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2|回复: 9

[其它话题] 第七讲解行要相应202004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蔡礼旭老师讲述学祖宗智慧 改人生命运

第七讲 解行要相应


大家早上好!
我们昨天小组讨论《德育故事》,讨论得都很热闹。对于一些故事,我们可能有
疑问:一定要这么做吗?一定得要死才行吗?是吧?「一定得要死吗」,那这个
也告诉我们,古代人他们在思考事情,有比死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伦理道德。
他们宁可遵守伦理道理而死,也不愿违背伦理道德而活。这样的心境,值得我们
佩服、值得我们学习啊,因为我们很怕死,就做不出来了。
所以「慕贤当慕其心」,他们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气概,那样的胸怀
,是我们所不及的。而且他们的考虑,就像《了凡四训》里面的一句话,「不论
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这是有受过传统文化
教育的人,都会这样去思考问题。
而我们现在,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自己有没有受到这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不
知不觉就影响了。所以我们比较容易急功近利,只求眼前,比较重视自己的感受
。「我的喜好」、「我的厌恶」,我们是很容易被这样的心境给牵动。我们看的
是「现行」,而不论往后会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
以前的读书人每个人都有这种态度,「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
世为天下则」,一切言语行为都要给世间作榜样。师长为什么一直提醒我们「学
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心境。我们没有「行为世范」的心
境,就不叫读书人了。因为有这样的心境,感得社会大众几千年来,对读书人尊
重啊!哪怕他是家徒四壁,他被请到祠堂里面来教四书五经,所有的爷爷、奶奶
、曾祖父、曾祖母,一家的长辈只要有什么好吃的,一定告诉他的孙子、其它晚
辈,赶紧先拿给先生吃。我们从这些老人家身上,就可以感受到以前读书人在老
百姓心中的地位。
说到这里,我们也很惭愧,现在的教授、老师在人民的心中是什么地位?印象当
中,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人现在都在追名逐利,老师也在拼命赚钱,可以买BENZ(
奔驰)、可以买BMW(宝马),是不是叫做双B?是哦。请问这样的行为,能让老
百姓打从内心尊重老师吗?
虽然社会在变,但是一些做人的态度绝对不能变。读书人没有胸怀天下,那书都
是白读了,人家会耻笑我们「读归读,做归做」,最后叫我们「伪君子」,那就
完蛋了。不只对我们厌恶了,我们更怕的是,对圣贤学问都没了信心,那我们就
变千古罪人了。只看眼前能过的好日子,把文化的形象都破坏掉了,这怎么得了

所以我们这几天读《孝经》,其中有一句话一定要读进去,那我们就是名副其实
的知识分子了。这句话叫「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
观,进退可度」。你看,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应对进退,都可以给世间作表率

有了这样的心境,谨慎的态度就出来了,言语不会随便,「涉世以慎言为先」。
我们前面讲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而这个「知」里面,还要包含这
个「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我们今天考
虑不了深远,不要乱讲;不要去跟人家谈,谈自己的看法,自己没有很清楚的,
不要乱讲,这个是对言语要负责。
因为我们可能思维里面,「哎呀,这个没什么关系」,「哎呀,这个都小事」,
「哎呀,明天再做就好了」。这样的心境,带动的都是不能当下去力行,都是把
事情给轻忽了,「啊,明天再做就好了」。所以我们前几天也跟大家讲到,姜太
公劝文王,听到的道理没有马上做,不吉祥,这叫「宿善……」你们都入定了吗
?「宿善不祥」。其实,人之所以这一生不能成圣成贤,两个字害的,「因循」
苟且,「明天再说了,这个没什么大不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
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会跟以前的变化很大。社会在变,我们要不要跟着变?这个
是一个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思考一下,社会在变,我们也跟着它变,请问会
变到哪里去?是吧?我们常常听到成语说,不要「随波逐流」,那我们跟着它变
,会怎么样?结果会怎么样?谁知道呢?所以一个人要变,要变得越来越好,要
变得让社会走向正确的方向,首先他要知道不变的原则是什么。他不知道不变的
原则,他变到最后一定是随波逐流。我们学贵立志,我们不随波逐流,我们是「
圣与贤,可驯致」,人的志气要提起来。
好,那我们自己掌握了不变的原则了吗?假如还没有,不要轻易动,「宁静以致
远」,先静下来看清楚,可以想得更远。老子讲:「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这个是老子的教诲。《左传》告诉我们「弃常则妖兴」,人背弃了常道,很
多家庭、社会的种种乱象,都浮现出来了。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太多的理论
、太多的说法,我们自己心里假如没有正确的做人做事的准绳,真的是人云亦云
,都被影响了。
大家可以去做一个实验,你遇到一件事,去问五个人,很可能五个人的说法都不
一样。请问大家听谁的?「哪个人我最喜欢,就听他的」,这样叫愚痴,这叫感
情用事,不理智了。其实我们要去问别人问题,很多时候都比较喜欢找那个跟我
们想法差不多的;那个会批评我们、指正我们的,心脏有点怕受不了,看到他赶
快跑。所以人啊,能接受忠言,是有修养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
」却是「利于病」啊!
我们今天面对种种的说法、看法,首先要形成我们的判断力,我们才能吸收正确
的价值观。而这个判断力,它一定来自于智慧。而智能一定从学习当中来,「好
学近乎知」。这个好学为什么能跟智慧相近?主要是因为这个「学」字能从「格
物」下手,把烦恼给放下了,烦恼轻,智慧长。这个「学」不是一直挤进去很多
的知识、学识,而没有去内化、没有去力行。挤进去没有内化、没有改习性的,
一定产生傲慢,一个都逃不掉。所以《弟子规》提醒我们,「不力行,但学文,
长浮华,成何人」,这个学习的认知一定要正确。学习是放下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理以后
去放下这些习气,恢复我们本有的明德、本善。
好,所以这个时候,学习产生智慧。跟谁学呢?要跟圣人学。因为圣人不在了,
就跟经典学习。经典,开人的慧眼。没有经典,我们真的对似是而非的道理没办
法判断。这个我们侥幸不得。所以我们以后要判断什么事情,把《弟子规》、把
《论语》翻开来,里面一定有让我们可以判断的标准。
现在名师很多,这个名师,上一次课要多少钱?说到这里我就很惭愧,因为好多
这种名师都是从台湾来的。我在这里代他们向大家道歉,让大家花了不少钱。而
我们假如了解这些经典的话,一举其中的一两句,就可以马上判断他到底有没有
学问。比方说,有一个名师上来了,上一次课还要上万,有没有符合师道?没有
。有没有符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啊!
我们以前,两个行业最受尊重--医生,还有教书。我们看,医生有没有跟人家
谈收多少钱?(答:很少。)不是很少,没有啦。他说不出口,为什么?因为他
是宅心仁厚,他就是以人饥己饥、人病己病的胸怀在行医。很多好的中医师,还
有好的西医啦,不然,可能大家都说:「你看,只讲中医没讲西医。」半夜有病
苦,他是闻声救苦。因为老百姓觉得,他们都念念为人着想,所以,特别地尊重
他们。他们不谈利,只谈义。
当然,现在很多的课程也要有相当的花费,也要让这些老师、还有他们的整个工
作人员都生活稳定,所以这个时候,收取合理的费用是对的。这个才叫「君子爱
财,取之有道」。
可是学费收得很贵,然后拿着钱,晚上还跑去卡拉OK,跑去酒店,那你判断,他
这个人怎么样?有没有学问?铁定没有学问嘛。还这么放纵欲望,甚至于旁边的
女孩还常常换。哦,有这样的名师哦,收的费用又很高,而且他还有那些道理,
真是胡来。什么道理呢?「多换女人,才有灵感。」哎哟,现在这种价值观,「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是《左传》上面写的。
我们刚刚讲到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这些道理,在演艺圈特别地明显。比方
说,带动同性恋的风气的人,他的福报就折完了。台湾有一个歌星,头发特别长
,带动什么风气?男不男,女不女,阴阳颠倒。他四十来岁得癌症就去世了。大
家注意去看,带动那个很不好的唱歌风气、社会风气的,果报都很惨。大家再去
看看,香港有一些提倡暴力色情的,很多这一类的人现在都不在了。所以事实上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们现在人太浮躁了,真正静下心来,统统在我们身边
都看得到啊。所以这个是他带了一个不好的头,罪报就很重了。
而这一些收取很高费用、行为又不检点的「名师」,罪孽比他们都更重。为什么
?因为底下的人称他什么?称他老师啊。他断了人家的慧命,这个罪比杀人家的
命还要重。人死了,他没造什么恶,十八年之后他可能又是一条好汉;可是把人
家的思想观念引错了,他这一生的错误可能造成万劫不复的后果,这个时候,这
个老师就麻烦了。
所以韩愈先生提醒我们,「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告诉我们,
「士志于道」,一个读书人说他志于修道,可是却很羞耻穿得不够名牌、吃得不
够好,这个根本就不用跟他谈修身了,所以「未足与议也」,他那个心还是重视
欲望。我常常遇到一些人,他们就说了,「等我赚到几百万了,我一定支持你做
传统文化」,「等我有钱了,我一定来支持你」。告诉大家,经过了六年半,我
还没等到一个人回来找我。所以,人当下都不能行善了,还能保证六年以后来行
善吗?那保证不了。
而且老祖宗提醒我们「欲似深渊」,它是没有底的。所以,追求心灵的提升,相
当地重要。人生就好像读书一样,其实什么都带不走。诸位学长,我们哪一样东
西带得走?这个身体带不带得走?连身体都带不走了,其它都更不用讲了,连最
近的都带不走了。既然都带不走,那我们每天苦苦在追求什么?
这一些想通了,人就知道人生应该怎么经营了。他要经营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利
益自己又长久利益子孙的东西,而不是留一些带不走的东西,甚至于留一些会让
子孙去争、去夺的东西,那就没智慧了。「勿以财货杀子孙」,很多企业家留了
不少钱,这个企业家还没有埋葬,他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大家看,第一代争财产
,到他的孙子怎么样?那可能开记者会对骂了。「留与儿孙作样看」啊!
人现在都想不到那些了,都是争眼前,「这一口气我忍不了了。」谁能考虑到给
后代子孙作个好榜样?能「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
身,而论天下」?这些企业家在整个社会的名气也是很大,他们要不要对这个社
会负责?要。他们的名气很大,却做错了,就名不副实了,造成不好的影响。所
以《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每一个名背后都有相对
应的职责。你有好的名,你要去做好事啊;你不做好事了,你糟蹋这个名,就对
不起老百姓了。
人有这样的认知,他的位置越高,就会越谨慎。所以《孝经》里面告诉我们,「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这样他才能够把这个团体带好,
「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把它换作现代的说法,叫「保其企业而和其同仁」。
经典,都可以用在现代的整个社会中,它的精神绝对不会变。
好,刚刚我们跟大家讲到的是,人这一生,带得走的是智慧,是所行的善。我们
传统文化说「五福临门」,一个人要有财富,健康长寿,好善--他的心很善良
,第五个叫「考善终」,叫好死。俗话讲「好死好超生」,但是现在问题来了,
现在人好不好死?你看,时代变得很快,以前骂人的话,现在已经不是骂人了,
现在是人真的都不得有善终。我有一次到香港遇到一位朋友,他帮我们服务,他
开车。早上车子很多,「刷刷刷」,开得很快,他就说道:「我们香港人什么都
快,就是死比较慢。」你看,病人躺在那个医院弥留,躺五年、十年的都有,很
辛苦很辛苦。所以这个五福,是最大的福。
人生就是学习,学得好,智慧提升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弟子规》提醒我们「流俗众,仁者
希」。这个人间挺美好,也会容易让人留恋、让人堕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
所以孔子提醒我们,人生的几个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要对治的习性。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戒之在
斗」,这个以男士来讲,中年男人常常喜欢跟人家比高下,常常嫉妒人家的才华
,就会造成团体的对立,在那里内耗,搞党派,争起来了,对组织的损失非常非
常大。历史当中,好多朝代都有党争,就是这么搞出来的。所以人,不能有好胜
心、争斗心,要有宽容心、欣赏别人优点的心、随喜别人做好事的心才好,不然
会对组织伤害非常大。以至于跟同行业的人很严重地竞争,搞得这整个领域都乌
烟瘴气的,这个不好。为什么?我们同行业的争起来之后,整个消费者会瞧不起
我们,会对我们没信心。有钱大家赚嘛,何必钱都一定要我赚。
其实人就是这个贪,就是这个争斗。我们冷静想一想,那个大公司拼命赚钱,老
板真的幸福了吗?人生只把钱都放在第一位,其它的都没想到,怎么可能幸福?
他一天二十四小时,工作二十个小时,拼了命了,请问他的身体会不会好?请问
他的家庭会不会好?都不会。干吗一定要所有的钱都到我的旁边来,我才觉得这
样叫成功呢?钱够用就好了嘛。让每一个人都能赚到钱,干吗要钱都到我身边来
?结果真的拿到那么多财富的时候,他的人生已经失衡了,铁定出事。所以人看
不开,该是我们的,迟早是我们的嘛,干吗去争?争到最后,身体垮了,家庭也
毁了。所以这个「贪」字,对我们人生的障碍非常非常大,孔子讲得很准。
而最后,「及其老也」,年纪大了,「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人老了,患得患
失:「哎呀,我以前当董事长的时候,人家一看到我马上给我倒乌龙茶,现在都
没人倒了。」患得患失了。有一个人当官,退下来了,每天很郁闷。他身边的人
看他这么难过,就想了个办法,就差不多过几十分钟,就在他的门口喊,某某部
长来了,某某县官来了,某某书记来了,然后他就舒服多了。那大家讲,他能舒
服多久?人不把执着放下,那个灵性是一直在往下沉,「戒之在得」。人老了,
应该享清福,应该知足常乐。他假如又在那里比,「哎呀,你看人家娶那个媳妇
,嫁妆有多少」,「你看人家那个儿子一个月收入多少」,他每天就烦恼一大堆
事情。
我们真正要爱我们的父母,他们年纪大了,最重要的是养父母的智慧。智慧怎么
来?得放下这一些人生的执着、欲求。引领父母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这是大孝
。不然他一直贪着下去,他就很难提升了。
所以我们刚刚讲到的,一个读书人,厌恶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代表他的贪欲重
了,这个就很难修道。我们今天奉养父母,一定要让父母衣食无缺,但是不要增
长父母的贪心,不然这个就有爱而没有智慧了。引老人重视精神生活,这个就对
了。不然我们都顺着整个世界的价值观,不断地在追求名利,到头来,自己不快
乐,家庭也都不快乐,老人也不会快乐的。这个是「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
度春秋,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人有时候要看得破,要放下带不
走的。
好,那刚刚我们一直在思考,面对现在种种的思想观念,我们要形成判断,得要
根据这些恒常不变的人生道理。而这个恒常不变的人生道理,即五常是:仁、义
、礼、智、信。诸位学长,母亲出去工作,而没有能把家庭照顾好,没把孩子照
顾好,请问符不符合仁义礼智信?这个时候你就不能说「哎呀,女人出去工作的
都很多,这个正常啦!」不是这个逻辑。大家要注意,这三五十年,女子统统出
来工作了,请问我们的下一代,情况怎么样?不好哦。再下去会怎么样?这个民
族文化就整个断根了。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天下的安危,女人太重要了。
所以安危的「安」字、安全的「安」字怎么写?这个家,谁在了就安了?大家注
意,女人在家了,安了哪些东西?第一,孩子的人格、孩子的心灵很安。「有妈
的孩子像个宝」啊,我每天在外都不流连忘返,去打什么电动玩具,我都是先回
家。门一打开,「妈」,还没看到妈妈就先叫,哦,今天有红豆汤,赶快上去喝
。时时处处都感觉到妈妈的爱。
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爱,他是不跟人计较的。为什么?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满足,
他就希望去给予嘛;一个人觉得内心很匮乏,他就要去控制嘛,他就要去夺嘛。
所以人为什么没有安全感?这个根源在家庭没给他足够的爱,这是源头,病都病
在这里啊!所以今天你看到所有这一些行为很偏颇的人,告诉大家,他没啥病,
就是缺爱而已啦。所以也告诉大家,我也没啥病,就是缺睡觉而已。真的,我五
脏六腑还挺支持我的。所以事情都不复杂,你回到源头才能解决,不然解决不了
。你说在那里心理辅导,他一天能接几个电话?接到连耳朵都快坏掉了。假如孩
子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这些有问题的人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三五十年确实做了一个实验,就是女人出来工作。你们
出去不要说我反对女人工作,你们不要出卖我哦,我从没讲这句话,我现在只是
客观分析给你们听。刚刚我们在思考,现在的人就只能感受到现在,感受到下一
个月有薪水,就只能感受到这么短。他感受不到孩子的心、孩子的人格、孩子的
一生,感受不到,他甚至感受不到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有的女子就不服气了,「我可以工作,我也可以把家庭照顾好啊。」对,你行,
别人行吗?是不是?你看,我们讲这句话的时候,只想到谁?自己嘛。可是事实
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不行。真的,我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都觉得理一个家挺难
的,是不是?还要相夫教子。我只是理家,把家里给弄好而已,我都觉得累得不
行了,更何况还要相夫教子!相夫教子是真本事,那个心要很静。你的孩子第一
次说谎,他的眼睛在那里飘浮的时候,你马上可以知道。「慎于始」,把他导正
过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一辈子都不会再犯。可是当我们的心很浮躁,没有办法体会到孩子的状
态,等到我们发现他会说谎的时候,都已经很难再拉了。
家庭里面很重要的两个任务,第一个就是经济的承担,第二个就是照顾家庭、养
育后代的重责。大家想一想,赚钱重要还是养孩子重要?都很重要,但是较量起
来还是教育孩子重要。为什么?孩子没教好,财富都经不起败家子去花。「成家
犹如针挑土」,你看那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成就这个家庭,积累财富,好
像拿着针把那个沙子一点一点聚起来,这叫「成家犹如针挑土」,小心谨慎、省
东省西的。「败家好似水推沙」,一个家庭的财富要败,就好像那个浪拍起来,
水一下子就把土全部卷掉。
我自己亲身听闻到一个例子,不知道跟大家讲过没有。一个企业的创始人之一,
一生赚了二十亿台币。二十亿台币最起码也是四亿多人民币,很多了。他七十岁
中风,儿子跟孙子在一年之内把他的二十亿全部花光,一年哦。好,结束了吗?
当他的孩子跟孙子把二十亿花光之后,有没有走到他的面前说「爸,我对不起你
」,「爷爷,我对不起你」,然后在那里磕头磕得流血,是不是这个结局?那个
是他做梦的时候梦到的,事实上不会这么演。所以二十亿花光不是结束,是刚刚
开始。他的儿子跟孙子会继续成为赌博的奴隶、欲望的奴隶。
为什么教育摆在第一,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教学为先」,治国、治家,都是如
此。好,那我们看,安了孩子的心,安了孩子的人格,还要安孩子的健康。可是
现在多少人得那个中风、癌症,十八岁、二十岁的人都大有人在。从哪里来的?
从乱吃来的。现在都不在家吃,都在外面吃,不卫生,油腻,致癌物一大堆。
再来,男人都不回家吃饭,在哪里吃?他假如到这些饭店、酒店去吃,会发生哪
些事?「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一句不对,这一句《论语》里面没有。很多圣贤
读书人,遇到这些境界他都不一定有把握,更何况是现在的男人都没怎么读圣贤
书,是不是?我们这里的男士除外哦。都没有这个定力了,你还常常让他在花丛
里面转啊转啊,哪有不晕头转向的道理?是不是?
所以现在当男人也不容易,诸位女同胞要多体恤一下。现在想当君子,一想到颜
回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好,会让自己起心动念的
不能看。结果女同胞都穿成这个样子,他们走路只有拧着头走,连广告都不能看
。所以不能再把男人推到这些地方去了,要让他回到最温暖的地方,让他回到可
以学传统文化的家,是吧?可以享天伦之乐的家。
大家再想一想,看起来是赚到钱了,孩子、家人多花了多少医药费?我们在那里
忙前忙后。太太又有「妇功」,能力又很强,省了多少家庭的开销?再来,陪孩
子读书养成好习惯了,补习费可以省掉。再来,孩子以后不懂事,创业可能花很
多的冤枉钱,有没有省掉?有。而且他创业乱搞,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再来,当孩子人格有问题,得忧郁症要花多少钱?得癌症要花多少钱?以后他
交女朋友,结婚了吵吵闹闹,不要说花钱了,你要操多少心?大家算盘打完了没
有?
当然,大家听完不要太激动,落实传统文化要理智,要循序渐进。你不要回去桌
子一拍:「先生,我不干了!」这样不行哦。到时候我走在路上,会有一个很壮
的男人跑过来问:「你是不是蔡某某?」我一看他的状况,好汉不吃眼前亏:「
我不是,我是他弟弟。」结果这个男人说:「他只有两个姐姐,没有弟弟。」因
为他在家里被疲劳轰炸《幸福人生讲座》,所以对我们家的家事了解得特别清楚
。当下他说「他只有两个姐姐」,我说:「对不起,我是他堂弟。」
所以我们人心要柔软,所有的调整都是循序渐进。而且调整的一个前提是什么?
建立沟通,建立共识,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做什么事越急,越适得其反。
我们北京有一个企业家,他这一次也在青岛论坛,第三届青岛论坛,也跟大家分
享。他的餐厅非常地成功,我们都去过,做得是相当地用心。而他现在循序渐进
,慢慢把它改成素食。而且我们去的时候,他们素食确实做得非常好。他很清楚
都有一个过程、步骤,你马上调过来,家人不能接受,员工不能接受,做好事之
后还是没有结果。所以人心要柔软、要体恤,要循序发展。
我们一个同事,回去之后就跟他先生讲:「素食好!从今天开始,我不煮肉给你
吃了。」那这么干就麻烦了,家里就出问题了,所以她来的时候皱着眉头,很难
过。今天我们在落实传统文化遇到障碍,不能怪别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要不就是我们急于求成,要不就是我们控制的欲望太强,才会造成这些烦恼。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个心境很重要。好,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是一个标
准。我们之后,再以这个来做一个专题,跟大家再交流。
我们现在先观照一下,父母都忙在工作上的时候,能体恤「仁」是两个人吗?想
到自己就想到别人。想到自己,有没有想到自己亲生孩子的需要?他现在最需要
什么?其实说实在的,这个天地很微妙的,道法自然。女子给孩子哺乳,这个是
自然的。所有的牛奶做得再好,技术再高,还是做不到母乳那样好,而且母乳里
面含有很多的营养,可以让一个孩子肠胃非常健康。一个人从小肠胃健康,他就
不生病。万病的根源在脾胃,他吸收若不好了,你给他吃得再好,有什么用?补
品再多也没用。所以能哺乳是最好的。而母亲从孩子在胎中,到生出来,三年哺
乳,孩子共要喝掉母亲差不多一千公斤的血。所以为什么女性老的时候,骨头会
比较空?都把自己奉献给孩子了。
我们看「义」,我们有没有对家庭的义?对下一代的义?还有这个智慧,想得多
远?还有我们对于家人的信诺,我们守了多少?但还是有人很挂碍,说:「那不
出去赚钱不就没钱了吗?」是不是?就好像我道理讲了很多,这个家长都会说:
「你讲得很对,不过分数也很重要啦。」我们刚刚讲了这么多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大家说「你讲得很对啦,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钱现在就是没有」。
大富由天,小富由勤俭。在历史当中绝对没有一句话叫「小富从拼命赚钱」,没
这句。其实我们人都很健忘,都只顾眼前。我们就看两代人就好了。我们的上一
代,父亲一个人赚,还养了五个、七个孩子,省吃俭用,还可以买个房子。他怎
么积攒来的?结果我们现在是夫妻一起赚,只养一个,终生房屋贷款还付不完。
差别在哪里?所以现在有很多事情不一定随他们意,「拼命赚,就有钱」,不尽
然。假如不节俭,怎么赚都补不了,欲似深渊啊!
大家注意,一个孩子假如好虚荣,请问,从他的头发到他的脚,要花多少钱?洗
一次头发,要到美容院;然后眼镜要戴雷朋的;然后吃都要吃好的;连刮胡刀都
要用飞利浦刮胡刀,是不是?穿的衣服、戴的表、穿的鞋子、拿的手机还要半年
换一次,或者一年换一次,打手机也要花钱。请问大家,他这一生要花多少人民
币?赚,够他花吗?而且还不是他在花而已。假如这个太太也很奢侈,那麻烦了
,你这个先生再怎么会赚,也扛不住。所以勤俭才是致富的关键所在。而我们学
习这些古圣先贤留下来的智慧,我们才有办法判断,才不至于随波逐流。
好,我们复习一下。前面跟大家讲到,有效学习的方法、心态,第一个是解行相
应。不要翻书。告诉大家,脑子是越用越活。你不用它,它就钝。真的,李炳南
老师九十几岁讲课,不用拿稿子。「《诗经》说……」「《书经》说……」他就
是脑子常用,很清净,很清楚。有时候人太有福了,依赖的东西越多,人的能力
越下降。听说现在计算机打字很轻松,很多人连字都不会写了。
第二,学贵力行。我们之前讲到,从《弟子规》看,哪一句最难做,自己先力行
。报告大家,我昨天有看两则《德育故事》,因为我跟大家give me five(击掌
约定),是吧?但是记住,不要赶进度。假如觉得这个故事体会得还不够深,重
复再看,不要囫囵吞枣。这个学习还是得深入。真正感觉到这位圣贤人的德行、
存心,印到我的心上了,再看下一则,这就有味道了。
第三,不自欺。我们说了,第一个是时时自知之明,勘验自己的状况。第二,知
之为知之,不可以装懂。第三,有过必改。
孔子在改过的态度上,重复提醒,因为改过是提升自己学问最重要的一环。发现
自己的过失叫开悟,没有活得胡里胡涂;改正自己的过失,人就提升了,这个叫
真修行。而孔子也讲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我们建立一个默契,看到孔子讲「已矣乎」,「如之何」,我们神经要绷紧。这
就是我们孔老夫子在叹气了,我们不能再做出让他老人家失望的事情。这一段,
孔子是说,假如人这个样子,那我也拿他没办法了。
哪些情况呢?「法语」,就是经典的教诲,就是别人给我们义正词严讲的、跟经
典相应的这些话,都属于「法语之言」。我们打开《弟子规》、打开《大学》,
这些都是「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我们听了、看了,「哇,讲得好」,认
同。可是不是这样就结束了?能够对照自己赶紧改正,让行为符合经典,叫「改
之为贵」。不能只是口头上在那里「啊,太好了,讲得都对」,结果自己习性还
是习性,那个就是有口无心。
「巽与之言」,有一些是人家的肯定,有一些是人家委婉的劝告。面对人家的肯
定,我们要谦退;面对人家委婉的劝告,我们要反省。所以这个是「巽与之言」
告诉我们的,我们挺欢喜的,「哎呀,没有没有,谢谢你鼓励」,「谢谢你提醒
」,欢喜地接受。可是欢喜完,也没有反思,也没有修正,那其实还是糟蹋了别
人的鼓励跟提醒了。所以高兴了,却不去反思、修正;然后觉得这些「法语」很
好,却不去改正自己,其实这个都是修到表面,甚至修到虚伪去了,就很不好了
。所以这个是有过必改,这个很重要。
再来,这个不自欺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言行是否一致。所以师
长一开始就给我们的一个叮咛,老人家说道:「做到再说,是圣人;说了以后能
做到,是贤人;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这个就提醒我们,来学习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是希望利益别人,绝不愿意骗人。但是假如我们不时时观照自
己有没有言行一致,就很容易骗人。你比方说我们都劝人,「哎呀,看开一点啦
,放下啦」,自己看开了没有?自己放下了没有?「哎呀,别迷惑了啦」,那我
们的迷惑解完了没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我们自己烦恼还纠在
那里,怎么帮人家解惑?
而这个心态,其实在经典当中,重复提醒这个重要性。我们看,孔子在《论语》
里面谈了好几遍。「古者言之不出」,以前的、古代的人,言语不轻易说出来,
为什么?他们很羞耻自己说了没做到,「耻躬之不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一本《论语》,这样的心境,重复提醒,就告诉我们太重要了。
当我们讲得很高,做得很低,第一个,人的傲慢会起来;第二个,会不知不觉以
为自己就是这么高,就很麻烦了。人以为自己高的时候,你要请他下来,容不容
易?很难啊!我爬到三楼了,底下的人说:「下来吧,下来吧,下来打地基吧。
」「我在三楼了,还叫我下去。」不下去。但是一楼二楼是四根竹竿架的,随时
会晃的。所以人啊,贵自知。自己真实的状况是怎么样,老老实实依经典,依师
长的提醒去做,就对了。
子贡是口才最好的学生,而孔子的因材施教,这在他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当中,
流露得非常地透彻、精彩。「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你
先把你要讲的话去做到。这个都是在提醒,言行要一致。
所以我们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传统文化,每一句,是提醒我们,是劝我们自己
的。一对照还差很远,战战兢兢,不敢懈怠。师长很疼爱我们,保护我们,提醒
我们:「台上的是学生,台下的是老师。」一生,老人家都是这样的心境,「台
下的都是在鼓励我的,都是我的监学,都是我的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我提出问题。」唯有这
样的心境,才能让我们的傲慢不起来。不然这个时代我们的根基都比较浅,得要
在心境上不离老人家这一些提醒、劝告才好。不然说实在的,傲慢、好名闻利养
,太容易了,什么时候上身都不知道。
我举个例子给大家听。我有一次在香港转机,因为那个时候两岸还不能直航,我
每一次都要经过香港。结果有一个女子一直看我。我发现她看我,我就走得比较
快,「是不是来讨债的?」结果走走走,哎哟,好像不在了,我就坐下来。没多
久,发现她刚好坐在我对面。告诉大家,该来的还是会来,但是你要有定力。
结果我就坐在那里,头低低的。她还是继续看我,最后她终于忍不住了,她就站
起来,往我的方向走过来。然后我的心脏就「怦怦、怦怦」,我在想她一定认识
我,是吧?因为台湾的电视台播这个《幸福人生讲座》,已经播了四年多了,从
二五年开始的。我就在那里想:哎哟,她一定认识我,心脏「怦怦怦怦」地
跳。然后她对我说:「啊,你就是那个长庚的医生嘛。」
所以你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的八风动了多少次?无数次哦。最后她说我是长
庚的医生,我差点没有昏倒。所以人那个名利心,名闻利养心,太无形了,你一
不小心,它整个就上来了,所以这个时时要戒慎恐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
埃」。
好,早上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二一年五月六日
课程研讨(六)
蔡老师:大家好!我们谈到母亲对家庭的重要性,我的母亲也是职业女性,我母
亲是小学老师。我们三个孩子,也都是我母亲抚育,所以很重要的是,女性可以
有工作,但是跟孩子这一份亲爱一定不能够断掉。一定要让孩子时时都觉得父母
是爱他们的,忙到孩子都觉得父母不爱他,他的心理慢慢就会出状况了。我们这
个时代有很多「钥匙儿童」,他回到家里空荡荡的,感觉就很失落。他在家庭都
找不到爱,他去哪里找爱啊?所以,要抓住不变的原则。
现在都是小家庭,小家庭好吗?大家庭从小就把自私自利放下,小家庭增长自私
自利。当然,现在要是大家庭很困难,那我们传统文化强调中道,适中。有一个
名词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叫「折中家庭」,就是三代同堂。这个就很好。回到
家里都很热闹,爷爷奶奶都在。
我们小的时候,连叔叔、姑姑都在,感情非常好。像我姑姑很照顾我们,现在我
们这么大了,只要我回去,我姑姑马上说:「来来来,赶紧聚在一起,跟你们好
好聊聊。」感情非常深,一起生活过。而且我姑姑还带我们这些孩子去看电影,
几岁之后就有看电影的资格。结果我还没等到能看电影,我姑姑已经嫁出去了,
害我挺难过的。前不久还跟我姑姑抱怨了一下,我姑姑马上笑着说:「来来来,
带你去。」我说:「没有啦,开玩笑。」所以你回忆起来,所有的叔叔姑姑、爷
爷奶奶,统统是甜蜜的回忆。
这个三代同堂,孩子从小在父母的榜样之下,他想什么都是先想爷爷奶奶,他的
自私就不会起来了。这是给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不自私。走到哪里都替人
想,真正有智慧、有德能的人就疼爱他、栽培他,从而得到很多的助力、善缘。
我母亲虽然在工作,但母亲教书的地方离我们家很近,一下课,我妈妈就冲回家
里来,给我们三个哺乳,相当辛苦。大家可以想象,跑来跑去,还有带几十个学
生的那种精神压力,还要兼顾三个孩子,那种体力的负荷很大的。我母亲曾经体
重不足四十公斤,就是在最累的那个时候。所以印象当中,母亲身体不是很好。
大家记不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只要爸爸或者妈妈生病,你们有没有感觉好像天
快塌下来了?我那时候看我妈妈躺在那里,那种恐惧很深。我爸是从没生过病,
从没去过医院,所以父亲我就感觉他是很大,很壮的,但是母亲就感觉她特别地
操劳。
我为什么能够知道我母亲在我们襁褓当中是这么样的辛劳?那个时候我们没长记
性,是我爷爷给我讲的。他就对着我们讲:「你妈那个时候多辛苦,还回来给你
们哺乳,然后又赶去学校,有时候累到下课铃一响,你妈妈就昏睡过去了,都是
她的学生把她给叫醒的,『老师啊,上课了,上课了』。」所以,父母也好,爷
爷奶奶也好,都是引导我们去感恩,去记住所有父母、亲人的恩德,人格健康啊
。所以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言兴家,一言也丧家,所以这个言语中,
心境非常重要。「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多说感恩的话。」
我们现在真的要回到我们那个敏锐的心,回到当父母流下泪的时候,我们会很自
然控制不住地陪着父母流泪的那一颗敏锐的心。就是我们当孩子,要回到那颗赤
子之心。当父母的也要回到孩子降临在家庭里,那种全然地对他的爱的那颗心。
其实不是世界变了,是我们的心变了。
当母亲的人,孩子在襁褓当中一哭,妈妈马上知道。我跟姐姐、跟妈妈在吃饭,
那个小外甥一哭,妈妈都是提早好几秒钟,就赶紧跑去照顾孩子,我们都是慢半
拍才知道。小孩在学讲话,牙牙学语,他讲了老半天,我一句也没听懂,他的母
亲全懂,还做翻译工作。那个时候对孩子那种同体的细心,假如保持下去,哪有
孩子不成材的道理呢?可是我们慢慢地,被杂事给障住了,被虚荣给障住了,就
为了要去赚更多的钱。慢慢地这个天性产生隔阂,甚至于都快切断了。
现在物欲的增强让我们的心不敏锐了,感受能力越来越低。今天一个孩子都觉得
父母不爱他的时候,你说这个孩子再拥有什么东西他会快乐?当他觉得父母都不
爱他的时候,所拥有的东西是拿来麻醉他自己的,是拿来暂时忘掉那个苦闷,忘
掉那个忧伤的,他真的把病治好了吗?所以现在人在享受生活、享受那些欲望,
事实上,都好像打麻药一样。刺激完了,看到每个人的脸,还是颓丧、还是沮丧
、还是遗憾、还是缺乏爱。
所以人生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都不是钱能解决,是爱才能解决的。只要天性恢复
了,人的能量就恢复了。不管孩子现在是多大,只要能恢复,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是一个健康快
乐的人。但这个就要我们父母回到那一颗无私的爱心,全然的爱心,这个障碍就
可以破除掉。现在纵使有工作,绝对不能少了陪伴孩子、关爱孩子的时间,这个
不能少。它不一定要很长,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觉得,你时时都在关爱着他,哪怕
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都不能省。尤其是当爸爸的,一天最少拿个二十分钟,跟
孩子一起读《德育故事》,讲《德育故事》给他听,「爸爸跟你一起效法这些圣
贤人」。那我们就请了七百多个圣贤人,到我们家来教孩子了。只要能做一个月
以上,保证孩子的笑脸回来。他感觉到父亲是爱我的,母亲是关心我的。这个障
碍就去除掉了。
所以大家不要太挂碍说我现在有工作,我们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上的东西。为
什么说「法无定法」?为什么方法没有固定?因为每个人的心境不同,因为每个
人的家庭客观状况不同,方法怎么会完全一样?诸位学长,您有没有遇过两个完
全长得一样的人?没有吧。有没有遇过两件完全一样的事?都没有吧。所以这个
时候,我们就要很冷静地评估客观状况,才能用最适当的方法去帮人,或者去解
决我们自己家庭的问题、改善我们家庭的状况。这个时候不能够太冲动,也不能
够太强势,这个都会起副作用的。
所以,今天假如太太不赚钱,目前的经济状况没有办法支撑,那还是得工作。但
是要让孩子感觉我们是爱护他的,不能忙到都没有陪伴、照顾孩子的时间。然后
目标是以后有机会了不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家庭、相夫教子,这是目标。什么时
候达成了?那就看我们的经济状况,也看我们跟家里人沟通的状况,凡事发展都
要求水到渠成,不可操之过急。
像我妈妈是小学老师,这一点就比较好,我们下课了,妈妈也在家,就不会觉得
妈妈没在我们身边。所以建议诸位学长,你们假如还没成家,要成家可以考虑娶
小学老师,但是要有学《弟子规》的小学老师,不然她在班级里面,她是王后、
国王,所有的孩子都要听她的,她就在旁边指挥赶快干这个,赶快干那个。结果
在教室里面习惯了,回到家对先生也是「赶快给我做这个!慢吞吞的」,那就麻
烦了。所以很多时候人家都说,你在公司是董事长,你回来不是董事长了,假如
还是董事长那种姿态、口吻,家里的人压力都会很大。坦白来讲,在公司也不应
该这样,「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都是诚敬谦和地去对待一切人
,不是在公司是一个频道,回到家又是一个频道,到了《弟子规》中心又是一个
频道,那脸会抽筋。
接下来,我们请诸位学长来分享一下,上一节或者这几天的课,哪一句您印象最
深,给您什么启发,来徐学长。
徐学长:蔡老师好,各位学长大家好。今天老师讲到,「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
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我对这三句话感触很深,我觉得人经常
会安于现在,遇到境的时候就会随境而转,随习性而转;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只
有自我,不能胸怀天下。这可能是我们要突破的一些瓶颈。以前很喜欢「天道酬
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但是现在的我,更喜欢「宁静而致远」。就像
老师说的,要从最难处下手,可能我的最难处就是很急躁。平时像这样每天学习
就不急躁,但是真的几件事放到一起的时候,很自然地急躁的脾气就上来了。就
像昨天我们习劳,后来要上课了,我刷碗就很快。旁边老师说:「你慢点,慢点
。」当时我就想:你效率高点。后来我就想:效率高和慢慢的,它俩是不是有矛
盾?请教老师。谢谢老师。
蔡老师:这个问题非常好。比方说规划事情,在规划的时候,好像感觉挺慢的,
可是规划好之后,大家都可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去做,这个时候的规划就是很
有效率。这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规划并不慢。再比方《弟子规》
说「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后面讲到「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
,就补之」,这个是动物归原,东西动了以后再把它放回原来的地方。好像要花
一些时间,麻不麻烦?你只看眼前多花了好几秒,于是心想先放着吧,先放着吧
。但是等到状况出来要找的时候,那个花的时间相对就很多了。所以看起来缓慢
,事实上他是很稳;看起来很快,但可能乱了章法,心都急躁了。而这个急躁,
很可能你事情做成了,但是大家都乌烟瘴气的,那人和可能又没注意到了。
一个人他要有效率,要有一个过程。你比方说孩子在那里学洗碗,你在旁边看了
,气都快起不来了,他慢吞吞的,「我来啦我来啦」,你给抢过来了,那他就学
不成。每一个人,小孩也好,成人也好,他要把一个事情做熟练,都有一个过程
。有时候我们急,不给人家这个过程,或者给了他,但是我们在旁边很急,他也
很难做得好,很难学得好。因为人与人那个磁场会感染,你站在他旁边,他就发
抖,或者有压力。
另外一种情况是他真的很慢,他也不是不会洗,他的习惯就慢,这个时候怎么办
?这个时候练放下,放下自己的习惯,配合别人,这个叫随圆就方,没有自己了
,融进去。不然,你快他慢,两个人那个磁场就不大好了。你先顺着他慢,就像
大禹治水,用什么?疏导。等你很配合他的时候,他对你的信任很够了,他会跟
你交流的时候,可以再就这一方面,再有一些增进,这个是属于什么呢?大家是
平的。同参、同学,这个时候就可以融入,然后慢慢地引导,这样可以。但是假
如你是领导,你得抓大方向了,这个时候你不能听下属的,这个时候你就要适才
适用,他没有到那个能力,你硬摆在那里,他压力也会很大。这个时候就要花时
间培养员工的能力了,这个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再补充一句就是,当别人慢的时候,我们也不影响修身。他慢,你正念分明就
好,是不是?你也在用功啊,没有浪费时间啊。我们有时候会觉得「哎哟,时间
浪费掉了,时间浪费掉了」。随时都是提升的时候,能念,提升得也很快,所以
这个时间也不算浪费掉。
所以事物都有不同的一些状况,我们要客观分析。当然第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守住这一颗心
,要在觉悟当中、要在真诚当中,不能急,不能生气,这样就对了。在应对当中
,随这个因缘去应对进退。好,张学长。
张学长:蔡老师,各位学长好!在今天的课程当中,学生有一点体会很深,就是
老师说到如果社会在变,我们要随着变吗?以前社会有许多方面,我觉得非常不
适应,那个时候我就会将自己放在我原本的那个区域里面,一直坚持自己感觉比
较善的地方。但是没有一个智慧,就像老师说的,要懂得一个不变的原则。老师
也说到宁静致远,这句话学生有体悟,但是好像体悟不够深度。老师也引申了两
位圣贤的话语,有一句是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另外就是《
左传》里讲的「弃常则妖兴」,希望老师再详细开解一下。
蔡老师:刚刚我们张学长讲到的,我们在面对人群的时候,很多人的思想跟我们
不大一样,我们跟他们相处,感觉会比较格格不入,或者看起来就是不同党派的
那种感觉。不过,老子期许我们要「和光同尘」,跟他们相处在一起,还是很愉
快,不要觉得我是莲花,你是污泥,别污染我。我们处世,不要显得你特别高贵
,给人无形的压力,就不好。我们曾经都在社会上工作过,跟大众都相处得很愉
快,我以前那些同事知道我吃素,有什么好菜都会拿来给我吃,就是跟他们融在
一起了。
刚好有一天下课了,我们几个比较年轻的老师坐下聊天,在那里聊啊聊啊,突然
聊到传统文化,儒、道、释这些学问。突然我有一个同事眼睛瞪得很大,他说:
「你学传统文化?」诸位学长,他那句话背后是什么意思?他本来觉得学传统文
化的都是什么样的?他是认知、认同传统文化,还是误解传统文化?那这个罪过
是谁的?我们弟子的哦。学传统文化的一定要跟人家格格不入,那才正常吗?不
是这个样子的,否则我们的肚量何在?所以要「和光同尘」,让人如沐春风,没
有不能融合的。他不对的,要叫你去,怎么办?去啊?那你得要有给那个陪坐的
小姐讲到她认同传统文化的功力,你再去,是吧?得要量力而为。我们不要记得
这一条又忘了另外一条。你没把握的就不要勉强,这个时候要练傻笑,「抱歉抱
歉,刚好家里有事」,就好了。尤其说父母、孩子有事,人家就不会勉强你去做
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要委婉地拒绝。
再来,人家做得好的,功劳都给他。我们陪着他干,赞叹他,肯定他,人家很欢
喜,「啊呀,我的付出他们都看得到」。我常常下完课之后,过了一个小时要回
家了,就到旁边走一走,看还有没有同事在那里改作业。假如有,我就进去,「
啊呀,这个社会就是因为有你这么好的老师,才能教出好学生出来。」他本来已
经很累了,听我这么一讲,哦,充电充了不少。常常去肯定、鼓励人家的好,这
个不也是和言爱语嘛。
再来,你觉得对的事情,哪怕任何人都不支持你,你还是很和气地默默地去做就
对了。等做到人家很感动了,人家就会被你带动。所以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我
们绝不要求任何人。其实人都是在要求人,烦恼就来了。觉得别人不对,烦恼就
来了。所以孔子提醒我们,「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别人不怨我们,因为
我们没有强压给他,然后我们也没烦恼,因为我们没有要控制他。所以这个心态
对了,很多问题就不见了。
所以你不要去要求他。而且我感觉,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很正常,为什么?因为他
没有好的家庭,因为他没有好的教育,所以他现在这样是正常的嘛。我们是怜惜
,不应该有不满跟对立,要「悯人之凶」啊,怜悯人家做不好的事情,因为他失
教了,「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很可怜。「啊呀,得了个人
身,这么难得还造孽,太可怜了。」我们尽力协助他,我们做好让他感动,让他
因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信心,这个就是用慈悲心去造缘。那这个时候,人时时都是
包容,太和之气就出来了。人家一定感觉坐在你旁边觉得比较舒服,也不知道为
什么,这个就是我们的存心带给人家的感受。
师长老人家还有一个说法,让我们觉得很受益:「别人错的也是对的,我对的也
是错的。」「别人错的也是对的」,就是说他错的行为,他会发展成这样一定有
他的原因。因为失教了,失教了好几代了,怎么可能不出现这些状况?所以不用
怪任何人了,接受,提起我们的使命来改善。
大家不要学了以后,「啊呀,这我爸没有教我」,去找爸爸;结果跟爸爸讲完,
爸爸说,「我也没学」,找爷爷去;父子去找爷爷,爷爷说,「我也没学」,找
曾祖父去。去哪里找?到墓前去找啊?所以啊,越有这样的体会,越不能让我们
的下一代再走错路了,再走弯路了,这是人生的责任、道义啊。那为什么「我对
的也是错的」?一个人觉得自己对、自己高、自己能,当下那个心态已经是有脾
气在里面,有情绪在里面,已经有傲慢、有高下在里面了,这个心已经错了。常
常讲话就是「我对,我对」,其实他已经错了。所以这一些宝贵的教诲,都要我
们用心去领受,才能转变我们的心态跟气质。
我们提到的五常,「父慈子孝」是正常的,「兄友弟恭」是正常的,「夫义妇顺
、夫义妇德」是正常的,「君仁臣忠」、「朋友有信」是正常的。那我们看一看
,现在社会的乱,乱在哪里?朋友无信;夫妻无义;领导人不仁慈,下属都跳槽
;父母不管孩子,不教育孩子,不慈;孩子忤逆父母,不孝;兄弟争财产。所有
的凶相,不都是因为偏离了这个常道造成的嘛。所以我们看,所有的冲突来自于
不仁--自私;不义--自利;不礼--都是无礼,都是那种强势,甚至是暴力
,对人不恭敬;不智--没有智慧,只看眼前,急功近利,就愚痴了;不信--
人与人当中有信心危机,连夫妻都不互相信任了,那人心就很苦了。
你看以前的人,一诺千金,互相信任,现在都要借条。我们之前遇到一个老人,
他留了很多线装书,特别难得。我们的同仁看了很高兴,翻了好几本,大家都很
欢喜。这个老人一看,难得看到年轻人喜欢古书,他马上说:「哎,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你们回去
看。」我们就很高兴,包起来。老人家又说:「不过你们要注意,别丢了,这个
是我们家传家宝。」我们看他这么叮咛,怕他担心,说:「长者,这样好了,我
们写个字条,看借了哪几本书,然后再还给你。」结果这样一讲,那个老人说:
「你讲的这个是人话吗?还要借条?」
这个话有味道。请问大家,什么是「信」?人讲出来的话叫「信」啊,当人的信
用不是一诺千金,而是那一张有法律效力的借条的时候,事实上人已经无信了。
我们小的时候,去那个杂货店,找人家买什么、赊什么账,自己都记得清清楚楚
,时间到了,赶紧去给人家,都是很有信用的。所以现在是弃了「常」,妖就出
现了,《左传》里说「人弃常则妖兴」。所以拨乱反正,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显
正,才能破除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接下来哪一位学长?
陈学长:老师好,学长们好。末学还没学传统文化之前,其实是很崇尚西方一些
哲学,就是把自己推向那种唯美派的理想主义者。事事会要求很完美、要求很高
,就觉得这个是对自己的一种提升和精进,而且也觉得是对周围人的一种提升嘛
。后来接触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后,就改变了这个想法,可是还是觉得没完全放下
那些想法。这几天来,课程中老师说了很多,要安在当下,对人不要有所要求,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觉得那个心好像开始在沉淀了,就觉得心里很踏实

老师说,在我们还没掌握不变的时候,那就不要动,那就觉得更踏实了。可是老
师又说,我们要以智慧去爱人,尤其爱家人,可以的话,要在职业方面去引导家
人。末学想请问,在我们还没有正己之前,是不是应该安在当下?尤其家人的职
业不是很好的职业,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
然后就等待机会?就像老师说的,孩子如果这一辈子教不好,就下一辈子。
蔡老师:我们说「法无定法」,就是我们说「不行的话再等下一辈子」,这是对
那个责任心太重的人说的。假如他已经吊儿郎当了,我还跟他讲下辈子再说,那
就完了。大家了解吗?你对急的人,你要叫他缓;你对太缓的人,你要叫他积极
一点。
这一段话,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真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刚刚一
直在叙述,回到孩子在襁褓当中时我们那种完全信任、完全成就他的心,回来了
,安住当下,跟家里人的每一句话,是爱语,柔软语;每一个眼神,是关怀、体
恤;每一个菜,都是夹着爱心炒出来的,他吃下去,很补。处处地用心,就对了
,为什么?往后的发展跟我们现在的用心是相关的。「欲知将来结果,只问现在
功夫」,只问自己的诚心有没有真正体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那可能有人听到这里说,好,我就坐在那里,真诚吧,然后一句话都不讲,这样
好不好?这又太执着了。随缘分,孩子刚好有一个什么情况,你很柔软地提醒他
一下,提醒先生一下,这都很好。我们不能听完课以后,都是修自己、修自己,
不要讲话了,不要跟……那又偏到另外一边去了。重点是不要求别人,好好地提
升自己,然后在每一个缘分、应对当中,真诚、慈悲就对了。守住这一颗心,真
诚、慈悲去对应一切的缘分。
再来,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纵使现在先生的一些事业方向不是很对,但毕
竟他的认知还没到那里,你不能一下就要求他的认知怎么样。这个时候,你是先
去肯定他为家庭的付出。我们有时候,就谨记他的不好,都忘了他的好。看他做
的那个行业不顺眼,然后整个心情就很不好,却忘了他是为了这个家在拼搏。所
以我们先肯定他的这个为家庭的承担,然后做好我们的工作,让先生觉得我有这
个贤内助,真是非常放心。对你很自然地越来越信任,慢慢的,很自然的,很多
观念就开始交流。甚至于让先生觉得,我这个太太就是学了《弟子规》,越来越
贤慧。他肯来接触了,很多道理你更自然地就可以跟他沟通,建立共识,然后就
水到渠成。
你们要放下分别。不是说这一位学长问的这个问题,好像就是她的问题。我感觉
好像她在听,你们都没在听。人要把每一个问题都当做自己的问题吸收,那积累
得厚啊!等你真正遇到这样的人,你就可以跟他侃侃而谈。我们坐在那里,这个
跟我没关,那个跟我没关,「呼呼」睡着了。要积累啊,不是自己需要而已啊,
你要胸怀天下人的需要啊。每一个字、每一句,你都把它印在脑海里,生怕没吸
收,以后用不上。「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我们几位老师讲课,李越老师讲礼,我也要跟她学习啊。女子应该怎么坐,我都
要学啊;歌应该怎么唱啊,我都要唱啊。果不其然,我回台湾,她们都没来,谁
上?我上啊。那时候我假如没有认真跟她们学,我能上吗?是吧?所以学习学得
好不好,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慈悲为本。人学习积极了,就是他有悲心。学的过
程,又体会种种客观、每一个人的个别状况,那他就能方便为门,就能够给人很
适合他的方法、心境。慈悲为本。陈学长问的问题都是很实际的问题,学问本来
都是用在生活上的,不是理论的东西。下一位学长,王学长。
王学长:谢谢老师。这几天,我对老师讲的感到最深切的是,「邦有道,贫且贱
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个助
纣为虐,如果自己大富大贵,也是耻辱的,这个很好理解。「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这个我很有感受。如果是「邦有道」,就是他本来是正确的,但是我
们帮了他以后,自己也没有强盛起来,没有自强自立,这个时候被别人看到以后
,也是起到了反的作用,这个我觉得也是耻辱的。
特别让我很有感触的,在中国大陆有一个创业培训,一年拿出几百个亿给大学生
、下岗失业人员,还有转业军人,进行免息贷款,让他们创业。在中国大陆有一
句话,就是「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就是大家都在做生意。但是
到底会不会做生意,没有做探讨。但如果带动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时候,给了十
几万、二十几万,他最后做生意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4-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赔掉了,最后还负担了一身的债务。
实际上在帮这些人的时候,国家实际损失最大,个人最后一蹶不振,家庭又有了
沉重负担。我觉得这些都是帮而无道,这是我的体会,就是在帮别人的时候,还
得要合情合理合法,还要自强不息,自强自立。
还有个问题,「人有三宝精气神,世有三宝天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精
气如何来保护,怎样来聚集,希望老师有统一的解释。谢谢。
蔡老师:刚刚王学长提的问题,尤其在精气、养生方面,应该请我们彭鑫博士做
个专题报告。这个很重要,因为我讲不好,我对这个研究不足,所以大家可以看
彭鑫博士的光盘。彭鑫博士有两次的专题报告,一次在青岛第二届论坛,一次是
在唐山论坛,这一次青岛第三届论坛,彭博士也去了,应该会有新的带子出来。
再来有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叫《寿康宝鉴》,这个非常好。其实我们看,人的
意念能引我们的气,你是正念就引正气,邪念就引邪气。而这个身体的健康,跟
饮食很有关系,跟运动很有关系,还跟节制欲望很有关系。
我们讲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不只是男子,男女那个精气都是不
能耗损的,那个是人体的精华。这个西方人只看表像的东西,看不到无形的能量
有多高。他们说,男子的精液就是蛋白质啦,就分析出那些物质而已。可是它却
可以变成一个人体啊,你就知道它看不到的部分有多大的能量在里面,怎么可以
跟一般吃的蔬菜水果就画上等号。人体的脑脊液,跟精液都是差不多的成分,人
耗损精气之后,他会脑子空虚。很多的年轻人不懂,还说教科书上面说纵欲是正
常的,没有关系。而且说,放纵欲望之后,心情比较轻松。这个一派胡言!可是
编进了教科书。
你说这个时代,似是而非的道理太多了。多少孩子就是被这个纵欲害死了,整个
成绩快速下降,二十出头看起来像个老头。这个都是事实啊,彭鑫博士他都遇到
这些情况了,那个人哭啊,十多年来都找不到问题,成绩本来很好,是家里人的
希望,本来还是足球队队长,最后就是因为纵欲,整个都垮掉了。所以保身节欲
很重要。那这一些,男子要懂,女子也要懂,这样才懂得爱护彼此。这个是《寿
康宝鉴》。
好,那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好,谢谢大家。
二一年五月六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无争无求。清净平等。知恩报恩。知足惭愧。去恶就善。事师三皈。奉持经戒。不念人非,欣乐人善。关怀照顾,言传身教。言动安徐。公平公正。吃素印经。随缘济众。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个宇宙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应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互助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章到此结束,谢谢您的阅读!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祝各位福慧增长、六时吉祥、法喜充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9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