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86|回复: 2

[佛教生活]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喜怒哀乐未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予初入道,忆子思①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意此中即空劫以前自己也。既而参诸楞严,则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夫见闻泯,觉知绝,似喜怒哀乐未发,而曰法尘分别者,何也?意,根也。法,尘也。根与尘对,顺境感而喜与乐发,逆境感而怒与哀发,是意根分别法尘也。未发则尘未交于外,根未起于内,寂然悄然,应是本体。不知向缘动境,今缘静境,向固法尘之粗分别也,今亦法尘之细分别也,皆影事也,非真实也。谓之“幽闲”,特幽胜显、闲胜闹耳,空劫以前自己,尚隔远在。此处更当谛审精察,研之又研,穷之又穷,不可草草。

  【注释】

  ①子思:即孔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战国时鲁国陬邑人。相传受业于曾子,以“诚”及“中庸”为其学说核心。后被尊为“述圣”。

  【译文】

  我在初入道时,忆及子思在《中庸》称“喜怒哀乐之未发为之中。”以为这个“中”是指空劫以前的自己。随后参究《楞严经》,经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见闻和觉知都泯灭了,似乎就是“喜怒哀乐未发”时的情形,而经文却谓是“法尘分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的“意”识,称为“根”。我们所面对的一切“法”,称为“尘”。当根与尘相对时,若为顺境所感就会产生喜与乐的情绪,若为逆境所感就会发起怒与哀的情绪,这是意根分别法尘时发生的情况。未发是由于尘未交于外,根未起于内,此时寂然悄然,应是本体。不知我们一向所缘的都是动境,如今所缘的是静境。动境固然是法尘的粗分别,静境却是法尘的细分别,都是属于影事,不是真实的。称之为“幽闲”,是幽胜于显、闲胜于闹罢了,而于空劫以前的自己,还差得远呢。像这些紧要的地方应更精确地加于审察,研之又研,穷之又穷,不可以草草敷衍过去。

  喜怒哀乐未发(二)

  慈湖杨氏谓“灼见子思、孟子病同原。”然慈湖自叙静中所证“空洞寂寥,广远无际”,则正子思所谓“喜怒哀乐未发”时气象也。子思此语,以深经微细穷究,故云犹未是空劫以前自己。若在儒宗,可谓妙得孔氏之心法。其言至精至当,何所错谬,而慈湖病之?慈湖既宗孔氏,主张道学,而乃病子思,则夫子亦不足法矣,将谁宗乎?倘慈湖于佛理妙悟,则宜直言极论儒佛同异,亦不应混作此语,似乎进退无据。

  【译文】

  南宋杨慈湖先生言“灼见子思、孟子病同原。”然而慈湖先生自叙静中所证“空洞寂寥,广远无际”,正是子思所谓“喜怒哀乐未发”时的气象啊。子思这句话,我是对《楞严经》加于微细穷究后,才断言“犹未是空劫以前自己”。若在儒宗而论,可谓得孔子心法之妙。甚至可称是至精至当,究竟什么地方错谬,而让慈湖先生妄加批评?慈湖先生既尊崇孔子,主张道学,可是又批评子思,岂不是连孔子的德学也不足师法了,那么世间还有谁值得他尊崇呢?假如慈湖先生对于佛理有所妙悟,则应该直言极论儒佛的同异,不应含糊地说出这样的话,似乎进退都无所依据。

 楼主| 发表于 2020-5-2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除盖障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4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