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8|回复: 2

[学佛交流] 初学佛人不能闭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学佛人不能闭关



闭关的真实意义何在呢?闭关是身居密室,集中时间修炼的一种方式。闭关的要求是身居密室或深山岩洞,断绝会客、联络、交往等,清净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集中精力修持佛法、禅坐、观想、诵经、持咒念佛等,完成规定的程序,获得相应的成就。闭关也就是关闭的意思,是要修学佛法的人关闭自己的贪焚、欲望、执着与烦恼等,把自己的身心关在屋内或室内,把能够污染心灵、障碍修道的杂念都被关在门外、关在心外,保持内心清净,念念与佛相应。而不是把自己关起来就叫闭关,如果只把自己关起来,而内心浮躁烦恼,得不到净化,那只是形式上的闭关而已。
 

闭关者住的房子称为“兰房”,也称为“关房”,一般都建在僻静处,兰房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如有小阳台能让闭关者晒到太阳,内有厕所等等。在闭关期间,以不出兰房为原则。所以在兰房外,必须有人护持饮食、医疗等等,称为“护兰”,也称为“护关”。可见,要有一定资格的人才能闭关。
  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有一段故事,很能令人深省。当时莲池大师认识一位老法师,这个老法师修行很不错,可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却堕落了。是什么原因呢?这个老法师年轻时住山,修行得很好,真的做到了“外不着相,内不动心”的境界。
  后来他接受信徒们礼请,在都市里建了一个道场,并做了住持,他一下山,与社会上的五欲六尘接触多了,道心就退转了。
  莲池大师提醒他,以善巧方便做比喻,莲池大师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说这个法师的。
  莲池大师说:
  “过去在山隐居的时候养道,觉得很不错,以后一接触社会,没多久就被污染了。这说明住山不是初学人住的,初学人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就去住山、住茅蓬闭关,没有经过考验,好像修得不错,一出来就变形了。因此,住山、住茅蓬闭关的是什么人?是已经得定开慧之人。换言之,修行在何处修?在五欲六尘中修,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关关都要通过,真的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不受诱惑,才有资格闭关;如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没有把握,还会动摇,还得好好去参学……”。
 

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闭关呢?古代禅宗中流行一句话:
  “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可见对禅僧来说,必须等开悟后,才能有资格闭关。因为闭关修行需要一定基础,否则,闭上三年、五年,不是一无所成,便是因为魔障,不能如期地完成原来的誓愿。历代禅宗的行者,若无破本参,就不得闭关,破本参就具有明心见性的条件,依此明心见性,方得闭关,因为没有明心见性者,一入关房,不得实际修法,不得其门而入,生死根源不得破,唯有虚度光阴而已。吾人修行要先福慧资粮具足,才谈得上住山闭关。否则一个人在关房中,心不能自在安住,充满种种贪嗔愚痴、执着挂碍,身在关中心染尘,那也不算闭关;更有严重者知见不对,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也时有所闻。因此真正的闭关要能做到关闭六根贼、禁遏妄想心、正观三毒贼才可以。
  除禅宗之外,其它各宗派的研修者也常有闭关之举。如净土宗为了念佛修行,闭净土关:华严宗为了修法界观,读诵《华严经》, 闭华严关。在佛教中,有一种名为
  “闭生死关”最为感人,有些大修行人发大誓愿,愿于一生中了脱生死,所以令自己人生的最后几年或十多年在闭关生活中度过,直到自己觉得有了生死的把握才出关:如果没有把握,便誓不出关。

   近年以来,一些净土宗的行者,乃至一些修行者,修行还没有得力,下手还没有找到方便,动不动就要去闭关,有的人甚至张口闭口说要闭关,似乎以闭关的名誉来衬托自己的声望,甚至带有消极以待而闭关,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这与原本闭关的含义,大失所违。也有人为了名利,为了让别人崇拜自己而闭关,把自己关上三年两载,一无所获而出关,这只是一种炫耀自己的方法与手段而己,从根本上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也有的寺院还为闭关者四处张扬、大搞法会,表面上是为庆贺闭关者“入关”与“出关”。
  而举行隆重的仪式,实际上是一种虚荣心,恐怕别人不知道谁在闭关,既然要闭关,干吗还要让别人知道,闭就是关闭、封闭的意思,为什么还去对外开放呢?记住修行人要从实际出发,千万不能做表面文章,那样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学佛的人,修道的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不能学得一点佛法知识,就贡高我慢、自高自大。修行也是极其漫长的路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妄求神通、开天眼,或者大彻大悟。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说:修行人切不可瞎打妄想,想得神通、得缘法、得名誉等种种念头。久久必至着魔,若不与汝说破,恐汝以此为好念头。妄想日日增长,必定着魔无疑。但是有些人才初学道,就马上要到深山闭关,逃避人间责任,成为懒惰的借口。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在家出家修行佛法的人,凡是初学在没有得到明心见性的时候,没有断一品见思烦恼的时候,就不要盲目地去闭关,也不能去闭关。若想去闭关,不仅要知道闭关的真实意义,也要懂得闭关的正确方法,否则方向不对,方法不当,执见错误,那就将会徒劳无功,费心劳神而不得其真实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4-17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债务偏重者要心无杂念非常难 。闭关为不明智的选择 。
发表于 2020-4-1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惭愧惭愧,之前一直想得神通,却发现神通才是障碍,反而   清心净口,才发现自己身心的不同以往,,,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7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