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66|回复: 31

《楞严经》说了是妄心出生地水火风四大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此问题,论坛诸兄请赐高见!!!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有礼缺貌兄进来点评!

点评

有礼缺貌装没看见。 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5 14:53
 楼主| 发表于 2020-4-1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高云飞兄,进来拍砖了。:D

点评

山高云飞,不敢面对《楞严经》? 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5 14:54
发表于 2020-4-11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不请自来 ,顶个帖 。

点评

顶得好!谢谢。 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5 14:54
发表于 2020-4-11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N2境界为缘长六粗

(粗惑)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前文提到最初的三细,“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一段文就是说的六种粗相里的五种粗相。
这六种粗相是:
(一)智相:它是属于一种“俱生法执”,有法的执着,它就分别。为什么叫“智相”呢?就因为这个智,不是究竟的智,而是智的一个相,它有一种分别的能力,这种能力属于俱生法执。怎么叫俱生法执呢?这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那个“性”似的,所以这叫“俱生法执”。
(二)相续相:属于“分别法执”。
(三)执取相:属于“俱生我执”,“我”的执着。刚刚是“法执”,这是“我执”。
(四)计名字相:这个是属于“分别我执”。
(五)起业相:由前边“计名字相”的分别我执,就又生出来一种“起业相”,造种种的业。
(六)业系苦相:因为第五是起业了,第六这个“业”就把你捆住了,好像用绳子把你绑上。绑上,就应该受苦了,所以第六种,就是“业系苦相”。
以上这些相,是属于六种的粗相。头一次听,我相信都不会太懂的,研究时间久了,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现在你先由耳朵过一过,八识田里有一个印象,有一个认识。你佛法研究时间久了,一定会豁然贯通,明白这个的!
如是扰乱:好像前边所说的“无同异中”,和虚空世界“炽然成异”,这么混合起来,混乱了,好像没有什么秩序似的。那么“如是扰乱”就相待生劳:这么在里边互相有同、异发明,久而久之,就生出一种“劳”来,这就是方才说的“智相”,生出头一个粗相来了。劳久发尘:在这个劳久了,就生出一种相续的相。“劳久”,就是相续相。“尘”,也是一种尘劳。尘劳,就是“执取相”。“发尘”,就生出那种相。自相浑浊:自己和自己就都互相这么浑浊,搞不清楚了。
由是引起尘劳烦恼:由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这种种的关系,就引起来一种尘劳烦恼。“尘劳”,怎么叫尘呢?就是不洁净、不清净了。前边那儿不“自相浑浊”吗?由此就引起来尘劳烦恼,就是起业相。尘劳,也就是烦恼;烦恼,也就是尘劳。所谓“劳”,有八万四千尘劳,也就是八万四千种烦恼。因为上边“生劳”,“劳久”又“发尘”这种种的关系,就生出烦恼来了。烦恼一生出来,这就成了山河大地,什么都现出来了!
(粗境)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真有为法。
“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一段文,就是第六的“业系苦相”。
前边这个“如是扰乱”,这就是一个境界相。像前边所说这种种的扰乱的情形:就是有同有异、有无同无异,这种种的境界扰乱,就生出“六粗”来,所以起为世界:“起”,就是生起来,也就是动。静成虚空:虚空是静的,生出这山河大地,它就是静极生动,在静里头生出动。生起来,这就成了一个世界,有山河大地,一切一切的房廊、屋舍这依报。“静”,就是寂静;寂静,就是虚空。虚空为同:虚空是同,世界就是不同了。虚空和什么同呢?虚空和什么都同的,它没有什么分别。因为虚空没有什么分别,这叫个“同”。世界为异:世界怎么叫“异”了呢?这个世界,因为和虚空不同,它有了色质、有了色法、有了形色、有了相、有山河大地。生出山河大地,这成了世界了!等等这后边还有详细的解释。
彼无同异:这个“彼”,在虚空里头本来也没有所谓“同”,也没有所谓“异”。真有为法:现在生出世界、众生来了!由虚空里头,由业相、转相和现相,就生出智相、相续的相、执取相、计名字相、业起相,加上这一段文的“业系苦相”。生出六种的粗相,种种的相就生出来了。

点评

大师兄,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5 14:55
发表于 2020-4-11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M2后之相续(分三)
N1世界相续 N2众生相续 N3业果相续 N1分三
O1生能成四大 O2生所成四居 O3结成种相续
今O1

(风大)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不光成了世界,这个世界又有四大──地、水、火、风,现在先讲风轮。
觉明空昧,相待成摇:在这个真正“觉”的本体,它是光明的。这个虚空,它空晦明昧;虚空的晦味和觉性这么混合,空和觉体这么相对待,久而久之,它就动了。它一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为它摇动了,所以就会发生一种风。这个风,在这个世界的地底下有一种风轮,所以“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这个风轮,我们现在都说虚空里有大气层,过了大气层的地方就没有空气,但是也还有的地方有风的。地、水、火、风,这都是讲这个“轮”。这个“轮”,不一定说是轮转,就是周遍的意思。这个风周遍,有一种力量来成就这个世界了!在后边,还有很多的讲法。
(地大)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空生摇,坚明立碍:这个“明”,属于火。因为虚空生出这种动相来了,在这个虚空和妄明,就生出一种阻碍了。彼金宝者,明觉立坚:“彼”,是那个。在地大里头有一种金,金性很坚硬的。所以彼金宝者,“明觉立坚”,因为金有一种光明,和这个“觉”又有这种的因缘,就生出一种坚硬的性。故有金轮保持国土:所以有金轮──有这种金的性质,来保持这国土;在地、水、火、风里边,它也有一部分,来支持这个世界的。
(火大)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坚觉宝成:金是坚硬的,地也是坚硬的,这种坚硬的宝成就了。摇明风出:这个金生了一种摇动的境界,就有风出。风金相摩:在这种的情形之下,风和金相摩擦,故有火光为变化性:所以就有一种火光,为变化性。
(水大)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宝明生润,火光上蒸:这个金有一种光明,“生润”,久而久之,在金上边它就生出一种润来,生出一种水的气氛来。下边这火光再一上蒸,蒸到这种金上──这个金,不单单就是黄金,就是金属的东西。故有水轮含十方界:因为这火一上蒸,金有一种润的湿气。火上蒸,就有水出,所以就有水轮,这个水也是遍满十方的。
**O2生所成四居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在水轮之后,就讲怎样有海,怎样又有洲潬。
火腾水降:火往上升,水就往下降。因为上边说金有一种润气,火蒸,这润气就出水;出水,就有水轮。所以现在说火向上腾,水向下边降,交发立坚:互相交发,就生出一种坚硬的地来。湿为巨海:“湿”,水下降就湿,变成大海。乾为洲潬:“乾”,就是洲潬,就是陆地。
以是义故:因为“火蒸水降”这种关系,湿的就变成巨海,乾的就变成洲潬。以这种的道理,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在大海里边,虽然说是海,可是常常也有火光。彼洲潬中,江河常注:在洲和潬里边,也常常有江、有河,来回地流注。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水、火互相来斗争,水势若是劣了,没有火势这么强,那么水、火一蒸烧的时候,就变成有高山。是故山石:为什么说这是水、火所造成的高山呢?因为这山石,击则成焰:你一打石头,那石头里就有火星出来。“成焰”,有火出。融则成水:有的石头,你一热到极点了,它就变成水了。好像火山爆发,为什么它会爆发呢?也就因为水、火这种蒸燃的力量大了,所以就由山里头窜出火来。
土势劣水:土的势若劣于水,没有水势的强,抽为草木:在水和土这种的因缘之下,就会生出来一种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为这个,所以有树木和有草的地方,你用火一烧,它变成灰了。“灰”,就是土。草多的地方,就叫“薮”。因绞成水:草和树木,你若用力一绞,那里头就有水流出来;绞它成水了。
**O3结成种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互相都有个“妄”交织,互相交织这种的妄念而发生,互相作种子。水和火里边,就有山和草木的种子,变成山了,或者变成草木了。“递相为种”,递,就是传递;互相你传给我,我传给你,都互相作种子。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以这种互相传递,互相为种的因缘,是故这个世界,就是周而复始的;毁灭了又再成,成了再毁灭,由成、住、坏、空这种种的情形,所以世界是接连不断的。



发表于 2020-4-11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的好,若是不懂就落入陷阱。

正好,我也想就无情能不能成佛,做一讨论,就在此一并。

首先,楞严经上有一个比喻:你无故瞪着虚空看,疲劳之后,眼睛有翳病,看虚空中有华。此华其实本无所有,是你眼睛有病,好像有华。

那么,所谓四大亦复如是,本是菩提瞪发劳相,本无所有。不是妄心出生四大,而是妄心妄想(以为)有四大,如同梦中见物。

空中之华,即是虚妄,怎会结果?无情亦是虚妄,又怎会结出佛果?

点评

你这个帖子,满满的是坑。呵呵。 请问: 第一,妄心,是心还是物?四大,是心还是物? 第二,物不能生心,心能生物否? 第三,四大是你用妄心以为出来的? 第四,请你马上以为一堆大火出来,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5 14:59
佛经博大精深,被人念歪了,理解错了,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情况非常多。因此,争论不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4-11 19:51
发表于 2020-4-11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M1顺次成结 M2更以喻明 M3逆次合喻
今M1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由汝无始:为什么?因为你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心性狂乱:这“心”是哪一个心呢?就是清净的心。“性”,就是真如的本性(自性)。在你清净心和真如的性上就狂乱。这个“狂”,是个什么呢?就是你的“生相无明”,这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生相无明,有分别的法执、俱生的法执,这就是“狂”;狂,就是无明。这个“乱”是什么呢?就是以前所讲的“三细”,在这儿就叫“乱”。“三细相”是什么呢?(一)业相、(二)转相、(三)现相。这三细,是由业相而成转相,由转相变成现相;这三种的细是很微细的,凡夫所不能觉察到的。就因为“一念不觉生三细”,在这一念无明里头,生出这三种的细相。这个“乱”,就是表示这三种的细相;由这种的相,就生出来第一个结。佛拿着他那个宝叠华巾结成六个结,表示在“一念不觉生三细”的时候,这是第一个结。
知见妄发:知见妄发这个时候,就“境界为缘长六粗”,长出六种粗相。六种粗相,第一是智相。在前边讲过的,这个“智”就是“智慧”,但是这个智慧它有了一个相,什么相呢?这是属于世智辩聪的,就是一般世界上人所有的这种世俗智慧,好像声、光、电、化、科学、化学,乃至种种的学问,这都叫“世间的智慧”,这就叫“智相”。由这个“知见妄发”,就生出来一种智相,这是第二个结。发妄不息:又生出来一个“相续相”,它不停止,这就是第三个结。
劳见发尘:在“劳见发尘”这一句上,包括着“执取相”;执,执着;取,爱取。执取相生出来一种执着,又生出来一种“计名字相”,都是在“劳见发尘”这一句里头包着。计名字相又生出来一种“起业相”,这是第五种。第六种就是“业系苦相”。这六种粗相,在“劳见发尘”这一句,就包括着后边执取相、计名字相、起业相、业系苦相这四个相;这四个相算三个结,是最后的三个结。
**M2更以喻明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就好像前边不讲过直视虚空,视久发劳了?发劳了,就看见在虚空里,有狂华现前了。于湛精明,无因乱起:就在如来藏性上,也没有什么因缘,就“乱”起来这“无明”了。
**M3逆次合喻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不但这“三细、六粗”是好像眼目久视,它发劳而见空华一样,就是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所有的宇宙,这“一切世间”,就不是单单我们这个世界了,这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世间。所有这些山河大地,和“生死、涅槃”,这都好像由眼睛久视发劳,一样的情形而成就的。在虚空里本来没有华,而生出一种颠倒的华相,都是这个道理啊!你知道这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从什么地方来的?都是从众生的无明,“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有这种的助缘,生出这六粗的相来,都是这样子成就的。
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发表于 2020-4-1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
**庚二别明迷悟分二。辛初明众生迷真成妄分三。壬初明所起妄因
**
**性觉,即前文之性觉本觉,性觉原本妙明,本觉必然明妙,不落能所;但因妄欲加明照于本觉,遂将妙明转为能明之无明,将真觉变为所明之妄觉,故曰:‘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此即无明不觉,一念妄动,亦即下文所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此本具妙明之性觉,元非所明之境,但因加明于觉,妄以本觉为所缘境,本觉终不可明,遂以晦昧之无明业相为所明,此所明境,因能明之无明而立,故曰:‘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明之无明业相,既已妄立,复由无明力,转本有智光,成为能见之见分,故曰:‘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属三细中能见分。觉性本无能所,更无同异,但因一念无明妄动,使本觉真空,成为晦昧之顽空,空同界异,因异显同,世界之异相未成,虚空之同相不显,既无异相,亦无同相。今因能明之无明,欲有所明,而立此晦昧之无明业相为所缘之境,而引生妄觉之能见分;能见本无所见,但因缘于晦昧空境,定欲有所见,而于无同异中,忽然见有种之差别异相之境像;故曰:‘于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属三细中相分。既立能所,心境相对,遂因异于彼炽然成异之异相境界,而立一种同相之虚空。由于虚空之同,以及境界相之异,一同一异;互相发明,复成立一种,无同无异之众生相。众生相貌各异谓之无同;众生觉知本同故曰无异。如是炽然成异之境界相,为成立世界之始因;因异立同之同相,为幻生虚空之根本;同异发明之众生相,为众生相续之原因。空、界、众生,无不皆从自心幻生,还复扰乱自心,故曰如是扰乱。此即前文:‘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成色,色杂妄想,想相成身。’以及下文:‘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此皆明迷真起妄,亦起信论云:‘无明不觉生三细。’相待以下是:‘境界为缘长六粗。’谓能见之众生,所见之空界,互相对待,而发生劳相,劳相即六颜粗中智相。由于境界为缘,致使藏识海中扰乱动摇,起智分别,转生劳虑,即引生第七识俱生法执。劳久,指第七识恒审思量,相续不已而成六粗中相续相,属于分别法执。发尘,谓第六识周遍计度,我及我所,是六粗中执取相,属俱生我执。由我取境,因境牵心,心境和合,遂成十二类生。即前六入文中。所谓:‘由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是六根初起之众生相,非今所受之果报体。自相浑浊,谓第六识心,不了万法唯心,分别人我,是分别我执,六粗中计名字相。由是引起尘劳烦恼,即六粗中,起业相。因六识分别,而生憎爱取舍,取是贪,舍是嗔,执著名痴,胜我者妒,不如我者慢,如是贪嗔等烦恼,皆由计名字相起,故曰:‘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楞严经讲记海仁法师
发表于 2020-4-11 19: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20-4-11 19:10
问的好,若是不懂就落入陷阱。

正好,我也想就无情能不能成佛,做一讨论,就在此一并。

佛经博大精深,被人念歪了,理解错了,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的情况非常多。因此,争论不休。
发表于 2020-4-11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不仅念歪,而且坚执己见,拉帮结派,立山头,做大王。
发表于 2020-4-11 20: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论坛里恶人,邪人比世俗社会还要多。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发表于 2020-4-12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们吉祥如意)明珠禅寺释道淳大和尚敬发宏愿:为感十方有缘护持,弘法利生,现将108颗星月菩提念珠在大雄宝殿佛前诵念一亿佛号,佛力加持108天洒净免费结缘众生,愿有缘人得佛护持,念佛精进,阖家安康,与诸佛菩萨永结胜缘,永受诸佛菩萨加持庇护。结缘佛珠联系圣云登记:电话微信13620481036 (法缘殊胜-顺佛缘结缘,受师父法命随喜转发告知-合十感恩)
发表于 2020-4-1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明之力,转真见成妄见---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color=#444444 !important][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复制链接]
演程居士



4722
主题
4万
帖子
6万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积分67212听众204收听2
电梯直达[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4-2-19 11:44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佛修行必读宝典,如何少走弯路、速得利益,适合每一位新老同修!
酉二 详应前文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初二句,妄境似有。见即见分,合上以目观见。见缘即见所缘之相分,合上国土众生。此见、相二分,依自证分而起,属依他起性;依他如幻,非有似有,故曰似现前境。诘其根本,元我真觉堕在妄明之中,以为其咎,觉明二字,亦即四卷中,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性觉即自性之觉体,本具妙明之德用,不假明而明之,设若必定加明于觉体之上,则此必明一念,即是妄为,不当为而为也。即转妙明为无明,性觉成妄觉,由此妄觉,遂起见、相二分之妄。觉明乃为根本无明,诸妄总因。四卷三种忽生相续,无不因此而成。
  见所缘眚者:见即转相之见分,所缘即现相之相分,皆由无明之力,转真见成妄见。此见即眚见,遂有所缘依、正之眚影,合上见病为影。
  觉见即眚者:接上句,谓非但所缘是眚,即觉明所发之能见,亦即是眚,以俱依无明而有,妄体本无,合上影见俱眚也。
  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者:此明真体非病;上觉字指真体,下觉字指妙用。缘字双摄见分、相分,能、所二缘。谓本觉妙明真心,遍觉能、所二缘皆妄,此觉体自不堕妄中,实非有眚妄见可比,故曰:‘非眚’,合上见眚非病。《正脉》云:此阿难所见身境,即有两重难知:‘一者难知其为别业,以与众同住,彼此不异也。二者难知其为妄见,以与众见同,信其实有也。故以前眚 影,两重易知者例之’。问:‘身境同见,何以类眚影之别见?’答:‘众生依自心法界,而迷起梦境,法界唯心,梦境非有,故为别为妄,见同众人,不过业同同见耳,岂同外教共一而实有乎?譬如千灯一室,虽同处而各别光满;又如群翳观灯,似同轮而实各病;及其一人病愈,只消一人之轮,始知非共一,而非实有矣。’二就所例法进退合明竟。
  申三 结见见即释离迷闷 分二  酉初 令取上义转释  二 令对目前会释  今初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
  上来别业中种种发挥,结归觉缘非眚一句,正转释见见非见之迷闷也。首句即上觉缘见相二分二字;二句即上非眚二字。一、三觉字是真体,所觉即能缘所缘,由无明所熏,知见妄发见分,发妄不息,劳见发尘相分,悉皆如眚,真觉未觉时,常堕眚中,一觉所觉是眚,则此真觉,即已离眚,非堕眚中矣!此牒前本觉明心,觉缘非眚,及前能见眚者,终无见咎,又见眚非病之义,亦如圆觉所云:‘知幻即离’是也。
  此实见见:此字即指上二句,实即见见非见之义。比显云:真觉觉于所觉是眚时,真觉不堕于眚中此上二句义;即前真见,见于见精带妄时,真见非堕于见精妄中,彼此意义相类。 云何下责怪之辞,见性即是寂常心性,所应取为本修因者,云何复将此妙觉明性,名为觉、闻、知、见?何异将连城之璧,唤作碔砆,岂不误哉?觉、闻、知、见,即是六精,体同用异。‘元以一精明,分作六和合。’觉知二字,各具二精,即带妄之见精也。众生既不可执妄为真,亦不可将真作妄,如祗认见、闻、觉、知为心,则被所覆,即不见精明本体矣。须知真心虽不离见、闻、觉、知,本不属见、闻、觉、知,方有超脱之一日也。初令取上义转释竟。






发表于 2020-4-1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M2略彰生灭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迷妄有虚空:因为有这种晦昧,就生出来一种虚空了。这虚空,都是在这个觉海里边生出来的。所以后边偈颂上就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这虚空,我们认为是很大了,但是在大觉性里边,它就像海里头一个水泡那么小。你说,那多小呢!所以说“迷妄有虚空”,因为你依真起妄,有了妄了,然后就有了虚空。依空立世界:有了虚空,然后就立出世界来了──有这个十方,又有三世了。想澄成国土:因为依空立世界,由这个妄想和澄清的这种性,又变成国土了。知觉乃众生:有这一种“知”和“感觉”,那么这就变成众生了。
前边偈颂说,“觉海性澄圆”,说这个“觉”像个大海,它的性是清净而圆满的。“圆澄觉元妙”,它这种清净圆满,本来是非常的微妙的。现在说空生大觉中:我们人人都知道有个虚空,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们知道吗?我相信是没有人知道的。为什么没有人知道呢?因为这个虚空特别大,没有人可以知道虚空的边际和来源。虚空的母亲是谁,也没有人知道,只知道是虚空。现在,在《楞严经》上给你指出来了。这个“空”,是在大觉这个觉性里边生出来的!不单在这个大觉性里生出来的,它在这个大觉的觉性里边非常的渺小,非常之小的。有多大呢?如海一沤发:虚空在这个大觉里头,就像大海里头有那么一个浮泡一样。“沤”,就是一个浮泡。所以你说,这个虚空在大觉里边,它是多么小呢!
有漏微尘国:这所有一切的有漏。什么叫“有漏”呢?就是欲漏、有漏、无明漏这三种。那么在这么多的有漏的微尘国里头,皆依空所生:这一些国家又是在虚空里头生出来的。空在大觉里边生出来的,这一些国又是在虚空里头生出来的。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虚空在大觉里头,好像一个沤一样;这个沤若灭了,虚空也就无有了,何况这一切“三有”的世界呢!“三有”是什么呢?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这三有,也是在虚空里头生出来的。那么空都没有了,何况三有呢?三有也就没有了

发表于 2020-4-14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悟一真法界,见、相二分俱属空华,万物、见性本来一体,故能令汝超出是非---大佛... [color=#444444 !important][color=rgb(68, 68, 68) !important][复制链接]
演程居士



4722
主题
4万
帖子
6万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积分67215听众204收听2
电梯直达[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url]

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表于 2014-1-30 20:59 | 只看该作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学佛修行必读宝典,如何少走弯路、速得利益,适合每一位新老同修!
本帖最后由 演程居士 于 2014-1-30 21:02 编辑


未三 以法各合二喻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
  是以二字,正承上文,乃谓是以上来所说法喻,研究起来,汝今观见与尘,任从种种发明,无非妄想。汝非指文殊,乃指阿难;观见即见精;尘即内之身心此心乃妄识属尘影,外之万物。承上汝今不悟妙明真心,故观见与尘,不了元是何物。任从汝种种发明,如对万象而言,云何知是我真性?对身心而言,见性实我,而身非我。说是说非,总属分别计度,名为妄想。于依他法上,起遍计执,纵饶说到驴年,亦不能于中超出是与非是。此合二月妄计是非之喻。
  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由是返迷归悟,会妄归真,了知见之与尘,元是一真,则能超出是非之外真精者,无妄离垢之体;妙觉明者,圆照法界之性。悟此体性,则能远离依他起性,及遍计执性,则根、尘、识三,无非圆成实性,悉无自他之别,安有是非可指耶故能令汝,出指非指者:此指字,与前佛问阿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句,相对。若悟一真法界,见、相二分俱属空华,万物、见性本来一体,故能令汝超出是非,岂复于万象中,谓何者是见可指,何者非见可指耶?亦如但知一月真,则妄计全消。此合识得真月,是非自息喻。可见迷、悟、真、妄,惟在一念,若一念迷,则心境纷然,是非锋起;若一念悟,则妙觉湛然,岂容是非于其间哉!此科以见性不分而论,无是无非,见真妄情自息,是四义中妙义。卯八显见不分竟。
楞严经讲义第四卷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一册终

  有关其他文章
· 下一页:第五卷
· 返回目录





发表于 2020-4-14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
**此科明器界超越,不是情器根尘平言。盖言尘界,全倚情根而立,今情根解脱,而尘界自必随销。见闻等四句,乃重明上文之意,以起下净极光通之义。本一精明之体,起于见、闻、嗅、尝、觉、知六用,如依净眼,起于幻翳相似,三界依正,犹翳眼所见空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闻根今已旋妄复真,则翳根之病除矣!幻翳既除,而尘界应念随销,如空华灭于虚空。觉圆净者:由是本觉之体,根除为圆而不碍,尘销为净而不染,所谓迥脱根尘,灵光独耀矣!夫根身解,而器界随销,其亦至易,而甚速者乎!
**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
**上言觉圆净者,似未至极圆极净也。盖必觉所觉空,乃至寂灭现前,乃为净极;而心光自然通达,遍照尘刹,乃为圆极。夫净极即寂,光通即照、此光寂而常照,称性含裹虚空。虚空,乃世界之最大者,今以大觉海中比之,其犹一沤之小,何况空中,所有世界耶?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者:乃涉世无碍之意;既得全体,复获大用,却来涉世利生,以含空之寂照,觉察世间,悉皆如梦,了无挂碍,即所谓超越世界,得大自在也。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者:乃激发阿难之语,汝昔之所以被邪术所制,无自由分者,正由不能解根超界,得大解脱也。亦由不知根中圆湛妙心,寂照含空,无可拘制,而但取缘尘影事为心,妄认身中,是以受制莫脱。若能以此观世,则摩登伽女,乃是梦中之人,以梦中之人,不能牵梦外之身,故曰:谁能留汝之形乎?
**
 楼主| 发表于 2020-4-15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净即国土净 发表于 2020-4-11 13:58
请有礼缺貌兄进来点评!

有礼缺貌装没看见。

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