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912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解演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四四集) 2010/9/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4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一百六十六页,第五行最后一句看起。
「今日释尊将演弥陀之妙法,故住于弥陀之所住,行弥陀之所行,念弥陀之所念,故云住诸佛所住最胜之道」。这一段是解释「最胜之道」的总结,意思非常之深,我们应当认真的学习。释迦牟尼佛在这一次的大会当中,就像我们办讲座活动一样,将要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介绍给我们。所以这个法会显得非常的殊胜,世尊今天也特别的欢喜,放光现瑞。我们根据阿难尊者所说的,阿难是佛的侍者,他说他从来没有见到过,今天这种殊胜的因缘。也知道世尊这次的讲演与一般肯定不相同,显示这个法门在一代时教,就释迦牟尼佛讲经教学四十九年,第一稀有的法门介绍给我们。佛所住、所行、所念就是演这个字,他在示现、在表演,那我们要学也就是要抓住住、行、念,要把这三个字抓住。我们如果也能够住弥陀之所住,行弥陀之所行,念弥陀之所念,我们就能够契入这个法门,法门里无量殊胜的利益我们这一生可以得到。这个无比殊胜的利益就是圆满证得无上菩提,这个多稀有,多么难得。弥陀所住,阿弥陀佛住在哪里?广义来说,就是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建立西方极乐世界,是为了普度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一切苦难的众生。苦难就是讲的六道,六道众生太苦,太可怜,这是弥陀无尽的悲心,怜悯这些众生,想帮助这些众生。而且方法太奇妙,不必断惑,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有办法让这些众生很快的证得无上道。「最胜之道」,这个缘太稀有,太殊胜了,弥陀想到了,用的方法非常简单。所以弥陀所住,简单的说,就住在怎样度脱众生之道,这个道就是道理、方法,用什么样的道理、什么样的方法,能叫一切众生成就「最胜之道」。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不忘。
下面一句经文就说清楚了,「去来现在佛佛相念」,阿弥陀佛念一切诸佛,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不念阿弥陀佛,为什么?念佛成佛。道理,佛讲得很多、讲得很清楚,一切法从心想生,阿弥陀佛是从心想生的,极乐世界也从心想生,心想阿弥陀佛、心想极乐世界,哪有不生净土的道理!所以这个法门,蕅益大师说得很好,往生基本的三个条件就是信愿行。信这是第一个条件,完全肯定的仰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无论是什么根性,上中下三根没有两样。我们看今天修净土同修很多,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甚至于念佛还堕地狱。我是早年跟李老师学经教,第一次看到慈云灌顶法师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疏钞》,是清朝初年乾隆年间的慈云灌顶大师。这一位老人也非常了不起,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著作等身,日本《卍续藏》,搜集他的注经跟论述有二十多种,非常丰富。那本小册子是他老人家对《楞严经.圆通章》的批注,我们知道,「圆通章」文字不多,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般若心经》还少,《般若心经》是二百六十个字,它二百四十四个字,批注得非常丰富、非常详细。末后,到末后的一章,它讲念佛人,有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个就是堕地狱。我看到这个结论,我怀疑,念佛不管怎么样念得再不好,总不至于念到地狱去了,怎么想也想不通。我就拿着这本书去见李老师,向李老师请教,李老师一看: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我不跟你一个人讲,我在讲经的时候给大家讲。
念佛的心态重要,跟禅宗宗门的义趣是相同的,你会念吗?今天念佛,实在讲会念的人太少了,不会念的人太多了,凡是真正会念的没有一个不往生,不会念的三途六道统统有分。我这才明白,瞋恚心念佛,念佛还发脾气、还生气,这是地狱道;念佛不断贪心,饿鬼道;念佛愚痴,邪正不分、是非不明,畜生道;能把五戒十善做好,这念佛才能到人道,这我们才恍然大悟。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无量寿经》上的,那个往生的条件是什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什么?经论上解释得很多,我们综合经论上的解释,用十个字来表明它,菩提心的体是真诚心。我们有没有真诚?念佛的心是真诚,待人接物都是真诚,一片真诚这个才行。我念佛的时候用真诚心,我不念佛的时候就用虚伪心,怎么行?那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明教理,你不了解诸法实相,所以你的真诚心显不出来,你所用的心全是妄心,全是自私自利的心,这个跟阿弥陀佛不相应。净宗的殊胜称为最胜之道,实在讲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弥陀的本愿。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起心动念跟四十八愿对照,你跟哪一愿相应,可以说一条都没有,你怎么能往生?起心动念从来没有忘了我,只要有我,连带的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些东西障道因缘。不是佛不慈悲不来接引你,这些东西障碍,没障碍佛那边,障碍自己这边。所以自己纵然有感,佛有应,佛是来应没错,但是佛的应你感受不到,统统被障碍障住了。
所以世尊灭度之前,教导我们两桩事情非常重要,阿难尊者所问的,其实是代我们问的。佛陀在世我们依佛为师,向佛学习,佛陀不在了我们依谁为师?佛说了两句话,「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就说得很清楚,一定要持戒,一定要能吃苦,不怕苦。为什么?持戒就跟佛陀在世没两样,愿意吃苦增长道心,你不会迷于世俗,你不会堕落。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内有三毒烦恼,佛法讲贪瞋痴是三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