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63|回复: 0

[佛教经藏] 一初发心住,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住品---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6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一、初發心住
佛子,云何為菩薩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世尊,形貌端嚴,色相圓滿,人所樂見,難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見神足、或聞記別、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諸劇苦、或聞如來廣大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
法慧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怎樣叫做菩薩初發心住呢?就是要發菩提心、修無上道、行菩薩道,所以叫初發心住。初發心住的菩薩,見到佛世尊,有十種緣。①形貌端嚴:佛的形相貌,非常端正而威嚴,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②色相圓滿:佛的色相,非常莊嚴而圓滿,所謂「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③人所樂見:因為佛相圓滿,所以人人都想見佛。④難可值遇:佛要經過百千萬劫,才出興於世,來利益眾生,所以不容易遇到佛。⑤有大威力:佛有十力無畏,能降伏天魔,制諸外道。⑥或見神足:佛的神通變化不可思議,或者見到佛的神足輪。⑦或聞記別:或者聞到佛給授記別。⑧或聽教誡:或者聽到佛的教誡,知惡可斷,善可進修。⑨或見眾生受諸劇苦:或者見到眾生受苦時,生起大悲心,代眾生受苦。⑩或聞如來廣大佛法:或者聞到如來所說的廣大佛法,有不可思議的境界。 以上所說的十種緣,菩薩聞見之後,而發菩提心,求一切佛的智慧,而住在初發心住的地位上。
此菩薩緣十種難得法,而發於心。何者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善惡業報智、諸根勝劣智、種種解差別智、種種界差別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普盡智,是為十。
初發心住的菩薩,依照十種難得的法,而發於心,這十種法,在菩薩分上來說,是為十智。在佛分上來說,是為十力。因為菩薩的定力還沒有堅固,只能說是智,不可以說是力。佛的定力到究竟處,所以智變成力。什麼是十種難得的法?所說的①是處非處智:是處是合理,非處是不合理。合理的就能得到覺悟,不合理的就是迷惑。又可以說是處是出離三界之處,非處是在六道輪廻裡邊。智是智慧,這不是分別而明白的理論,而是無分別就能明白這種是處非處的理論。②善惡業報智:凡是利益於人叫做善,損害於人叫做惡,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雖小,不可不作;惡雖小,不可去作。所謂「泰山不卻微塵,滄海不擇細流。」泰山自小累成高大,滄海自淺小而成深廣。作善要一點一點去作,集少成多。惡也是由一點一點而集多。所以說是一點點的惡,也不要去作。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終有報,不報,時辰未到。」修行人為什麼要持戒?就是止惡防非。止惡就是諸惡莫作,防非就是眾善奉行。有了這種智慧,就不會顚倒是非,善惡不分。③諸根勝劣智:菩薩不但知道眾生的諸根勝劣,也知道自己的諸根勝劣。菩薩有這種智慧。智慧是沒有分別,識心才有分別。這種諸根勝劣不是由分別心所明白的,而是由智慧所照了的。④種種解差別智:菩薩對一切法都瞭解,能認識諸法實相的道理。菩薩有這種的智慧。⑤種種界差別智:無論是那一界的眾生,菩薩都能認識清楚,雖有種種不同的境界,可是都知道。菩薩有這種的智慧。⑥一切至處道智:就是一切究竟的智慧。知道五戒十善的行門,又知道四諦十二因緣和六度萬行的法門。⑦諸禪解脫三昧智:諸禪是四禪八定,解脫有八解脫,三昧是定,有九次第定,就是四禪、四空、滅盡定。滅盡定是滅盡第七識,這是聖人所修的定。菩薩有這種的智慧。⑧宿命無礙智:宿命是前生的因緣果報。菩薩知道眾生在往昔生生世世所行所作的因果。這種無有障礙的智慧,菩薩已具足了。⑨天眼無礙智:在初發心住的菩薩,已得到天眼通,能觀察諸天的根性,和人間眾生的善惡,沒有障礙。菩薩有這種的智慧。⑩三世漏普盡智:三世就是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人雖在今生,但和三世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就是有業報的關係。漏就是習氣毛病,把三世的漏流到三界裡邊來。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為什麼有漏?因為有欲念、有無明。如果沒有欲念和無明,就說是漏盡。菩薩把三世的漏普徧滅盡,所以有這種的智慧。
這是初發心住的菩薩,緣這十種難得的法,而發菩提心,住於初發心住的地位上。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法。何者為十,所謂勤供養佛。樂住生死。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以勝妙法,常行教誨。歎無上法。學佛功德。生諸佛前,恒蒙攝受。方便演說,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     
法慧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初發心住的菩薩,應該勸說眾生來學習這十種法門,可是自己也要學習這十種法門。什麼是十種法?所說的①勤供養佛:教導眾生,廣修供養一切諸佛。有人在打妄想:「佛有無量之多,我怎能在每位佛前來供養?就是一生的時間,也不能滿供養諸佛的願。那麼,怎樣才能滿願?」要以法界為心,以法界為體。所謂「禮拜一佛,即是禮拜無量佛;供養一佛,即是供養無量佛。」只要誠心觀想:「我在供養一位佛;就是供養多位佛。」或者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者供養東方藥師佛,或者供養西方阿彌陀佛,或其他諸佛。就是一供養,即是一切供養;一切供養,還是一供養。又要觀想自己的身是盡虛空徧法界,都在諸佛面前廣修供養,這就是勤供養佛。②樂住生死:菩薩是心甘情願住生死,所謂「乘願再來。」雖住生死,但不執著生死相。不像二乘人,一定要了生死。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菩薩是普度眾生,常住生死。我常對你們說:「凡是見到我的面、或聞到我的名、或皈依我的弟子、或聽我講經的信眾,我曾經發願:要他們在我以前而成佛;如有一人未成佛,我也不成佛。等待他們都成佛後,我再成佛。就是等一生或百生,也要等待。甚至一劫或百劫,也要等待。這樣,即在生死相而無生死相,即在生死而了生死。」所謂「生死即湼槃」,都是一樣的。③主導世間,令除惡業:作為眾生的依護主,教導世間的眾生,令除一切惡業,捨邪歸正,反迷歸覺。④以勝妙法,常行教誨。;初發心住的菩薩,用殊勝的妙法,來教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⑤歎無上法:讚歎無上甚深微妙法。⑥學佛功德:要學習諸佛的功德。⑦生諸佛前,恒蒙攝受:要生在諸佛在世的時代,常常蒙諸佛攝受而被教化。⑧方便演說,寂靜三昧:用權巧方便法門來演說一切教理,修寂靜的定。⑨讚歎遠離生死輪廻:菩薩自己雖然樂住生死,但讚歎遠離生死的輪廻。⑩為苦眾生,作歸依處:為所有受苦的眾生,作為他們所歸依的地方。
何以故。欲令菩薩於佛法中,心轉增廣。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為什麼原因要勸學這十種法門?因為想令初發心住的菩薩,使他們在佛法中,菩薩心一天比一天增加廣大。無論在那位佛的法會中,所聽聞佛所說的法,自己就能豁然貫通,開悟瞭解一切諸法實相。也不需要耳提面命的教誨,便能聞一知十,發大菩提心,求無上道。
在大藏經中,有部法滅盡經。這部經是說末法是怎樣的情形。其內容說,到末法的時候,楞嚴經先滅,其次是佛力三昧經。這兩部經代表正法時代的表現。
為什麼要先滅楞嚴經呢?因為楞嚴經把人的毛病說得太清楚了。有邪知邪見的人,不能存在。因為若有楞嚴經存在的話,人人應該有正知正見,不可不守戒律。如果沒有楞嚴經存在,便可以隨便,為所欲為。其他經典沒有說得像楞嚴經那般清楚。
明末藕益大師說:「有人說楞嚴經是假的,我認為是佛說的。若不是佛說的,怎有那樣有條不紊,順序有次的經文?假設釋迦牟尼佛現身,對我說楞嚴經是假的,我也不會相信!」我們是要護持正法的人,就應該深信楞嚴經,不可有一毫髮那樣細的懷疑。所以楞嚴經是正法時代的代表者。換言之,有楞嚴經就是正法時代;沒有楞嚴經,就是末法時代。
凡是金山寺的出家人或在家人,對楞嚴經不可以有所懷疑。不要聽信一般無知無識,沒有正知正見的人,亂講楞嚴經是偽造。不可相信這種謬論!可是,人有特性,對他說正的,很不容易相信,對他說不正的,却很容易生信心。例如學不好的事,他能無師自通。教他學好的事,縱使耳提面命,他也不相信。人就是這樣的奇怪。所以正知正見的人少,而邪知邪見的人多。佛曾經說過:「眾生好度人難度」,人雖然是眾生之一,但是人為萬物之靈,就因為太靈了,所以難度。所謂「寧度眾生不度人」,人的心太複雜,妄想太多,是不容易度的。古德說:「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人」,就是這個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8 0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