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44|回复: 2

[佛教经藏] 第一欢喜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十行品---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9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第一歡喜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
功德林大菩薩,自問自答。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又來答覆。所以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你們知道什麼是菩薩中大菩薩所修的歡喜行?我現在要對你們說一說,請注意聽講。
佛子。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
凡是修行歡喜行的菩薩,要作一位大施主,將自己所有財物,統統布施給需要的眾生。無論是外財(國城妻子)或內財(頭目腦髓),他都不慳吝的布施出來,所謂「三輪體空」:沒有施者,沒有受者,也沒有所施之物,這種思想才是真布施。布施有財施(修福)、法施(修慧)、無畏施三種,凡是信仰佛教的人,都要做到布施的事,其功德無可限量。
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望果報。不求名稱。不貪利養。但為救護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
修行歡喜行這位菩薩,他的心是平等,沒有人我的分別。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將所有的財物,不分彼此,不分親疏,一律平等布施給所求的人。布施之後,絕對不生後悔和吝嗇的心,也沒有「捨一得萬報」的思想,也不希望有個好的果報。也不企求有個好的名稱。更不貪圖人讚歎,或求人利養。沒有這種捨少望多不正當的思想。完全捨己救人,令眾生離開苦海,得到湼槃常樂我淨的快樂。
菩薩為什麼要布施?因為要救護一切眾生、要攝受一切眾生,所以布施。但無所貪,亦無所求。
為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憶念諸佛本所修行。愛樂諸佛本所修行。清淨諸佛本所修行。增長諸佛本所修行。住持諸佛本所修行。顯現諸佛本所修行。演說諸佛本所修行。令諸眾生離苦得樂。
菩薩布施,為要學習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回憶思念過去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愛樂一切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清淨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增長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住持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顯現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演說諸佛本來所修行的行門,為令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為利益一切眾生,菩薩才修布施的法門。菩薩有犧牲自己的利益,而為眾生謀幸福,這種大慈大悲的精神,多麼感人!多麼偉大!所謂「見賢思齊」。我們受了菩薩戒,一定要向菩薩學習、向菩薩看齊,才不愧為佛弟子。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此行時,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隨諸方土,有貧乏處。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
功德林大菩薩又稱一聲各位佛的弟子!菩薩中大菩薩,修習歡喜行的時候,為令一切眾生都生出歡喜心、愛樂心。隨著十方諸佛國土,如有貧乏的地方,菩薩本著往昔願力的緣故,心甘情願到貧乏地區去,作豪貴的大富翁,將無窮無盡的財物,統統布施給貧困的人,絕對無慳吝的思想。
假使於念念中,有無量無數眾生,詣菩薩所。白言仁者,我等貧乏,靡所資贍,飢羸困苦,命將不全。惟願慈哀,施我身肉。令我得食,以活其命。
假設在念念之中,都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來到菩薩所住的地方。乃對菩薩說:「大慈悲的仁者,我們非常的貧窮而困乏,沒有資財可以贍養自己。因為生活困難,所以我們瘦骨如柴,弱不禁風。我們快要餓死了,生命不會長久!唯願仁者慈悲哀愍,請你把你身上的肉割下來,布施我們,得到食物,來維持生命。不知仁者能否布施?菩薩的心腸,一切為人不為己。請你布施吧!」
爾時,菩薩即便施之。令其歡喜,心得滿足。
在這個時候,修行歡喜行的菩薩,聽到眾生這樣的要求,即刻將自己身上的肉,布施給眾生,令眾生滿足所求之願,而生歡喜心。
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菩薩道的時候,曾經捨身餵虎,割肉飼鷹。這就是行歡喜行,令眾生心生歡喜而意滿足。
如是無量百千眾生,而來乞求。菩薩於彼,曾無退怯,但更增長慈悲之心。以是眾生咸來乞求。菩薩見之,倍復歡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眾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請,而來教我入佛法中。我今應當如是修學,不違一切眾生之心。
像這樣無量無邊的眾生,有百千之多,都來菩薩之所,向菩薩乞求其肉。而修歡喜行的菩薩絕不慳吝,一一布施其肉,滿足眾生的欲望。菩薩不但不生退轉心和畏怯心,反而增加慈悲心,因為這種緣故,眾生都來乞求菩薩身上的肉。菩薩見到這種情形,更為高興,而作這樣的想法:「我得到善根的利益,這些眾生來作我的福田,增長我的福報。他們是我的善師、是我的善友、是我的善知識。也不需要我求他們,也不需要我請他們,而是他們自動來到我的處所,教我行歡喜行的法門,令我深入佛法中。我現在應當這樣來修行學習,不違背一切眾生所要求的心,一定令眾生有所滿足。」
又作是念。願我已作。現作。當作所有善根。令我未來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中,受廣大身。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飢苦眾生。乃至若有一小眾生,未得飽足,願不捨命。所割身肉,亦無有盡。
這位菩薩又作這樣的想念:願我在過去世已經作的善根,現在世正在作的善根,未來世應當作的善根,以這些所作的善根,令我在未來一切世界中、一切眾生中,變化為廣大身,用我身上的肉,布施給一切饑苦的眾生,令他們才能得到充足又滿意。乃至若有一個小眾生(螞蟻或蚊蟲)未能飽足,我願捨我的肉給牠們吃,而不捨命。我身上的肉,割而復生,永無窮盡。以我無窮無盡的肉,來維持無窮無盡眾生的生命。
以此善根。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大涅槃。願諸眾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獲平等智,具諸佛法,廣作佛事,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若一眾生,心不滿足,我終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歡喜行這位菩薩,以這種善根,願得無上正等正覺,證得不生不滅的佛位。他又發願,一切眾生,如食我肉者,也能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都能獲得平等的智慧,具足諸佛所證得的法,廣大來做佛事,乃至將來入於無餘湼槃(湼槃有三種:①有餘湼槃:是二乘人所證得的境界。②無餘湼槃:是菩薩所證得的境界。③究竟湼槃:是諸佛所證得的境界。)假若有一眾生心不滿足,我始終不願證得正等正覺的佛位。
菩薩如是利益眾生,而無我想。眾生想。有想。命想。種種想。補伽羅想。人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
菩薩為教化眾生,而能忍受一切痛苦。雖然割自身的肉來布施眾生,但是沒有這十種的想法:①我想:菩薩不會這樣的想,這個眾生是我教化的,是我度脫的。他沒有這種執着的思想。②眾生想:菩薩不但沒有我想,也沒有眾生想。不會說我度了這樣多的眾生,功德有多大。他乃是行無所事,認為是分內之事,是自己的責任和事業。③有想:菩薩不計有我人之想。有,能起諸趣的生死。④命想:菩薩也不會這樣的想,我對眾生特別的慈悲,甚至我救了眾生的生命。⑤種種想:菩薩也沒有一切一切的功德想。⑥補伽羅想:補伽羅是梵語,譯成華語為「數取趣」。也就是數數往取諸趣(六道輪廻),沒有厭倦的時候。菩薩也不會這樣的想:我做了這種事情,將來會生在那趣中,會有什麼好處?菩薩不計較這些。他是觀察那道眾生應度,便到那道中去度之。⑦人想:人是萬物之靈,能作一切大般若的緣故。菩薩沒有人的想。⑧摩納婆想:摩納婆是梵語,譯成華語為儒童。即少年有學問的人。菩薩沒有儒童的想。⑨作者想:菩薩沒有手足能有所作的想。⑩受者想:菩薩沒有計較後世受罪福果報的想,也沒有誰受我教化的想。
但觀法界。眾生界。無邊際法。空法。無所有法。無相法。無體法。無處法。無依法。無作法。
菩薩但觀察一切法界、一切眾生界。所作都是沒有邊際,作完了就沒有了——這是空法。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是無有法。也沒有一個相,也沒有一個體,也沒有一個處所,也沒有一個依靠,也沒有誰作功德法。
作是觀時。不見自身。不見施物。不見受者。不見福田。不見業。不見報。不見果。不見大果。不見小果。
菩薩作這樣觀想的時候,他也不見自己的身,把身上的肉布施給眾生,而不見所施的物,也沒有見到誰吃我的肉,也不作福田的觀想,也不作事業,也不見善報。也不存好的結果,也不存得大樂果的見,即是得到大的好處,也不存小果的見,得到小的好處。
爾時,菩薩觀去來今一切眾生所受之身,尋即壞滅。便作是念,奇哉眾生,愚癡無智。於生死內,受無數身。危脆不停,速歸壞滅。若已壞滅。若今壞滅,若當壞滅,而不能以不堅固身,求堅固身。
在這個時候,菩薩觀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眾生,他們所受之身,沒有多久的時間,這個分段生死就沒有了。菩薩又作這樣的念頭:奇怪得很呀!這些眾生,太愚癡啦!沒有智慧。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六道輪迴中,受無數身,即危險又脆弱,沒有停息,在很快的時間就敗壞而消滅。或者已經壞滅,或者現在壞滅,或者未來壞滅。這些愚癡的眾生,不明白用四大(地水火風)不堅固的身,來修金剛不壞身的道理。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借假修真,借凡成聖,也就是轉識成智,將八識轉為四智,就證得佛果。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成為成所作智,轉意識成為妙觀察智,轉末那耶識成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識成為大圓鏡智,也就是如來藏性,也就是大光明藏。此大光明藏人人具有,但不現出。為什麼?因為無明妄想執著,所以把真心遮蓋,妄心現出。有了妄心之後,就起惑造業受報。我們的妄心,好像一缸混濁的水,什麼也現不出來。如何使其澄清呢?用白礬散在其中。一會兒,其塵土沉落缸底,而水清淨如明鏡(大光明藏),這就是真心。什麼是白礬?就是戒定慧。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修行圓滿,便得解脫,所謂「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楼主| 发表于 2020-4-2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當盡學諸佛所學,證一切智,知一切法。為諸眾生說三世平等,隨順寂靜,不壞法性。令其永得安隱安樂。
修歡喜行的菩薩,他說:「我應當盡量學習十方諸佛所學的法,才能證得一切的智慧,才能明白一切的佛法,為一切眾生說三世平等的法門,就是隨順寂靜的法,不壞法性的法。令一切眾生永遠得到安穩和快樂。」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歡喜行。
各位佛的弟子!這就是菩薩中大菩薩所應該修行的第一種的歡喜行。

发表于 2020-5-14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3 0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