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42|回复: 5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法华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6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提婆达多,也是佛的一个堂弟,他专门反对佛,及佛所做的一切事情。有人说他与佛是冤家,有仇恨、有怨。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成佛,就是提婆达多帮助他成的;不单帮助他一世,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是帮助释迦牟尼佛成就道业。不过是帮助的道路不同,他是在相反的道路上来帮助佛;所谓“逆助”,不是“顺助”。怎么叫逆助?好像现在有一个人发心修道,另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就给他麻烦,不是骂他一顿,就是诮他一顿,再不然就给他一点苦头吃,总而言之,总给他麻烦,这正是从反面来考验。
还记得果某问我说:“我若试验人可以不可以?”我说:“不可以!你要是证得果了,知道一试验他,他就成道了,那可以的;你若没有证果,就不要试验人!”你若试验人,人家也要试验你;你试验人,人受不了了,就堕落;人家试验你,你也受不了了,也堕落了。
提婆达多就不同,提婆达多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他的神通和佛是一样大的,所以他来反面帮助佛。从这一品就知道了,释迦牟尼佛成佛,是过去听提婆达多给他讲《法华经》,他才到现在成佛。
“提婆达多”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提婆达多是梵语,翻译为天热。因为他在世的时候,专门从反面来帮助人,令人心里都觉得热恼;这是以因缘为名──以“天热”的因缘,就起的这个名字。提婆达多为什么这么样子反面来帮助佛成道业?这也有一个因缘,现在我先讲一讲这个因缘。
在过去,有一位大富长者,名须檀。这须檀长者富有奇珍,有七种宝贝,是很富有的。他有个儿子叫须摩提。后来这须檀长者他太太死了,又讨一个小老婆,这二太太又生了一个儿子,叫修毗耶。生了这小儿子,这个须檀长者已经老了;等小儿子大约十八、九岁,年纪不太大时,他就死了。爸爸死了,这两兄弟就要分家,要分财产。须摩提一想,我要是分给他一半,那我不就少了吗?就想了一个方法。想什么方法呢?
须摩提就对修毗耶说:“灵鹫山那地方很好玩的,我们到那山上去玩一玩!”修毗耶说:“好哇!我早就想到那地方去!”两兄弟商量好了,就一起去。到那地方,就往山上走,走到高山的涧,须摩提就把这个小弟弟给推到山涧里。这一摔,头也摔碎、骨头也摔烂了;须摩提又用石头把他的身体打了很多块,给弄死了。他把家产全都占了。
须摩提是谁呢?你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就尽做好事,他也杀过人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修毗耶是谁呢?就是提婆达多。他们的爸爸须檀长者是谁呢?就是阿阇世王。你记得他母亲韦提希?阿阇世王把他父亲圈到七道门的监狱里边,就是这个王。因为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都有种种的关系、种种的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了,提婆达多也还来给他麻烦。
这一品,不是说这一些事情,是说的提婆达多帮助释迦牟尼佛成佛。可以说是怨憎会苦,但是不叫怨憎会苦,这叫“怨憎会乐”。怎么乐呢?释迦牟尼佛是提婆达多越反对他,他越欢喜,所以这不是怨;因为不是怨,所以他们生生世世都生在一处,大家互相帮助。若是怨,好像两个人不相和,你往那边走、他往那边走,越走越远,不会走在一起;所以这证明不是怨。
**C2.难易得果证法平等(分二)
D1.明昔日达多通经释迦资之成道 D2.明今日文殊弘经龙女因之成佛  D1(分三)
E1.明往昔师弟持经之相 E2.结会古今 E3.劝信生善 E1(分二)
F1.长行 F2.重颂 F1(分四)
G1.明求法时节 G2.正明求法 G3.求得法师 G4.受法奉行
今G1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
这一段经文是说释迦牟尼佛在过去生中,为求无上菩提,布施外财、内财、一切所有,都为求法而作布施。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当尔之时,说完了〈见宝塔品〉之后,释迦牟尼佛又是不问自说,告诉一切诸菩萨,和天上的天人、人间的人,以及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佛说,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我在过去很久以前,无量无量劫那个时候,为了求这《妙法莲华经》,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我没有一时一刻懒惰过。懈,是懈怠;倦,是疲倦,就懒惰了。只要有讲《法华经》,我就一定要去听,一定不错过机会。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在这种很长很长这么许多的劫里边,我常做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我发大乘的愿,求无上的菩提道,心里头不退转。
**G2.正明求法(分二)
H1.明六度行满 H2.明推求妙法
今H1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为了想要满足这六种的波罗蜜的法门,勤行布施,心无吝惜:我殷勤而去行布施。无论布施什么,我心里也都不吝惜。布施什么呢?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我把所有的象、最值钱的马,还有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的宝贝,或者把我的国家、城池,甚至于把太太、儿子也布施给人,所用的工人、奴婢、仆从,只要其他的人有所需要,我都布施给人。仆从,就是跟着他做工人的。以上是属于外财,这身外之财可以作布施。
还有内财,是什么呢?头目髓脑、身肉手足:自己的头、眼目、脑、骨髓,还有这身体和所有的肉,或者手、或者足。不惜躯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只要有人需要,我就布施给他。这是属于内财外边的财布施、内里的财也布施,只要有人用得着,我就作布施。以上所说,这都是一种布施。
释迦牟尼佛为着行圆满六波罗蜜,所以把依报也舍了、正报也舍了,依、正二报都一起舍,舍得连自己也没有了。像这样子,这才是真正布施波罗蜜。
什么叫持戒波罗蜜?就是止恶防非,防止七支的过错。七支,就是身三、口四;身三,是杀、盗、淫;口四,是绮语、妄言、恶口、两舌,合起来就叫七支。在这七支都不犯,这就叫一个“戒”,这是第二度。
忍辱波罗蜜,什么叫忍辱?忍,是一种强忍;辱,就是人污辱你。强忍,就是根本忍不了了,又能勉强来忍;打骂不还报,这叫强忍。打骂不回报,就是有人打你,你也不和他对打、不反打他;有人骂你,你也不骂他、不还报;这就是忍。如果有人打你一拳,你也踢回去一脚,这谈不到忍辱。如果他打你一个耳光子,打你嘴巴这边,你应该再叫他再打那边,两边都叫他打;为什么?如果单打这一边,那边不打,那边就会生一种妒忌的,所以两边都叫他打。打完了,还不反打这个人;这就是忍。
精进波罗蜜,就是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始有终。你不能做事做得有始无终──开始做得很高兴的,等到做了一个时期,就不愿意做了,那是无终。你有始有终,这就是精进波罗蜜。
什么叫做禅定波罗蜜?禅定,就是四禅八定。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到初禅的境界上,你的气没有了,就像死了似的,呼吸气断了。他若到初禅,你把他埋到地里边三天三宿,他也不会死的;就像瑜伽,有功夫的,可以埋到地里头三个钟头不死。你若到初禅境界上,埋在地里,不要说三天三宿,埋多久也不会死的。有的人若说他证得初禅,先把他埋上看一看!如果埋上,他不死,这证明他到初禅了;要是埋上会死,那他是没到呢!
到二禅的境界上,人这个脉搏停止没有了。在初禅,呼吸断了,脉还有的;可是二禅这种境界,真像死人一样,脉都断了,心也不跳了──有心跳也少少的,只有一点点。
三禅不单脉断了,念虑也都断了、都不生了;那个时候,真不打妄想了。在第三禅,念是停止住了,止念了,但是没有断;到第四禅,念断了、没有了,到了舍念清净地。
初禅又叫离生喜乐地,离开这种的烦恼,而生出一种快乐,但这时候还没有定呢。第二禅又叫定生喜乐地,有一种定了。第三禅又叫离喜妙乐地,离开有喜的念,而生出一种妙乐。第四禅又叫舍念清净地。
八定,是除了这四禅之外,再加上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四禅八定,这是禅定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就是没有争了。为什么有斗争?就因为没有真正的智慧、真正的般若;若有真正的智慧,就不会斗争了。
这都是在小乘里边三藏教的教义,有这样的讲法。讲起这个六度,多得不得了,很多很多种讲法,每一度又有十利。
六波罗蜜的义理很多,现在用六波罗蜜和十善来讲。由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就是一种布施度、布施波罗蜜;不两舌,这就是一个持戒波罗蜜;不恶口,这就是忍辱波罗蜜;不绮语,这就是精进波罗蜜;不贪、不瞋,这就是禅定波罗蜜;不邪见,这就是般若波罗蜜。这以十善,来配这六波罗蜜。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者,六波罗蜜又有三种的讲法:
(一)对治:第一,布施就是对治悭贪;悭贪就是不舍得,布施就是舍。第二,持戒就是对治毁犯,对治你犯法、犯戒。第三,忍辱就是对治瞋恨。第四,精进就是对治懈怠,你就不懒惰。第五,禅定就是对治散乱。第六,般若就是对治愚痴。
(二)相生:就是舍家持戒,把家庭舍了、把太太也舍了,就是持戒。持戒时,遇辱则忍,遇着污辱的事情就应该忍;忍完了,你就会精进。精进了,你会调五根,就是调和眼、耳、鼻、舌、身;把五根都调和了,它就都不作怪、都听你的招呼,就是有定了。这五根调伏了,你就知道这法界性;知法界,就是般若。所以这是相生的讲法。
(三)果报:你布施,就能得到富贵、有财宝的果报。你若持戒律,就得到诸根具足的果报,不会瞎眼睛,不会瘸,也不会或者没有手了,或者没有腿,或者六根不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不具足。你若能忍辱,就能得到容色端正,你相貌生得就会很圆满、很美丽的。为什么他丑陋?因为他前生什么也不忍,所以就丑陋了。你能精进,就能得到大势力,有很大的力量。你若禅定,就能得到寿命安考──寿命很长的,愿意活多大年纪都可以的。般若得到的果报,就是辩才无碍,得到会讲、会说。
这是三种的讲法,再讲十利;每一种波罗蜜又有十种利益──
第一度“布施波罗蜜”。修布施有十种的利益,什么是十种利益?
(一)能降伏悭贪烦恼:悭贪,这是一种烦恼,很不容易降伏的;必须要用布施,才可以把这个悭贪的烦恼给降伏了。
(二)舍心相续:你前念想要舍,后念又不舍了,这谈不到舍。你必须要念念都有舍心、有布施心,要接连不断的;相续,是继续、不停止。
(三)与众生同资产:同一切众生平均财产,没有什么分别;因为你的钱可以布施给其他人,大家都通有无了。
(四)生富贵家:能生到富贵的家里去。
(五)生生施心现前:施心,就是布施的心;生生世世都有布施心,都能发布施心。
(六)四众爱乐:比丘、比丘尼都欢喜你,优婆塞、优婆夷也欢喜你,为什么呢?你可以布施给他。
(七)处众不怯畏:你要是没有德行,遇着很多人,不是怕这个,就是怕那个。看见这个人,啊!他太有德行了!就也怕他;看见那一个人,哦!他太凶了、太恶了!你也怕他。他善,你也怕;他恶,你也怕。你若有做布施,就是善也不怕,就是恶也不怕,这叫处众不怯畏。
(八)胜名遍布:你有布施,人人都知道你是个大富长者;你这好名誉,谁都知道。
(九)手足柔软:手也很绵软的,所谓手软如棉,手好像棉花那么样子,好柔软的。不像粗人,那个手脚很粗的;你摸到他的手,就好像摸到铁沙子上那么硬。佛手是兜罗绵手,这都是生生世世行布施所得到的相好。
(十)恒值善知识:这种更好,什么呢?常遇善知识。你要是到道场,就能常常遇着真正的善知识,来用苦口婆心──苦口,就是他专门说你不愿意听的话,你听着他说的话,好像很苦似的;婆心,他心里是一种慈悲心。你遇不着真正善知识,就是你在前生没有做布施。
你能布施,就能得到这十种的利益。其余五种的波罗蜜,也每一波罗蜜,都有十种的利益。
第二度“持戒波罗蜜”。戒,是止恶防非。止恶,就是诸恶不作;防非,就是众善奉行。你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就是真正的持戒。你要是不能诸恶不作,说是小小的毛病不要紧,这小小的过错,大约对我修行没有什么害处吧?你要知道,头发虽然细,要是集聚多了,也就变成粗了。所以,你不要以为小毛病就改不改都不要紧的,越小毛病越要改。那么说,大毛病不要改,小毛病改就可以了吧?你若小毛病能改了,大毛病自然就没有了;大的过错,就是由小的过错集聚而成的。微尘虽小,可是能成一座山,我们这过错,也是这样子。
那么众善奉行,说是大的善我才去做去,小的善不要做了吧?不是的。你要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由浅入深;所以你小的善若做了,那大的善也自然就有了。你做多了小善,就是大善;所以说“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你不要以为善小,你就不要做;你不要以为恶小,你就去做去。这就是“戒”的意思。持戒的人,你能诸恶不作,众善奉行,就能得到十种的利益。这十种的利益:
(一)满一切智:你要是持戒持好了,就能圆满你一切的智慧。
(二)如佛所学:和佛所学的是一样的;佛就是以戒为师,所以才说“金刚光明宝戒,是诸佛之本源”,诸佛都是从这个戒生出来的。
(三)智者不毁:你持戒律,除非无知的人来毁谤你、破坏你;有智慧的人,绝对不破坏你、不谤毁你、不会找你的毛病。无知的人,当然他乱讲了,你就是好的,他也说你不好;你不好,他又说你好。为什么?就因为他没有智慧;没有智慧的人,才颠倒是非、黑白不分,这叫愚痴人的行为。现在你持戒,智者不毁谤你,而且还赞叹你。
所以你想要人家赞叹你,你就不要争第一,不要去抢第一。你要做出来事情做得第一,谁能做得最好,谁就是第一;做得不好,你就是第一,也是一个假的,没有用的。你看那些个演电影的,有做皇帝的,又有做娘娘的,但是他那个是假的。虽然大家看他是皇帝,哦!这是影帝呀!电影的皇帝,那没有什么用的;电影的娘娘,也不是真的。为什么他做电影的皇帝?为什么她做电影的娘娘?就因为他在往昔就喜虚荣,就好假名,真的事情他不干,尽做假的事情。所以他欢喜做皇帝,就做了一个电影的皇帝;欢喜做娘娘,就做了一个电影的娘娘──就是影后。可是,这不过是作戏而已,是演电影而已。
(四)誓愿不退:这是最要紧的。他发誓愿:“我是为求佛法,就是怎么样困难,甚至于饿死、冻死,也不退失我的菩提心!”发这个愿,没有人供养我,那是最好的。不要贪图供养,不要一天到晚想人家送一点什么供养之类:“这可是我有道德了,我修行了!有人供养我了!”这就错了!要发为求佛道的誓愿,舍头、目、脑、髓、身肉、手足,乃至躯命;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子,发这种菩提愿,永远不退、不向后转。好像舍利弗行菩萨道,眼睛挖出来,挖错了,人家就给摔碎了,他便不行菩萨道了,这就是退了。我们在佛法里边,越困难,越不退,那才是真正求佛道的人。不容易啊!各位善知识!想求佛法,这是一件最难的事情,不是五分钟的热度,过了五分钟之后就凉了。
(五)安住正行:安住,就是平安住在什么呢?就是正行,不要行邪行。所谓“正行”,就是要利益人,不是利益自己。你尽有一种攀缘心,那就不是正行;你若没有攀缘心,这就是正行。
(六)弃舍生死:把这个生死不要了;不要舍不了这个生死,认为我这个生命是最宝贵的,要好好地供养这个身体,好好地给它吃点好东西,或者给它买一点维他命补一补,或者买一点有营养的东西,来叫这个身体强壮一点。你叫它强壮,它可不叫你强壮;你这个身体越强壮,你的智慧就越衰弱。你的智慧衰弱,你这个身体强壮,那是假的;所以要弃舍生死,这生死问题不要紧的,生就生,死就死,把它看得很平常;但是你可要修行,你若不修行,说是生死没有问题,那你就生了死,死了生,永远也离不了生死。不看它重要,而且要修道,这才能了生死。
(七)慕乐涅槃:慕,是羡慕,我最欢喜这个涅槃的法了,所谓“涅者不生,槃者不灭”,持戒就是要得到这个涅槃。
(八)得无缠心:什么是无缠心?就是你心本来很有智慧的,菩提心也很大的,可是被缠住了;就是被十缠(贪、瞋、痴、慢、疑、身、边、戒、见、邪),被这十种的东西,把你的心给缠住了。缠住了,智慧也生不出来了。那么得到无缠心,就是把你心解脱了。
(九)得胜三昧。胜,就是和普通的三昧不同,是殊胜的这种定力。这种定力,呵!那真厉害,什么乱也扰乱不了他。这种定是不可思议的,这是殊胜的一种定。
(十)不乏信财:有信心,这是你的一种财宝;若没有信心,那你就是穷人。好像法师讲法,你若没有信心,就生不出来菩提心;生不出菩提心,你就等于穷人一样。乏,就是“少”,不少信财。这信财多得很,很充足的;你充足信心,就等于是你有了财富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10:1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1-29 16: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1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2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