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0|回复: 0

[其它话题] 佛说大乘无量寿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净公上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圆满成就第九)

净公上人法师讲述

圆满成就第九

法藏菩萨因地修的功德圆满,所感得的果报自然也圆满成就。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这一段文是世尊讚歎阿弥陀佛,因圆果满;也正是勉励我们,教我们效法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学习。他也是从一个普通人出家修行成就的,即使是示现,也没有两样,也是事实。我们要想像佛一样成就,单单希望果报,没有用处。要学他的因行,学他尽心尽力帮助法界一切众生齐成佛道。所以,我在讲席中常常与诸位同修们共同勉励,我们要认真的学习。

学习下手处,首先经文要熟,时时刻刻都能想得起来。其次,对每一句经文要有甚深的理解,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全都用得上。弥陀在因地裡怎麽做,我也学着怎麽做,这是「学佛」。所以,学佛不是天天念经、拜佛,那是学形式,修一点人天福报而已。修行要从心地、从言行裡,学得跟菩萨,跟佛一样。他是怎麽存心,我也怎麽存心。他怎麽对人,我也学着这麽对人。这是「真正学佛」,真正修行。拿着佛菩萨的标准,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行为、思想、见解、作法,这才有用处,这就是『修菩萨行』。

『积功累德』,天天做,不疲不厌。这样积功累德,就『无量无边』。只要依照佛法去做,确实你在一切法中必定得大自在。这种功德利益,『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不是我们能想像得到的,是无法想像的。学佛没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利益,我们学它干什麽!而且说实在话,学佛所得到的功德利益,快速无比。

世间人要想奋斗经营致富,要几十年,很辛苦,战战兢兢,还要患得患失,一不小心就失败。你的富贵不见得能保持到晚年,这是我亲自见到的。我到台湾四十年,当年的同学,一半以上都不在了;长官同事,也将近三分之二都过世。尤其是他们晚年清苦的状况,我看得非常清楚。年轻得志时,红极一时,一呼百应。到下了台,年岁大了,弯腰驼背,自己提篮子上菜市场买菜。从前家裡用很多人,晚年落魄到这个样子。我看在眼裡,心裡很难过,想想佛在经上讲的一点都不错,得志的时候,要知道修福。得志的时候,只知道作威作福,不知道修福;福享尽了,可怜!不如学佛。

学佛开头很苦,可是你知道积功累德,愈积愈厚,愈修愈自在。世间人怕老,老了就不值钱,找工作也没有人要你。甚至于你作父母,儿女也不孝,儿女也不理你,真是孤苦伶仃。自己有点积蓄还好,物质生活能勉强维持。如果没有积蓄的话,晚年很苦。

出家人愈老愈值钱。老和尚愈老,社会上尊敬你的人愈多;愈老,伺候的人愈多。愈老愈自在!这是他们当年没有想到的。我学佛的时候,我的长官、同事、朋友都说我迷信,消极!见到我,没有一个不指着鼻子骂我的;现在看到我都说「你的路子走对了」。我们讲利益,讲果报,只要你真正肯做,在佛法裡苦学,果报大概在十年到十五年就会现前,以后就愈来愈自在,可是自己要很小心、很谨慎。我讲《阿弥陀经》「六方佛」的时候,我说得很清楚,果报现前,决定不能沾染;一沾染就堕落,非常容易堕落,因为定力不够。十几二十年的修行,定力实在不够,至少要三十年以上,年龄最好能超过六十岁。因为接近晚年,警觉心比较高,快要死了,心也定了。死了以后怎麽办,会想这个问题。年轻时把这个问题忘了,往往为了名利,堕落就快速。所以,纵然有福报现前,决定不能沾染,要全都布施,捨得乾乾淨淨,还是过清苦的日子好。

我们看看祖师大德给我们做的榜样。像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的皈依的弟子、供养多少,不计其数。他老人家,一分钱都没有享受,还是穿破衣服,补一个再补一个;吃的粗茶澹饭,没有说加几道菜。

印光大师,你看他的福报多大,信徒多少,供养多少!他没有用一分钱,一件衣服穿几十年。所有信徒的供养,他全部都拿去印经布施。苏州弘化社,就是用信徒供养的资财办的印经处。印送经书、流通法宝,他完全做这桩事情。诸位看他老人家的法语《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就知道了;我从前不知道他专门做这个事情,看了才知道。那个时候北方有灾难,他从印经款项裡拨出三千圆(银元)去赈灾。我们才晓得,他一生专门印经,没有其他的用途。这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典型。印祖是在七十岁才出名;七十岁以前没有人晓得。所以,他出名在晚年,非常好,没有障碍,八十岁圆寂。实际上,他弘法利生,只有十年,但是他这十年的影响力,是民国以来任何一位法师都不能相比的。原因在那裡?他积得太厚,中国人讲「厚积薄发」,他的根基培得太厚,所以发出来的力量很大。在当时,任何一位讲经说法的大法师,都不能跟他相比。

我们佛堂这幅对联是他老人家七十九岁亲笔写的,这是真迹,非常难得。同修们如果欢喜的话,将来可以做个複製品。找照相馆来照相,印的时候,颜色也印成这样旧旧的,照这个样子。如果印成新的就不像。颜色都保持真迹的样子,这是可以做得出来的。像现在故宫许多古画做的複製品,跟旧的一模一样,很难辨别。大家喜欢,可以做。

像这些祖师大德们,为我们做了榜样,为我们做了示范,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弥陀在这部经典裡跟我们讲得更多、更微细。

所发誓愿。圆满成就。

这一句就是指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没有一句是虚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