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44|回复: 0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讲解学佛起步集第二三卷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讲解学佛起步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讲解学佛起步集第二三卷







...之后才能修慈悲方便,没有六度哪来的慈悲方便!这就是菩萨修学是以六度为主。现在这个地方说六波罗蜜,就包括十波罗蜜。
  初地菩萨,《华严》上告诉我们,「於一切物,无所吝惜」,随时都能舍,能够施舍,他不吝惜,为什么?他为求大智!大智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我们常在讲席当中跟诸位报告,智慧从清净心来的。心地清净光明,就像《心经》里面,它就起照的作用,就能照见!我们这个心一塌糊涂,不清净、不光明,照不见!所以迷惑颠倒。要想心恢复到清净,一定要舍,舍就是你要放下,你放不下,你心就不清净,什么都要放下,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要放得干干净净,你的心就恢复清净了,这个圆满的智慧才能现前。
  由此可知,这个布施非常的重要,没有一样不能舍,没有一样不可布施,所以这是修行大事,一切所有统统能施。这是在菩萨十波罗蜜里面,布施波罗蜜增上,专修布施波罗蜜,这是摆在第一位,初地!你也就晓得,我们学佛从哪里下手?从放下下手。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我们总希望很快的就能得到,他老人家教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向他请教: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布施。你看跟《华严经》上讲的完全一样。所以说你要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布施学起。不但身心世界能放下,告诉诸位,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分别放下,把你的执著放下,把你的妄想放下,那你成就就快了,你的这个心才真正能得到清净。
  所以,其余的法门随分随力的修。布施修到相当的一个阶段,布施波罗蜜圆满,菩萨就升级,从初地升到二地,二地菩萨就修持戒波罗蜜。跟诸位说,十波罗蜜可以说用一句话统统包括了,是什么?清净心。愈往上升心地愈清净,十波罗蜜统统是修清净心!
  钞【今念佛亦然。】
  念佛法门也是如此,也是有阶段,也是有专修。
  钞【专主於观想者,少时持名;专...(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四九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49》)


...少?如果没有减少,还有,还像往常一样起现行,甚至比从前没学佛的时候还多,那就坏了,那你学的佛法决定走了岔路。『善能觉了』,「觉」是觉悟,「了」是明了,「觉了」是自觉,自己省察自己是不是在菩提道上。念佛也是菩提道,离开菩提道那就是外道。
  他讲修行,说你「不达真性,惟用妄识修行」,这个境界高了,这是我们做不到的。什么时候才入这个境界?给诸位说,理一心不乱才入这个境界。在日用平常当中,他可以用六根的根性,不用八识,就是《楞严经》上所讲的「舍识用根」,那可以说是纯正无邪。会舍识用根,你已经是圆教初住菩萨,别教,你就是初地菩萨,这是我们做不到的;做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的心要与经典上的教训相应,这样就好。为什么劝大家要读诵这个经?你念得很熟,起心动念就会想到佛在经上是怎么教我们的,我们这样想、我们这样做与佛经典上教训有没有违背。所以经要熟记!不熟,哪里会记得?怎么会想到?
  由此可知,学佛从哪里学起?先从把经念熟学起。如果不熟,没有法子反省,没有法子反照,熟透了,才有这个功能,也就是用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这个标准一定要记得很清楚,时时刻刻这个标准可以现前,我们跟它比一比,合不合乎这个标准,经典就是标准。所以先要把它念熟,要熟透。纵然能背诵,至少还要背三千遍,透熟!你的思想见解行持自自然然就跟阿弥陀佛一样。你想想看,这种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决定往生。舍识用根需不需要舍?不需要舍,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入这个境界。如果有心要去求,那就坏了,有心求,你还有个妄念在,有个妄念就不老实。所以不管它,我只老老实实这样做去,到什么境界根本就不理会,自自然然就入了境界。所以念佛三昧不求自得,这个很重要。
  钞【三喜者,心得法喜时,善能觉了,不随颠倒之法而生喜故。】
  『法喜』,修法相应,自然有一种喜悦,这个喜悦不是外面境界的刺激。我们一般讲苦乐,乐跟苦是相对的,都是受外面...(净公上人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一六五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165》)


...个我们应当要做,绝不充面子,所以要晓得如何调适身体。吃东西,绝对不要吃饱,通常一般人讲求卫生,吃八分饱。实在讲八分饱已经过分,六、七分是最好。保持著不饱不饥最好,不但修道有帮助,你平常工作的时候,精神能提得起来,吃得太饱的确使人昏沉。所以要知道调节身体。
  还有饮食要简单,愈简单愈好。一般讲,外国人吃东西没有中国人考究。中国人讲色香味,外国人只讲营养,色香味都不懂,他的东西真的是难吃,他们吃东西非常单调,几乎每天都吃一样的。中国人就不习惯,天天要换口味,不换口味,这个东西就吃不下去,这是习气。我看外国人一年到头都不换口味,他就那个样子。他的身体比中国人好,这是我们真正体会到饮食简单对身体好,身体它就慢慢正常,减少许多的疾病。中国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喜欢多话的,容易惹祸、惹是非!中国人的体质比不上外国人,为什么?饮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8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