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29340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5-6-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六祖坛经讲记二十一集讲于美国达拉斯》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六祖坛经 (第二十一集) 1986/11 美国达拉斯 档名:09-005-0021
倒数第三行,第三句开始: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从这一首以下都是说不争。这首偈的大意是说明大乘学者,不执着生死这种见解,『生死智』就是于生死的看法,不执着这个看法。佛法里面争论是自古以来都免不了的,可是争论看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如果是为了破迷开悟,这个争论是对的,所谓辩论是对的。如果执着自己的成见,彼此不服,那这种争论就是生死根本,障碍了悟门,不但是不能了生死,连开悟都达不到。所以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所以祖师嘱咐大家『努力须用意』,「努力」就是要认真去努力、去修学。『莫于大乘门』,这个「大乘门」特别指禅宗的顿教,决定不能执着有生死的见解。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这一首偈非常非常的要紧。那就是契机契理可以在一块讨论佛法,辩论都没有问题。如果是一昧执着自己的成见,自以为是,批判别人的,不相应的,就不要跟他辩论,他说什么就合掌赞叹几句,欢欢喜喜就行了,跟他结一个善缘。这个在我们一般社会上待人接物,都用得上这个原理。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顿教法门里面决定没有争论,为什么?本觉常照,经上处处也说「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心地清净,清净光明,决定没有争论。只有看到别人,如果有错的地方给他指点,他不服气的时候,我们不跟他争论。他若有疑,有疑可以给他解释,可以给他讲解,可以给他辩论,辩论无非是破他的疑惑而已,决非争论。『诤』就失了道意,「诤」里面他有个胜负的心,有一个自以为是、不肯服输,有这个念头在,这个就错了,学道的人不可以有这种念头。禅如是,净也是如是,这一点同修们要特别注意。念佛的人要是争,诸位想想,他怎么能到一心不乱?这不可能的事情。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我们常讲功夫成片,要想到功夫成片,这个争论就要不得,一有争论我们的功夫全盘失掉了。所以这一点要特别的注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这个末后两句是讲争论的过失。『执』就是固执,『逆』是违逆,违逆自性,换句话说,就是违背了清净心,这心不清净。这个就是所谓斗诤的法门,不断的斗诤下去,你真如本性决定迷惑颠倒,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这就是『自性入生死』。因为有『诤』,诸位要晓得,必定有瞋恚,瞋恚决定退失道心。你看烦恼里面,最严重的就是瞋恚,最严重是瞋恚。大经上常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的障碍统统都起来了。所以佛在《楞严经》里面讲,《楞严经》说得详细,通常讲六道,《楞严》讲七道,六道里头再加一个仙人,把仙人提出来也列一道,所以一共有七道。而这个七趣(趣跟道是一样的意思)内容很长,但是讲地狱这一道占全文的二分之一。佛为什么把地狱说得这么详细?就是告诉你,这个地方决定去不得,去了之后麻烦可大。地狱是什么原因去的?瞋恚心。瞋心堕地狱,贪心堕饿鬼,愚痴是畜生。所以佛教我们断贪瞋痴,换句话说,不再堕三恶道,道理在此地,特别是地狱道决定去不得。再看下面经文: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
这都是六祖最后的遗言。说了这个偈之后,大家有些体会到祖师的苦口婆心,劝导大家要和睦,僧团要和合,不要争论,这样佛法才能够发扬光大。这是祖师这一段的意思。
【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这是问到传法,这很重要。您老人家是第六代祖师,圆寂之后,第七代的祖师应该由什么人来接替你的位?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
可见得六祖这个语录,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流行了。我们在第一章,第一章就是他最初在大梵寺讲的,非常完整的一个讲演的记录,六祖在世已经就流通,而且已经定了个名字叫《法宝坛经》。三十七年当中所讲的就是这部经的第一章,凡是重要的话都已经抄录,而且把它分类;就是说它有十章,有十个小题目,分成十类,这个十类就是三十七年所讲的。除了第一章之外,第一章、第二章可以说是同时讲的,第三章以后都是三十七年所讲的。所以特别嘱咐大家,传法就是传承,『递相传受』,自度度他,依照这个理论、方法、境界来修行,这就是正法住世。
【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
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之后传受衣钵他有这个衣,这个衣只传五代以后就再不传,达摩自己本身不算,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五代就是能大师。所以他讲,大家『根机淳熟』,因为传衣钵,衣钵就是争端。你看当年五祖传给他,他还到猎人队里头避难十五年,有多少人要抢他那个衣钵。这个偈意,从此以后只传法不传衣,法是什么?就是《坛经》,以后就传这个法,不传衣。达摩祖师这个偈子在后面:
【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这首偈是个预言。第一句是达摩祖师自己称他到中国来,到中国来的目的就是来传法,是来救度众生的。底下两句就是预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