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66|回复: 4

[净土经典]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5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亦信者,显非深信,但不是不信,就叫做亦信因果。他对大乘经典,决不毁谤。‘但发无上道心。’他就是发了菩提心。无上道心,就是菩提心,梵语菩提翻成中国话叫做道,所以道心就是菩提心。这上品下生者,亦得要发菩提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他即以此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这比上品中生者的莲台,又差了一级,前面是紫金莲华台,这里是金莲华台。化佛亦少了一半,上品中生一千尊化佛,这里五百化佛,来迎此人。这五百化佛,一时授手,都伸手接引他,同时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你能发无上道心,这是很难得的,所以我今来迎接你。‘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见此事时,行者见到佛菩萨与化佛来迎接他,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这金莲华就合起来,华合起来了,就随著弥陀世尊之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生到七宝池中,华开的时间,比上品中生,又迟了一点,前面是一夜,这里一日一夜。‘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莲华开了以后,他见不到佛相,须七日之中,乃得见佛。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他生在佛国,怎么不见佛呢?因为他只发了大乘心,没有修大乘行,他是以发大乘心的功德,回向愿求生到西方去的,他而今是在这七日之中,精进用功,所以才看到佛的。有这个道理,有这经文,我们就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有见到佛?我们第一没有发菩提心,第二没有行菩萨道,第三种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业障深重。若是发了菩提心,行了菩萨道者,虽然是带业往生去,有佛力的加被,当下就可见到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前面第九观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这个行者,虽看见了佛身,只是见个大相而已,对于佛身的八万四千相,和种种随形好,都不能明了看见。这是由于上品下生的行者,是习种性位,虽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回向往生,但未能称性修行,转尘劳成相好,故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必须于三七日中,称性起修,进入性种性位,尽断尘沙惑,才对佛陀的八万四千相,和种种随形好,一一分明得见。这时候耳根亦增胜了,‘闻众音声,皆演妙法。’因为见佛闻法之故,道行大进,便能‘游历十方,供养诸佛。’这即是弥陀经说的:常以清旦,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欢喜地即初地。依地持云:从种性至初地须一大阿僧祇劫,而极乐世界,只要三小劫,便可证得。实由于娑婆修行,供佛闻法少;极乐世界,一个清旦,即可供养十万亿佛,闻甚深法。供佛闻法多,福慧双修之功德大,所以证果的时间速。‘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这是总结观想之名。

dd 道源法师

  有关“丙十四、上品生观”的其他文章
· 下一页:丙十五、中品生观
· 返回文章目录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源法师讲述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本经十六个观想,上来已讲了十四个观想,今当第十五个观想,讲的是中品生观,这中品往生亦有上中下三种的分段,昨天已经料简过一次。这十六观的前面十三观,通通是观想念佛,而十四、十五、十六等最后三观,不修观想念佛了,另有念佛方法,就是十四观上品生观,和十五中品生观,用的是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工夫,无论是做什么功德,只要将功德回向求生极乐,都可以往生。最后一个观想,就是第十六观下品生观,用的是持名念佛的工夫。这三辈九品往生的众生,即是十四、十五、十六三观,第十四上三品的众生,都是大乘根机,发了菩提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三品是小乘的根性,受持戒律,遇到善知识开示念佛法门,修行念佛,回向西方的。下三品的众生,都是些作恶业的凡夫,遇到善知识开示他念佛求生西方,这些都要把它记清楚。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这中品众生,亦分上中下,今先讲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五戒、八戒,乃至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这都是小乘声闻的戒律。先讲在家弟子受持五戒,这五戒前天已讲过了,八戒斋,就是八关戒斋,昨天亦已经详细讲过了。‘修行诸戒’这就包括出家戒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在内。‘不造五逆,’后面下品下生,讲到造了五逆,亦可以生西方,这个是中品上生的人,他不造五逆罪,五逆是个重罪,在无量寿经上,不许这种人往生的。这十六观经许他往生,但是到了下品下生才讲。这个地方是讲中品上生的人,他不造五逆。五逆者,一、弑父,二、弑母,三、弑圣人,弑者杀也,以下杀上就叫弑。把自己的父亲杀了,把自己的母亲杀了,这是两个逆。杀圣人,或者是杀小乘圣人阿罗汉,或者杀大乘圣人菩萨,这是第三个逆。四、破僧,破僧就是破和合僧,破转法錀僧,把大众僧的团体破坏,使僧不团结,这是第四个逆罪。第五个逆罪,就是恶心出佛身血,如佛住世时,提婆达多起心害佛,他在佛托钵经过的地方,预先安置千钧大石在山上,等到佛经过那里时,他从上面推石下来,欲杀害佛,幸而当大石滚下将欲到佛前时,被护法金刚,用降魔杵挡住,所以没有害到佛。因为大石的下滚来势太凶,遭金刚杵一挡,石被冲破,有一小碎石,射到佛的足上,负伤出血,这就叫出佛身血。这个罪案一定,那提婆达多就堕活地狱了。这出佛身血的罪,佛在世时有,释迦佛涅槃之后,有没有呢?按戒律上说,佛圆寂后,以恶心破坏佛像,亦等于出佛身血,惟无心误坏佛像者,不犯。这里说中品上生的众生,他持戒持得清净,不造五逆大罪;不但不造五逆之罪,而且‘无众过患’。其他的罪恶亦没有造,在家出家都持戒持得很清净。‘以此善根,’以不造五逆罪,无诸过患,及持戒清净等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刚才讲过,上三品众生,用的工夫,是回向发愿,现在这中三品众生,还是回向发愿,以他持戒的工夫,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这或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弟子,他持戒清净,发愿欲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他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他了。‘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这个地方要注意,阿弥陀佛来接这个人时,只是阿弥陀佛来了,菩萨没有来,来的是比丘眷属。昨天讲上三品往生时,阿弥陀佛来了,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量的菩萨,亦有比丘,亦有声闻都来了。我解释了一个理由,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小乘人,那里来的比丘?那儿来的声闻呢?这就是他在娑婆世界,本来是个修小乘行门的人,回小向大生到西方,他还是顺他过去修行用功的习惯,先证小乘果。那只是一种理由,说明西方极乐世界怎么会有小乘人,怎么会有阿罗汉。还有一种理由,昨天没有讲,今天才讲出来。这个地方怎么没有一个菩萨呢?就是这些在家弟子、出家弟子持的戒都是小乘戒,他不认得菩萨僧。佛法僧的僧宝,有大乘僧宝,有小乘僧宝,大乘僧宝就是菩萨,菩萨僧宝小乘界的人他不认识。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都是僧宝,因为大乘菩萨僧,头戴花冠,身佩璎珞,有如天人一般庄严。在小乘人看来不像出家人,他认识的出家人,都是比丘相。这就是应机示现,西方极乐世界,根本没有小乘比丘,为接引修小乘戒的众生,那些菩萨们,都隐起他的相好,示现比丘相,这就叫应机示现,来接引小乘根性的众生。阿弥陀佛到这个临命终人之前,先给他说法,‘演说苦、空、无常、无我。’前面讲过,这苦、空、无常、无我四法,三乘共学,大乘菩萨以它为基础,再修六度万行。小乘人不修六度万行,就修这苦、空、无常、无我之法。但是这个地方的在家、出家弟子,都是持戒的人,闻法很少,连这小乘的苦、空、无常、无我之法亦少闻。所以阿弥陀佛先给他说小乘法:一切都是苦的,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众生根本没有个我。说这个道理给他听。‘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赞叹这个持小乘戒,回向愿求生于西方的出家众生说,你真了不得呀!你能出家,远离一切众苦。这中品上生包括四众弟子:那修行诸戒的是出家弟子,那受持五戒、八戒斋的是在家弟子,他没有出家,受持八关斋戒,是临时的加行,就是在家持的出家戒,所以他到临命终时,亦就出家了。阿弥陀佛赞叹他出家的功德,出家有什么好呢?出家得离众苦。阿弥陀佛赞叹他完了,亦给他说法,这个‘行者见已,心大欢喜。’既亲自见到阿弥陀佛了,又听见阿弥陀佛亲自为他说法,佛还赞叹他了不得,于是心里生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他这心里一生大欢喜,便自己看见自己坐在莲华台上,于是就长跪合掌为佛作礼,顶礼阿弥陀佛,快得来还没抬起头来,已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莲华寻开的寻字,作即字讲,莲华即时就开了。当华敷时的敷字,同开字一样解释。当莲华开敷的时候,就听见有说法的声音,赞叹四谛,赞叹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为什么不说大乘法呢?因他是小乘根性,为对机说法,所以说的四谛法,他听到了‘应时即得阿罗汉道。’当下就得到了阿罗汉果。小乘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四果阿罗汉是小乘最高的果位,他当下就得到了。这个地方的经文,要注意了解:中品上生的人,他生到西方,莲华寻开,和上品上生的人一样,比那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人,还来得快。上品中生要经过一夜才开,上品下生要一日一夜莲华才开,这中品上生怎么超过了上品呢?这就是持戒的功德,他持戒还持得清净,他不造五逆大罪,又没有犯戒破戒,一切过患都没有,而是以持清净戒的功德感得的,和那上品上生一样,生到西方,莲华就开。但是有个不一样,他是小乘根性,莲华开虽是很快,他听的法音,是听的小乘法,是四谛法,不是那最高的大乘法。他闻法就证果,应时即得阿罗汉果。证了果就得神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三明者,就是明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间的事。第一、宿命明,能明白知道过去的事;第二、漏尽明,知道现在,现在的一切他都知道;第三、天眼明,能知未来之事;这就叫做三明。六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又叫身如意通),六、漏尽通。须知道,三明在六通中都有了,为什么要特别提出三明来呢?就是证得六通不见得有三明。例如宿命通知道过去,但是详细因缘不知道,若是证得宿命明,那就详细因缘通通知道得清清楚楚。漏尽通知道现在,但知道得不详细,若是漏尽明,他就能够知道得详细。天眼通它可以观未来,亦是观得不详细,若是天眼明,他就能观得详详细细。明与通的分别,就是只知道大概,而不知道详细因缘的,就叫做通,详细因缘都知道的那就是明。具八解脱就是具足八种解脱,这是小乘圣人修的八种禅定。八禅定的最后一个定,叫做灭尽定,这是超出三界,了脱生死的一个定。他在没有得到灭尽定以前,要利用上二界的四禅八定,作一种前面的工夫,上二界就是色界、无色界。色界有四禅定,无色界四空定。声闻乘人的修行用功,亦是要先修初禅定,再修二禅定,但是他不利用三禅定,证得三禅定之后,就赶快升四禅,利用四禅。再上面的四个空定,他还是有用的。算起来,四禅八定,他有七个,证得第七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时他就入灭尽定。这就是他的八解脱。入了灭尽定,就证得阿罗汉果。这个地方,须知道,四禅八定,这八个定,小乘圣人为什么只利用七个呢?这是三禅定,他不能利用。经过是要经过的,证了二禅,应升三禅嘛!证到三禅他就赶快加工升四禅。因为他听释迦佛说过,三界以内,三禅天最乐,再没有乐过三禅天的。若是证得三禅,一执著,就留著不能上进了。释迦佛他经历过,特别警告小乘人,这个地方要注意。所以要了生死的小乘人,他都知道这个道理,他证得三禅,就赶快升四禅,他不利用三禅定。这八个定,他只用七个,再加上超出三界的灭尽定,他就解脱了。是故阿罗汉为具八解脱。这就是在家弟子受五戒,受八关斋戒,出家弟子,受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持戒清净,发愿回向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顺他的根性,先给他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他出家,得离众苦。于是他一生欢喜心,就把他接到西方去。生到西方,就听见说苦、集、灭、道四谛法,他一听到就证得四果阿罗汉,当时就得了神通,即三明六通;当时又得了灭尽定,即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这就是小乘根性的中品上生者。

发表于 2020-5-2 09: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5-3 18:4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6-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7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