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8|回复: 0

[其它话题] 佛说十善业道经节要(第二十三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佛说十善业道经节要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说十善业道经节要  (第二十三集)  2001/3/30  新加坡净宗学会(节录自佛说十善业道经19-014-0144)  檔名:29-028-0023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看《十善业道经》第十七面,经文第四行看起: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

  我们就念到这一段。佛在此地叫着龙王;叫着龙王,这个意思我们要懂,凡是叫他的名字,就是提醒他,下面一定有很重要的开示。这十善业乃至能令如来果地上十种特殊的能力、四无畏、十八不共;这三条: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是如来果地上特有的,这一种究竟圆满殊胜的德能,菩萨也没有。从这个开示我们就明了,十善是佛法的根本,是佛法修持的根本,疏忽了十善,就没有佛法。如果我们要辨别,人家问:「什么是佛法?」可以这样答复他:「认真修持十善的,这是佛法,这是真正的佛弟子。」即使他出家、受了大戒,也能讲经说法,或者也能参禅念佛,他没有修行十善,这不是佛弟子;这一种的佛教徒,在佛法里面讲是「名字位」。名字位是有名无实,不管怎么修,于出世法毫不相干,念佛也不能往生。世间的福报他可能得到,因为他修的是有漏福报;得到福报,他必定造罪业,为什么?他没有善根,福报享尽必定堕落。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

  此地给我们做了一个总结,如来果地上究竟圆满的智慧德相都从十善生。这个地方有三个名词,名词我们也要略略的介绍一下。第一个「十力」,《大智度论》上讲的「佛果十力」,这十种特殊的能力;这十种能力菩萨也有,但是不圆满,如来果地是究竟圆满。

  第一条「是处非处智力」,是处非处智慧的力,「力」就是「起作用」。这一条内容是什么?「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所以佛度众生容易。一切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你造作的业因、所受的果报,佛都知道。我们自己不晓得,佛晓得。自己非常健忘,都忘掉了,佛清楚。佛怎么清楚?你自己忘了,不错,你的档案都在,一丝毫遗失都没有。档案是什么?阿赖耶识,无量劫来你造作的业习种子全收藏在里面。佛能够见到你的阿赖耶识所含藏的习气种子,所以他都知道。我们自己这个档案放在哪里自己不晓得,自己忘了,也找不到,佛可以把你的档案调来看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个「调」比现在计算机还快,计算机还要按一下键,他不需要按的,全部都出来了。所以我们起心动念、一切造作,怎么能瞒佛菩萨?你要瞒,那统统是自欺欺人,没有这回事情的,自己欺骗自己、自己安慰自己而已。古德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我们起心动念,天地鬼神都清楚,所以自己要想想:我这个念头,我这个言语造作,会不会得罪天地鬼神?也就是说,天地鬼神见到了,他欢不欢喜?

  《了凡四训》里头就讲得很清楚。了凡先生接受云谷大师教诲之后,他就很认真的断恶修善。但是毕竟是凡夫,烦恼习气很重,第一次发愿做三千善事,十多年才圆满;你就晓得,他跟善恶奋斗是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精神。第二次发愿修三千善事,两年就成功了。第三次发愿做一万件善事,一念就成功了。逐渐逐渐心地到纯善,不自欺了,才能感动天神。人之所以不能成就,没有别的,了凡先生说得很好,古人讲的「因循」。因循就是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不认真去做,自己总是原谅自己,错在此地,所以不能成就。一定要克服这个难关。了凡先生克服这个难关,我们从他的《四训》里头来看,他至少用了二十年的功夫,头一关突破了,以后进展就快了。我们要不是发勇猛心,这一关很难突破。所以因果多重要!如来十力头一条讲因果,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叫「是处」。什么叫「非处」?种善因得恶报,没有这个道理,叫「非处」,无有是处;造恶因得善报,也无有是处。种善因一定得善果,造恶业一定得恶报,这叫「是处非处智力」,真实智慧。

  第二条「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业是造作。你所造作的,不外乎三类,第一是善,第二是恶,第三叫无记。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这叫「无记」,无记业没有报。但是,虽没有报,都落在无明里头。第三条「定智力,知一切诸禅三昧」。我们知道,从色界天以上,果报是禅定;一直到如来果地,都是定慧,定慧的成就,定中有境界。种种不同禅定境界功夫,从世间到出世间,佛都知道,所以佛才有能力度九法界众生。初禅以上,你要是对于禅定三昧的功夫境界不了解,你没有办法度他,你不如他;你一定要超过他,你才能度他,才能帮助他。佛是对于九法界一切众生他们的禅定功夫完全了解。

  第四条「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根是根性。我们世间人讲「天赋」,与佛家讲的「根性」相接近。这个小孩生下来的禀赋、天赋,是聪明还是愚钝,最明显的,从读书能够显示出来。天赋高的,老师教他的功课一遍就能背,而且有相当的理解力,我们称为「上根利智」。禀赋差的,老师上这一课,他需要念五遍到十遍才能背。十遍都不能背的,这属于下下根。那怎么办?教的分量少。

  从前老师教书,课程教多少从「行」算。今天上书,上书就是老师教你的课文教几行,通常的标准是十行。十行,古书两百个字;古书一行二十个字,没有标点符号。你看古时候的木刻版本。所以中国不能说没有科学,他有科学头脑,全国无论哪个地方刻书,木刻版的书统统是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1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