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52|回复: 2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6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以道受乐。亦得闻法。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得入道。
  当尔之时,有无数千万亿种的众生,到这个法会聆听妙法莲华经。如来详细的观察众生的因缘,知道他们有许多根机,有利根者,很聪明,也有些是愚笨顽钝。有勇猛精进者,也有懒惰懈怠不上进者。于是佛为精进者说精进法,为懈怠者说懈怠法,使他们努力向上,随顺他们的根性,应接受什么法就说什么法,如不能接受就不为他说这个法。所以起初佛不说实法,只说权法,用种种无量的法门为无量种类的众生说,其目的为令众生欢喜信受。由于欢喜听闻,久而久之便走到修学的佛道上,很快得到益处。众生闻法后,现世很平稳,来世生天或人间富贵处,生生世世可以闻法。修此道得种种快乐,也唯有闻佛法才能明理,才能离开种种烦恼障碍。这样,很容易随各自的力量入道。‘道’是开悟的阶段,渐渐就能到达了生脱死的果位。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以何法得何法。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佛说法像大云雨一样,花草树木丛林药草,是指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依其种性之各异,契机说法,使他们得以生长。好像在雨水的具足滋润下,药草树木等各得生长。佛说法是一相一味:一相是一切众生的真如实相(真性)。真相即是一地。已证到一乘之真理叫一味。一切未解脱之众生,让他们得到解脱;未生长的让他生长;已得生长者让他得解脱,离开苦恼相、生灭相。得到佛的智慧,也即是一切种智。假如有一类众生,听佛法后能够依法修行,佛便教他怎样修。佛法是大同小异,好像我们现前听法,所得之功德及果报,使我们与以前判若两人,但自己还不知道哩!为什么呢?唯有如来才知道这一类众生的四法——种相体性。‘种’是众生本身的种子,这个种子可以种到十法界中任何一个法界,或佛种、菩萨种、缘觉种、声闻种、天种、人种、地狱种、饿鬼种及畜生种。‘相’是对外法,也是色。‘体’是主体,身体内有个主宰。‘性’是对内而言。这就是四法。

  三法是闻法、思法、修法。闻慧就是在听经闻法多次后,在不知不觉中生出智慧。如果不闻法,纵使怎样聪明的人也不会懂,更别提说开智慧。思慧就是打坐参禅用思惟慧修习。‘禅那’,译为静虑,把念虑洗涤清净,便能发慧。人先要有闻慧,然后才发思慧;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思想明了就要用功修行,早亦思晚亦思,朝夕都要勇猛精进修行。但要用智慧来修,不然盲修瞎练,人家往佛道走,你却往反方向跑了。
  二法是因果。一法是一切道种智之法,是真智实智,也即是一实相。‘念何事?’用心念,念佛事。‘思何事?’思法事。‘修何事?’修僧事。然而,如何来念思修佛、法、僧?就是念玆在兹,一刻一秒也忘不了佛法僧。在思想方面要平心静气,不打妄想,思惟佛法僧之道理,进而去修行。‘以何法念?’以正法念。‘以何法思?’以正法思。人用什么法修就得什么法。用佛法就得佛法;用魔法就得魔法。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如是因如是果。然而,众生虽处在种种的境界却不能自知,唯有佛如实见之,实实在在地见到,彻底了解众生的上、中、下品,明了始终内外生死的一切。然而我们众生,明白了生,又不了解死;明白了死又不了解生。不知开始亦不知终点,就因为不明了,才有障碍。唯有佛陀才真正明了而无障碍,所以有偈云:‘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三障是业障、报障及烦恼障。此偈意谓,普愿世界一切灾障,如地震、风灾、水灾、旱灾等都蠲除,又愿生生世世都修菩萨道。
  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所以者何。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一切众生得到佛之法两滋润还不自知,这好像花、药草、树木丛林,自己不知道有分上中下品之性质。如来知道众生之心性,本来具足真如之相。‘一味之法’,一同修行证得之妙理叫一味之法。所谓的‘解脱相’,本来也无解脱相、非离相、非灭相,只因为众生有执著,才说有解脱相。既然‘离相’,怎么还会有个‘相’呢?总而言之,扫一切法,离一切相。一法不立,才到究竟涅槃之常乐我净,即是常寂灭相,连一个灭也没有了;也是空相,连空也无。佛知道一切相本来无法可说,无相可得,可是众生心里还有个贪欲,如果最初对他们说什么也没有,一法不立,万法皆空,众生会不相信,而且还要诽谤佛法。佛观察众生之意,彼等有许多习气毛病,要他渐渐除去习气,才会相信;若要他一下除去这许多毛病习气而归于空,那是办不到的。所以为了一方面护持佛法,月一方面也顾全众生不让其生诽谤心,所以佛不即刻说一切种智之法。一切种智是实相般若,佛看众生之根性尚未成熟,而不说实相般若。
  佛说:‘迦叶!你们声闻乘是很稀有的。为什么?因为能够明白佛随众生之机宜、根性、因果,而为之说法。能令一切众生相信领受,是因为佛所说之法,是无上殊胜的微妙法,但是不易明白,也不易了解,是故佛以大慈悲心再把其义理重复用偈颂来解说。’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破有’,什么是‘有’?因果不亡是有。佛可以把因果破了,你以前所种的因果,在你学佛后可以停止。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在众生之境界来讲,因果总是有的。成佛果之后能超越因果,但这绝不是拨无因果。佛是超出三界二十五有的因果,所以说‘破有’。
  ‘法王’是法中之王,也是说法之王。你们将来出家说法,也要像法中之王。学佛陀之声音八音四遍。现在讲经说法也是替法中之王说法。佛是为了破‘我’而出现于世,但还要随众生心欲,先要使他们欢喜,复说种种法。佛说法一代时教,分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化法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

法华经浅释宣化上人药草喻品

发表于 2020-9-24 08: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23 10: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4 23: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