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古人为了快速地理解经文宣讲的内容,把经题的组成方式做了一个汇总,有三种情况:或者是说人,或者是说法,或者是用比喻的。 这三种情况组合就产生了七种立题方式:人、法、喻、人喻、人法、法喻、人法喻。 “妙法”,说的是法,“莲花”是比喻,是法喻立题,要在比喻中更多地关注法的宣贯,这部经的比喻甚多,每每都有深法的部分。 “观世音”是人立题,“普门”是法立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是人法立题,要在其中关注人和法的交互,人如何展现法,法如何成就人。 理解了立题的方法,就很容易通过一部经题快速地抓住此经的要义和侧重点,以两部经为例: 《佛说阿弥陀经》是单人立题,佛是释迦佛,说阿弥陀还是人立题,经中宣扬的是以阿弥陀佛为主线,并由此而展开的内容,完全和阿弥陀佛有关联,这样就很容易把握此经的要义精髓。 《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是人立题,本愿是讲发愿的方法,是法立题,《地藏经》是人法立题,和《普门品》的立题结构是一样的,也就是围绕地藏菩萨而展开的各种方法。 《法华经》大略有名的是三个翻译版本,我们现在选用的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 《法华经》的宣讲历时大约七、八年的时间,内容很多很丰富,能集合在一起的也是优中选优的内容。 现在流通的《法华经》的版本完美地融合了三个版本,以鸠摩罗什版本为主,加入了《提婆达多品》,又把另一个版本翻译的重偈加入里面。 《普门品》的原貌是没有后面那个长偈子的,鸠摩罗什翻译经文的风格很少有偈,《法华经》里的重偈是来自另一个版本的。 鸠摩罗什是中国古代四大译经家之一,和玄奘、不空、真谛并立,他带领的翻译团队人数少的时候有六百多人,多的时候两千三百多人。 鸠摩罗什的一生也非常传奇。 他的父亲鸠摩罗延是印度的一位才俊,游历到某国和国王相处甚欢,结果被国王的妹妹看上了,他本意是要出家的,遇到红颜知己后就放弃了,他妻子生下鸠摩罗什后闹着出家,迫于无奈,鸠摩罗延最后答应了妻子。 鸠摩罗什从小就随母亲出入各种寺院道场,对佛教的教义等等理解颇深,也因为有先天优势,对印度语、汉语都很熟悉,成了他以后翻译佛经的一大优势。 他成长的年代正逢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汉人被视为双脚羊,不只是奴隶,没有东西吃的时候把人抓来就吃了。 这样的形势中,传播佛法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那个时候,朝代更迭非常快,几十年就换了朝代。 译经团队人员多,每日耗费非常巨大,加上环境的干扰,使得他无法脱离国家的支持,为此不免要做很多妥协。 翻译的佛经虽然很多,却也只是他熟悉的很少一部分。 待年岁已高,鸠摩罗什知道自己要圆寂了,就发了一个誓愿:若我翻译的经典,不违佛的本意,我圆寂火化身体,舌头不烂。 果然,圆寂后,留下了一颗舌舍利,据说这颗舍利就被供奉在现在嘉峪关附近的一个寺院里(武威的罗什寺)。 由于鸠摩罗什更了解中国人的脾气秉性,翻译的经文更受人欢迎,流通的数量较多。 鸠摩罗什圆寂很久后,一位僧人读经时感到有众生来,询问之下知道是天人们来听经,就问:为什么来听这个,而不是别的? 天人说:你们不知道的,这位鸠摩罗什大师是过去七佛中翻译佛经的第一人,他在过去七佛那里就专门翻译佛经的,因为能更贴佛意,更懂众生根性,所以翻译的经文朗朗上口,而且通俗易懂。 因为这样的一个故事,鸠摩罗什的名字又被炒了一回。 摘自幻海迷局微信公众号rjt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