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2|回复: 0

[法师开示] 「上自下然和尚」念念大觉平等现量,将来必证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6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 自下然和尚 宣讲 ~
净土法门里面,大家都知道一个这个公案,但是很少人去体会。在释迦牟尼佛叫化佛,释迦牟尼佛在化佛的这个作用上面来讲,补处是谁?补处是弥勒,弥勒叫做识心三昧。阿弥陀讲的这根本大觉的性德,那本来就是你大觉的性体,补处是谁?观音是补处啊!将来极乐世界观音菩萨坐。你听过吗?你听过这句话吗?佛经上记载啊!
现在有人不懂,以为说:「将来阿弥陀佛退位了,就是观音菩萨成阿弥陀佛。」你讲的是封神榜?那个意思就是你要证得这阿弥陀佛,就要去体会观音,那观音念念之间,你知道每个念头都是大觉的平等现量处,平等流出处,就是什么?就是念念在帮你滋补将来必证阿弥陀,叫观音,叫补处。
他不是跟你讲封神榜,阿弥陀佛要退位啦,就观世音菩萨做阿弥陀了。所以就知道听很多人讲这个经,就是讲封神榜,我不是讲很多人,就是某个人,就是封神榜,他没有办法把经中的道理,马上就让你心中能够建立成作用。把经中的任何文句在你心中就建立成作用,那就是法藏功德。
那你说:「为什么佛不直说?」谁说佛不是直说?大觉心体现前的不就是世间现相吗?所以讲世间现相不就是你的心嘛?这叫圆说。假如我说那只是世间相,我只是作比喻,只是世间相比喻的是你的心,那还是要分别说吶。以后,所以有的人就会认为那不是世间相,其实是讲心。心就是世间,世间就是心,所以佛不更另外说心,直指世间。你看到这个人了吗?看到观音吗?看到什么作用了吗?要懂得心的人,在一切名号当下体会的就是心,这样才叫圆说,才叫直说,才叫事事圆融处。你要只是说:「哎呀!原来只是世间的譬喻。」他讲的是你心中的作用,那才是观音。在心中你要不能够现成世间的,那这还叫做分别,将来还叫断灭。
佛要是分别说,只能在心性中讲,不讲世间,但将来在心性里面,他还能担当世间,那只有什么人?只有大根器的人,这种法只能跟大根器的人说。因为跟大根器的人,你跟他讲说,先只是讲心境,可是他将来证得心时,他一样不舍世间。这只有大根器的,那一般的凡夫根本没有这种智慧能听。三根普被的是在哪里讲?就是直接就在。既然心现的是世间,我就在世间上说。小根众生讲世间,他在世间相中发那一念最初的发心;中根的、上根的人看到你讲世间,他能在世间相中,仔细思惟,原来就是心中的种种德相,所以他能够念念之间在世间相中,念念观心;上根的人听你讲世间,他不但圆俱当下的心,他当下圆俱世间一切相,那叫做法法庄严。
讲到观音坐,就是念,就是要能念,知道念念之间都是大觉心体的同体流出相。大觉心体同体流出相怎么修?就是在每个念头当下,你知道他是觉。每个念头当下知道他是觉,你说:「那我心里发不出这种念头啊,那就是什么?」那就是你佛念少了,所以叫你勤念阿弥陀。你要是真正能够勤念阿弥陀,不要小看每天只是念阿弥陀,过去念佛也不会觉得说有什么作用啊,突然因为念久了,所以我才会有那种感觉说你常常亲近大山,久而久之你突然会站在,虽然没有完全站在山的那个角度,但多多少少都已经有点似乎有点站在山的角度看过去了。那现前每在绕佛念是不是还在念阿弥陀佛啊?还是啊,感觉上那个阴沉还是阴沉,不过就是现在起心动念的造作啊,可是你会发现原来那些阴沉跟起心动念的造作,他一定会让你心中有所智慧现前,所以你在那阴沉跟造作上根本不怀疑。你只要不怀疑,那造作跟阴沉就不是凡情。你要还怀疑,那全部的觉心又堕在造作跟阴沉上,就变成凡情。
所以古德开悟跟你讲说一切行为不减,都在,就是这些行为之中他就是种子,这些行为里面他就会积聚你心中的智慧。你懂得这些行为,他就会有智慧发生。所以你在前面的行为时,根本心中不会有任何怀疑,不会有任何的心中抵触,那就叫做老实。你没有前面这样子耕耘,就不会有东西生长出来。耕田也是如此,不要在现在在锄头开始播土时,你就想要看到他能够长出苗来,绝对没有是处。懂得种菜的时候,你在那边挖土掘土,在这边垦地掘土时,你会怀疑你在干嘛吗?我要干嘛?我这样要种菜,干嘛要弄这个?你不会怀疑,对吧?将来你真正能够体会到心中的因跟果那种因缘,任何行为你也就不会怀疑,你就不会怀疑这样念佛有用吗?就如同你种菜一样,你不会怀疑你要锄头拨土,有用吗,对不对?不在土上有没有用,你不翻土也种不出东西来。你翻了土,才能撒这个种,行为也是如此。
这里面就是心中就已经懂得道理了,念念之间都懂得在如是作了,所以你自然而然就会发现你的心会慢慢慢慢易地而处,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那世间上的一切行为还在不在?都在。那都还是凡夫过去的一切的这些业感吗?都不是。你才能够肯定世间的行为之中,必定在心中他就有能够成就种种的智慧。在这心体上面,在这智慧体上面,他绝对不断灭,一定有行为的庄严。所以你看到一个人心性之中的庄严,他表露在外表时在行仪上时,你认为那个行仪就是,就那个行为的外表,那个相貌,你把他当成清净,那是错的。那没有他,你找到清净?也找不到的。
法中为什么这样来回这样子说?来回说就是让你在于心于世界才能够融成一片,达成一片啊!那种一片,你不是抓着哪个行为上说他将来必有成就的,但你也不能够舍去一个行为能找到成就。为什么他能够这样子担当?那心中明白他在干什么,那叫愿我作佛,那就是愿我作佛。他在哪里说?一切念头之中都知道现在的应该的耕耘处下手处,愿我作佛,所以叫做发于用。发于用,那个愿我作佛。
「节录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五集(上)-上自下然法师宣讲」
阿弥陀佛!
https://youtu.be/jJm1dS6KzIY

自然法語48Y229 事事圓融處.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