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六、正心住 佛子,云何為菩薩正心住。此菩薩聞十種法,心定不動。何者為十。所謂聞讚佛毁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法毁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菩薩毁菩薩。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菩薩毁菩薩所行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有垢無垢。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眾生易度難度。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有成有壞。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說法界若有若無。於佛法中,心定不動。是為十。 法慧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怎樣叫做菩薩正心住?因為這住的菩薩,對於佛法認識得十分清楚,沒有迷惑,用正心的智慧來思惟這個法,所以叫正心住。正心住的菩薩,有正定正受,聽到這十種法,而心定不搖動,所謂「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是那十種法?所說的①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讚歎諸佛或毁謗諸佛,對於佛法中,而心定不動搖。為什麼?因為此住的菩薩,心中沒有讚歎和毁謗的分別,一切平等。有智慧的人,被人稱讚也不歡喜,被人毁謗也不煩惱,所謂「毁譽不動於心。」若是愚癡人,被人說個好,就抱著好跑到天上去,高興的不得了。被人說個壞,就抱著壞跑到地獄去,傷心到極點。高興就是笑,傷心就是哭。人能常常發笑,就是等於到天上去;如果常常憂愁,就等於到地獄去。所以修行人,不要感情用事,也不要意氣用事。要有理智,才能控制感情的衝動。所以人要常笑,笑的時候,才有理智,分別善惡才清楚。笑是長壽的密訣,所謂「自古神仙無別法,廣生歡喜不生愁。」這是至理名言。②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讚歎諸法或毁謗諸法。對於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③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讚歎菩薩(僧)或毁謗菩薩。對於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總之,聽到讚歎三寶,或者毁謗三寶,也不歡喜,也不發脾氣。這是不被境界所轉,也就是定力堅固的緣故。④正心住的菩薩,聞到有人讚菩薩或毁菩薩所修行的法。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⑤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眾生有量或無量。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⑥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眾生有垢或無垢,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⑦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眾生易度或難度,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⑧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法界有量或無量。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⑨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法界有成或有壞。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⑩正心住的菩薩,聽到有人說法界或有或無。在佛法中,而心定不搖動。這是不為境界所轉的十種法。 有人在打妄想:「正心住的菩薩,既不是木頭人,也不是泥土人,為什麼心不動?」因為此住菩薩,已證正定正受,不為境界所轉的緣故。所謂「人能轉境,境不轉人。」正心住的菩薩已經修到這種程度了。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體、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無真實、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夢、一切法無分別。 法慧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正心住的菩薩,應該勸導眾生學習這十種法門。可是自己也要學習,不然的話,就成為口頭禪。教人修行,自己不修行,是無用處。要以身作則,躬行實踐,實實在在去修行,才有效果。是那十種法?所說的①一切法無相:法本來就沒有相。如有執著,就有個法相存在。若無執著,人也空,法也空,這就是無相。②一切法無體:一切法是即相離相,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在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是說就是正法也就應捨去,何況不是法,更應該捨去。有所執著有個本體,那是錯誤的。③一切法不可修:不執著什麼法可以修行,什麼法不可以修行。一切法沒有一個可修或一個不可修。修不修是在人,而不在法。法沒有修不修。有人說:「一切法不可修,那麼,我們不要修行了。」因為法的本身,不需要修不修,可是我們要依法修行,才能除去習氣毛病。④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本來是什麼也沒有,都是空的。⑤一切法無真實:法是方法,法是規則,所以一切法沒有一個真實體。⑥一切法空:證得一切法空,什麼也沒有了。這就是六祖大師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就是一切法空的境界,到了這種境界,還有什麼可執著?貪瞋癡慢疑五種煩惱沒有了,只有常樂我淨的湼槃四德。⑦一切法無性:為什麼說一切法空?因為一切法無自性。有人才有法,法才有用。人空了,法也沒有用處。所謂「人能弘法,非法弘人。」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好像幻化,不是真實的。⑨一切法如夢:一切法好像作夢,也不是真實的。所謂「人生一場夢」人死夢一場,夢裡身榮貴,夢醒在窮鄉。朝朝是作夢,不覺夢黃梁,夢中若不醒,枉作夢一場。」⑩一切法無分別:所有一切法,都沒有分別。我們聽經,不要用分別心來聽。為什麼?因為一切法無分別嘛! 這段經文是教我們不要執著法,如果有了法執,就和我執一樣的重。所謂「見事省事出世界,見事迷事墮沉淪。」就在迷悟之間,執著就沉淪六道,不執著就出離三界。也就是「即相離相」,就在相上,就離開相;「在塵出塵」,在塵世間就要超出塵世。所謂「身在塵心出塵」,心中沒有染汚的妄想。好像井裡栽花不染塵,這叫一塵不染,萬慮皆空。這種境界,多麼自在! 何以故?欲令其心,轉復增進。得不退轉無生法忍,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為什麼要把法執破了?因為想令正心住的菩薩和其所教化的眾生,輾轉增強精進,就是沒有罣礙。修行人,要能提起一念修行。到成功時,便要把一念放下。一念也沒有了,那還有什麼可憂慮?還有什麼可罣礙?如果沒有罣礙,就遠離顚倒夢想。為什麼有顚倒夢想?就因為有所罣礙。大而言之,放不下世界;小而言之,放不下身心。如果無罣礙,就得到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得到一切不退轉。不退轉什麼?就是不退轉無生法忍。什麼叫無生法忍?就是「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這就是法空的境界。人也空、法也空,自性了了在其中。這時候,明明了了,忍可於心。這種境界,有點受不了,有點忍不住,但是還要忍受。不要認為不見少法生、不見少法滅這種境界是容易事。是很難能證到這種境界的。如果到了這種境界,就無憂無慮,遠離顚倒夢想,究竟湼槃。 在這個時候,正心住的菩薩,所聞一切法,立刻開悟瞭解,所謂「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到了這種境界,有人罵你,或者有人讚你,無動於衷,這就是心定不動。這個不動,就是在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就是說也沒有歡喜、也沒有微怒、也沒有悲哀、也沒有快樂。這四種感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這就是中道,也就是定。所聞的法,能契合真理,不需他人來教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