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1|回复: 0

[其它话题]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1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6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公上人]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1集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1集
  诸位同学,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科会》第二十一面,经文第二行开始:
  【佛言。为佛弟子。可得商贩营生利业。】
  我们上一堂讲到这个地方,现在再看。
  【平斗直尺。不可罔于人。施行以理。不违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为世间事也。】
  总而言之,佛的举例只能举几条,不能够细说,我们一定要懂得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一定要懂得这个原理。『平斗直尺』,这是讲从事于商贩营生利业,一定要公平。斗要平,尺要直,换句话说,这就是一般讲的货真价实。现代的社会可悲,真的是浊恶到了极处。在中国古时候,两种人是为社会大众最尊敬的,一个是读书人,虽然读书人的物质生活非常贫乏,我们都讥笑是「穷秀才」,为什么社会大众对他尊敬?他读书明理,他是社会大众伦理道德的榜样,读圣贤书行圣贤之道,这社会大众尊敬。第二种人是医生,以前行医是以救人为目的,心地多慈悲。其它生意,我们讲商贩营生,欺骗别人不过是图一点小利而已,对别人顶多只是财物上的损伤,我东西卖贵一点,取得你一点钱,医生不然,医生如果说没有道德,那是要人的命,那还得了吗?所以从前行医,绝对没有说给你治病要多少钱,没有,没有讲价钱的。
  读书人教学,都本着孔老夫子的作风,收学生,认真的教导,学生对老师的供养随意,没有说一定要交多少学费,没有!是随着你的家庭环境给老师一点供养。所以他没有压力。家庭环境好,对老师供养多一点,家庭环境不好,对老师供养少一点。最少的,我们在《礼记》里面看到「束修」,修是什么?干肉,我们讲腌的肉切一小条,把它用绳子束起来送给老师,那就是他的学费,跟老师学了一年,送大概是一两斤肉,这是最薄的供养,老师欢喜。为什么?你只有这能力,都是在恭敬心求。
  现在社会不得了,唯利是图,连药都有假的,这怎么得了?卖假药、行医要钱,拿多少钱我给你怎么治法,这简直叫谋财害命,这是什么行为?强盗!还得了吗?一般营生事业他谋财,他不害你命,现在害命。但是今天谋财害命已经搞得很普遍了,我们连吃的东西,饮食店里吃的东西不卫生、不干净,甚至里面放很多的防腐剂,人吃了大家都晓得这东西常常吃会致癌。所以我们今天想一想,我们做的生意是不是谋财害命?如果是谋财害命,果报在地狱,太可怕了!眼前得一点小利益,将来果报在地狱,那时候才知道得不偿失。何况人生在世,衣食所需不多。你的财富再多,算你一天吃五顿,也很有限,你能吃多少?你能穿多少?所谓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呎」,这是你真正所需的,其它的对你来说实在讲是抽象的概念,是幻想,你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世出世间圣贤告诉我们,真正的利益是什么?「修善积德」,这是你真正的利益,你生生世世带得去的。现代的人不得了,没有学过圣贤的教诲,不知道因果报应,不相信有来生,这是邪知邪见里头最严重的。所以随顺烦恼习气、随顺社会的时尚,都干谋财害命的事业,这还得了吗?太可怕了!
  「平斗直尺」这句话,就是商贩营生利业心要公平,常常存着利益主顾的心,决定不能欺骗,决定不能作弊,决定不能卖假东西。古人对于这行业里头讲的这两句话非常有道理:「但取仁中利」,仁,仁慈的仁,仁是二人,想到自己也想到别人,自己要求利,一定要利益别人,自利利他,这是仁;「莫取不义财」,不可以这样做法。
  『不可罔于人』,「罔」是欺骗,决定不能做欺骗人的事情。欺骗是盗戒,五戒里头这一条戒你已经没有了,你全犯了。欺骗人的念头都不可以有,有这念头是盗心,有盗心、有盗行,那就看你犯的罪业的大小,如果盗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生命的,你的罪过就重,伤害的人愈多,你的罪业就愈严重,来世的果报是贫穷下贱。所以偷盗的果报是贫穷下贱,这一条我们要知道。杀生的果报,那是地狱里头出来之后,即使到人道,多病、身体有欠缺,杀生的果报。所以因我们多想想,什么样的果报就了解。
  今天在我们生活周边,我们仔细观察这一切人事物,看他的果报,我们就晓得他修的是什么因,我们就警惕了。我们不希望受果报,因决定做不得,决定不能干这事情。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真诚,现在社会许多人讲你真诚你要吃亏,但是我们记住古人一句话:「吃亏是福」,决定不是祸,吃亏是好事,决定不是坏事,我们信得过,我们欢喜吃亏,我们欢喜上当,我知道来生有福。果报若殊胜,晚年就有福。人生的福报,最重要是晚年,晚年体力衰了,有福报,有很多人照顾你,有很多人帮助你,你很快乐。如果福报享尽,晚年没有福,晚年最苦了。年轻的时候没有人照顾无所谓,自己可以照顾自己,有体力、有精神;年岁大,身体衰退了,这时候怎么办?人怎么能不修福?
  有一些同修了解我,我很重视老人福利事业,我每到一个地区,我都会参观当地的养老院、退休村,美国的老人公寓。为什么?我知道老人苦,也想到自己有老的那一天,我关怀老人、照顾老人,我老的时候就有这果报,就会有一些年轻人关怀我、照顾我,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我们要懂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助人者人恒助之,一个道理。我们不帮助别人,到自己有难的时候谁帮助你?你不修因哪来的果报?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所受的一切果报,知道因,无论果报是善、是不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7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