识,然无可分别之色空,则所生之识,欲将作何用?识之功用,在于分别前境,今既无色空之前境,识将失其分别作用,如何名之为识。又根因尘而显,今既无尘,云何显根,眼根之见,既无长短方圆之形,又非青黄赤白之色,可以表示,岂非等于乌有?如是根尘俱无,从何立界。
  若汝阿难,认为眼识,因色而生。则空时无色,能生之色都无,何来所生之识。识性既无,自不能分别,不应识知虚空之相;今既能知空,于无色处,亦有分别之识,可知识非从色而生。又识若从色生,应从色灭,今色相变时,汝仍能识,其色相变迁,可知汝识,非随色相变迁。云何可说,色为能生,立为色识界。
  从变则变以下,佛恐阿难转计,谓识从色生,色相变时,识亦随变。故云,从变则变,谓色变空时,所生之识,亦随之变空;是则色之与识,二者俱皆变灭,界相自然亦无。若云能生之色虽变,而所生之识不变,不变则成永恒,以无常之色,又如何能生永恒不变之识?识既从色生,色相灭时,眼识亦应随灭,不应复知虚空所在,今既了知虚空所在,当知眼识,非从色生。
  若兼以下,是恐阿难闻佛破单根单尘,不能生识,而转计根尘和合生识。因而破曰:若谓兼眼与色二种共生,则眼识究竟是与眼色相合而生,抑或与眼色相离而有。若根尘并合而生,则此所生之识,一半从根,一半从尘;从根者合于根,从尘者合于尘,根尘中间,迥无所有。若根尘相离而生,则汝之眼识,将是一半有知,一半无知,有知合眼,无知合尘,故曰:‘合则中离,离则两合。’半从有知,半从无知,谓之杂;半合根,半合尘,谓之乱。所生眼识,体既杂乱,云何成立,眼识之界。总显眼识,非从根生,非从尘生,亦非根尘共生,是故知无生;无生即空,是显空如来藏。
  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则眼与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结显眼识,相妄性真。以是眼识,非因眼生,非因色有,亦非眼之与色,或合或离而生之故,当知眼识界,其相元妄,徒有假名假相而已,三处都无实法可得,是名缘生即假,显不空如来藏。此中‘及色界三’之色字,应是‘识’字。谓内之眼根,外之色尘,及中之眼识界。三处,相虽虚妄,而其性元真,本如来藏。藏性随缘不变,故即有即空,而非因缘;藏性不变随缘故,即空即有而非自然。是即缘生即中。显空不空如来藏。故曰眼识界即藏性,舍利弗悟眼识界即藏性,而得证光极知见:‘见觉圆明,得无所畏。’

发表于 2020-9-24 09: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15 11:1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