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8807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6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难闻」,到这个世间来业力来的,总算还不错,得到人身。虽然这个时代灾难很多,社会动荡不安,可是我们还是遇到善知识,遇到正法。尤其难得的,我们遇到净宗,遇到这一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话怎么说?《无量寿经》有五种原译本,《大藏经》目录上是十二种,其他的七种失传了,现在还剩下五种。十二种,七种失传了,剩下五种。这五种本子版本不相同,内容差别很大,所以宋朝王龙舒发心做会集本,称为《大阿弥陀经》,这部经《大藏经》里头有。清朝晚年,魏默深居士也做了一部,非常可惜,这个会集被后人批评的很多。
会集跟翻译不一样,翻译可以用自己的意思,会集不可以。这个弊病王龙舒的本子上有,魏默深的本子也有,用自己的意思,把经的原文给改了,这是很大的忌讳。所以民国初年,好像是抗战时期,夏莲居老居士发愿重新会集,先后用了十年时间完成这部经。我们今天所读的,用的他这个本子。这个本子的会集状况,梅光羲大师有一篇序文,序文写得很长,介绍得很详细,学《无量寿经》,这篇序文总要读几遍,了解这个法脉的弘传。
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就要像今天经文上所说的,要转相教化,也就是张子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要有志,这是大志。今天人把圣贤教诲忘掉了,有许许多多人一生当面错过,遇到了不相信,缘错过了。善知识少,我要是不遇到李老师,可以说这一生什么成就都没有,善知识真的难遇,不是假的。所以转相教化这就非常重要,我们学了要教别人,佛法讲缘分,有缘来继承,就要认真去教导,功德无量无边。
在我这一生学佛过程当中,方东美教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从这入门的。他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那时候学哲学,不是学佛,他加上这么一个单元,他说「大乘经典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特别是这句话,很中听,这到哪里去找!人生最高的享受,怎么这么轻易就得到?自己给自己庆幸,这样入了佛门。
学佛真的要看机会,机会就是缘分,你有没有机会遇到真正善知识,真正的老师,老师真肯传给你,真肯教你。我离开方老师之后,就认识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也非常慈悲,跟我约的,那时候我有工作,要养活自己,生活非常清苦。星期天有时间,只有每个星期天去亲近老师。我跟章嘉大师三年,每个星期见一次面,至少有一个小时留给我的时间,我这一个星期当中所读的经书,有疑问的向他请教,学习状况要向他报告。三年,章嘉大师圆寂了,我跟他的时候,我二十六岁,他老人家是六十五岁,他走的那一年六十八岁,不到七十岁。以后我亲近李老师,跟李老师十年,李老师跟我约法三章,专门对我的。他的学生很多,我都问问大家,老师有没有跟你约法三章?没有。到后来我才晓得,只有我这么一个。真有效果,遵守老师的教诫,这条路走出来了。今年六十六年。
净土法门叫难信之法,真的,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跟李老师,前后大概学了有二十多部经论,真的是法喜充满,也应了方老师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享受,不是地位高,不是有财富,与这个不相干,法喜充满,佛法里说的法喜充满,愈学愈欢喜。净宗我对它没什么兴趣,所以没选择这个。最欢喜的是《华严》、是《楞严》,这两部大经我确实下了功夫。《楞严经》李老师在台中讲一遍,一年的时间,整整一年,我一堂课没缺。最后老师《楞严》讲完了,我们请他讲《华严》。《华严经》长,我们的希望,让老师常住世间,这经不讲完总不能走,他也有这个意思,没想到经没有讲完他走了。以后我离开台中,周家麟居士接著讲,也讲了几年,周居士也走了。是我们的好同学,我们两个人跟老师学经教,徐醒民居士学古文,江逸子居士学唐诗,都有成就。老师多才多艺,我们没有能力学他那样的才华,学不到,我们只能学一样。还算不错,一样还能交卷,这缘分。现在到哪里去找李老师?找不到了。你来找我,我跟李老师比有很大的差距,比不上。
在《华严》我是下了功夫,讲《华严》,《八十华严》、《四十华严》同时讲,一个星期讲三天,那个时候,我记得一天是一个半小时,没有录像,有录音。讲到《四十华严》,善财五十三参,我在《四十华严》最后看到文殊普贤求生净土。这两位菩萨是我们心目当中最仰慕的人,看到这两个人发愿求生净土,我就很认真的重新考虑。把净土的五经一论找出来,用心去阅读,最后下定决心,《华严》放弃了,专修净土。那一年我八十五岁,时间不长,发了这个心。
所以佛在经上常说,净土法门易行难信,我就是一个好的例子。这法门容易,跟其他的法门,所谓讲八万四千法门,做个比较,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我都没有把握,但是这个法门有把握。它的条件很简单,真信,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相信阿弥陀佛有发四十八愿度众生,这个度众生,当然包括我们都在内。只要我们能信,发愿往生,我愿意到极乐世界。你看就这两个条件,信、愿。再加上一个念佛,念佛不拘多少。蕅益大师说得好,净宗这个法门,能不能往生全在信愿之有无。你真信、真愿,你决定往生,没有丝毫怀疑。念佛多少那是讲功夫,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不一样。如果你不计较品位,只有信愿,一声佛号、十声佛号都能往生,这部经可以给我们作证。
我们今天采用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注得好!都是再来人,都不简单。老居士我跟他很熟,我们曾经多次见面,多次我到北京就向他请教。他老人家也走了,所以今天我们展开经卷,看到科注就想到这个老人。这个老人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跟李老师一样,李老师也是宗教都通。
今天我们回到科题,「转相教化」。请看经文:『尊卑,男女,眷属,朋友。转相教语,自相约检。和顺义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