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14|回复: 18

[佛教经藏] 问慧律法师: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6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问: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
    如果这个法只是在心外,我们说心外无法,法就是心,心就是法,所有的法都在启动我们内心的这颗觉性。
       什么是佛性?佛性就是觉性,觉性就是众生的心。
所以,一定要把法入心,才能彻底改变佛弟子的生命,也才能升华我们的内在。
      我们的内在里面存在两股力量:
      一是真如的力量;二是无明的力量。
      如果我们的真如的力量胜过无明的力量,我们就得解脱,就得自在,就开智慧,就能够体用一如;
      要是我们的无明胜过我们的真如,那么我们就回归原点,继续做凡夫,继续做六道轮回的众生,也继续过着忧郁、烦恼、无明的日子。
       所以,要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法都不能离开这颗心。
                                   十方三世一切佛,如何叫做度众生?
     度众生就是度掉内心里面的那颗贪心,从贪度到无贪,从嗔度到无嗔,从痴度到无痴,这个就是把法融入我们的生命,也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
     简单讲,万法不离心,心即是万法
     如果我们把法只是当作一种时尚,或者只是当作一种学问(学术)来研究,不落实到心灵的层面,那么这个法就失去了意义,没办法提升自己,也没办法融入我们的生命。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同,有的人是顿根的,体悟的力道会很强,速度就很快,这个叫做利根;
       有的人根器就比较差,要把这个法转入他的心,来提升、融入他的整个生命体,需要很长的时间。
       比如说,这两天讲的《楞严经》,有的人听了很法喜,可有的人在某些角度还听不太懂,这个还是需要时间。
       因此,要把法转换成心法,心不离法,法不离心,同时要提升自我,这就要看个人的根器了。
       有的人给他讲故事、讲因果很受用;有的人念一句佛号,诵一部《无量寿经》很受用;
       可有的人一定要在经教上、心性上、在禅的最高境界即心即佛上下功夫,他觉得这样比较受用。
       所以,根器的力度不同,法也没有定法,只要大家受用,慢慢的启动内在的觉性,那么你就是走对路了。
       但是,一定要依法不依人,依佛陀所讲的正法,不管这个法师有修还是没有修,不管哪一个道场的道风怎么样,八大宗派如何的各自展现自己的优点,统统不能离开佛陀的正法。
       因为我们共一颗佛心,共一个佛祖,究竟的理是一致的,理事一致才能成佛嘛。
      话虽然讲有八大宗派,其实,合起来只有一宗,就是佛宗,就是释迦牟尼佛这一宗。
      如果说,你的思想跟释迦牟尼佛不一样,那你就是外道,你不是佛道。
       所以,每一个法师都有他的优点,劝人念佛也好,诵经也好,讲经说法也好,参禅(即心即佛)自悟也好,只要符合佛的正法,我们都给予最大的尊重跟赞叹。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我们有很多人虽然念佛不一定心里能够笃定,就是这种自信心往往有时候还生不起来,会问说我到底能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一些人又觉得自己的根性太差,罪障太深,恐怕没有资格往生极乐世界。
      大家如果学习过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里边讲到的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那么我们往往在第一个信自上面就大打折扣。
      大家要知道,我们如果不信我们自己现前的一念心性,跟释迦佛、跟阿弥陀佛、跟十方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纯真一位的话,我们这个信心就不算自信。
       要相信虽然我们现在是昏迷颠倒,虽然是一介凡夫,但是只要一念回心念佛,就能决定得生自心本具的极乐世界,这是确凿无疑的!
        所以记得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到黄梅去参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就问他说:“你干什么来了?”他就直接说:“我作佛来了。”我们现在大家都是居士修行人都会说,谁敢说我作佛?这样的气魄。
       今天给大家讲一位就是具足了非常牛的气魄的一个大德,叫怀玉禅师。为什么呢?他敢提条件。
        我们都说阿弥陀佛接引众生都没有条件,他敢给佛提条件,说我要怎样才去。这就完全反转成了变被动为主动,为什么?他是阿弥陀佛迎接了他两次才去的人。
       第一次佛来的时候,手里执的是银台,就不合他的愿。他说我一直念佛,只愿上品上升,誓取金色莲台,怎么来了个银台,不去!
       结果后来佛也没有办法了,因为谁让发了愿有求必应呢。那么这位怀玉禅师就满愿了。
      法师是唐朝的人,持戒很精严,每天日中一食,也就是在中午只吃一顿饭。长期的不卧,精进的修行。就是说跳蚤、虱子在身上横生都不在意,每天念佛五万,把《弥陀经》诵了有三十万遍。这样的一种行持,所以他才敢有这样的条件。
     当时看到西方三圣来的时候,一看是银台,他就没有动心。那么这么一说西方三圣诸圣众就隐没了。
      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要是碰到这么一个情景还不吓坏了。说本来可以走这一念弄的又没走成。你看他就有这样的一种自信的定力。
      怀玉禅师他就是说加倍的更加精进去念佛,一直念了二十一天。当时他看见拿着银台的菩萨显现的时候说,说你因为精进苦修的缘故,已经得升上品了,现在就是说结跏趺坐,就等着佛来迎吧。后来他屋子里面光明异香充满,他就跟弟子们说我要走了。
      说了首偈子:“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经十劫修道来,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意思说我在娑婆世界已经修道十劫了,现在我用一念的念佛苦行就超越了这十劫的修行,要去极乐净土啦。说完不久以后就看见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共同拿着金台,旁边围绕着诸大菩萨前来迎接,那么恭敬、合掌、含笑,心安理得的就走了。
       当时有一个太守是他的弟子,作了一首诗赞叹,说:“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来赞叹随喜他师父的这样的一种超然的功德!我们听起来好像说怀玉禅师太了不起了。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和演这个法,就是弥陀愿力的慈悲和尽情。
       在彻悟禅师开示中也提到这个公案,他说净土法门中以发愿最为重要,说只要你凡有发愿的,最终一定能够满你的愿。他说你要想一想,既然佛发愿对一切众生都如同自己的亲子一样,这么慈悲,怎么会唯独对我不慈悲。佛是大愿王,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怎么就唯独不能满足我的愿望。
     那么佛的这种大慈大悲不会对众生分别对待,所以我们真的能够发起这种往生大愿的话,我们这种自信、信自自然也在其中。所以这位怀玉禅师为我们示现的信之极、愿之极、行之极的典范。
     虽然我们没有怀玉禅师这样的气魄行持,但是如果说我们真的有一天念佛念的佛来了,你也暂时不要计较什么台了,赶紧见好就收,去极乐再继续修持,识时务随佛往生为最好!
南无阿弥陀佛。
-----宏海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信息四面八方的轰炸过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最近网上有时候会流传一些小视频。

**有一个孩子,为了阻止自己的父母长辈杀生,他家里的长辈,父母拎着鸡鸭或者鱼,正准备去宰的时候,旁边的孩子就拼命的阻止,哭着还说他疼他疼,但是你说一个孩子,因为他善根非常深厚,面对长辈的这种铁定的认为,鸡鸭鱼肉就是我们的一盘菜,你说有什么好办法,只好急的又哭又叫,甚至有的用身体去挡,还跟父母去夺刀子,这种就是天然的悲心。

**今天我们要说的天衣义怀禅师,就是这样一位菩萨心肠的孩子。

**他出生就在北宋的一个渔民家庭,是温州人,从小跟着父亲出海打鱼,他就把鱼打上来以后,就把鱼扔给船尾的儿子,让他把这个鱼串起来带回家,今天就有吃有喝了,可是儿子心中不忍,偷偷的就把鱼从船尾给放掉了。

**也不知道为这个挨了多少顿的打骂,但是他依然如故。

**我们中国不是有句土话吗,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果然孩子长大以后,出家修道去了。后来依止在云门宗有一个很有名的禅师,叫雪窦重显禅师门下去修学。

**义怀禅师他的形象很出众,人长得特别的清瘦,个子又高,走路也慢腾腾的,所以在《禅林僧宝传》里边,形容他走在人群里就如同什么,一个词儿, 鹤立鸡群。

**他在寺院里每天都是砍柴担水,一边干活,一边禅修,

**但是,他师父有一天突然就问他,“肯定也不对,否定也不对,肯定否定都不对时,你怎么办?

**这是禅机,意思就是说你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多也不对,不起心动念就是少也不对,多也不行,少也不行,你怎么办?

**到底起启动还是不启动,就逼着你把现前的意识心妄想给你斩断,本来是为了斩断,他每次都要想依着自己的一番见解回答的时候,就被他师父一顿棒打、棒喝。

**禅门中最著名的就是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所以说看似这样喜笑怒骂的指东打西,都是禅法里面不拘一格,接引学生的手段,有可能这一下子就打成祖师了。所以我们禅堂里面常说 ,香板下面出祖师,既能给他消业,又可以给他猛省。

**有一天他挑着一担水走着走着,大家要知道因缘到了,因缘到了,时机就成熟,突然扁担也变成菩萨师父了,从中间啪的一断,这么一断,他正好相应就开悟了。

**后来他的弟子法嗣也非常的多,大振云门法道,我自己也是云门宗下的门人,所以他成为北宋时期,可以说把云门宗弘扬开来很重要的一位高僧。

**天衣义怀禅师他非常重视一个修学特色,就是禅净双修,他常常去发扬传授净土法门的时候,也会用禅宗的心地来圆融的讲解,

**你比如说有一天他的弟子们就问说,说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舍秽土取净土,厌离此土,欣求彼土,这不是有净秽取舍之情吗?

**如果佛法的究竟讲,里边不是讲到不净不垢吗,不增不减,你还有什么取舍呢,所以如果你有取舍的话,这就是众生的妄想,可是如果你说没有净土,又有违佛言,因为释迦牟尼佛说了,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修?

**到底是取舍欣求极乐呢,还是放下取舍之情,说没有净土。

**大家要知道这个问题提的是非常核心的问题,凝聚了佛法空有、性相、圆融、贯通的问题,就是一个法,我们凡夫的眼光一定是此对彼就不对,此能彼就不能,但是真正真实的境界中,真理的法相上它是怎么样的,他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去还是不去,生还是不生,是取舍还是不取舍。

**他就给他(徒弟)说,生则决定生是从现象上来讲的,我们从娑婆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则实不去,因为娑婆和极乐,再怎么广大的虚空法界,都离不开我们现前的一个念头,都在这一念之内,往哪去呢?

**你说没有去,它确实是十万亿国土,宛然而在,你说去了他又没有离开现前一念,

**所以他打个比方就像大圆镜子,我们一镜中引出来十重的山水楼阁,你说山水楼阁没有远近的,你一眼望去它是有重重叠叠,你说它有远有近,它其实在一个镜子里面同时洞现,这就叫做生则决定生。看上去有山水楼阁,去则实不去,就在一面大圆镜中。

**他叫天衣义怀禅师,天衣无缝的给他的弟子讲了净土法门,在理事无碍究竟圆满的一个阐明开示,希望大家听了也有所受用。

**好,南无阿弥陀佛----宏海法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嘉四年(310)来到洛阳,自己说有一百多岁。

他善于念诵神咒,能够役使鬼神。他的肚腹旁有一个孔,常用棉絮塞着。每到夜晚读书时,就拔掉棉絮,便有光芒从孔中射出,照亮一屋。又曾经来到河边,从腹旁的孔中引出五脏六腑,放进河水中洗涤,然后又放回腹中。

后来洛阳发生动乱,他便潜踪于江湖,静观其变。石勒在葛陂屯兵,专行杀戮,被害的僧侣很多。

佛图澄投奔到石勒部下大将军郭黑略家。郭黑略每次随从石勒征战,常常能预言战事的胜败。

石勒大为疑惑,问他说:“我并没发觉你有超人的智慧,可是每次作战你都能预知战事的吉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郭黑略回答:“有位神僧,具有超人的智术。我前些日子所告诉你的,都是从他那里得知的。”

石勒便召来佛图澄,试验他的道术。佛图澄便用饭钵盛水,烧香念咒,不一会儿,饭钵中便长出一朵青莲花,清新鲜艳,五色照耀,石勒由此信服了他。石勒从葛陂撤回河北,经过枋头,枋头人想夜袭军营,佛图澄对郭黑略说:“不一会儿贼军便会前来偷袭,可让主公知道此事。”

果然如他所说,因为已有防备,所以没有损失。

石勒想再次试验佛图澄,便在晚上穿上全副盔甲,执刀而坐,然后派人告诉佛图澄说:“今晚不知大将军的去向。”使者刚到,还没来得及说话,佛图澄便抢先问道:“平静安居,无敌无寇,何故在夜间戒严?”石勒越发相信他了。

后来,石勒一时恼怒,想加害众道士,并想找佛图澄的麻烦。佛图澄便隐藏到大将军郭黑略的家中,并告诉弟子们说:“如果大将军的使者到了,问我在哪里,就回答不知道。”不一会儿,石勒的使者到了,没有找见他。信使回去报告石勒,石勒大吃一惊,说:“我对他有恶意,他抛弃我而离开了。”

整夜不能入睡,想再见到佛图澄。佛图澄知道石勒已有悔改之意,次日一早就去拜访石勒。石勒说:“昨天晚上你到哪儿去了?”佛图澄回答说:“昨天主公生我的气,所以权且回避了主公。现在主公改变了主意,所以这才敢回来。”石勒因此更加敬重佛图澄。

石勒的爱子石斌暴死,将出殡时,石勒叹息说:“我听说虢国的太子死了,扁鹊使他死而复生,如今有谁能仿效他呢?”于是便让人转告佛图澄。佛图澄拿杨树枝沾水,边洒边念咒语,然后走近石斌,拿起他的手说:“该起来了。”石斌马上就苏醒过来,不一会儿便康复如初。从此,石勒的儿子们大都被安置在佛图澄的寺中养息着。

石勒死的那年,天气平静无风,可佛塔上却有一只铃独响,佛图澄说:“铃声说,国家有大丧,不出今年年底。”不久,石勒果然死了。等到石季龙篡位称帝,迁都邺城,对待佛图澄比石勒更加敬重。老百姓因为佛图澄的缘故,大多信奉佛教,营造寺庙,争相出家。国人往往相互告诫:“不要生恶心啊,大和尚知道你的。”以至于没有人敢对着佛图澄所在的方向吐唾沫。

后来,郭黑略率领大军征伐长安北边的山羌,中了羌人的埋伏。当时佛图澄正坐在殿堂上,忽然之间,惨然变色说:“郭公今日有厄难。”于是令众僧祝愿,又亲自祝愿。过了一会儿,说:“脱险了。”一个多月后,郭黑略回来,说自己坠入了羌人的包围中,正是佛图澄祝愿之时。

一次佛图澄的弟子去西域买香,佛图澄对其他弟子说:“在手掌上已经看到弟子在某地被劫,快要死了。”于是烧香祝愿,遥救护佑。弟子回来后,说某月某日在某处被强盗劫掠,快要被杀时,忽然闻到香气,盗贼无缘无故惊慌地说:“救兵已到。”丢下他逃走了。

又有一次,佛图澄与石季龙共登中台,忽然惊说:“幽州发生大火。”便取酒含喷。过了一会,又笑着说:“火已扑灭。”石季龙派人到幽州查验,说这一天火从四门燃起,西南方有黑云飘来,骤然间大雨倾盆而下,浇灭了大火,雨中颇有酒气。

石季龙造太武殿,佛图澄沉吟说:“殿啊,殿啊!荆棘子将长成林。”后来建立冉魏政权的冉闵的小字正是棘奴。佛图澄不久便在邺西紫陌上自建坟墓,回寺院后,自言自语道:“还要三年吗?”自答:“不要。”“还要二年、一年、百日、一月吗?”又自答:“不要。”对弟子法祚说:“戊申岁祸乱逐渐萌生,己酉岁石氏当灭亡。我趁着还未发生祸乱,预先坐化去了。”便在邺官寺圆寂了。

后来有沙门从雍州过来,说看见佛图澄向西入关去了。石季龙掘墓察看,只有一块石头而无尸体。石季龙说:“石头,便是我了。埋了我然后离去,我快要死了。”因此得病而死。于是北方大乱。(《艺术传》)

【评语】

佛图澄是《高僧传》中神通最高的。既是高僧,为何还崇尚神通?

大抵法弱魔强之时,若不稍借神通显示奇迹,是很难以摄伏魔民,挽回劫运的。实则人若能自见本心,逐渐证入一切唯心所造的境界,则所谓的神通,根本不是奇异的事。

又,《僧传》中记载:有一次佛图澄派弟子法常北行到襄国,弟子法佐正好从襄国回来,两人相遇在梁基城下,停车相对,彻夜长谈,言语涉及到大和尚,直到天明二人才分手而去。

法佐刚进门,佛图澄就迎着他笑问:“昨夜你与法常交车相对,议论你的师父了吧?古人有言:‘不是说要恭敬吗?即使在幽暗之处也不能改变啊。不是说要小心谨慎吗?即使一个人独处时也不能懈怠啊。’你不知道吗?”法佐惭愧忏悔不已。

于是国人相互告诫说:“莫起恶心啊,和尚知道你的。”所以我们在幽居独处之时,起心动念,不仅佛菩萨知道,即使鬼神也没有不知道的。所以君子独处时要小心谨慎啊。而忆佛念佛,必定见佛,就更没有疑义了。

《增修历史感应统纪卷二》印光大师鉴定 许止净编纂 何文印语译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        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的方法,如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漩涡、洄流、暗礁时,应当如何掌舵、如何恰当的撑桨、如何稳住船身。

**       他告诉众人:“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众人听了,都深信不疑。

**      当商船航行至海中不久后,船师生病,突然往生了。

**       这时,长者子便代替船师驾船。

**       当船航行至漩涡的急流当中时,长者子大声的说:“现在应当如此掌舵、如此撑桨、如此稳住船身。”

**       可是船始终在原处盘旋打转,无法前进,更别说到达采宝的地方。

**       最后,船上所有的商人都溺水而死。

**      一般人也是如此,修学了一点点的禅法、数息观及不净观,虽然知道一些名相,但并不了解其意义;对种种修行的方法,实在一无所知,却说自己善解,并且任意传授他人禅法,使人迷乱,失去正知正见。颠倒错解种种法相,即使经年累月用功,仍空无所获,就如同那位愚痴的长者子,使他人及自己皆葬身大海。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第四·(六六)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省思:

**       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都注重“解行相应”,明了其义,世间法必须实验,出世间法必须实践。

**       佛法,尤其重视“信解行证”,要依大善知识、听经闻法、慧解教义,还必须精进用功,实修实证。

**       否则,如经中所言:“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神。他通情达理、举止有节,面对四方来的旅人,总是满心欢喜地任人们采食果子、砍伐柴木,心量广大,从无怨言。林中还流着荫凉的泉水,喝过的人都感到沁心舒怀。

**       有一天,自他处飞来一只鸟,口中含着毒草。飞到树神所在的上空时,恶心的堕毒草于树枝上。当毒性迅速入侵大树后,半数的枝干因染上剧毒瞬间枯萎。

**       树神心想:“这毒性真凶猛,才刚落在树枝上,这棵树就枯了一半。太阳还没升到正中央,夜晚还未到,这棵树就会枯死了,以这样的情形,不出十天,恐怕这丛林所有的树都会枯死!要如何才能除掉这剧毒呢?”

**       这时,虚空中传来天神的声音,说道:“不久,会有一位心地光明的人经过此处,你当取出树间所藏的黄金,雇用他挖掘毒树,这株毒树一定要连根拔起,才能保全整片树林。若不这么做,夜色未尽,毒树整棵枯死,就会危及整片丛林枯萎殆尽。”

**       树神听了之后,幻化成人形,在路边等待那位路过的人。

**       见到他时,树神说:“我有黄金宝藏可相赠,只求您帮忙掘起毒树,挖得越深越好,一定要连根拔起。”路人听闻有黄金可得,便允诺尽力掘起毒树之根。

**       树神看到大患已除,随即欢喜地取出黄金相赠,那人也因得到大笔财宝而致富返家。

**       除去毒难,所有树木都远离了忧虑,花果茂盛地持续生长。

**      佛说:“树林,就好比三界;树神,就是初发心菩萨;

**          鸟从他处取毒来,就好比众魔来扰而致无明生起。

**         虚空中的神,就是佛陀,指导修行人不应被魔所扰,应随顺善知识、菩萨大人与同参道友,才能拔除令身心劳惫的贪瞋痴等烦恼。

**         而掘尽树根,就是灭除淫怒愚痴的无明,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沉溺于三毒中,造作种种恶业,而无法自拔,自然也无法成就拔除众生苦恼的威德力。

**       至于所获得的宝藏,是指修道的法宝,这些都是菩萨大士辗转相助所成,犹如万川合流于大海。

**      树神喜悦,完全无忧患,继续处于树上,即是修得无生法忍,而能久居于三界之中,广度一切众生

**       欢喜得到黄金宝藏,而成为富贵者,就是总持六度、三十七助道品、四无量心、四恩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无所畏,诸根寂定,得无价法宝者。回到家,就是回复清净、契悟实相,证得佛果,弘扬佛法,广度有情,令十方同受佛恩。”

**--------典故摘自《生经·卷四·佛说毒草经第三十四》

**省思:

**       《六祖坛经》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        世间的五欲六尘,就好比是毒草,皆是毒害身心的障道因缘。

**         恶缘来袭,应当提起觉性,依止在佛陀的教法上,跟随着善知识修习,转化贪瞋痴等烦恼为智慧,才能将染源连根拔起,回复本具清净。如此不断地精进修行,定能成就佛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的方法,如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漩涡、洄流、暗礁时,应当如何掌舵、如何恰当的撑桨、如何稳住船身。
       他告诉众人:“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众人听了,都深信不疑。
       当商船航行至海中不久后,船师生病,突然往生了。
       这时,长者子便代替船师驾船。
      当船航行至漩涡的急流当中时,长者子大声的说:“现在应当如此掌舵、如此撑桨、如此稳住船身。”
      可是船始终在原处盘旋打转,无法前进,更别说到达采宝的地方。
      最后,船上所有的商人都溺水而死。
       一般人也是如此,修学了一点点的禅法、数息观及不净观,虽然知道一些名相,但并不了解其意义;
       对种种修行的方法,实在一无所知,却说自己善解,并且任意传授他人禅法,使人迷乱,失去正知正见。
      颠倒错解种种法相,即使经年累月用功,仍空无所获,就如同那位愚痴的长者子,使他人及自己皆葬身大海。
-------典故摘自《百喻经·卷第四·(六六)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省思:
       不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都注重“解行相应”,明了其义,世间法必须实验,出世间法必须实践。
      佛法,尤其重视“信解行证”,要依大善知识、听经闻法、慧解教义,还必须精进用功,实修实证。
      否则,如经中所言:“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
      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人恒使驴子跟在马儿后面,无论饮食、行走,都和马儿一起。
      若马儿走一百里,驴子就跟在后面走一百里;马儿走了一千里,驴子也就跟着走一千里。
      最后驴子的走路姿势、举止动作,甚至毛皮外型、鸣叫都与马儿相似。
      后来,主人使这头驴子跟在其他驴子后面,无论饮食、行走,也都让它和其他驴子在一起。其他驴子走一百里,它也跟着走一百里;其他驴子走了一千里,它也跟着走一千里。
      最后它的走路姿势、一举一动,甚至毛皮外型、头颅躯干都与其他驴子相似。
      令人感伤的是,这只驴子终其一生,都难以再恢复成当初像马儿一样。
      学习之人也是如此,若能跟随善知识,则能日日精进,而精进之人,则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若跟随恶知识,则会使自己日日懈怠、放逸、堕落,而懈怠放逸之人,将沉没于生死苦海,无有出期。
--------典故摘自《生经·卷五·佛说譬喻经第五十五》
省思: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文中的驴子,与马终日相处,受其影响,变得与马相似;而后和驴时时相处,受其影响,就变得和驴一样。
       所以学习时,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华严经》云:“若能远离恶知识,则得亲近善知识;若得亲近善知识,则能修集广大善。”
      实修实证的大善知识,提点我们因缘果报之理、戒定慧之法门,乃至直示明心见性的顿悟法门,指引我们正确的人生方向,引领我们日日精进、远离懈怠,一步一脚印,迈向菩提大道。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佛陀涅槃后的五百年,有位阿罗汉从迦湿弥罗国,来到犍陀罗国婆罗城,看见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训一名孩童,就上前问为什么要打骂这孩儿?

**      梵志回答:“我教他勤奋学习声明,将来可以出人头地,他却不肯好好用功。”阿罗汉不禁莞尔,梵志问道:“出家沙门以慈悲为怀,悲愍哀怜万物,您现在微笑,一定是有因缘,希望您为我解说。”

**       阿罗汉说:“你可曾听说过波尔尼仙人,删定繁琐的婆罗门教典——四吠陀,究极古今,制定成《声明论》,盛行垂范于后世吗?”梵志回答:“听说过。”阿罗汉说:“你的儿子就是那位波尔尼仙人。因为勤勉学习、博闻强识世间的典籍,只会高谈异论,并未深入穷究真理,所以白费了聪明才智,而生死流转不息。”

**     阿罗汉接着说:“过去,在南海的岸边有一棵枯树,有五百只蝙蝠住在树洞里。

**        一天,来了一个商队停留于树下,当时天气很冷,每个人都又冷又饿,于是大家就找了一些木柴,在树下生火取暖,燃烧的烟和火焰愈来愈旺盛,竟然把枯树也燃着。

**      此时,商队中有一位商人正诵读着阿毗达磨藏,树上五百只蝙蝠虽被浓烟烈火所困,但因为爱好法音,舍不得离去,结果都被烧死。

**      五百只蝙蝠命终后随此善业,都转生获得人身,出家修行,由于曾经听闻法音的功德,个个聪明利智,并且证得阿罗汉果。后来,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了五百位阿罗汉,在迦湿弥罗国集结《大毗婆沙论》。

**        这五百位阿罗汉的前身,就是在枯树之中,乐听法音而被烧死的那五百只蝙蝠。

**        我虽然不贤,但也是五百阿罗汉其中的一位。

**       所以,博闻强识外道典籍与学习究竟的佛法真理,两者其中的优劣、好坏、高低实在悬殊太大了。你这么爱儿子,不妨就让他出家,因为出家修行功德之大,实在无法详述。”阿罗汉说完后,就示现神通,随即离去不见

**       梵志深感惊叹,于是让儿子出家修行。

**------典故摘自《释门自镜录·卷一·俗学无裨录六》

**省思:

**      波尔尼仙人虽然博闻强识,能删定繁琐的外道典籍,制定《声明论》钜着行世,然而,死后投胎为一稚童,却不肯勤习生前之著作;

**       反观五百只蝙蝠却因听闻正法,得以转人身,出家证果。

**      所以佛法是人生最究竟的真理,能济拔众生出离三界、生死轮回。

**     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行者当听闻正法,依法精进修行,并发大愿心,弘扬佛法,普令众生听经闻法,同沾法益,共证菩提!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      佛陀在毗舍离猕猴河岸的重阁讲堂,一日搭衣持钵,带领众比丘进城乞食。

**     到了城中师子长者家,长者有位儿媳叫做“名称”,看见佛陀的威仪及种种相好,就整肃自己的仪容,问大家:“不知我是否也有像佛一样庄严的外表?”

**     婆婆回答:“如果你能从现在修各种功德,发无上广大的心,你也可以得到种种的相好。”名称女听后,就跟公婆请求财物,设斋供养佛陀,斋供后,更拿着种种香花,散在佛顶上,这些花便在空中变成花盖随佛前行。

**       看见如此景象,名称女非常欢喜,至诚顶礼发大誓愿:“但愿以此供养功德,在未来世,为盲冥众生作眼目;为无归依者作归依;为无救护者作救护;使无法解脱者得解脱;使不能安稳者得安隐;使未得涅槃者得涅槃。这时世尊见名称女发了广大的愿心,就微笑着从面门发出五色光,照遍世界,现种种色,绕佛三圈后,进入佛顶。

**       阿难就问佛:“世尊庄重,不会无故而笑,现在为什么微笑?希望世尊为我们解说。”

**        佛告诉阿难:“你看见名称女供养我了,名称女发了广大愿心,以此善根功德,过三大阿僧祇劫,具足菩萨行,修大悲心、圆满六波罗蜜而成佛,为宝意佛,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所以我欢喜而笑。”

**      佛陀说名称女因缘时,有人得到初果须陀洹,或二果斯陀含,或三果阿那含,或四果阿罗汉,有人发辟支佛心,有的发无上菩提心。众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六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省思:

**      故事中的名称女,初发心便发广大愿,一念真诚饶益有情的心,具足悲心及六度,于是得佛授记。

**     所谓“因地心,果地觉”,发无上乘心,即得无上乘果。明白此理,发起上求下化的大悲愿,以愿导行,必能入菩萨法界,圆成庄严佛果。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棒喝令开悟

**       从书中记载,我们可以想见马祖一定是身体伟岸,精力充沛,据说他是牛步虎视,舌头长得可以舐到鼻尖。虽然书中没有说他叫起来像狮吼,但他的声音一定很大,这可以从百丈最后开悟的故事中看出。

**       当百丈随侍马祖的时候,马祖正看着床角所挂的一个拂尘,百丈便说:“正在用时,要离开用。”

**       于是便拿开拂尘,把它竖起来。马祖便说:“正在用时,要离开用。”

**       于是百丈又把拂尘挂回原处。马祖便振威大喝一声,震得百丈的耳朵聋了三日,也就由这一喝,百丈完全开悟了。

**        文殊菩萨:“什么是法,方便即究竟”

**                                                                “马  祖  蹋”

**        有一次,水潦和尚问他说:“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在禅宗的问答里,问祖师西来意,就等于问佛法大要。)

**       马祖并没有回答这问题,而要水潦恭敬地礼拜,等水潦弯下身子时,马祖却把他踢倒,奇怪的是,水潦却因此而大悟,站起来后,反而拍手呵呵大笑地唱着说:

**       “也大奇,也大奇,百千三昧,无量妙义,只向一毛头上,一时识得根源去。”

**      唱完向马祖行礼而退,后来他作了方丈,常对学生说:“自从一吃马祖蹋,直至如今笑不休。”

**                                                                   何不射自己?

**       我们可别误会马祖是常用嘴“喝”和脚“蹋”的。

**        虽然禅师的教法都不能缺少那种使人震惊的元素,但他的教法多半表现得很温文,很巧妙。

**        例如有位大官问他是否可以饮酒吃肉,他便幽默地说:

**      “饮酒吃肉是你的禄分,不饮酒吃肉是你的福气。”

**         马祖运用这种方便法门的巧妙之处,可以从他和石巩慧藏的谈话中看出。

**         石巩本以打猎为生,最讨厌见到和尚。

**       有一次当他赶鹿经过马祖的庵前时,马祖迎面和他相碰,石巩问马祖是否看到有鹿跑过

**        马祖反问:“你是什么人?”

**        石巩回答:“打猎的人。”

**        马祖又问:“你知道如何射吧?”

**       “当然知道。”

**       “你一箭能射几个?”

**       “我一箭能射一个。”

**        马祖便说:“照这样看来,你实在不懂得射术。”

**      “那么你懂得射术吗?”

**        “我懂得。”

**       “你一箭能射几个?”

**        “我一箭能射一群。”

**         石巩便说:“彼此都是生命,你又何忍射杀一群?”

**         马祖乃说:“你既然知道这点,为什么不射自己呢?”

**         石巩回答:“你要我自射,但总是没有下手处。”

**         马祖便说:“你这人有无数劫的无明烦恼,到今天都完全断绝了。”

**          于是石巩便抛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

**          有一次,石巩在厨房里工作,马祖问他作什么

**          他说:“正在牧牛。”

**          马祖问:“怎样牧牛?”

**           石巩回答:“当它走到草地,我立刻便把它拉了回来。”

**           这话赢得了马祖的赞叹说:“你是真懂牧牛之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佛像旁还有一个一样是铜制的大罄,

   在中国的佛寺,如果有信众到庙里供养、布施,寺里的师父就会敲一下大罄,这「锵」一下的声响,就是告诉佛祖:「这个人供养了!」也是让大家高兴的意思。

    有一天,正逢观音菩萨圣诞,很多信徒都来参拜,庙里的师父忙个不停,很多人上香供养,师父一直敲打大罄,不断的发出「当!锵!锵!圪」的声音。

   到了晚上,信徒们都走了,大罄就跟大佛说话了:

「佛啊!实在有够不公平,我们两个都是铜做的,为什么信徒都是准备好东西来供养你,对你又是磕头又是跪拜的,对我就老是敲打我,实在很不服呢!」

  大佛就讲话:「大罄啊!我今天这块铜被刻成这样,这是要经过多少的雕钻痛苦,心里修大忍辱,最后才能雕成一尊佛像,所以我才能有今天这样的福报啊!」

  大佛接着又说:「你不过让人在供养时,稍微敲个两下,你就受不了了,老是爱抱怨,难怪你永远只是大罄,成不了佛像。」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难的七个梦
**     《阿难七梦经》载,阿难在舍卫国做七梦,来问佛,佛一一回答,谓皆预兆未来佛法之事:

**      1、梦陂池火焰,表未来比丘恶逆炽盛;

**      2、梦日月星辰没,兆佛涅槃后诸圣人亦随之涅槃,众生眼灭;  

**      3、梦比丘在不净坑中,白衣登头,兆出家比丘死入地狱,在家白衣多生天上;

**      4、梦群猪来牴突旃檀林,兆将来白衣入塔寺诽谤众僧,破塔害僧;

**      5、梦头戴须弥山不以为重,兆佛灭后阿难将为出经师,诵出佛说,一句不忘;

**      6、梦大象弃小象不顾,兆将来邪见炽盛,破毁佛法,有德之人隐而不现;

**       7、梦狮子王头上有七毫毛,死于地上,一切禽兽见而怖畏,后狮身中出虫食狮子肉,兆佛灭后一千四百七十年中,诸弟子修道之心,一切恶魔不能扰乱,此后弟子自行不法,破坏佛教。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人我是非的困扰,而承受种种的苦恼,于是觉悟到一个人在这尘劳中浮沉,终究能获得什么呢?

**  在这庞大的宇宙中,人只是微小得如恒河中的沙粒,整日用心在争夺和欺诈的上面,最后还不是万般带不去吗?

**  这种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  他又想到修道者的生活,他们是为众生而工作着,这是何等的伟大呢!至少修道者是不会被世事尘劳所困扰的,而且他们将来还有一个解脱的圣果可获得。

**   于是他离开了家庭去做了沙门。

**   做了沙门以后,他每天早起晚睡,认真修学,一点儿不敢懈怠,他以回忆过去的生活和憧憬未来的圣果作为修道的鞭策。

**  可是岁月一年一年的过去,他还没有证得圣果。

**   于是心怀疑惑,难道这些功夫都不对吗?

**    他想着想着,竟恐惧起来,别因此误入歧途或着魔啊!

**    唉!不如回家去做个凡夫算了,又何必这样苦苦修行呢。

**   当他打定主意,准备回家的时候,又犹豫了。

**    成功和失败就在一念之间的定夺。

**   这一走,几年来的勤苦学道,不就将付之流水,永远失去悟道的希望了吗?

**   如果能再鼓起勇气来前进,或许会有成就吧!

**   去与留的念头正在他心中翻腾的时候,触动了山中的树神。

**  树神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因缘,现在知道了他的思想情况,就很为他忧急,认为他这样回去,会永沦生死的大海。

**  树神就用点小神通试试他,想挽回他的意志,助他成就道业。

**  于是化现一个美貌的比丘尼,穿上艳丽的衣服,满带珍宝的饰品,扭身弄姿走到修道者的面前来。

**  修道者一看很不以为然,正颜厉色的责问道:

**“你是个比丘尼,一个出家学道的人,怎可以穿用俗人的衣饰呢?怎可以这般打扮来炫耀人的眼目呢?”

** 化人比丘尼答道:

**“这有什么关系?衣服、装饰品都是幻化的,脂粉是颜料做的,这有什么可贪着呢?就是你的身体不也是假相吗?眼前看来青春健壮,等到无常一到,地、水、火、风分散,哪儿有真正的主人呢?”

**“一个人在世界上,就像天上的月亮,孤身只影,独来独去,赤身来也赤身去,没有一件真正属于你;愚痴的众生,在虚幻不实的境界中贪着、迷恋着,以致自己束缚着自己。

**  所以说,那不是境界迷人,实在是人自迷不觉;不是烦恼缠人,而是人找麻烦来自缠。

**他们为虚幻不实的境物所迷,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夜怨天尤人,不知苦不是本有,那是自己恶业招致来的。

**众生是可怜的,他们偶而造些善因,得到乐报就沾沾自喜,就不知乐报也是假的,快乐很难永随身边,灾祸却如影随形,片刻不离。想求得自在永乐,必须了悟生死,远离贪欲和造作。

**“三界中当然也有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他们也有享尽堕落的时候。

**  佛法说:人住家庭如坐牢狱,天在三界的最上层也如牢狱。

** 唯有诸佛菩萨所修学的无漏学,观照诸法空相,息灭人我差别的偏见,才是最究竟的常乐境界。”

**   化人比丘尼滔滔不绝的一番话,像一桶净水浇淋在修道者的心上,他细细审察每一句话的意义,

**   的确,四大本是和合的假相。

**  众生就因过分贪着四大假相,而害了自己。

**觉悟到诸法本空,住在世界上就如客居他乡,看十方众生,实在没有亲疏可言。

**修道者由此心胸豁朗,舍却挂碍,一本初衷,认真学道,终于得大自在。


 楼主| 发表于 2020-4-27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说:师父!听不清楚,您再说一遍。他肯定的说:“律航遗嘱,写!”他念我写,写了八条,把往生以后的事情嘱咐得清清楚楚,等我写完了,他说:“拿来。”他亲自签字,以作证明。
      遗嘱写好之后,他就不再过问其他的事情,一天到晚专心念佛,平时一天念佛一万声,从知道要往生之后,每天念佛五万声,闲时散念的不算在里面,计数的要念五万声,就可想那精进不懈的情况。
      我因为看到师父已经立了遗嘱,表示往生的时日已近,所以我就通知师兄弟们说:“师父立了遗嘱,哪一天走我不知道,希望你们都能回来,随侍在师父身旁,给师父助念往生。”
      过了一个礼拜之后,第七天的早上,师父穿好袈裟,穿上新的鞋子袜子,对我们说:“大家来助念,助我往生,我要往生了。”,我们照他的话念了起来,他自己也跟著念,念了一阵子之后,他突然好像想起什么事情,就说:“不走了,不走了。”原来是他看到我们最小的师弟还没有回来。
      到中午的时候,那个最小的师弟回来了“哇!回来了,就等你。”师父很高兴的说。一如往昔,师父照常与我们一起吃饭、谈天。睡过午觉之后,他吩咐我准备洗澡水,放点檀香在里面。洗好澡之后,他走进客堂。
      我对一个徒弟说:“拿把椅子靠到门边,让师公坐在那里,通风比较凉。”师父说:“不要,我要面对西方,不忘生西啊!”就朝著西方坐下。
      我心想:“哦!老人家到这时候还记得面对西方,不忘生西!”
      然后他对著我们说:“你们能够信佛,是很幸运的人!为什么呢?最少,信佛的人知道因果,相信因果就不会作恶事造恶因,不造恶因就不会受恶果,所以说很幸运!尤其是能出家的人,更是幸运中的最幸运者!”
      又说:“佛门修行的法门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依我个人切身的经验来说,我觉得一切修行法门中,以念佛法门最好,最圆顿、最直捷、最殊胜,一生成办。念佛的人一生西方,决定不退转,所以是最直捷的法门。”
      说了这些话之后,他还站起来,以身示范给我们看,说:我念佛念了几十年,现在临命终了,自知时至,一心不乱,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我身后事已经立了遗嘱,交给广化了,你们照著遗嘱去做,我是心无贪恋了。”
      我接著说:“对,对,对,‘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他回一声:“哦,好!就这样办,我走了。”
      之后,他就走进房间,或许那时,正准备往生西方了。可是,他一走进去,这边就有人把建地藏殿的木料送来了,就是现在慈善寺左边的地藏殿,当时还没有建起来。本来地藏殿的木料已经不能送来,我因为看到师父立的遗嘱,希望在他往生之前能知道,我在继承他建造地藏殿的心愿。
     所以我就先借钱把木料买来,师父知道送木料来了,就要我扶他去看木料,一出门就讲话了:“我这一生很幸运!晚年能出家是第一大幸运;假如我没有出家的话,这个时节“临命终时”,妻儿子女哭哭啼啼,怎么能“不忘念佛”呀!念佛不能一心,我怎么能往生?所以我很幸运晚年出家,没有妻儿在身旁打我的岔
       第二大幸运是我在临命终时,有你们这些道友来给我助念,送我往生。”这些完全是生离死别的话了,我听到这里,心里面老不是味道,真是难过,又不敢讲话。
      走到木料面前,他望了一下就想走,我那徒弟拿了张椅子请师公坐一下,他说:“不要,我要回去了。”徒弟说:“里面热得很,这里有风比较凉。”他只好坐一下,我本来扶到他的手的,他坐下,我就放手,一放手我便蹲下去检察木料,他看我蹲下就自己走回去了。
      等我回头一看:“咦!师父怎么走了。”我同其他师兄弟说:“师父今天不对劲喔!刚才我扶他出来,和以前完全不同,以前要在后面推著走;今天一支手扶著,轻飘飘的就出来了。”
     正在讲著,里面有人出来说:“广化法师,快!师父请。”我晓得不好了,直跑过去,进门一看,师父在床上坐著,身体冻了,八识离体的现象,我一看就问他老人家:“师父,是否往生的时刻已到”他应了一声,我说:好。时候到,您老人家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我们给您助念。
     我一讲了这话,就大声说鸣大钟,大众集合给师父肋念往生!大家都集过来了,我们没有人讲第二句话,进门就开始南无阿弥陀佛!……”师父也跟著念,念不到十声,师父自己转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跟著转,这一转,我顺便看桌上的小座钟,五点三十分。
      我们扶他躺下,继续念佛,本来师父闭著的眼睛争开来看我们,我看著他,他望著我,看了一下“呼!—”闭上了。我再看时间,五点三十四分。
     这时候,医生来了,一进门,就执意要为师父打针,我们几乎大吵起来,最后我告诉他,师父已经立下遗嘱,准备往生,不是打针吃药能挽回的。
       等到我说完这些话,进去一看,师父整个人都凉了,只有头部是热的,医师当然不晓得这些道理。
      师父往生之后,我们完全按照他所立的遗嘱去行事。
      三天之后才火化,烧出很多舍利。这是我亲眼看到,我的师父往生的境界。
-----广化老和尚

律航法师.jpg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佛的弟子里面,须菩提是获得无诤三昧最优秀的人,名列前茅。无诤三昧的存在是,常要关怀芸芸众生,不让他们心生烦恼。也会多予同情。许多菩萨也会发下宏大誓愿,想要渡尽天下苍生,让他们都能到达幸福的彼岸。这种同情或怜悯是一视同仁,完全平等。 

**须菩提平时喜好进行空三昧(浸在空的境界)。

**佛上忉利天(也叫做二十三天,在欲望世界的六天里,属于第二天,在须弥山上),雨期结夏安居(室内修行)以后,才返回阎浮提来。这时候,须菩提待在石窟里,暗自寻思:“佛从忉利天下来,我应该去佛那里,还是不该去呢?”但是,他心里又在暗忖:“记得佛常常说,如果有人肯运用慧眼来观察佛法,才是看佛最殊胜的意义。”

                     第一个礼拜佛陀的人**     因为佛正从忉利天下来,阎浮提的一群出家修行者,包括男女两众,以及在家的男女信徒都聚集一起,诸天看到众人,众人也看到诸天。在座的群众里,有佛、转轮圣王和诸天群集,气氛庄严,真是前所未有的盛况。

**     须菩提看了,心中暗想:“眼前虽然群众聚集,声势浩大,真是殊胜现象,无如,这种声势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不知何时会出现毁灭之法,因为一切都属于无常啊!”

**      须菩提靠这种初浅的无常观,获悉诸法皆空,一切都没有实体。当须菩提观察以上的情状时,无异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

**      在大庭广众前,大家都争先恐后想要向佛敬礼和供养。

**      其间,有一位名叫华色的比丘尼,她想丢弃因为女性名字带来的不吉利,乃摇身一变,成为一位转轮圣王,率领一千名佩饰七宝的孩子。大家看了无不起立离开座位,纷纷离去。当这位假王来到佛的地方后,立刻恢复原来的身份,成了比丘尼打扮,竟比谁都快,成为最先向佛礼拜的人。

**     不料,佛告诉她说:“你不是第一个礼拜我的人,须菩提才是真正第一个礼拜我的人。因为他观察了诸法皆空,这才是真正看到佛法的真髓,得到真正的供养,而且在一切供养里最殊胜。他不是敬礼佛那副活的身体,来表示供养。”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归于你**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

**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大发嗔火。

**佛陀默默地听他的无理胡骂之后,等他稍为安静时,向他说道:

**“婆罗门呀!你的家偶尔也有访客吧!”

**“当然有,瞿昙呀,何必问此!”

**“婆罗门呀,那个时候,偶尔你也会款待客人吧?”

**“瞿昙呀!那是当然的啊。”

**“婆罗门呀,假如那个时候,访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么,那些菜肴应该归于谁呢?”

**“要是他不吃的话,那些菜肴只好再归于我!”

**佛陀以慈眼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道:

**“婆罗门呀,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说很 多坏话,但是我并不接受它,所以你的无理胡骂,那是归于你的!

**   婆罗门呀,如 果我被漫骂,而再以恶语相向时,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样,因此我不接受这个菜肴!”

**然后佛陀为他说了以下的偈:

**“对忿怒的人,以忿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忿怒的人,不以忿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

**知道他人的忿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这个婆罗门,就在佛陀门下出家,不久,成为阿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好。

**       身为他的堂兄弟,佛陀亲自来探望他。

**佛陀的一个弟子问他:“您为什么要帮助提婆达多?他屡次害你。甚至要把你杀死!”

**       佛陀回答说:

**     “对某些人友善,却把其他人当做敌人,这不合乎道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想幸福快乐,没有人喜欢生病和悲惨。

**       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慈悲。”

**      於是佛陀靠进提婆达多的病床,说:

**      “我如果真正爱始终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就像爱我的独生子罗侯罗的话,我堂兄弟的病,立刻会治好。”

**        提婆达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复健康。

**        佛陀转向他徒弟说:“记住,佛对待众生平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4-30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以前,一个偏远山区的村落里,住着一位小有名气的雕刻师傅;因为这师傅的雕刻技巧不错,所以附近一村庄的寺庙,就邀请他去雕刻一尊“菩萨的像”。

可是,要到达那村庄,必须越过山头与森林;偏偏这座山传说“闹鬼”,有些想越过山的人,若夜晚仍滞留在山区,就会被一极为恐怖的女鬼杀死。

因此,许多亲人、朋友就力劝雕刻师傅,等隔日天亮时再启程,免得遇到不测。

不过,师傅深怕太晚动身会误了和别人约定的时辰,即感谢大家的好意而只身赴约。

走啊走,天色逐渐暗淡,月亮、星星也都出来了,这师傅突然隐约发现前面怎么有一女子坐在路旁,草鞋也磨破了,似乎十分疲倦、狼狈。

师傅於是探询这女子,是否需要帮忙?

当师傅得知该女子也是要翻越山头到邻村去,就自告奋勇地背她一程。

月夜中,师傅背着她,走得汗流浃背后,停下休息。此时,女子问师傅:“难道你不怕传说中的女鬼吗?为什么不自己快点赶路,还要为了我而耽搁时辰?”

“我是想赶路呀!”师傅回答:“可是如果我把你一个人留在山区,万一你碰到危险怎么办?我背你走,虽然累,但至少有个照应、可以互相帮忙啊!”

在明亮的月色中,这师傅看到身旁有块大木头,就拿出随身携带的凿刀工具,看着这女子,一斧一刀地雕刻出“一尊人像”来。

“师傅啊,你在雕什么啊?”

“我在雕刻菩萨的像啊!”师傅心情愉悦地说:“我觉得你的容貌很慈祥,很像菩萨,所以就按照你的容貌来雕刻一尊菩萨!”

坐在一旁的女子听到这话,即哭得泪如雨下,因为她就是传说中的“恐怖女鬼”。

可是,这“恐怖女鬼”的女子,万万也没想到,竟会有人说她“容貌很慈祥、很像菩萨”

刹那间,这女子突然化为一道光芒,消失在月夜山谷里。

隔天,师傅到达邻村后,大家都很惊讶他竟能在半夜中,活着越过山头。

初听到这个故事时,心中真是汹涌不已。

想想,只要能“打开心窗、接纳别人”,连女鬼也会感受到咱们的真心诚意啊!只要能“心存善念、待人如己”,连女鬼也会被深深感动、而不会害我们啊!

在这纷乱不已的社会中,我们已被训练成“自我防卫”的心理,经常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人,也不时小心翼翼地防着,免得被坏人“骗了、坑了”。 就因为这样,人际之间的关系逐渐淡泊了,尔虞我诈的事件增多了

人人都谨防着被骗、被害,气氛也常绷得剑拔弩张,少有人像“雕刻师傅”一样,能以“菩萨的心肠”来看待周遭的人与事。

我喜欢一句有点像广告词的话:“握紧拳头时,好像抓住了许多东西,其实连空气都没抓到!张开双臂时,好像双手空空,但全世界就都在你手心!”

是的,当我们“推开心窗”,阳光与清新的空气就会流淌进来,屋子里,就会豁然开朗。

“接纳别人、待人如己”,就像是张开双臂,你我之间的人际关系,必能温暖且祥和,全世界也就都在我们手心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